将新课程实验工作进行到底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zg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实验教材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注重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注重引导教师形成开放的、创新的教学方法,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一、二册的教学过程当中,笔者始终以新课程标准统领新课程,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地发生了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1.创设情境,趣学汉语拼音
  六七岁的孩子刚上一年级,就要学习抽象的、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汉语拼音,显然是有困难的,也是枯燥乏味的。因此,教学中,我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如在教学“an、en、in”一课时,针对一年级孩子好玩、好动的特点,我将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的拼音乐园中去学习,告诉学生,拼音乐园中有许多好玩的东西,并且在“摘气球找秘密”的游戏中巧妙地复习学过的内容。又如:在纯拼音句子的教学中,借助媒体辅助——七巧板教学,将活泼、生动的飞机、小鸟、小猫、小屋子形象一次次出现在画面上,刺激学生感官,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不断出现拼板中的小秘密(音节),从而连词成句,突破了认读纯拼音句子的教学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声母与韵母相拼的音节词时,我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先由老师带着学生学习第一组音节,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利用教具,合作学习其他组的音节,然后交流反馈,评出“最佳合作奖”。在这些环节的教学中,既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探究,评价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寓教于乐,化静为动,游戏识字
  新教材虽然篇幅小,课时短,但需要会认的字却很多,个别字再现概率低,如何让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呢?我想,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如果设计的教学环节寓教于乐,化静为动,把游戏与识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有利于缓解识字压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保持注意力的持久性。如:(1)在文中认,体现了教材联系上下文识字的精神;(2)玩识字牌游戏,当学生在第一环节出现困难时,通过该游戏让学生在无中校音;(3)带字宝宝回家,意在体现教材的另一精神,通过这一识字,体现读、想、证的思维暗线;(4)跟字宝宝捉迷藏,以独立识字的方式,检验识字的情况。
  3、设计开放性的阅读教学环节,体现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为此,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要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这是我实施阅读教学的首要重点目标。在教学中,我无时无刻不在努力营造着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氛围;或通过精心设置的导语,或用激励性、挑战性的话语,在学生朗读之后,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始终保持着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如:在家长接待日,我经常设计开放性的教学环节,邀请家长一起参与教学。如:教学《夏夜多美》一课,我安排了家长与学生一起比赛朗读。本来,学生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播、听、赏、评、读等一系列活动,表达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朗读的效果已经很不错了,现在有了家长的参与,孩子们热情更加高涨,主动学习的欲望特别强。这样,在教师的带读、示范、指导下,在家长的参与、激励下,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过程中理解了文意,阅读能力也自然上了一个台阶。
  
  二.让实践延伸开放的课堂
  
  《新课程标准》遵从汉语言文字特点及其学习的实践性规律,提出了“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确语文实践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语文能力强的学生,爱博览群书、爱观察,有比较多的自主语文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课堂以外的语文实践活动。例如学完《画家乡》一课后,我带领学生参观了烈士陵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听介绍,搜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在汇报交流时,学生先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用儿童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再表述出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通过什么途径认识了哪些字等等。这样,由封闭的课堂向开放的社会延伸,丰富了
  课程资源,锻炼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让考试成为快乐的享受
  
  传统教学由于重理论、轻实践,过早地将一些原来很浅显的学生的直接经验符号化、抽象化。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及评价方式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严重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成为导致学生厌学的直接因素。在考试方式的改革方面,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做得愉快,考得高兴,体现在:
  1.活泼的卷面,图文结合,增加了学生喜欢的图片。对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变换一下形式,用上充满童趣的命题语言,如“连线找朋友”、“选一道你喜欢的题做一做,好吗?”、“你知道这个小知识吗?”,有的还要勾勾、画画、涂涂……学生看到这样内容有趣、命题活泼的卷面,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过去迎考那种紧张、恐惧的情绪荡然无存,学生在考试中体验到愉悦和成功。
  2.游乐园的考试方式:即采用游园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的学年综合评价。这种考试方法脱离了传统的书面测试的框框,而更多地从调动学生学习主体的兴趣出发,追求一种轻松的考试氛围,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完成对学生的评价。这种考试方法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摆脱了对考试的恐惧感,增添了对考试的憧憬;对教师而言,则更加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表现力、思维力和创造力以及综合能力,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生充分地发挥了自己应有的水平。
  总之,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一年多来,我的教学观念正在逐步更新,教学方法正在逐步改进,当然,也遇到过很多的困难和问题,我愿意和所有的同仁一起,继续努力,将新课程标准实验工作进行到底!
  (作者通联336300江西省宜丰县新昌一小)
其他文献
自读课文旨在巩固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在自读课文中,有的学生过目的字数不少,读的速度也挺快,但问他有什么收获,他充其量能把书中情节或道理复述一遍,并无心得。他读的时候,的确很沉迷,而且很陶醉,但掩卷之后,文是文,他是他,既无所悟、无所感、无所疑,也不能借读来的知识帮助自己更好的知人、识世、通情达理。  这其中缘故就是
期刊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因此,教学中要从数学学科的特性和小学生的接受心理出发,注重教学环节的创新。那么怎样才能教好小学数学,使学生全面发展呢?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一.适当使用教具,激发学生兴趣     根据小学生心里特点和认识规律,实物教具对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如我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因为这是新的运算知识,学生以前只学过加法和减法,乘法对他们来说是很难想出它的意
期刊
多媒体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如今,随着教育事业的日新月异,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多媒体走进英语课堂,为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我国目前的英语课堂中,多媒体的应用无疑为学生创造了最佳的外语学习环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新课的导入更简洁
期刊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教学中应该从学生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紧紧抓住课堂上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因势利导,鼓励孩子的每一次尝试,用真挚的爱心包容错误与过失,巧妙地将课堂上的意料之外事件转化为意料之中的育人,让每一个孩子的素养发生着悄悄地“革命”,此时你可以聆听到学生成长的声音。那么,我们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
期刊
这是一首惜别恋人的爱情诗,全诗以首句“别”字为通篇主眼。江淹《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作者将曹丕《燕歌行》“别日何易会日难”句翻易成“相见时难别亦难”,谱成千古绝唱。  乐聚恨别,人之常情;离亭分手,河桥洒泪,——这是古代所常见描叙的情景。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首句是此诗题旨,而“别亦难”三字是全诗主眼。曹丕“别日何易”之“易”是与“会日难”之“难”相对而言,意谓天
期刊
“典故”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其典故意指过去的礼仪制度,与今意不同。用典,在古代叫“用事”。广义的典故,指“典例故实”,狭义的“典故”,则专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国学中的典故,可分为事典和语典两大类,即所谓的“举人事以征义”和“引成辞以明理”两类。    一.语典    宋人叶梦得《石林诗话》说:“读古人诗多,意所喜处,诵忆之久,往往
期刊
中学生小小文具盒里有着许多文具,如:钢直尺、塑料尺、铅笔、圆珠笔、钢笔、橡皮擦、铅笔芯、小刀,三角板、等。这些小小文具盒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可以用来设计做很多物理小实验。可以说小小文具盒就是一个小小实验箱,现举例说明。  一.钢直尺、塑料尺。探究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用一根30cm的钢直尺或塑料尺紧压在桌面的边缘,使它们伸出桌面的长度约为全长的3/4,拨动它伸出的端部,听它们发出的声音,观察
期刊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笔者结合几十年来的教学实践,浅谈两点在课堂教学中巧用历史插图,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
期刊
所谓情商,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态度心情、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情商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课堂教学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完成接受和储存信息的任务,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使学生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从而高效率地进行课堂教学。当然,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达到情商因素对智商因素的促进和补偿作用,教师要做很多工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纲要》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因此,我们乡村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特有的课程资源,弥补农村教学资源的不足,缩小城乡课程资源的差距,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教师怎样做好课程资源的开发呢?    一.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每所学校的课程资源都是丰富的,但不少教师却白白地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