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装帧,设计,到书筑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及艺术出版的发展,除了书籍的选题立意,也离不开书籍装帧设计,好的内容应当以怎样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能否达到与内容相辅相成的效果,书籍装帧设计师的作用不可小觑。现代书籍装帧艺术形式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才传入国内的,在鲁迅的积极倡导下,陶元庆、丰子恺、钱君陶等一大批书籍装帧设计师开创了中国书籍装帧的新时代。
  鲁迅先生强调书籍装帧是一门独立的绘画艺术,承认它的装饰作用,不必勉强配合书籍的内容,其著作《坟》是由陶元庆设计,在探讨封面设计时鲁迅说,“我的意见是只要和《坟》的意义绝无关系的装饰就好”。在这种理念的倡导下,当时的设计师比较放得开,并未受到什么限制,什么好东西都想融入到设计中,丰子恺更是开创了用漫画制作封面的首创。陈之佛从最初为杂志设计封面,到后来为天马书店做装帧设计始终坚持使用几何图案和古典工艺图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总体来讲,这一时期书籍装帧的面貌是多样的,而且创作力量非常强大,许多作家也参与到设计当中,如我们所熟知的闻一多、沈从文、巴金、艾青等。
  经历了抗日战争期间的发展停滞,书籍装帧在建国前也取得了一些成绩,钱君陶、丁聪、曹辛之等人是其中的佼佼者。建国之前的书籍装帧设计者身份比较多元,建国后各书局、书店、出版社的美术人员,加上从解放区来的一批美术干部和美术院校毕业生构成了新中国第一支装帧设计队伍。“文革”前,文化艺术类书籍的设计特别注重将民族图饰纹样运用,这种形式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得到了延续。书籍装帧设计迎来新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一方面打破了“文革”时期的思想禁锢,另一方面从业者都如饥似渴地学习国外的优秀设计。不过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图书市场变得浮躁,反映在装帧设计上就是过于花哨,缺乏文化内涵,在借鉴国外优秀设计的同时存在生搬硬套的现象。
  上世纪90年代是书籍装帧设计快速发展的时期,呈现了许多新面貌:设计中的艺术性普遍受到关注,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设计不再只是关注封面,对书整体的设计更加看重;特种纸的使用在这一阶段颇为流行,美不再局限于视觉。国际交流的机会增多也是90年代的一大特点,1990年“中日书籍装帧艺术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举办,同时还举办了书籍装帧艺术家邱陵、日本平面设计大师杉浦康平和著名装帧设计师菊地信义的讲座。此外,许多设计师还成立了专业的书籍设计工作室,成为业内领头羊。
  这一时期书籍装帧的发展离不开书籍装帧设计师吕敬人的推动。1996年,吕敬人从日本学习回来,提出了书籍设计(Book Design)的概念。他和宁成春、朱虹、吴勇做了一个书籍设计四人展,合著了《书籍设计四人说》。阐释了书籍设计应是包含着信息编排以及封面、环衬、扉页、序言、目次、正文、各体例文字、图像、饰纹、空白、线条、标记、页码等等内在组织体从“皮肤”到 “血肉”的三次元的有条理的再现。这个概念的提出给出版和书籍设计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书籍设计是对书籍装帧的延伸和扩展,装帧本身只是一个装饰、表意、保护和工艺应用的概念,往往只停留于封面或简单的版式设计,而从书籍装帧到书籍设计是一个设计意识的跨越。在吕敬人看来,在此之前中国书籍还停留在在装帧阶段,并不能称之为设计。当被问及如何看待中国书籍装帧的发展时,他笑言,“书籍装帧这个概念太滞后了。今天如果还在谈书籍装帧的话,我们中国的书籍是进步不了的。”
  在1990年代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对艺术书籍的出版十分重视,对书籍设计的要求标准、对人才的提携可以看出这些出版社努力在方方面面逐步提升。设计在整个出版环节中所占的位置和分量也逐渐加重,让设计师有相对自由的发挥度,此时出现了一批被业界认为不错的艺术书籍。当时由于出版人有这样的审美意识,有对设计师的尊重,才使得中国的书籍设计在八九十年代形成了高潮。书籍设计的观点通过实践,通过设计师、出版人之间的交流,达成了共识,书籍设计越来越被人们认同。
  设计水平提高最快的是进入21世纪之后,市场上的出版物普遍对书籍设计非常重视,同时大批优秀设计师涌现,不同的出版社在设计上也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2004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荣获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金奖,这是中国首次获得该奖项。书籍装帧设计走向了回归传统的道路,这种回归并非迂腐、保守的复古,而是创新。
  2012年,中日韩共同研究项目——书籍与建筑的结合“书筑”(LOCUS DESIGN FORUM)展在日本代官山举行。日本、中国、韩国分别派出4组“设计师+建筑师”的组合,以“书”为主题进行创作,试图阐述“书”的多种可能性。“书筑”概念被提出,做书就像建筑师设计房子一样,构建书的传达,内在内容的安排,阅读空间的制作,时间流动的传播,这一概念指出了未来书籍发展的一个方向。不过直至今日我们还在和书籍设计这个概念中挣扎,诸多出版人仍旧埋头苦干,被出版的惯性裹挟,装帧、印刷、销售,如此往复,而没有考虑书本身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以及书在未来阅读中应当发挥的作用。
  从装帧、设计,到书筑,虽然概念渗透的如此缓慢,我们还是可以欣喜的看到,书籍出版对书籍设计的逐日重视,以及更多体现“书筑”概念作品的出现。我们不敢说马上焕然一新,或者来一场迈进书筑时代的革命,至少,我们在书籍设计这个领域不再倒退、没有踏步,而是在稳步前进。
其他文献
策展人玄妙理念的提出,自然不是面向普罗大众,但或许在艺术世界的分工下,策展人更应当做的,是展览统筹的具体工作,而将野心适度缩小,将解读作品与展览的任务,更多地交给学术。  2月28日,第二届CAFAM双年展继“超有机”之后,以“无形的手:策展作为立场”为主题拉开序幕。展览邀请了6位来自世界范围内重要艺术院校的年轻策展人,每人一个板块、一个理念,以6个相互独立的展览,构成了这个既国际化,又具有当下性
期刊
很难令人相信,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举办的那场成果卓著的“我头颅中永存的美”(Beautiful Inside My Head Forever)拍卖会已然是5年前的事情了。彼时,艺术家跨过了他的代理画廊(久负盛名的高古轩和白立方),直接将作品在拍卖会上出售,这一做法令世人震惊。《艺术新闻》国际版在当年的报道中这样写道:“保护当代艺术画廊市场不被拍卖行强势侵占的
期刊
2013年10月19日,“西岸双年展”在上海徐汇滨江正式拉开帷幕。此次为期两个月的大展一反其他双年展的普遍做法,以更亲民的姿态呈现。不论是免费取票入场,还是两个月的超长展期,西岸双年展都以热情开放的姿态欢迎前往参观的民众。但这背后是否蕴含着更深层的目的,以及这个展览对上海徐汇滨江的开发是否会产生有利影响,值得关注。  从地铁11号线云锦路站走出,就能看到一块紫色字体写成的“西岸2013双年展”指示
期刊
列支敦士登的王室收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品私人收藏之一,2013年11月5日至2014年2月15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大家带来了“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斯画派——列支敦士登王室珍藏展”。展览从该王室多年的珍藏中精选了100件油画、版画与挂毯,完整地展现了16、17世纪尼德兰南部地区绘画发展的历程。  提及佛兰德斯画派,人们首先自然会想到鲁本斯笔下涌动的肉体和凡·戴克画中华丽的衣着。的确,17世纪以
期刊
“伊莎贝拉:时尚盛宴Isabella Blow Fashion Galore”于11月20日在伦敦市中心的萨默塞特宫展出,展品是伊莎贝拉·布罗(Isabella Blow)个人收藏中最具特色的100样单品,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当然是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设计的时装以及出自菲利普·崔西(Philip Treacy)之手的帽子。展览让我们更加认识了伊莎贝拉·布罗的世界,但让人
期刊
图表
期刊
集爵士、摇滚、舞蹈、波普、文学和视觉艺术为一身,创于1968年的南岸艺术中心被《卫报》称之为“全国最有活力的艺术中心”,海沃德画廊(Hayward Gallery)作为伦敦南岸艺术聚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其他一些南岸区中心建筑、皇家国家剧院、英国电影协会比邻。随2007年初南岸中心被重塑定位为南岸区中心,之前的“海沃德”也在2011年初之后更名为海沃德画廊。  伦敦南岸艺术区位于泰晤士河边,是
期刊
除了欧美主导的当代艺术话语权之外,全世界的艺术还有千万种样貌,文化背景的差异容易导致他们被笼统地归于“他者”的艺术类型。  对于人类来说,其存在的最好证明就是本身这副血肉的躯体,而被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躯体作为人类自身的镜像,则是身体和灵魂纠缠而成的隐喻。近日,广东美术馆正在展出墨西哥当代雕塑家豪尔赫·马林(Jorge Marin)的作品,展览被定名为“身·景”,持续至3月9日。正如评论家奥古斯丁·阿
期刊
作为年轻一代,我们也无需“地命海心”(吃着地沟油的命操着中南海的心),焦虑于当代艺术的种种困境与未来,但值得庆祝的是仍然有不同角色的存在,仍然有不同声音的回响。  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陆兴华(理论车间后门)在自己的微博上评论徐震(没顶公司)这次在尤伦斯的个展:“感觉比我出发前预想得要好得多!我的第一反应是:这,过分了!”进入展厅我的瞬间感觉也是……太过分了,你这样,让人家别人还怎么搞。  显然,对
期刊
2014年第六十七届的戛纳电影节的海报又是一代男神马斯楚安尼,从安东尼奥尼的《夜》到费里尼的《八部半》《甜蜜的生活》……马斯楚安尼几乎成为一个世纪意大利电影的符号,无人可敌,不可超越。而马斯楚安尼所饰演的角色也似乎代表了意大利文化的各个层面——风流倜傥,玩世不恭,却又带着深切的绝望感。马切洛,噢,我的马切洛。  2012年的秋天,当我乘坐欧洲高速列车从瑞士驶往意大利的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如电影般发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