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铭心刻骨的感情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q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走得太早,没有给我留下清晰的记忆。然而她那不平凡的形象却真真切切地活在我的心里。人民文学出版社近期将编辑出版“漫忆女作家丛书”之卷,《海滨故人庐隐》,这使我感到十分欣慰,又一次勾起了我埋在心底的愿望,产生了要为母亲写点什么的冲动。只是在我的记忆里没有更多的“故事”,而多年来一直震撼着我感动着我的,却是父亲对母亲的那份刻骨铭心的感情。
  母亲去世后,父亲带着我离开上海这块伤心地,身心疲惫地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不久,父亲又收拾起简单的行装,带着幼小的我离开家乡成都到偏远的资中去教书。
  每天清晨,我和父亲同时起床,一起吃早餐,然后送他上路。我望着他的背影渐渐远去,一直消失在大路的尽头。下午,太阳慢慢西斜,远处传来山上寺庙的钟声,终于到了我最期盼的时刻。我飞快地跑上大路,兴奋地张开双臂迎接着归来的父亲。
  晚饭后,父亲常常带我去散步。有一天,我们沿着小路穿过茂密的竹林,眼前展现出一大片墓地。那里的肃穆和寂静顿时感染了我,我不再蹦蹦跳跳,不再喧闹嬉笑。我有些胆怯地依偎在父亲的怀里,静静地坐着。暮色越来越浓,父亲呆呆地望着远方,眼睛里闪着泪光,轻轻地抚摩着我的头发,似倾诉又像是自语:“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也有一片墓地……”他说了很多很多,但我却似懂非懂。
  许多年过去了。每当我回想起我的童年,回想起在资中墓地上的情景,我终于理解了父亲当时的感情,感悟到他是在思念我的母亲。
  后来回到成都,父亲组织了新的家庭。我的继母是我小学的老师,对我很好。我们的家庭很和睦但生活并不安定,命运总是牵着我们东奔西走。在多次搬家的过程中,有一件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与好奇,那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黑箱子。它自从我们离开上海无论走到哪里都一直保存在父亲的身边。这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呢?我很想揭开这个秘密。
  机会终于来了,一个星期天,父亲和继母去郊外为祖母扫墓,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我翻遍了每一个角落,找到了这个小箱子并打开了它。我一下子呆了,里面全是母亲的遗物,有照片、书信和母亲最后一部反映十九路军奋起抗日的长篇小说《火焰》的手稿等等。母亲的作品很多,但留下的底稿却很少。她文思敏捷写文章不起草稿,常常一挥而就,略加修改即定稿。当《象牙戒指》和《小说月刊》上连载时,日军轰炸闸北,商务编辑所与东方图书馆被焚毁,《象牙戒指》未发表的一部分也被烧掉了,因母亲没留底稿,只好重写。所以,少有的《火焰》手稿就格外珍贵了。我看着母亲的遗物,禁不住阵阵心酸,潸然泪下。
  从此,只要家里没有人,我就会打开小箱子细细翻看,一遍又一遍。有时,我还会对着母亲的照片默默诉说自己的心声,照片上的母亲仿佛随着我的心情有时微笑有时哀愁。
  成都解放后,我参军离开了家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个小黑箱子了。“文化大革命”中我家被洗劫一空,这个父亲无比珍贵的小箱子也不能幸免,留给他的是终生的遗憾。
  在我读书的时候,学校里不少老师和同学都知道我是庐隐的女儿,常常有人向我借母亲写的书,但我总是不得不让人家失望,因为在我家里根本找不到母亲的作品。这事使我十分纳闷,成了我心中的一个谜,但我没有去问父亲,更没有去问继母。在我们三人之间有一种并无约定的默契,互相之间从来不提我的生母。
  抗战胜利后,父亲到上海去安葬我的祖父,在他回家不久的一天,我偶然在书房的抽屉里看到一份手稿,《怀念庐隐》几个字使我猛然心跳,我怀着激动、紧张的心情关上了房门。这是父亲在为母亲扫墓后写的一篇纪念文章。文中描述了他凭吊母亲时的情景和对往事的回忆。从这里我才知道,母亲在她短暂的一生中,靠教书和写文章度日,生活十分清贫,去世时没有留下任何财产,只有那些著作是她毕生的心血结晶,是她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母亲离开人世时,父亲将她生前出版的全部著作安放在她的枕边,永远伴她长眠。原来家里没有母亲的书,谜底就深深埋藏在父亲对母亲的感情世界里。
  我手捧着父亲的文章,独自坐在书房里冥想,母亲啊母亲,伴你而去的岂只是你的作品,还有父亲那金子般的心啊。
  父亲去世前半年多曾与我有过一次长谈。他敞开心扉向我谈了许多母亲的性格、为人、写作、生活等往事。当父亲回忆起母亲临终时的情景,万分激动,无限伤感,几次哽咽,几次停顿。我担心他的身体,含泪劝他:“爸爸,你不要再说了,休息一会吧!”可父亲极力克制着自己,继续往下说:“你母亲是一个伟大的人。”他讲述了一件使我十分感动的事情:我母亲的死因是难产,子宫人为受损无法挽救,完全是被庸医所误。正如刘大杰先生所说:“庐隐死得真冤枉,在一个科学文明物质文明极高的上海,她被一个没有科学知识的医生杀死了。”在母亲生命垂危的时候,父亲难抑悲愤要去控告那个医生,但母亲劝阻了他:“算了,不要去告了,人都死了告他又有什么用?……何苦再造成另一个家庭的不幸呢。”这是多么宽厚、多么伟大的胸怀啊。
  母亲虽然早早地离开了人世,但她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父亲,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母亲在父亲心中的位置,这不仅是因为爱情,还因为母亲她那伟大的人格魅力。半个世纪过去了,父亲也带着对母亲的深深怀念走了,然而人们并没有忘记她——我的母亲庐隐。
   《海滨故人庐隐》 林伟民编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1 定价:15.00元
其他文献
电视这个“独眼怪兽”进入家庭之后,文学逐渐失去了“轰动效应”。而且,随着“商品交换”入侵精神领域,性、金钱、“厚黑学”、流氓意识、无病呻吟等等玩意儿,纷纷抢占地盘,拥戴崇高、歌颂正义的传统主题倒如腼腆少女一般,羞羞答答地躲到文坛的一角去了。  啊,寂寞文坛,还有以之载道的精神之花在开放吗?有!放在我们面前的这部长篇小说——《浴血青春》,就是其中的一朵。江苏省泗阳县张晴同志红颜从军,黑发任教,白首著
期刊
以前迟子建的小说大多写东北的乡村生活、城市人生,小说中有生活的琐碎与沉重,也有洋溢的诗情与浪漫,如《晨钟响彻黄昏》《向着白夜旅行》等。然而《伪满洲国》的创作对于迟子建来说是一个转变。从不知名的小村落到庞大的“伪满洲国”,从当代生活到已经逝去的历史,从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到俯视东北大地上的芸芸众生,迟子建的创作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发生了逆转。事实上十多年前迟子建在北京求学的期间就萌生了写“伪满洲国”的动机,
期刊
1945年8月16日,溥仪召开了伪满洲国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不单是溥仪逃到这里,伪满的政府也一起逃亡到这里。张景惠等以下各部大臣也都来了,开会的地方就在离溥仪临时行宫百十多米远,这里有一栋五六间连通的房子,可能是个仓库,现在成了会议室了,我没有资格参加会议,也不必凭想象来描写。当然了,参加这个会议的绝对少不了溥仪的“御用挂”——吉冈。日本一倒,伪满当然就“猢狲散”了,可是还得走走形式,溥仪在会议
期刊
20世纪中叶,日本侵略者投降后,由于美苏将朝鲜南北强行分割为二,造成了朝鲜民族深沉的痛苦,从此南北间冲突迭起,终致于1950年夏爆发了内战。但内战伊始,美国杜鲁门政府出于国内外需要,在派兵直接介入的同时,又策动联合国进行干预。因此,朝鲜内战便骤然一变而为侵略与反侵略的国际战争。  中国派遣志愿军抗美援朝,则是美国第七舰队悍然闯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麦克阿瑟又指挥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要吞
期刊
《父子角》是萧乾父子的通信集。萧乾先生著述等身,是名扬中外的记者、文学家、翻译家,他的儿子——画家萧桐是近年来活跃于美国艺坛上的一颗引人注目的新星。   萧乾的信涉及到治学从艺、处身立世,以及感情生活的诸多方面。萧乾的信充溢着父爱,他对儿子之关心,微细到春卷如何做,有限的钱如何花,送给朋友的礼物如何分配……在孩子需要指点的当口,他往往三言两语便切中肯綮,像“在艺术上,要大胆;在生活上,要慎重”;“
期刊
谁也无法想象,赣西北幕阜山这方古老而偏僻的土地,竟能孕育出一个如此声名显赫的文化型大家族——“义宁陈氏”,又称陈寅恪家族。陈寅恪是中国当代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奇才,其丰碑巍峨般的学术成就,被学界公认为“前不见古人,后难得有来者。”  翻开新编《辞海》,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四人分立条目,一家三代祖孙四人享有如此殊荣者,翻遍《辞海》,仅此一家!  陈寅恪家族乃名倾天下的江州“义门陈”后裔,江州
期刊
1990年7月,在新加坡举行的APEC第二届部长级会议的《联合声明》欢迎中、台、港三方尽早同时加入APEC。经过反复磋商,1991年10月2日,中国同APEC就中、台、港三方加入问题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明确了我作为主权国家,台、港作为地区经济分别以“中国台北”和“香港”的名称(香港于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同时加入APEC。1991年11月12日,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汉城举行,我国和中国
期刊
董玉京谈甲骨文书法艺术    董玉京先生,字宛仁,河南省南阳市人,1933年7月26日生。我国已故考古学家、甲骨文专家、书法家董作宾先生之哲嗣。台湾著名心脏科医师、教授。受其父影响,董玉京先生从少年时代起便深深爱上了甲骨文,行医之暇,沉醉于甲骨文与甲骨学领域,苦读苦研苦写,锲而不舍地终于从一个“好之者”变为“乐之者”。  大象出版社推出的《甲骨文书法艺术》,是董玉京先生多年实践、研究的心血结晶。对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如何在废墟上站起来的?1957年共打了多少右派?“文革”期间毛主席语录印了多少?邓小平如何拨乱反正,开辟新的时代?河南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史》以无可辩驳的资料,对这些问题作了准确的回答。   要谈论该书的特点,客观性是不能不提及的。本书作者廖盖隆、庄浦明、林蕴晖、丛进、金春明、谭宗级、朱地,有德艺双馨的学者,又有史坛新秀,他们对各个时期的共和国史作了多年的研究,
期刊
本书是中国国际问题高层学者的第一次大聚合,30余位知名学者对当前世界热点问题展开对话。他们从不同的专业角度、不同的侧面、动态地分析了国际关系的历史、现状与特点,前瞻性地推测了国际形势的走势,对丰富多彩的国际关系和国内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深层次的分析,充分展示了专家学者的观点与看法,全面反映了这一核心集体的全方位的声音。透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看见博览的外部世界,也可以窥见中国国际问题学者多年潜心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