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这期的特别专题策划,是专谈中国1949年之后的艺术图书出版与阅读。出版发行的最终目的,当然是给读者提供思想与美的精神粮食。而作为一个批评家、策展人,你是特别喜欢读书、会读书的。想听你讲讲,你的读书生活是怎样的,你平常都喜欢读一些什么样的书?
我读书比较早,读得也比较广泛。少年好奇,我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总是想要多了解一些、弄明白一些。特小的时候就爱读书,到初中时,自己的零花钱都攒起来买小人书了,集了200多本。里面的画好玩,故事也好玩,一边读一边还照着画画,把家里的墙全画满了。到高中读了大量的经典作品,主要是读一些文学作品,欧洲文学、法国文学、俄罗斯文学中的经典名著都读。我读高中时是1987年,因为居住的小城市比较偏僻,接触到的书比较少,到了高中时城里有了第一家图书馆,就看了很多这方面的新书。甚至上课都在看小说,把高考也耽误了。除了图书馆借书,私下里偶尔会买几本,小孩子没钱,只能是这样的一种状态。那时读小说,是够入迷的。
高中毕业后我先参加了工作,工作后再考上了石家庄河北师大。我这么爱读书可能是受了父亲的影响,父亲当年是抗美援朝的老兵,他当时是他们整个部队里唯一的知识分子,唯一的文书,他们整个团包括团长都不识字。而父亲会读书识字,是因我们的爷爷是医生,早年行医赚了一点钱,就供我父亲念了5年的私塾。爷爷有这种远见,也是因为我们家祖上有书香的基因,我去年拿到了家谱,捋清了一些家里的脉络,原来乾隆年间我的祖上就出自国子监,所以爷爷及他的两个兄弟,都有书香的基因。
你是书香世家的后代,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书影响了你?从美术教育转向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书在其中起了什么根本的作用?
高中时读的一些思想和哲学方面的书对我的影响大,像黑塞的小说《荒原狼》给我的印象就十分深刻,斯蒂芬·特威格也喜欢,他的文笔很激情。霍桑的《红字》我是一口气看完的。弗洛伊德的书对我影响也很大,他论达·芬奇,写摩西,其中都涉及到了美学与艺术学。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我是整个抄下来的。后来福柯对我的影响也很大。
我读书杂,思想也比较杂,这可能与我的祖籍有关。湖北在古代是楚人居住之地,楚人好思辨,楚文化基本上是以怀疑精神为脉络的一种思维模式,我大概算这样一个人。
我读书还有这样一个思考,就是每一个思想家,他的眼睛看到的是他认为的世界,他只是看到了一个领域,一个角度,而他不能替代我。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思想家,都不能让他的眼睛替代我,我要用我的眼睛看世界,而我看到的应该是与他不同的世界,我的躯体大致上的结构跟他一样,但我们的面孔不一样,我的眼睛应该看到新的世界。我们所有人的眼睛应该是为看到新的世界而存在的。
因为骨头里具有这种怀疑、比较与反叛的精神,那是不是就促成了你在人生的某一个时段,自然而然就开始做了策展人、批评家和艺术家?须知思想是这三种身份的大前提。
做艺术家是创造新的图像,新图像与以前的世界是有差异的,因为你在用自己的目光重新阐述这个世界。做批评家也有这方面的一种内在联系。
人接受影响通常有两种方式,有些人可能是受身边的人影响多一些,有些人可能是读书多一些,到目前为止,你觉得你是哪一种?
我觉得我受书的影响比较多一些。但生活中的某些经历对我的影响也很大,比如放弃一切来北京。这其中好像也并不存在得失,得失只是某个阶段的努力不同,而自然会给你一个命运。确实,很多事情无法预测,我更相信它们是安排好的。
咱们回到读书上来。你看了那么多书,自己也写书,你的书出版顺利吗,你从中体会到中国的出版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我觉得出版跟我们国家的国情息息相关,虽然宪法上规定出版自由,从概念上它也是存在的,因为大家对自由的解释不同,他们有另外的一种解说方式。只能说我们都知道哪一种解释才是我们愿意接受的,出版基本上也只能这么解释。
你看了那么多书,从你目前了解的艺术书籍来看,你觉得我们还缺少哪种类型的图书,对国外图书的引进是否存在空白和遗漏?你在做美术史研究时,有没有觉得资料不够?
图书的欠缺当然会有,但在这里我要提到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关于图书的引进或翻译,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种出版,应该是尊重原意的出版,而不是按我们需求的去理解与翻译。我举一个例子,像萨特说“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我们翻译过来的就是这个意思,它被大家广泛引用。但我认为作为萨特这样一个思想家,他的原意不应该是这样也不会是这样的,所有存在的都不完全是合理的,如果完全合理那就坏了,这个世界你做奴隶就永远是奴隶,你就没有要求你权利的可能。我觉得这句话的原意应该是说,一切存在的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可能是他更加客观的立场。可见我们的翻译,国外大多的东西都是经过处理的,包括信息,能够公开出来的完全是经过过滤的,是纯净水。
那你怎么看现在的年轻人,他接受信息的方式已经完全跟以往不一样,读书会不会只成为生活的点缀而不一定是必需品,你对这种状况有没有担心?
我觉得不必担心,因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时代背景和情感模式,每一代人都面临每一代人的问题、困惑与思考。年轻人面对他的群体和时代,会解决他的困惑,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也会提出他们对这个时代、或者对未来的一些看法,我觉得每一个时代都是这样的。上代人的介入或提醒我觉得没有必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在纸质书与电子书之间,你觉得它们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我觉得形式的变化并不重要,我们看电子书也好,看书上面的字也好,想获取的是其中的思想,而任何一个方式都能获得我们要的东西。我们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读书,读书变成目的就错了,我们读完书之后,是用我们获取的东西去思考我们的世界。
这个当然是从一个纯读者的角度去说的,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你对纸质书有什么样的看法,是否希望它的生命能够久长一点?
我的确更喜欢看纸质书,我几乎每次去书店都会买很多书。现在搬家,很苦恼的事就是书太多、太沉了,从这个角度还是电子媒体比较好。我不习惯用电子媒体,但这也是一个习惯问题,新的一代他们可能对纸的热爱没那么深了,他的情感模式,从小就是打电子游戏,就是用电脑,用手机,他们会更习惯用这种方式。
你到书店买书时,单行本的书,或是系列图书,哪一种对你更有吸引力?
这取决于我的需要,比如这几年我一直在研究中医,买的书都是系列丛书。因为要研究中医必须上溯到古籍书的源头,它的整个脉络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每一代人都出来了哪些人,分枝是从哪里开始,医理和药方从哪一个时代公开,为什么在这个时代就出现了新学科,这些跟它的社会背景与发展是一起的,很像去捋直了美术史一样。
美术史似乎是断断续续的,不及中医学那样绵延不休,是一个完善的体系。
确实,中国最完善的一个体系就是中医,这个体系没有受到政治的直接影响,没有被破坏。帝王也好,穷人也好,都要看病,都要保护它,所以它是最完备、最能清晰反映中国文化一个脉络,比美术史完整和重要。美术史是文化,它表达的是思想,中国为什么会发展出中国画,为什么其中没有批判精神,在中国这种集权的体系下,“反对”是不允许出现的。比如你在图像里去表达帝王的丑陋,那是不可能的。给朱元璋画像的画师,画得特别像会被杀掉,因为朱元璋长得太丑,把他画美了,也要被杀,因为又不像了。所以中国人的隐晦智慧全在这里面体现出来了。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西方颠覆性的思想体系一出来,对中国文化的冲击这么大。
我读书比较早,读得也比较广泛。少年好奇,我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总是想要多了解一些、弄明白一些。特小的时候就爱读书,到初中时,自己的零花钱都攒起来买小人书了,集了200多本。里面的画好玩,故事也好玩,一边读一边还照着画画,把家里的墙全画满了。到高中读了大量的经典作品,主要是读一些文学作品,欧洲文学、法国文学、俄罗斯文学中的经典名著都读。我读高中时是1987年,因为居住的小城市比较偏僻,接触到的书比较少,到了高中时城里有了第一家图书馆,就看了很多这方面的新书。甚至上课都在看小说,把高考也耽误了。除了图书馆借书,私下里偶尔会买几本,小孩子没钱,只能是这样的一种状态。那时读小说,是够入迷的。
高中毕业后我先参加了工作,工作后再考上了石家庄河北师大。我这么爱读书可能是受了父亲的影响,父亲当年是抗美援朝的老兵,他当时是他们整个部队里唯一的知识分子,唯一的文书,他们整个团包括团长都不识字。而父亲会读书识字,是因我们的爷爷是医生,早年行医赚了一点钱,就供我父亲念了5年的私塾。爷爷有这种远见,也是因为我们家祖上有书香的基因,我去年拿到了家谱,捋清了一些家里的脉络,原来乾隆年间我的祖上就出自国子监,所以爷爷及他的两个兄弟,都有书香的基因。
你是书香世家的后代,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书影响了你?从美术教育转向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书在其中起了什么根本的作用?
高中时读的一些思想和哲学方面的书对我的影响大,像黑塞的小说《荒原狼》给我的印象就十分深刻,斯蒂芬·特威格也喜欢,他的文笔很激情。霍桑的《红字》我是一口气看完的。弗洛伊德的书对我影响也很大,他论达·芬奇,写摩西,其中都涉及到了美学与艺术学。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我是整个抄下来的。后来福柯对我的影响也很大。
我读书杂,思想也比较杂,这可能与我的祖籍有关。湖北在古代是楚人居住之地,楚人好思辨,楚文化基本上是以怀疑精神为脉络的一种思维模式,我大概算这样一个人。
我读书还有这样一个思考,就是每一个思想家,他的眼睛看到的是他认为的世界,他只是看到了一个领域,一个角度,而他不能替代我。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思想家,都不能让他的眼睛替代我,我要用我的眼睛看世界,而我看到的应该是与他不同的世界,我的躯体大致上的结构跟他一样,但我们的面孔不一样,我的眼睛应该看到新的世界。我们所有人的眼睛应该是为看到新的世界而存在的。
因为骨头里具有这种怀疑、比较与反叛的精神,那是不是就促成了你在人生的某一个时段,自然而然就开始做了策展人、批评家和艺术家?须知思想是这三种身份的大前提。
做艺术家是创造新的图像,新图像与以前的世界是有差异的,因为你在用自己的目光重新阐述这个世界。做批评家也有这方面的一种内在联系。
人接受影响通常有两种方式,有些人可能是受身边的人影响多一些,有些人可能是读书多一些,到目前为止,你觉得你是哪一种?
我觉得我受书的影响比较多一些。但生活中的某些经历对我的影响也很大,比如放弃一切来北京。这其中好像也并不存在得失,得失只是某个阶段的努力不同,而自然会给你一个命运。确实,很多事情无法预测,我更相信它们是安排好的。
咱们回到读书上来。你看了那么多书,自己也写书,你的书出版顺利吗,你从中体会到中国的出版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我觉得出版跟我们国家的国情息息相关,虽然宪法上规定出版自由,从概念上它也是存在的,因为大家对自由的解释不同,他们有另外的一种解说方式。只能说我们都知道哪一种解释才是我们愿意接受的,出版基本上也只能这么解释。
你看了那么多书,从你目前了解的艺术书籍来看,你觉得我们还缺少哪种类型的图书,对国外图书的引进是否存在空白和遗漏?你在做美术史研究时,有没有觉得资料不够?
图书的欠缺当然会有,但在这里我要提到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关于图书的引进或翻译,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种出版,应该是尊重原意的出版,而不是按我们需求的去理解与翻译。我举一个例子,像萨特说“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我们翻译过来的就是这个意思,它被大家广泛引用。但我认为作为萨特这样一个思想家,他的原意不应该是这样也不会是这样的,所有存在的都不完全是合理的,如果完全合理那就坏了,这个世界你做奴隶就永远是奴隶,你就没有要求你权利的可能。我觉得这句话的原意应该是说,一切存在的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可能是他更加客观的立场。可见我们的翻译,国外大多的东西都是经过处理的,包括信息,能够公开出来的完全是经过过滤的,是纯净水。
那你怎么看现在的年轻人,他接受信息的方式已经完全跟以往不一样,读书会不会只成为生活的点缀而不一定是必需品,你对这种状况有没有担心?
我觉得不必担心,因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时代背景和情感模式,每一代人都面临每一代人的问题、困惑与思考。年轻人面对他的群体和时代,会解决他的困惑,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也会提出他们对这个时代、或者对未来的一些看法,我觉得每一个时代都是这样的。上代人的介入或提醒我觉得没有必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在纸质书与电子书之间,你觉得它们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我觉得形式的变化并不重要,我们看电子书也好,看书上面的字也好,想获取的是其中的思想,而任何一个方式都能获得我们要的东西。我们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读书,读书变成目的就错了,我们读完书之后,是用我们获取的东西去思考我们的世界。
这个当然是从一个纯读者的角度去说的,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你对纸质书有什么样的看法,是否希望它的生命能够久长一点?
我的确更喜欢看纸质书,我几乎每次去书店都会买很多书。现在搬家,很苦恼的事就是书太多、太沉了,从这个角度还是电子媒体比较好。我不习惯用电子媒体,但这也是一个习惯问题,新的一代他们可能对纸的热爱没那么深了,他的情感模式,从小就是打电子游戏,就是用电脑,用手机,他们会更习惯用这种方式。
你到书店买书时,单行本的书,或是系列图书,哪一种对你更有吸引力?
这取决于我的需要,比如这几年我一直在研究中医,买的书都是系列丛书。因为要研究中医必须上溯到古籍书的源头,它的整个脉络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每一代人都出来了哪些人,分枝是从哪里开始,医理和药方从哪一个时代公开,为什么在这个时代就出现了新学科,这些跟它的社会背景与发展是一起的,很像去捋直了美术史一样。
美术史似乎是断断续续的,不及中医学那样绵延不休,是一个完善的体系。
确实,中国最完善的一个体系就是中医,这个体系没有受到政治的直接影响,没有被破坏。帝王也好,穷人也好,都要看病,都要保护它,所以它是最完备、最能清晰反映中国文化一个脉络,比美术史完整和重要。美术史是文化,它表达的是思想,中国为什么会发展出中国画,为什么其中没有批判精神,在中国这种集权的体系下,“反对”是不允许出现的。比如你在图像里去表达帝王的丑陋,那是不可能的。给朱元璋画像的画师,画得特别像会被杀掉,因为朱元璋长得太丑,把他画美了,也要被杀,因为又不像了。所以中国人的隐晦智慧全在这里面体现出来了。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西方颠覆性的思想体系一出来,对中国文化的冲击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