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萨摩亚人的面纱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ch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萨与东萨——
  “打断骨头还连着筋”
  萨摩亚群岛是南太平洋一处古老而神秘的火山群岛。在21世纪到来的时候,许多游客到萨摩亚的海边观赏20世纪最后一抹夕阳,因为这里是夕阳西下最晚的地方。萨摩亚人在此繁衍生息3000余年,处于原始部落状态的萨摩亚人穿“树叶裙”或“草裙”,吃香蕉、芋头、面包果等热带植物,住有顶无墙的“法雷”。他们依靠大自然的恩赐,根本不需花费大力气去开发土地和海洋就很容易生存下来。大洋哺育的萨摩亚人纯朴憨厚、乐观洒脱、身高体胖、能歌善舞,西方人到来之前,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原始生活。
  1850年前后,英、美、德三国先后进入萨摩亚群岛,英国和德国主要在西萨大量开辟种植园,美国则控制东萨的帕果帕果港口。
  西萨陆地面积2946平方公里,人口约19万,资源相对丰富,主要由乌波卢岛和萨瓦伊岛组成。首都阿皮亚位于乌波卢岛北岸。1900——1914年为德国海外属地,1914——1920年为新西兰远征军占领,1920——1962年为新西兰托管地,1962年独立后成为“西萨摩亚独立国”,1997年更名为“萨摩亚独立国”。
  东萨陆地面积仅197平方公里,人口约6万,资源匮乏,但拥有南太地区最好的深水良港——帕果帕果港,1900年成为美国的海外属地,1977年获得内部自治,但仍为美国的海外领地。
  不管是西萨还是东萨,居住的都是萨摩亚人,他们使用相同的萨摩亚语,遵循相同的萨摩亚习俗。西萨人与东萨人之间还存在着广泛的亲属关系,真可谓“打断骨头还连着筋”。
  
  华人与萨摩亚人
  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初次到萨摩亚的国人会有一个印象,觉得有些萨摩亚人看起来像中国人,这个现象是有历史原因的。19世纪末,随着黑奴贸易的废止,契约华工成为西方国家为解决海外殖民地劳工短缺问题的主要办法,大批来自广东的华工相继抵达萨摩亚。华人吃苦耐劳,家庭观念强,会体贴人,博得了萨摩亚女子的青睐。尽管语言不通,以及殖民者严禁华人与萨摩亚人通婚,但这些都阻挡不了真诚的爱情在岛国生根发芽。当时的新西兰殖民政府发现,只要华工愿意,就很容易找到萨摩亚女子为妻。华人和萨摩亚人的混血孩子通常是波利尼西亚最聪明伶俐、最漂亮健壮的孩子。而当时的萨摩亚女子也认为,作为丈夫,中国男人比萨摩亚男人强。
  由于殖民当局非人道的政策,大量华工在合同到期后被遣送回国,与萨摩亚的妻儿天各一方,永无音讯。经过长期的斗争,直到1961年,华工和萨摩亚女子的婚姻问题才得以解决,殖民当局通过立法承认此前的各种事实婚姻均合法有效。
  今天,在萨摩亚居住的纯血统的华人华侨约100余人,但是拥有部分华人血统的华裔却有约4万人,而萨摩亚人口总数才不到19万人,这在南太平洋的岛国里是独一无二的。华人后裔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萨摩亚人的尊重和认同,并成功融入了当地社会,成为萨摩亚社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为萨摩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位当地朋友告诉我,如今萨摩亚较有规模的家族或企业,几乎都拥有华人血统。如果一家企业的名字以A(阿)开头,那十有八九是华裔,因为早期移居萨摩亚的华人都被叫做“阿X”,如阿茂、阿华等。华人的后代大多不会汉语,萨摩亚也没有形成唐人街或是牌坊等标志性建筑。直到今天,萨摩亚姑娘仍然对中国小伙情有独钟,嫁给中国人是她们的梦想。中国小伙在这里十分“抢手”,因为他们聪明能干,又善于积累财富。如果谁交了一个中国男朋友,在女伴面前是很有优越感的,就连她们的家长也觉得挺有面子。
  
  萨摩亚人的衣食住行
  萨摩亚人的服饰体现出古今兼顾、土洋结合的特点。男性一般上身穿T恤,下身穿短裤或传统服装“拉瓦拉瓦”(一块长方形的布围在下身构成的萨摩亚式男裙),警察制服和学生校服都采用“拉瓦拉瓦”,极具民族特色。女性一般穿颜色鲜艳的连衣长裙。萨摩亚人不穿袜子,脚上穿人字形拖鞋。对于这样的服饰,萨摩亚人称作“FiaFia”,即欢快的意思。几乎所有的官方招待会都要求客人身着“FiaFia”,这给我们外交官带来了不少便利,参加外事活动不仅不用穿西装打领带,连皮鞋和袜子都省去了。萨摩亚的女人喜欢花饰,耳间经常戴朵小花表示婚否,插在右耳表示已婚,插在左耳表示未婚。有些男人偶尔也戴花,别具一格。
  历史上萨摩亚人的饮食非常原始,锅碗瓢盆等工业制品完全没有。烹饪时,他们先把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烧红,熄火后拨开石堆,把芋头、香蕉和一种树上长的面包果等传统食物用树叶包三层,埋在石堆中烤熟,香喷喷的食物就可以食用了。今天的萨摩亚人已经吸收了现代烹饪技术,主食除了上述当地特产外,也吃米面。华人教会了他们种植和食用蔬菜,当地的西餐馆和中餐馆也很受萨摩亚人的欢迎,人们对冰淇淋、蛋糕等甜品尤其情有独钟。
  “法雷”作为萨摩亚人传统的房屋,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种被戏称为“有顶没墙”的房子非常适应热带气候,房顶由若干木柱支撑,四周没有墙壁,在木柱之间有可以卷起的草帘。没雨时卷起草帘,屋内八面来风,非常凉爽舒适;下雨时可将帘子放下挡雨。到今天,萨摩亚已经有了不少现代建筑(国家体育馆、游泳馆、政府大楼、议会大楼、法院等阿皮亚市区标志性建筑均为中国援建),现代法雷也不像传统法雷那样简陋。
  2009年9月7日,在执政党周密的组织和准备下,萨摩亚正式将道路右行改为左行,与周边国家统一起来。全国公交车大概有200辆,外形奇特,没有玻璃,通风良好。为安全起见,交通部门要求所有乘客都必须坐着,超载时后上车的人可以坐在有座位的人腿上,累了两人可以换一下。
  
  人人能歌善舞,喜爱运动
  萨摩亚是一个人人都会唱歌跳舞的民族,几乎每个人都能秀两下。萨摩亚人从小就去教堂唱歌,歌曲优美动听。他们使用的乐器既有原始的木管、海螺,也有时髦的吉他、小号,曲调时而热情奔放,时而悠扬婉转。
  欣赏萨摩亚人跳舞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女性一般头戴花环,身穿五颜六色的传统长裙,舞姿优美动人,尤其善于利用纤纤手指变换出各种行云流水般的动作。男性一般裸露上身并涂上油光闪亮的橄榄油,下身用短裙或树叶包裹,舞姿粗犷奔放,刚劲有力,尤其善于利用拍体顿足等动作来创造快速的节奏和动感。
  刀火舞是萨摩亚最有特色的民族舞蹈。1000多年前,萨摩亚人为抵御外敌入侵,砍下木质坚硬的树木,削成棍棒,装上刀钩,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武器。战争结束后,人们在棍棒两头蘸上松脂,燃起火焰,尽情欢跳,欢庆胜利。这项古老的文化活动逐渐演变为萨摩亚独特的舞蹈形式。舞者一般为强壮男性,手持一个或两个燃烧着的棍棒,做出各种快速或惊险的动作,火焰因此形成不同的形状,让欣赏者目瞪口呆。目前许多国家都聘请萨摩亚人表演刀火舞,在香港的迪斯尼乐园就有3名舞者长期表演,深受民众欢迎。萨摩亚每年还举行刀火舞比赛,推广和传承这项悠久的民族文化。
  萨摩亚人具有非凡的运动细胞,别看国家小,各种体育运动却一应俱全。特别是萨摩亚人痴迷橄榄球(Rugby),萨摩亚国家橄榄球队曾跻身世界八强。在澳新的各级橄榄球队中,有多名萨摩亚人。在美国职业摔跤运动员中,也有多名萨摩亚裔的优秀运动员。
  值得一提的是,萨摩亚总理图伊拉埃帕酷爱运动,他亲自参加2007年在萨摩亚举行的第13届南太平洋运动会射箭比赛,并勇夺银牌。总理还擅长高尔夫等运动项目,同时担任萨摩亚橄榄球协会的主席。在总理的支持和号召下,萨摩亚人民积极参与各项运动,体育事业开展得生机勃勃。□
其他文献
“莺啼燕语报新年”,2011年的新年已经来到。值此辞旧年迎新春之际,我谨向热情关心和支持《文化交流》办刊工作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文化交流》的广大读者、作者朋友以及《文化交流》的办刊工作者道一声:谢谢!谢谢你们,在过去的一年中,《文化交流》因你们而精彩!  一年来《文化交流》始终遵循自己的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围绕浙江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力宣传先进文
期刊
2010年11月27日晚上,有45个国家和地区10000多名运动员参加的广州亚运会经过16天的紧张比赛后,圆满降下了帷幕。而本届亚运会的开闭幕式则呈现出“文化亚运”的鲜明特色,将被载入亚运会的史册。回眸广州亚运会充满“文化味”的开闭幕式,可以说精彩纷呈,亮点多多。    走出体育场融入水文化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化之脉。在广州亚运会的开闭幕式中,都融进了浓郁的水文化。这中间还有一段内幕故事。  
期刊
Inner Mongolia in northern China has five large deserts scattered from west to east across its vast land. The 45,000-square-kilometer Badanjilin Desert is the third largest desert, larger than Belgium
期刊
June 20th, 2010 marked an important 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Hangzhou. On this day, Hangzhou was officially designated as “Famous City of Calligraphy of China” by China Calligraphers Association. The
期刊
Guan Xiu (832-912) was a Buddhist monk of the late Tang Dynasty (618-907). He is considered a major poet of the Tang, a dynasty when a galaxy of poets emerged making an eternal poetic prestige for the
期刊
2009年9月,我作为关西日中和平友好会访华团的一员,访问了浙江省。尽管我与中国的交往始于1991年初次访华之时,近20年的时光已经流走,但访问浙江省则还是首次。迄今为止的访华,多为友好交流和观光。此次则抱着明确的“商务访问”的目的,与15位企业界人士一起访浙。  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前往宾馆的道路,交通非常通畅,道路两侧满是田园风光和崭新时髦的3层楼农居。从接待人员那里得知,因为道路扩建的缘故,这
期刊
Zhu Danyang, born in Suichang, Zhejiang Province in 1984, is a photo journalist of City Express, the most widely circulated newspaper in Hangzhou affiliated with Hangzhou Daily News Group. The hardwor
期刊
Puzi published his novel “Dragon Kiln” in 2009. The serious novel has made a stir among critics. Literary reviews in influential media such as People’s Daily, Guangming Daily, China Youth News, Art Ne
期刊
敞开心扉,拥抱世界。  像衢州二中这样,外事工作开展得如此之早、抓得如此之实、定位得如此之高,在中小学界,当是不多见的……作为一位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者,我既惊异也十分感动他们在外事工作方面的远见卓识。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办公室主任许琳    一部以茶叶为题材的电影《龙顶》上映,让外国友人了解了中国茶文化,也认识了浙西名茶——开化龙顶。  电影中的一个片段尤其让人印象深刻:一个外国小伙在饭店用
期刊
The year 2010 is Ji Shaocong’s bumper harvest year for his art of ancient weaponry making, for since early this year his swords have been in the national limelight.  “The Secret Story of Lady Yang”, 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