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小葛是一位没有其他职务的六年级数学老师,却是学校里最忙的一个人。他对修理电器和电脑很有一套,曾很轻松地借助学校原有的两只大喇叭和一个即将被淘汰的电脑,制成了一套校园广播系统,没有花费学校一分钱,效果却同一些学校花了上万元购置来的一样好。
“校长!”他手中拿着的一个电脑教室里用的分配器来到我的办公室请示,“不好意思。这是个小问题,本来不要找你的,但这里面的一个线圈已经烧坏了,没有办法修理了,得买一个新的线圈换上去……”他憨厚的脸越发地红了,“换这个线圈要花一些时间,在学校里肯定弄不好,得回家搞,我想收点手工费。”
平时这些小问题,只要分管的校长处理一下就行了。但这是涉及到钱的问题(我这个学校很小,每到用钱的时候我这个校长都得想想如何能够少用或者不用),而且是要工钱。“行的,这是应该的。”我连忙接上他的话,“就是送到外面去修,也要给钱的,你修我们就更放心了。”我笑着对他说,“你放心,你奉献,我买单!不,是学校买单!”
小葛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不,校长,本来我是不想要报酬的,因为这个比较麻烦,还要添新零件。你放心,我只要一点点加班费,比送到外面修的费用要便宜多了。我没有其他的意思。”他见我一口答应了他的要求,有些忙不迭地应着。
看着他认真的样子,我也笑了:“不要不好意思,这是应该的。”
“这我就放心了。为学校办事,只要我能做的,我是从来不要学校一分钱的……”他解释着,我也非常高兴地听着……
我们这样一个地处农村的小学校,校内根本没有专职的修理工,更没有专业的技术工,许多小维修要么到校外请一个有些相应手艺的工匠,要么凑合着在校内找一个稍懂一些的教师或者工人。面对着小葛老师,作为校长,除了欣慰之处,我感到更多的是一种惭愧。多么好的一位教师,本来就应该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我却为什么不能主动提出来呢?为什么在制订规章制度的时候,我只想到教师的付出,而不想到给那份付出一份酬劳呢?为什么在许多的时候,把那些规章制度看成“铜墙铁壁”,而不愿意给教师一方舒展的空间呢?我们在打造诸如“人本校园”“和谐校园”的时候,不要忘了:我们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社会之人。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让教师真真正正体会到“劳动的价值”,享受到“工作的快乐”。
在这件事情中,小葛老师的合理想法充分表达后,能够立刻得到我这个校长的倾心接纳、鼎力支持与欣然应允,这简直有点难能可贵。在反思现象,剖析管理后,我开始认识到管理的“无意识”层,即以往没能较好地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处理问题。其实,就这件事来说,我非常感谢小葛老师,他引发了我内心诚挚的自省与真切的自我批评!我对他的积极回应算是一种管理中人文光辉的折射吧,但愿这是“以人为本”的真实写照。由此我进一步想:应该站在教师角度来做校长,沉下去,用爱浸润教师的心灵。
沉下去,即站在教师的角度,通过“重心下移”实现“换位思考”,用爱心审视一切,用爱心倾听一切,用爱浸润教师的心灵。这种“潜水”管理,必须要“沉”得下去,只有“沉”得深,才看得透、明、真。这意味着放下不必要的架子,工作上体恤教师的艰辛,生活上关心教师的难处,情感上关怀教师的冷暖;还意味着要想教师所想,把教师的心融入自己的心里,懂得教师的苦,懂得教师的累,懂得教师的幸福,懂得教师的追求的“心本”理念。这意味着品味着教师的思、想、感、悟,咀嚼着教师的辛酸、苦辣,与教师情感共鸣,情智共生,精神相悦,心灵相吸;还意味着要设身处地地为教师着想,敏锐洞察教师的内需,为教师全身心地工作做好“后勤保障”,解除“后顾之忧”。如学校给离家远程的教师以关怀;早上允许晚到20分钟,下午可以早走20分钟。农忙时,不要求教师必须“坐班”;在课堂上绝不能“脱岗”,但没有课即可以去忙自家的农活,收拾自己的责任田……
校长站在教师的角度,以教师的心态作管理,这是建设“和谐校园”“人本校园”的“大厦”基石和强劲乐章。是“平民”校长的追求,是人文精神的彰显。多了一份教师情怀,管理就多了一条智慧的制胜之道,就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李镇西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是站在教师角度来做校长的,这不是我的自我感觉,而是我的学生和教师给我的评价。我经常在网上搞调查:你觉得我做得怎么样,你觉得我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有些教师会给我写信,给我提意见,还有发短信的,当面提的也有,我觉得这样很好,我就是喜欢把自己的心掏给老师看。”我想李老师之所以深受广大教师的爱戴,与这是密不可分的吧?!他把教师当做校长的“资本”“利器”,发扬“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的“平民”管理思想,拜教师为“师”,树立“教师第一”的理念。教师成了他管理的第一资源,管理的“共同体”“智囊团”“亲友团”。视角的切换成了他杰出管理之“聚宝盆”之“精髓”,因而管理熠熠生辉,才有了“中国式的苏霍姆林斯基”的诞生。这不是我们学习、借鉴的范本吗?!
三
我进一步想,在葛老师“发明”了那套校园广播系统后,我这个校长若能跟教师心贴心,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思考他的真正需求,事情可能早就会是另一面了。实际上,小葛老师真正的需求是得到学校对其自身劳动价值的肯定、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反馈。如果抓住时机在校会上大力表彰小葛老师的功劳、贡献,肯定其工作的巨大价值,给他的无私奉献以莫大的尊严,赞扬其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后将其自制的广播系统命名为“葛××校园广播系统”,对小葛老师自我价值的实现以最大的激励和满足;在学校树立学习的典范。给他发个信息技术创新奖,或将其作品推荐到相关部门去参加创新制作大赛评比,及时推荐其申报高级别的信息技术先进称号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学校主动提出给其“奉献”买单这一人性化举措,想必小葛老师也是会拒绝的。
既然认识到了这一点,如果如上“作为”,以一贯之,重视、满足小葛老师们高层次的自我价值实现需要,给予其丰富的精神层面的劳动价值肯定和精神反馈,就不会有上述讨要“加班费”这一幕了,并且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会长盛不衰。有了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层次上的“高峰体验”,以及由此所带来的满足感、自豪感、成就感、幸福感,何愁教师对学校工作不会投入地爱一次!所以作为学校管理者一定要努力创造一切条件,激励、满足教师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使教师能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老师最可爱,他们信奉一条:“领导把我当人看,我把自己当牛干;领导把我当 牛看,我把自己当人看。”校长也曾是一名教师,怎么一到校长的位置上就把自己(教师)的阵地丢了呢?自己的阵地丢不得!给教师一倍的温暖、理解和肯定、满足,你会换回N倍的理解、尊重和支持。
沉下去,就会深谙教师需求之道、发展之道,即需要什么样的管理,什么样的质量,什么样的环境、氛围,什么样的价值反馈,什么样的服务、引领……会透过现象表层,洞悉其真实的内在精神需求、成长欲望、内心诉求、价值追求。会在教师情绪不佳时,送去伙伴般的真诚问候和鼓励;会在教师困难时挺身而出,为教师排忧解难;会在教师成功时送去鲜花和赞美;会在教师困惑时送去有力的点拨、引导,能把准教师的脉搏,做教师天空的“启明星”。每临事,校长会想:“××肯定有事,否则不会迟到。”“××肯定有心事,否则不会这样暴躁,我能为他(她)做些什么呢?”“××这样做,肯定有他自己的想法。”“假如我是××,我又会怎样做呢?”每观察,校长会思:“×的负担是否过重,我怎样帮他减负?”“××太辛苦了,得让他好好休息一段。”这才是校长真正“沉”下去而站在教师位置上的思考策略。以师本思想去成人、成事,用心换心,会换回更多的真心、真意、真情的付出,能更好地洞察教师对管理制度的细微反应,对管理制度的心理感受、接纳,角色认同度。以此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以教师为参照,实施政策调控,使制度趋于人文和完善。站在教师的角度必是个“精细化”管理的校长,能够于细节之中见精神、见功力。人文不是空谈、空喊出来的,而是要从具体实际的日常事务、细节小事的管理中体现出来、做出来的。
沉下去,跟教师心贴心,心换心,你会发现每一位教师都是一本厚厚的书,都有动人的故事,都有值得学习的长处。古有唐太宗以谏臣魏征为镜,开创了“贞观”盛世;今若校长以师为镜,从教师角度反观自我,不断完善,精益求精,从而使管理臻于人文、臻于至善,必会开创校园管理的“盛世”!
让每一位学校管理者都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潜水员”,学会长期沉到教师中去,用爱心去浸润教师的心灵,那么每一所校园都将充满人文之光,智慧之光,和谐之光,教育质量又何愁不能提高?
(责任编辑:朱 蒙)
小葛是一位没有其他职务的六年级数学老师,却是学校里最忙的一个人。他对修理电器和电脑很有一套,曾很轻松地借助学校原有的两只大喇叭和一个即将被淘汰的电脑,制成了一套校园广播系统,没有花费学校一分钱,效果却同一些学校花了上万元购置来的一样好。
“校长!”他手中拿着的一个电脑教室里用的分配器来到我的办公室请示,“不好意思。这是个小问题,本来不要找你的,但这里面的一个线圈已经烧坏了,没有办法修理了,得买一个新的线圈换上去……”他憨厚的脸越发地红了,“换这个线圈要花一些时间,在学校里肯定弄不好,得回家搞,我想收点手工费。”
平时这些小问题,只要分管的校长处理一下就行了。但这是涉及到钱的问题(我这个学校很小,每到用钱的时候我这个校长都得想想如何能够少用或者不用),而且是要工钱。“行的,这是应该的。”我连忙接上他的话,“就是送到外面去修,也要给钱的,你修我们就更放心了。”我笑着对他说,“你放心,你奉献,我买单!不,是学校买单!”
小葛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不,校长,本来我是不想要报酬的,因为这个比较麻烦,还要添新零件。你放心,我只要一点点加班费,比送到外面修的费用要便宜多了。我没有其他的意思。”他见我一口答应了他的要求,有些忙不迭地应着。
看着他认真的样子,我也笑了:“不要不好意思,这是应该的。”
“这我就放心了。为学校办事,只要我能做的,我是从来不要学校一分钱的……”他解释着,我也非常高兴地听着……
我们这样一个地处农村的小学校,校内根本没有专职的修理工,更没有专业的技术工,许多小维修要么到校外请一个有些相应手艺的工匠,要么凑合着在校内找一个稍懂一些的教师或者工人。面对着小葛老师,作为校长,除了欣慰之处,我感到更多的是一种惭愧。多么好的一位教师,本来就应该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我却为什么不能主动提出来呢?为什么在制订规章制度的时候,我只想到教师的付出,而不想到给那份付出一份酬劳呢?为什么在许多的时候,把那些规章制度看成“铜墙铁壁”,而不愿意给教师一方舒展的空间呢?我们在打造诸如“人本校园”“和谐校园”的时候,不要忘了:我们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社会之人。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让教师真真正正体会到“劳动的价值”,享受到“工作的快乐”。
在这件事情中,小葛老师的合理想法充分表达后,能够立刻得到我这个校长的倾心接纳、鼎力支持与欣然应允,这简直有点难能可贵。在反思现象,剖析管理后,我开始认识到管理的“无意识”层,即以往没能较好地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处理问题。其实,就这件事来说,我非常感谢小葛老师,他引发了我内心诚挚的自省与真切的自我批评!我对他的积极回应算是一种管理中人文光辉的折射吧,但愿这是“以人为本”的真实写照。由此我进一步想:应该站在教师角度来做校长,沉下去,用爱浸润教师的心灵。
沉下去,即站在教师的角度,通过“重心下移”实现“换位思考”,用爱心审视一切,用爱心倾听一切,用爱浸润教师的心灵。这种“潜水”管理,必须要“沉”得下去,只有“沉”得深,才看得透、明、真。这意味着放下不必要的架子,工作上体恤教师的艰辛,生活上关心教师的难处,情感上关怀教师的冷暖;还意味着要想教师所想,把教师的心融入自己的心里,懂得教师的苦,懂得教师的累,懂得教师的幸福,懂得教师的追求的“心本”理念。这意味着品味着教师的思、想、感、悟,咀嚼着教师的辛酸、苦辣,与教师情感共鸣,情智共生,精神相悦,心灵相吸;还意味着要设身处地地为教师着想,敏锐洞察教师的内需,为教师全身心地工作做好“后勤保障”,解除“后顾之忧”。如学校给离家远程的教师以关怀;早上允许晚到20分钟,下午可以早走20分钟。农忙时,不要求教师必须“坐班”;在课堂上绝不能“脱岗”,但没有课即可以去忙自家的农活,收拾自己的责任田……
校长站在教师的角度,以教师的心态作管理,这是建设“和谐校园”“人本校园”的“大厦”基石和强劲乐章。是“平民”校长的追求,是人文精神的彰显。多了一份教师情怀,管理就多了一条智慧的制胜之道,就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李镇西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是站在教师角度来做校长的,这不是我的自我感觉,而是我的学生和教师给我的评价。我经常在网上搞调查:你觉得我做得怎么样,你觉得我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有些教师会给我写信,给我提意见,还有发短信的,当面提的也有,我觉得这样很好,我就是喜欢把自己的心掏给老师看。”我想李老师之所以深受广大教师的爱戴,与这是密不可分的吧?!他把教师当做校长的“资本”“利器”,发扬“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的“平民”管理思想,拜教师为“师”,树立“教师第一”的理念。教师成了他管理的第一资源,管理的“共同体”“智囊团”“亲友团”。视角的切换成了他杰出管理之“聚宝盆”之“精髓”,因而管理熠熠生辉,才有了“中国式的苏霍姆林斯基”的诞生。这不是我们学习、借鉴的范本吗?!
三
我进一步想,在葛老师“发明”了那套校园广播系统后,我这个校长若能跟教师心贴心,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思考他的真正需求,事情可能早就会是另一面了。实际上,小葛老师真正的需求是得到学校对其自身劳动价值的肯定、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反馈。如果抓住时机在校会上大力表彰小葛老师的功劳、贡献,肯定其工作的巨大价值,给他的无私奉献以莫大的尊严,赞扬其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后将其自制的广播系统命名为“葛××校园广播系统”,对小葛老师自我价值的实现以最大的激励和满足;在学校树立学习的典范。给他发个信息技术创新奖,或将其作品推荐到相关部门去参加创新制作大赛评比,及时推荐其申报高级别的信息技术先进称号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学校主动提出给其“奉献”买单这一人性化举措,想必小葛老师也是会拒绝的。
既然认识到了这一点,如果如上“作为”,以一贯之,重视、满足小葛老师们高层次的自我价值实现需要,给予其丰富的精神层面的劳动价值肯定和精神反馈,就不会有上述讨要“加班费”这一幕了,并且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会长盛不衰。有了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层次上的“高峰体验”,以及由此所带来的满足感、自豪感、成就感、幸福感,何愁教师对学校工作不会投入地爱一次!所以作为学校管理者一定要努力创造一切条件,激励、满足教师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使教师能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老师最可爱,他们信奉一条:“领导把我当人看,我把自己当牛干;领导把我当 牛看,我把自己当人看。”校长也曾是一名教师,怎么一到校长的位置上就把自己(教师)的阵地丢了呢?自己的阵地丢不得!给教师一倍的温暖、理解和肯定、满足,你会换回N倍的理解、尊重和支持。
沉下去,就会深谙教师需求之道、发展之道,即需要什么样的管理,什么样的质量,什么样的环境、氛围,什么样的价值反馈,什么样的服务、引领……会透过现象表层,洞悉其真实的内在精神需求、成长欲望、内心诉求、价值追求。会在教师情绪不佳时,送去伙伴般的真诚问候和鼓励;会在教师困难时挺身而出,为教师排忧解难;会在教师成功时送去鲜花和赞美;会在教师困惑时送去有力的点拨、引导,能把准教师的脉搏,做教师天空的“启明星”。每临事,校长会想:“××肯定有事,否则不会迟到。”“××肯定有心事,否则不会这样暴躁,我能为他(她)做些什么呢?”“××这样做,肯定有他自己的想法。”“假如我是××,我又会怎样做呢?”每观察,校长会思:“×的负担是否过重,我怎样帮他减负?”“××太辛苦了,得让他好好休息一段。”这才是校长真正“沉”下去而站在教师位置上的思考策略。以师本思想去成人、成事,用心换心,会换回更多的真心、真意、真情的付出,能更好地洞察教师对管理制度的细微反应,对管理制度的心理感受、接纳,角色认同度。以此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以教师为参照,实施政策调控,使制度趋于人文和完善。站在教师的角度必是个“精细化”管理的校长,能够于细节之中见精神、见功力。人文不是空谈、空喊出来的,而是要从具体实际的日常事务、细节小事的管理中体现出来、做出来的。
沉下去,跟教师心贴心,心换心,你会发现每一位教师都是一本厚厚的书,都有动人的故事,都有值得学习的长处。古有唐太宗以谏臣魏征为镜,开创了“贞观”盛世;今若校长以师为镜,从教师角度反观自我,不断完善,精益求精,从而使管理臻于人文、臻于至善,必会开创校园管理的“盛世”!
让每一位学校管理者都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潜水员”,学会长期沉到教师中去,用爱心去浸润教师的心灵,那么每一所校园都将充满人文之光,智慧之光,和谐之光,教育质量又何愁不能提高?
(责任编辑:朱 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