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少儿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yt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不同年级少儿的审美意识的培养
  
  低年级的学生,因其年龄较小,看事物比较幼稚,对任何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新鲜感,那么,为了更好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我们应该从他们自身出发,运用情境教学,让他们在“玩”中产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审美感受;中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大,对事物有了一定初步的认识,对事物的理解也有了最初步的概念,我们则可以通过他们对某一事物的兴趣,来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以便能更好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而高年级的学生,看事物则有了自己具体的理解,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中,尽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意念,因此,对于他们,我们可以在美术活动中,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一些自我表现、自我创造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感,使他们能够始终保持学习美术的激情。
  绘画本身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欲望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创作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情感。所以不管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还是中、高年级的学生,我们都应尽可能让他们在美术课中淋漓尽致表现独特的创造能力。
  
  二、在兴趣中学习美术知识技能的方法
  
  在如何学好美术知识技能的问题上,我们一直采用不同的方法,尽可能想让他们学好美术知识技能,可是这些方法都不是很成功,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难以掌握。所以根据这些学生的特点,我们针对他们的绘画兴趣,采取多样化美术教学的方式,用创造性学习来引导这些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技能,这样的美术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绘画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注意绘画方法的多样化,创造性地学习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美术知识技能。如在画“奇怪的大树”的时候,让孩子们到校园里、马路上去观察生活中不同的大树,再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回想自己观察的大树模样,设想一下如果树不是自己观察的模样,那会是什么样呢?如何才能画出树的“怪”?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尝试描绘一下自己脑袋中的“奇怪的大树”,让孩子们在自己的无限创意中体会美术绘画活动的精彩!绘画中,孩子们都很认真,有的画了一棵大树上长满了自己喜欢吃的肯德基、水果等;有的在大树上画了更加奇怪的鸟和花;还有的甚至在大树上画了他们所说的“海陆空大演练”……一幅幅都精彩极了。但是,只通过一两次作业就掌握绘画技能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让他们在练习中就逐步掌握美术知识技能,不能一蹴而就,只有这样,才不会适得其反,使他们失去学习美术知识技能的兴趣。让他们通过每次的绘画练习都有新的进步,使他们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技能。
  2.在兴趣中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扩大观察视野
  要把瞬息万变、美丽多彩的生活反映到自己的美术作品中,首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了解所要表现的事物的形状、颜色等等。观察之后,就是要让学生产生绘画的兴趣,只有对绘画产生兴趣,才能把观察到的漂亮、美丽的事物表现在自己的美术作品中。
  (1)在绘画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他们绘画水平的不同提出不同绘画要求。如在画“草丛中”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大自然中的各种小草,认识草的不同形状、颜色等,让他们在观察中试着找到表现草的基本方法。对绘画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多画几种形状的草,也可以让他们将图画与文字结合,进行故事配画活动,绘制出一幅新颖、有趣的画面;对绘画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画一画形状稍微简单一些的草,使他们在不断练习中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其他的一些学生则可以让他们在模仿画的基础上独立思考,提高绘画能力。这样每个学生都得到了绘画练习,增强了绘画的自信心。不会因为不会画而随意涂抹,到最后什么也没画成。
  (2)在教小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技能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借助他们对绘画的兴趣,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尽量改变作画方式单一的绘画活动。绘画活动是将眼睛所能看到的,可以引起内心冲动的并且通过手的动作描绘出一个“无中生有”的世界。那么,我们在教他们美术知识技能的同时,就可以改变一般的作画方式,我们可以在班中将学生的桌子合在一起,让他们围在一起作画;也可以让他们几人一个小组合作画。但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我们都必须要抓住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才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在多样化教学基础上扩大学生观察视野
  生活中各种新鲜的事物、新鲜的故事都可以激发小学生的绘画兴趣。如果能常带他们去参加一些户外活动,看一些图片展等,不但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增长他们的绘画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画出生活中的美。
  儿童美术教育理论家罗恩·菲尔德认为:“美术教育并不是教人画画,其作用是通过造型训练,促进人健康成长。”因此,美术知识与技能学习应尽可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为本,让他们对美术绘画产生兴趣,而主动的吸收美术知识与技能,让他们在没有任何外来压力的情况下观察、学习、创造,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
  因此,首先,有了兴趣,他们才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体验成功;其次,有了兴趣,他们才能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对所学的美术知识技能更好去掌握,才能够很快投入美术学习当中;最后,有了兴趣,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充分利用所学的美术知识技能,自发地、旁若无人地沉浸在自己的作画乐趣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环境,了解周围事物的美好,提高他们的审美眼光。如果能满足他们的兴趣,那么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可以教给他们丰富的美术知识技能,而且他们的绘画能力也会相应提高。所以,我们要让他们在兴趣中学习美术知识技能。
  总之,我们要把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绘画兴趣放在首位,让他们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体验美术课所带来的快乐,让他们在没有任何外来压力的束缚下,学好美术知识技能,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作品。◆(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方 玉
其他文献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一句很精彩的话:“‘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教学中,如何点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之敢于积极主动质疑问难,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但是,据我所知,在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好些年的今天,仍有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是按设计好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一讲到底,一堂课下来,基本上是把自己对文本的思考、理解、感受原封不动复制给学生。虽然偶尔也设计一些问题,但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综合性、工具性的学科,应着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训练。教师上课时如果单纯讲授理论知识,往往会出现台上津津有味、台下昏昏欲睡的现象。此时,富有艺术性的设疑,可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根据学情,依本据标,适时设疑,才能更好地导达目标,使学生达到迁移应用的目的。    一、根据学情,巧妙提问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善于揣摩学生的心理,认真研究并把握学情
2015年,甘肃省将以新材料等8个领域为培育重点,将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作为首批扶持的骨干企业,打响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
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它既能使文章增色添彩,又能使文章情理相生。如果结尾写得好,不仅使文章叙述完整,词意俱尽,而且有时还可以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因此,认真研究记叙文结尾的写作技巧,对于构思立意、锤词炼句都是大有裨益的。学生写作中的常见的结尾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呼应开头法    呼应开头的结尾,是一种常用的结尾方法。它能使文章结构紧凑、完整,上下连贯,首
作为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智利预测2015年国际铜市场可能将遭遇困难,尽管智利政府希望尽量减小铜价波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矿业部长威廉姆斯和智利铜矿业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埃尔南
长期以来,单调乏味的作业压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犹如一片阴云沉沉地压在学生的头上。改革单调、乏味、机械重复的文本作业形式势在必行。    一、 改变观念,树立全新的作业观    多年来,教师总是把作业的功能定于“知识的巩固”。其实,教育发展到今天,应赋予作业更深的内涵,矫正仅以掌握学科知识为中心的作业观,把培养创造学习的习惯与能力纳入其中,从实际出发,确定多层次、多维度的作业目标。  1.确
改变僵化的作业模式,变枷锁为钥匙,化负担为快乐。采取动手做、动嘴讲、动脑想等形式,把死记硬背演绎成兴趣盎然的快乐活动,变索然无味的科学课作业为学生的自主行动。 Chan
教学实践已表明,无数成功的教学、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体现了一个“美”字,幼小的心灵需要美的滋润,儿童的智慧活动需要美的激活,教学的高效能需要美的推动,教学 Teac
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为写好作文提供良好的前提    教师: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打动了你。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学会生存”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板书:学会生存,自我保护)。看到这八个字,你想到了什么?很多学生就会结合去年的交通安全班会内容及加强自我保护等方面安全知识教育活动畅所欲言。    二、情景铺垫,即景训练
一、巧设无作业日 给学生适时放松    学生每天的作业负担过重,导致学生厌倦做作业,尤其是语文作业。花费时间长,学生更是一点兴趣都没有。针对此现象,我常苦恼不已,每个人的心理承受力都有个度,何不在一定时间内为学生设无作业日,让他们适时得到放松。于是我在一些特殊的日子不布置作业,让学生尽情“休息”。但我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只有在平时认真做作业的学生,才能享受无作业日的快乐。否则无作业日那天,人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