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综合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素养立意下高考命题的考查重点,开展问题式教学有利于进行深度学习和思维训练,生成素养。以水循环过程的重点环节“下渗”为切口、以“影响下渗环节时空变化的因素”为主线设计微专题复习课,通过创设主题情境和系列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从整体性角度分析水循环各主要环节之间的关系,培养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综合思维:高中:地理复习
引言
一、价值观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明晰地理学科综合思维的内涵和表现地理综合思维是指学生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调研地理环境中的地理事象、解释其成因、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区域地理环境或区域发展问题、提出区域发展措施等问题时,可以运用综合思维。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在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综合思维素养有助于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综合思维具体表现有:①要素综合。能够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②时空综合。能够从空间和时间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化。③地方综合。能够从地方或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自然和人文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以及区域人地关系问题。
二、引导学生明确综合思维
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的基本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价值观。在分析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間的关系时,会涉及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人地关系,领悟人地协调发展的本质内涵,这些都需要运用地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是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都有其整体性,在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区域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区域之间相互关联影响,这需要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学生在利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法研究地理问题时,往往需要考虑多种要素的综合影响,这也需要地理综合思维。地理综合思维对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能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协同作用。
三、引导学生感悟地理综合思维
在人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会遇到许多真实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与环境中的诸多要素有关联,多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问题的发展方向,分析这些问题需要运用要素综合思维;多数复杂真实的问题,有其时空背景,需要运用时空综合思维;问题发生的区域不同,区域中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影响不同,影响权重不同,需要运用地方综合思维。地理综合思维水平越高,在解决真实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越能接近理想答案。面对复杂真实的社会问题时,如果能够充分开启综合思维,站在人类发展的时空背景下思考问题,而不被一时的偶发表现所左右,就能全面地、动态地、系统地审视主要影响因素,把握主导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得出科学结论。站在具体的区域背景下思考问题,较容易进行换位思考,摆脱地域背景的定势约束,基于解决问题的本质思路,具体区域具体化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而不是以偏概全、一成不变。
四、课堂复习教学策略
1.“双基”结构化巩固教学策略学生在解决地理问题时要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思维水平,必须具备良好的基础储备,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考法的解题思路等储备。为此,建议开展“双基”结构化巩固教学,具体的教学策略如下。
2.基础知识的模块化和结构化教学
①基础知识的模块化是基于课程标准内容要求,重新整合学习单元,根据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把学习单元切分为若干个知识模块,知识模块之间关联起来形成一定的结构体系;②基础知识的结构化是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结构化的内化理解,形成模块知识体系。
依据设问对思维和内容的要求特点,综合题可以划分为七大类,列举类、地理事象分布特征类、地理事象属性特征类、成因分析类、评价分析类、比较分析类、辩证类。地理复习教学过程中,针对以上常见类型的设问,可以分别采取“列举类设问的综合思维教学策略、地理事象分布特征类设问的综合思维教学策略、地理事象属性特征类设问的综合思维教学策略、成因分析类设问的综合思维教学策略、评价分析类设问的综合思维教学策略、比较分析类设问的综合思维教学策略、辩证类设问的综合思维教学策略”,引领学生建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总结
在21世纪,社会需要具有强大的逻辑能力与思维能力的人才,在传统教育下,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缺乏自我意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学校的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高考与新课标的双重改革要求。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要培育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广大的地理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入手,积极调动学生的空间思维、抽象思维以及逻辑思考能力,只有这样的教学活动才能紧扣高中地理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的复习效率与综合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成孝.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测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2]温暖宁.浅谈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当代教研论丛,2019(5):96-97.
[3]毕科强.基于高考试题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19.
关键词:综合思维:高中:地理复习
引言
一、价值观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明晰地理学科综合思维的内涵和表现地理综合思维是指学生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调研地理环境中的地理事象、解释其成因、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区域地理环境或区域发展问题、提出区域发展措施等问题时,可以运用综合思维。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在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综合思维素养有助于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综合思维具体表现有:①要素综合。能够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②时空综合。能够从空间和时间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化。③地方综合。能够从地方或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自然和人文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以及区域人地关系问题。
二、引导学生明确综合思维
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的基本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价值观。在分析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間的关系时,会涉及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人地关系,领悟人地协调发展的本质内涵,这些都需要运用地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是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都有其整体性,在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区域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区域之间相互关联影响,这需要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学生在利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法研究地理问题时,往往需要考虑多种要素的综合影响,这也需要地理综合思维。地理综合思维对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能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协同作用。
三、引导学生感悟地理综合思维
在人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会遇到许多真实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与环境中的诸多要素有关联,多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问题的发展方向,分析这些问题需要运用要素综合思维;多数复杂真实的问题,有其时空背景,需要运用时空综合思维;问题发生的区域不同,区域中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影响不同,影响权重不同,需要运用地方综合思维。地理综合思维水平越高,在解决真实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越能接近理想答案。面对复杂真实的社会问题时,如果能够充分开启综合思维,站在人类发展的时空背景下思考问题,而不被一时的偶发表现所左右,就能全面地、动态地、系统地审视主要影响因素,把握主导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得出科学结论。站在具体的区域背景下思考问题,较容易进行换位思考,摆脱地域背景的定势约束,基于解决问题的本质思路,具体区域具体化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而不是以偏概全、一成不变。
四、课堂复习教学策略
1.“双基”结构化巩固教学策略学生在解决地理问题时要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思维水平,必须具备良好的基础储备,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考法的解题思路等储备。为此,建议开展“双基”结构化巩固教学,具体的教学策略如下。
2.基础知识的模块化和结构化教学
①基础知识的模块化是基于课程标准内容要求,重新整合学习单元,根据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把学习单元切分为若干个知识模块,知识模块之间关联起来形成一定的结构体系;②基础知识的结构化是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结构化的内化理解,形成模块知识体系。
依据设问对思维和内容的要求特点,综合题可以划分为七大类,列举类、地理事象分布特征类、地理事象属性特征类、成因分析类、评价分析类、比较分析类、辩证类。地理复习教学过程中,针对以上常见类型的设问,可以分别采取“列举类设问的综合思维教学策略、地理事象分布特征类设问的综合思维教学策略、地理事象属性特征类设问的综合思维教学策略、成因分析类设问的综合思维教学策略、评价分析类设问的综合思维教学策略、比较分析类设问的综合思维教学策略、辩证类设问的综合思维教学策略”,引领学生建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总结
在21世纪,社会需要具有强大的逻辑能力与思维能力的人才,在传统教育下,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缺乏自我意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学校的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高考与新课标的双重改革要求。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要培育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广大的地理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入手,积极调动学生的空间思维、抽象思维以及逻辑思考能力,只有这样的教学活动才能紧扣高中地理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的复习效率与综合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成孝.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测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2]温暖宁.浅谈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当代教研论丛,2019(5):96-97.
[3]毕科强.基于高考试题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