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素质教育的主旋律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u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创新和实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因此,课堂上的创新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
  何为创新?首先,从哲学意义来看,创新属意识范畴而非物质范畴,是人的素质结构之中的某种思维特征,它以人的创造性劳动为载体,外显为人的某些行为特征和能力。通过教育的作用,可以使创新基因激活,在引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强化人的创新意识。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发展存在最佳年龄阶段,在学生阶段的最佳发展时期实施创新教育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从基础教育的实际来看,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其核心因素是創新思考能力,没有思考中的创新就没有实践中的创新。在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创新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一种理性的说教,更需要创设一种教育情景,让学生增加感性体验。
  要把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智力、发展能力有机地结合到教与学的全过程之中。
  
  一、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知识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这说明牛顿的成就就是在学习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取得的。所以,要培养创新能力,就必须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并知道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本条件,也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发展智力和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而能力则是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教学过程应当是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的三位一体的活动过程。
  
  二、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战场——课堂教学
  
  课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在分析教材、学生状态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渗透创新教育思想,更深入地挖掘教材内容,不断地赋予教材新意与活力,精心设计导入形式,使教学引入生动活泼、有声有色,构建和谐、民主、积极的课堂氛围,使师生交往达到最佳水平,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意识都处于最佳状态,并且尽可能地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展示他们的学习习惯,抛弃“重死记,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学习习惯,养成善于发问、思考,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习惯,自己能看到和做到的,要鼓励学生自己去看、去做、去创新并长期坚持。这样,学生良好的习惯就会形成,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发展。
  
  三、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设疑
  
  质疑是动脑的表现、创新的前提。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应用,而提出一个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思维,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发源于创设问题的情景,将这些问题筹划为各种形式,给学生造疑,促使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探索
  
  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还要在认识过程中,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教师要爱自己所教的学科,从挖掘教材内容上、组织教学的形式上、选择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境地,使学生的思维灵活多变,从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敞开大门。
  总之,在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巧解妙算”等都得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这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又渐进的过程,但绝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只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点滴开始,就会“人人都是创新之人,处处都是创新之地”。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只有在教学工作中逐步培养其强烈的创新意识、高度的创新敏感和创新能力,把创新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才能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人们都说“好戏压场”。那么,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使课堂的结束语成为一场压场的好戏呢?这样可以让学生回味无穷,获得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基于这种思考,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我设计了几种结课语的表达方式,力求达到这种“余音绕梁”的课堂效果。    一、激情赞颂,掀起心海波澜    “激情赞颂”,就是说在结束语文篇章教学时以充满激情的话语对文章的艺术水平或作者的人格魅力等进行赞颂,激起学生情感上
期刊
新一轮课改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带给我们深深的思索……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自己活动为主,鼓励他们敢想善想、敢说善说,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创造。我认为搞好课前演讲就是走好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这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第一个亮点。  我尝试课前演讲,从2000年初开始,到如今已有5年时间了,5年来从未间断过,也一直深受师生好评。我把一堂课的前5分钟(45分钟的前5分钟)安排为课前演讲,这
期刊
【摘要】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一步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解决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关键字】大学新生 交际能力 角色转换 规划 就业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大学生的经济贫困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实,大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社会各界普遍认为
期刊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在目前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普遍的
期刊
做好对后进生的管与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然遇到的课题,那么,对后进生应如何管理和教育呢?我的体会如下:    一、要掌握后进生的思想特点    这是教育者对后进生实施管理和教育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个条件,所谓的管与教就是一句空话。从思想行为的表现爱说,后进生主要特点有:1、有严重的自悲感;2、有很强的逆反心理;3、自由散漫;4、有反复性……教育者应该根据这些特点去制定工作计划和措施,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期刊
由初三各班中不想学习的,基础比较差的,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重新组合成一个特殊的班级。假如你是这个班级的任课老师,你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感受是怎樣的呢?我的感觉就像是在戴着镣铐跳舞。  这个班级学生上课时的表现是这样的:上课铃响了,老师已站在讲台上,学生陆续走进教室,教室里仍然是乱哄哄的:有的学生东倒西歪,有的大声喧哗,有的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表现最好的是趴在桌上。老师在讲台上大声地喊:“安静!安静!
期刊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感将语文课上出“味道”对提高学生学习情趣、增强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界有这么一句俚语:“语文姓语,小语姓小。”意思是语文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而小学语文重点则是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更多地采用易于接受、便于记忆和理解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力求教学语言风趣活
期刊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怎样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注重课堂导入,唤起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堂导语是一节课的开头语,它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如果
期刊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的一次最深刻、最动筋骨的教育改革。作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相对内地还不均衡,如何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真正有效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呢?一段时间以来,民族教育界许多仁人志士为之奔波不已、呕心沥血,积极探索,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在其理论的构建与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仍需要我们在探索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循序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使其促进民族教育健康发展。  我
期刊
当前的语文课堂,传统的教学方式还占据着主要地位,满堂灌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着,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尚难以落实。那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沉闷状况呢?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眼光,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求真    审美沟通的传统研究认为,鉴赏主体在沟通阶段,主要诉诸情感,而不动用理性。由此可见,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的讲解有时候是很理性的,但学生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挣脱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