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武氏太及拳创始人武禹襄是知识分子,他继承并且发展了王宗岳太极拳理论,在多篇著作里对太极拳阐释都有独到见解。武禹襄所写的太极拳理论文章,不是供人浏览,每一字有每一字的意思,不肯多用一字,要真正理解这些文字的涵义,往往需要熟练背诵,在背诵中体悟。 武氏的《太极拳论要解》是对王宗岳《太极拳论》做摘要释义,许多地方以“气”的观念说太极拳,仅一百多字的短文,“气”字出现就达七次之多,每一次出现都表达了不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氏太及拳创始人武禹襄是知识分子,他继承并且发展了王宗岳太极拳理论,在多篇著作里对太极拳阐释都有独到见解。武禹襄所写的太极拳理论文章,不是供人浏览,每一字有每一字的意思,不肯多用一字,要真正理解这些文字的涵义,往往需要熟练背诵,在背诵中体悟。
武氏的《太极拳论要解》是对王宗岳《太极拳论》做摘要释义,许多地方以“气”的观念说太极拳,仅一百多字的短文,“气”字出现就达七次之多,每一次出现都表达了不同的意思,现将全文抄录如下,看看他是怎样说的:
“解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存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静犹动,视动犹静。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要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如车轴。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武氏的这篇《太极拳论要解》既可以理解为对推手运动的指导,也可以作为修炼架子的定律。推手也罢,拳架也罢,如果把全文出现的这七个“气”字仅用一个意思来理解,就会出现矛盾。武氏说:“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下面又说:“气如车轮,腰如车轴。”前者气“滞”,后者气“活”,这显然是说两种不同现象之“气”。中华民族是个哲学精深广博的民族,传统中国哲学是民族反思的精神。古时,哲学思想几乎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知识分子影响更大。王宗岳以太极、阴阳、五行、八卦说拳,以现代哲学说,他所持的是宇宙论哲学观念。在武禹襄及其外甥李亦的著作中,除个别地方以阴阳谈呼吸外,根本没有太极、五行、阴阳、八卦等观念。武氏在作品中虽然并未直接说他是气学的信徒,但他却喜欢以气说拳,几乎用遍了“气”字所蕴涵的一切意义,我以为,他的哲学观念有以气为本的前提。太极拳原名叫十三势,以王宗岳太极哲学观念,十三势可以叫作太极拳;以武禹襄“气”哲学观念,十三势简直可以叫作气拳。
从传统哲学的范畴说,武氏所持的是气本论哲学观念,中国哲学史上各家都说气,只不过有的以气为本,有的不以气为本而已。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虽然道家用“气”字概括天地万物之成,但气不是道家的最高观念,道家以道为宇宙究竟之本根。宋代道学中,理学一派虽然也讲气,但“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在理学那里,太极为宇宙之本根。道学中,气学一派是气本论者,以为气是宇宙之本根。哲学的“气”一般是指一种逻辑观念,不是物质的,气本论者的“气”除了有上述观念外,有时也有构成物质最小微粒的含义,既是物质的,也是观念的。
清代的学术,仍然继承了历史上儒、释、道三家之学,但却出现了变今而古的现象,或者说效古而趋今的现象。当时有人批评宋明理学空谈性命,学术由空谈一变而为崇效注重实际的汉学。宋明理学是哲学,以发展史的角度来说,哲学的确应该就像有些人说的,只是“空谈”而越来越不着实际。清代哲学发展出现了倒转,哲学不再“空谈”,在武术领域内也就出现了以哲学说拳的现象,这种现象虽然不利于哲学发展,但对于武术发展却是一件好事。
其实,古时候的武术家毕竟只是武术家,他们不是专门的哲学家,王宗岳未必就是一个自觉的宇宙发生论者,未必就是一个具有高深哲学修养的学者,他或许只是以自己已有的哲学观念说说太极拳而已,以使他修炼的拳术更加理性化、更加形而上学一些,从而使感情得到更大的满足而已。武禹襄、李亦以气说拳,他们也未必就是一个自觉的气本论者,也未必就是一个具有高深哲学修养的学者,他们或许也是以自己已有的哲学观念说太极拳,这些“气”或者是物质的,或者是概念的,他们也未必能说得清,只是以“气”的观念说说拳而已,目的也许是使他们所修炼的拳术比王宗岳以宇宙发生论说太极拳更理性化,从而也许使感情得到更大的寄托。□
其他文献
一 预备式 歌诀:预备之势莫轻瞧,前后左右都看到。 保护己身待彼动,采按打不轻饶。 要领:拳论云:“如平准,活似车轮"、“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九要论》中说:"上欲动而下自相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节攻之,中节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联,前后相需,一以贯之。"要牢记拳论之规,在走架中始终身形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手臂走弧形。手动身也动,手到足也到,达到一动皆
“学会六肘头,遇敌交手不用愁”,这句八极拳谚中所说的“六肘头”是八极拳具有代表性的单练与对练套路。此套路短小精悍,全套动作只有十几个拳式。套路虽短,却包含了踢、打、摔、拿等极为丰富的内容,尤其体现了八极拳太极肘的变化,技击性极强。 “六肘头”技击歌诀 六肘头属八极拳,六开八打是根源。 顶肘抱肘抱中提,提里加顶用要狠。 左耙右提单阳换,提中有挎胯力缠。 折缰朝阳分上下,八极本
谁的驴也不能踢人 距大白兔庄十里的风化店是个大镇,农历逢初一、初六是大集。 某年六月的一天,杨八楞去集上粜粮换钱。庞河子村的一个年轻人在一旁卖驴。 年轻人的这头驴个大体壮,本舍不得卖,因为脾气犟得厉害不好使唤,又常常踢人惹事,不得不在麦收后卖掉。这年轻人倒是有言在先,请想买驴的与赶集的人离开点儿。临近中午了,只是有人问,没人敢买。赶集的人相继散去时,有一中年人路过,这头驴抬屁股就是
《精武》2001年第11期有篇署名韩起的文章《武术进奥运,花落谁家》,文中,他有个观点是:拳击打败了传统武术。 我不知其他读者有无认真细读此文,读后有又何感想,反正,我看过以后大不以为然:韩先生是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我不知道,他所认为的传统武术是个什么内涵,又是个什么外延,是指太极、形意,还是指少林、武当,包不包括大成拳等名门大派。若是,这些门派又怎么“普遍缺乏好手"?若是,又何谈拳击打
一、霸王举鼎 甲乙相对而立(着白衣者),两脚向左右分开,比肩略宽,双膝微屈,呈马步式站立。同时,双臂微屈,双手搭放在乙之肩头。乙(着黑衣者)把右脚放在甲两腿间,呈右弓步式,两手分别放在甲肋部,用力上托。甲则用力下坠。乙上托后缓力,再上托,如此反复(图1)。当乙疲劳时,改用左弓步,继续重复上述动作。 乙在用力上托甲时,要注意配合腹式呼吸,呼吸频率与上托甲的动作相一致。如果乙功夫很深,可以在乙
强瑞清(1861年~1947年),字祥云,河北省沧县自来屯村(今属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清末民初著名武术家,名标方志、功垂八极拳史的八极拳五世重要传人。 强瑞清祖籍沧县旧州镇强庄子村,后迁居南自来屯。他自幼从师八极拳四世传人,江湖人称“刘旋狐”的刘虎臣为师,因刘虎臣常年在外走镖,无暇顾及强瑞清,便将其推荐给师兄“大枪枭雄”曹井田为徒。曹见强瑞清体健精悍,天资聪颖,又勤奋苦修,且为人正直,是难得的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它以奇妙著称于世。 武:简单的解释为勇猛、威武、胆豪。 术:技术、技巧、手段等。 有武没术或有术没武都不完美,都不符合辩证法。有武有术才是真正的武林高手。 记得小时候,每天放学后和小朋友们在一砖宽的学校围墙上追逐嬉闹爬上跳下,没有一个小伙伴受大伤。更有甚者,有一个因父母离异、随奶奶生活的小朋友,胆儿大得出奇;一个
步法在实战中极为重要,它关系到出拳的速度、角度和力度,关系到全身各部位的协调和是否能够正确实施各种技战术。因此,武林中有“步不活则拳乱,步不快则拳慢”之说。李小龙也曾说:“手与脚之关系恰如炮台与大炮,随时保持适当之位置,以便给予敌方最大的威胁与打击;如果缺乏灵活有效的步法,一个人就像大炮无轮之无法移动。”八极拳擅长技击,这与它有灵活的实战步法不无关系。八极拳最利于实战的步法当推四六步、三角八棱步、
在以后的几个月里,投资人大量的注资。两年前投资人还只能给李小龙的影片少的可怜的钱,现在他们大方多了。不但提供了大量的影片制作费,还与他签订了开放式的合同,一旦李小龙有新的要求,会即刻增加投资。著名影星索菲亚·罗兰的丈夫,意大利著名电影制作人卡罗·庞蒂也与李小龙签订了条件优厚的合同,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制作人也愿与李小龙合作。当功夫片旋风般席卷全球时,李小龙已当之无愧地站在了功夫影片的
有幸拜读《精武》第12期吴钩先生的《子虚乌有的“守洞尘技”》一文,情不自禁地热血沸腾,感慨万千!吴先生此一举,真是大快人心。面对今日武术界,不知各位武友又将是何种感触?或悲、或喜、或忧…… 今日中国,无论繁华城市还是荒僻山村,无论白发老翁还是三岁顽童,提起“气功”二字,大多能谈之一二。可是,什么是真正的气功却少有道清者。这说明了什么呢?是人们学习的盲目,还是真功夫的神秘?这不能不让我们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