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篇目
《打半死》《固执》《燃衣》《悭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笑话内容,感受古人的幽默,激发阅读古代笑话的兴趣。
2.发现古代笑话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感悟经典的魅力。
3. 学以致用,习得写人文章的表达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初讀感知,了解大意
(一)开门见山,了解学情
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来阅读一组古代笑话,去感受古人幽默的智慧。说到古代笑话,你以前读过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点评)
(二)自主阅读,读懂大意
1.出示学习要求,学生自主
阅读。
师:在选文材料第一页上有三则古代笑话,分别是《打半死》《固执》《燃衣》。请同学们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2.检查阅读情况:结合注释说大意。
师:古代笑话语言凝练,浅显易懂,结合注释咱们就能把它读明白。你能选一则自己喜欢的笑话给大家讲讲吗?
二、细读探究,感悟经典
(一)追溯渊源,感知经典
师:三则笑话出自同一本书——《笑林广记》,这本书流传久远、影响深广。它共分12部,收入笑话1000余则,堪称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旷世奇珍!
(二)阅读梳理,发现规律
师:这三则笑话里的人物都非常鲜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接下来,我们就去探究一下古代笑话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课件出示学习任务,生读。)
1.再读选文,梳理内容。
师:请同学们先关注“导学单”,“导学单”提示我们从人物性格、所写事件和“笑点”三方面进行梳理。为了帮助大家快速提取信息,老师建议:“人物性格”,在文中圈出关键词,再填入表格;“事件”,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要学着提炼关键词概括;“笑点”,直接在文中用横线勾画。
(1)学生快速浏览三则笑话,借助“导学单”梳理笑话里的“人物性格”“事件”“笑点”。
(2)交流汇报,完成梳理。
交流: 说说三则笑话里的人物性格。为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作者选取了什么事件?你认为每则笑话的“笑点”在哪儿?
2.品读“笑点”,感受幽默。
(1)品读笑点:“只打我半死,与我五百两何如?”
师:什么是“打半死”?可能是怎样的一副惨状?(皮开肉绽、半身瘫痪、头破血流、七窍流血……)
师:即便要被打得半死不活,他还是思考良久说——(指导朗读)
师:读到此处你在笑什么?(贪财)那他这么贪财干吗不要一千两银子而只说要五百两?(如果要一千两就要被打死,命就没了。)
师:可见这人除了想要钱还想要什么?(命)同学们发现了吗?这人既贪财又贪命,怪不得笑话开篇说“一人性最贪”!
(2)品读笑点:“你快持肉回去,待我与他对立着。”
师:按常理说,家里来客人了等着肉下锅,儿子却在这里和别人对立。一般的父亲看到这一幕会怎么说?(骂儿子一顿、狠狠地揍他、拉着儿子一同回家……)
师:可这位父亲却这样说——(指导朗读)
师:儿子固执,父亲比儿子还固执,好一对性刚的父子!
(3)品读《燃衣》里的“笑点”。
师:在笑话《燃衣》中,你读到哪儿笑了?(生分享,师追问:为什么觉得此处是“笑点”?)
师:这性缓之人的话用咱重庆方言来说更具幽默感。谁来试试?(学生用方言演绎“笑点”,感受笑话的幽默。)
3.小组探究,发现规律。
(1)出示要求,小组探究。
师:刚才我们梳理了人物性格、所写事件,品味了幽默的“笑点”。我觉得我们可以再往前走一步,顺着“导学单”纵向探究,思考这三则笑话在点明人物性格、所写事件以及“笑点”的位置上,有哪些相同点?可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
(2)小组汇报,总结规律。
师:哪些小组愿意来分享你们的发现?
小组汇报、补充。师引导总结:
★开篇点明主题
★事件幽默典型
★结尾画龙点睛
(三)统整思维,感悟经典
回顾板书,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事件、笑点之间的联系。
师:这节课我们一边读着,一边笑着,一边思考着。同学们在探究中一步步解开了古代笑话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密码。作者这样安排开篇、事件、结尾是想起到什么作用呢?(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让人物更鲜活……)
小结:《笑林广记》里的笑话大多如此:先是开篇点明人物性格;再选典型幽默的事件表现性格;最后以画龙点睛的结尾凸显性格。这样层层刻画,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三、迁移阅读,尝试运用
(一)为《悭吝》续写笑点,刻画人物“最悭吝”的形象
师:快速浏览笑话《悭吝》,用咱们之前发现的古代笑话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你找到人物性格和所写事件了吗?(人物性格:非常吝啬。所写事件:病重求医。)
师:同学们,快给《悭吝》补白“笑点”吧,让这画龙点睛的结尾凸显人物“最悭吝”的形象。
(二)生交流分享,紧扣“最悭吝”组织评价
(三)出示笑话原文,品味结尾“画龙点睛”之妙
四、拓展延伸,提升表达
(一)总结群文,提升表达
师:今天咱们在一组古代笑话中感受了古人幽默的智慧,探究了古代笑话刻画人物的方法,平时同学们经常进行写人的习作练习,希望能带给你一点启发。
(二)拓展阅读,走向课外
师:课后对古代笑话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笑林广记》。另有一本书也很有意思,书名叫《小学生小古文100课》,分组编录了100篇有趣的小古文,我们今天读的几则笑话也编入其中一个主题“可笑之人,可笑之事”中。让我们继续阅读经典,继续发现更多的写作密码。
专家评析
马春梅老师所上的群文阅读“古代笑话中的人物刻画”这节课是对由独立文本构成的整本书阅读的有效尝试。这节课富有文化深度,马老师巧妙地把古代文化典籍《笑林广记》中的一些典型篇章提取出来,让学生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来体会古代笑话中对人物入木三分的刻画。马老师对文本的分析十分深刻,能够牢牢抓住“人物性格”“事件”“笑点”之间内在的关联来深入理解文本,引领学生理解“性格决定事件,事件凝聚笑点,笑点凸显性格”的表达环路。马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十分明显,学生在她的有效引领下,领悟到了古代笑话刻画人物的特征和路径,甚至学会了如何抓住人物的性格写作一则笑话。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增强了学习古代典籍的兴趣。
《打半死》《固执》《燃衣》《悭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笑话内容,感受古人的幽默,激发阅读古代笑话的兴趣。
2.发现古代笑话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感悟经典的魅力。
3. 学以致用,习得写人文章的表达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初讀感知,了解大意
(一)开门见山,了解学情
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来阅读一组古代笑话,去感受古人幽默的智慧。说到古代笑话,你以前读过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点评)
(二)自主阅读,读懂大意
1.出示学习要求,学生自主
阅读。
师:在选文材料第一页上有三则古代笑话,分别是《打半死》《固执》《燃衣》。请同学们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2.检查阅读情况:结合注释说大意。
师:古代笑话语言凝练,浅显易懂,结合注释咱们就能把它读明白。你能选一则自己喜欢的笑话给大家讲讲吗?
二、细读探究,感悟经典
(一)追溯渊源,感知经典
师:三则笑话出自同一本书——《笑林广记》,这本书流传久远、影响深广。它共分12部,收入笑话1000余则,堪称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旷世奇珍!
(二)阅读梳理,发现规律
师:这三则笑话里的人物都非常鲜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接下来,我们就去探究一下古代笑话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课件出示学习任务,生读。)
1.再读选文,梳理内容。
师:请同学们先关注“导学单”,“导学单”提示我们从人物性格、所写事件和“笑点”三方面进行梳理。为了帮助大家快速提取信息,老师建议:“人物性格”,在文中圈出关键词,再填入表格;“事件”,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要学着提炼关键词概括;“笑点”,直接在文中用横线勾画。
(1)学生快速浏览三则笑话,借助“导学单”梳理笑话里的“人物性格”“事件”“笑点”。
(2)交流汇报,完成梳理。
交流: 说说三则笑话里的人物性格。为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作者选取了什么事件?你认为每则笑话的“笑点”在哪儿?
2.品读“笑点”,感受幽默。
(1)品读笑点:“只打我半死,与我五百两何如?”
师:什么是“打半死”?可能是怎样的一副惨状?(皮开肉绽、半身瘫痪、头破血流、七窍流血……)
师:即便要被打得半死不活,他还是思考良久说——(指导朗读)
师:读到此处你在笑什么?(贪财)那他这么贪财干吗不要一千两银子而只说要五百两?(如果要一千两就要被打死,命就没了。)
师:可见这人除了想要钱还想要什么?(命)同学们发现了吗?这人既贪财又贪命,怪不得笑话开篇说“一人性最贪”!
(2)品读笑点:“你快持肉回去,待我与他对立着。”
师:按常理说,家里来客人了等着肉下锅,儿子却在这里和别人对立。一般的父亲看到这一幕会怎么说?(骂儿子一顿、狠狠地揍他、拉着儿子一同回家……)
师:可这位父亲却这样说——(指导朗读)
师:儿子固执,父亲比儿子还固执,好一对性刚的父子!
(3)品读《燃衣》里的“笑点”。
师:在笑话《燃衣》中,你读到哪儿笑了?(生分享,师追问:为什么觉得此处是“笑点”?)
师:这性缓之人的话用咱重庆方言来说更具幽默感。谁来试试?(学生用方言演绎“笑点”,感受笑话的幽默。)
3.小组探究,发现规律。
(1)出示要求,小组探究。
师:刚才我们梳理了人物性格、所写事件,品味了幽默的“笑点”。我觉得我们可以再往前走一步,顺着“导学单”纵向探究,思考这三则笑话在点明人物性格、所写事件以及“笑点”的位置上,有哪些相同点?可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
(2)小组汇报,总结规律。
师:哪些小组愿意来分享你们的发现?
小组汇报、补充。师引导总结:
★开篇点明主题
★事件幽默典型
★结尾画龙点睛
(三)统整思维,感悟经典
回顾板书,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事件、笑点之间的联系。
师:这节课我们一边读着,一边笑着,一边思考着。同学们在探究中一步步解开了古代笑话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密码。作者这样安排开篇、事件、结尾是想起到什么作用呢?(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让人物更鲜活……)
小结:《笑林广记》里的笑话大多如此:先是开篇点明人物性格;再选典型幽默的事件表现性格;最后以画龙点睛的结尾凸显性格。这样层层刻画,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三、迁移阅读,尝试运用
(一)为《悭吝》续写笑点,刻画人物“最悭吝”的形象
师:快速浏览笑话《悭吝》,用咱们之前发现的古代笑话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你找到人物性格和所写事件了吗?(人物性格:非常吝啬。所写事件:病重求医。)
师:同学们,快给《悭吝》补白“笑点”吧,让这画龙点睛的结尾凸显人物“最悭吝”的形象。
(二)生交流分享,紧扣“最悭吝”组织评价
(三)出示笑话原文,品味结尾“画龙点睛”之妙
四、拓展延伸,提升表达
(一)总结群文,提升表达
师:今天咱们在一组古代笑话中感受了古人幽默的智慧,探究了古代笑话刻画人物的方法,平时同学们经常进行写人的习作练习,希望能带给你一点启发。
(二)拓展阅读,走向课外
师:课后对古代笑话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笑林广记》。另有一本书也很有意思,书名叫《小学生小古文100课》,分组编录了100篇有趣的小古文,我们今天读的几则笑话也编入其中一个主题“可笑之人,可笑之事”中。让我们继续阅读经典,继续发现更多的写作密码。
专家评析
马春梅老师所上的群文阅读“古代笑话中的人物刻画”这节课是对由独立文本构成的整本书阅读的有效尝试。这节课富有文化深度,马老师巧妙地把古代文化典籍《笑林广记》中的一些典型篇章提取出来,让学生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来体会古代笑话中对人物入木三分的刻画。马老师对文本的分析十分深刻,能够牢牢抓住“人物性格”“事件”“笑点”之间内在的关联来深入理解文本,引领学生理解“性格决定事件,事件凝聚笑点,笑点凸显性格”的表达环路。马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十分明显,学生在她的有效引领下,领悟到了古代笑话刻画人物的特征和路径,甚至学会了如何抓住人物的性格写作一则笑话。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增强了学习古代典籍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