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31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语文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使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语文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结晶,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历程,由此可见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较为有效的教學方法,笔者将在下文中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语文 兴趣 情境
  多年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经验,我深刻体会到:小学生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凭借语文教材的内容,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典型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有利于学生对词句的意思和课文的内容的理解、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从而受到道德品质、审美情感和意志的陶冶。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利用图画,展现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科新教材,几乎每一课都有插图。这些插图再现了课文用语言描述的情境,它色彩艳丽、形象鲜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可以把一副色彩鲜明、景物美丽、山水奇特的桂林山水画展示给学生,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整体观察、感受桂林山水之秀丽,在此基础上思考:桂林的水和山有什么特点?是怎么看出来的?然后再观察其他事物。学生在充分感知景物形象特点,聆听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后,产生了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头脑中浮现出比图上更具体、更美丽的画面,加深对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的了解,使之能在镜中见形、形中悟美、美中激情,达到语文教学“文道结合”的目的。
  二、语言描述,再现情境
  有的课文介绍的年代较为久远,要联系当时当地情况,学生才能透彻地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语言来创设当时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情感体验,受到中华民族的熏陶。如,教学陆游的绝笔诗《示儿》和林升的《题临安邸》时,教师运用语言描述当时社会的状况,再现金人入侵、北宋灭亡、中原烽烟四起、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流离失守、贫穷困苦的悲惨情景。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古诗的时代情景,才能真正理解诗句的含义,与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三、配乐朗读,再现情境
  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唤起学生的形象思维。朗读辅以音响更能创设出理想的情境。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在黑板上挂着披有黑纱的周总理像,简要介绍周总理的功绩,激发学生对总理的敬爱之情。接着哀乐声中,教师用悲痛的语调讲述:1976年1月8日,伟大的周总理逝世了,全国人民无限悲痛,首都人民自发地聚集在长安街送总理的灵车,场面十分感人。现在教师范读课文,想象当时十里长街上的情景。悲哀的乐声,教师悲痛的表情,哀婉的朗读声,感染了每一个幼小的心灵。学生怀着这种心境深入学习课文,体会并产生了对周总理崇敬、爱戴和深切怀念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结合”这一重点训练的目的。
  四、品词析句,入情入境
  抓住文中最佳情感的语言因素,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感知文中描述的语言形象,感受这些语言形象所蕴含的丰富深邃的思想感情,是语文教学中“文以载道”的最好方法。如,教学《飞夺泸定桥》红军英勇夺桥一段时,可以先让学生思考战士是这样冲向对岸。抓住“二十二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这句话启迪思考,展开想象。红军战士不怕危险、不怕牺牲、奋力冲向对岸桥头的情景,便在学生脑中打下烙印。再引导学生思考:“千钧一发”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这是千钧一发的时刻?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战士们是怎样做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抓住“奋不顾身”“箭一般穿过熊熊大火”“激烈的搏斗”“号召”等词句进行品味、想象,再现红军夺桥的激烈场面,体会红军战士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并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五、通过表演,再现情境
  现场表演,使学生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人物的形象、语言、神态、动作,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体验到人物的行为品质。能起到激发兴趣,增强语感,加深体会的作用。如,《苦柚》一课,所叙述的故事贴近生活实际,稍加改编就是很好的短剧。教学前,组织有表演特长的学生进行排练。教学时让小演员把卖苦柚的小姑娘和伯父等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小姑娘的诚实、善良、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六、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手段,直观、真实地再现情境,学生喜闻乐见,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学《大海的歌》一课时,先播放一段码头、海港、大海的视频。码头、海港的繁荣景象,装卸吊车的巨大,远洋海轮的新奇,大海的浩瀚和美丽,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再辅以范读,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码头、海港和大海,体验看到此情此景的欢乐心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和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创设情境一要凭借教材内容,二要注意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三要形式灵活多样。但无论用什么方法,教师都要以丰富的感情语言加上纵情的渲染,才能为课堂创设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为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和思想道德修养架桥铺路。
  (作者单位:福建省尤溪县西洋中心小学)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的意思。  运用”读——悟——议——诵”的方法,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品质。  感悟看林人、作者和白桦林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悟人物品质,体会人物情感。  难点:理解课题的内涵。  教法:“依词叩问”,即依托词语,叩问文本内涵和根源,追寻文本所蕴藏的更深层次的思想。  学法:“读——悟——
期刊
【摘要】前苏联加里宁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就是说,在学校教育中,数学活动能够较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一个人的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小学生主要以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为主,并通过一定的观察、实践、讨论和想象等活动,逐步实现向理性认识和抽象思维的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如果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其直观形象、活泼生动和音像和谐的独特优势,来发挥无可比拟的表现力和感染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对第一阶段写话提出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而在实际教学中,低年段教师都在识字上花大工夫,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说话、写话的要求。于是出现了与中年级习作脱节的现象。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为了给中年级习作作铺垫,打伏笔,以便使低段写话向中段习作顺利过渡,苏教版教材二年
期刊
创造性律动是指让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身体随着旋律的起伏自由地富于个性和创造性地做出符合音乐性质、结构与节奏的身体动作的一項活动,也是我园主课题研究中的一项核心研究内容。在创造性律动活动的开展中,我们重视的是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大胆想象、自主创编。笔者在开展创造性律动教学时,主张创造应该建立在快乐有趣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幼儿创造的热情,感受创造乐趣。因此从幼儿立场出发,营造愉悦的氛围、创设美妙的情境、开展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更应该是立足于优秀文学资源,让学生接触世界优秀文学,培养高尚情操和道德涵养的人性课堂。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去阅读经典,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通过有步骤的科学指导,训练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以后的阅读人生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课外经典阅读 阅读习惯  每个小学生都是有独立思想、富有个性的人,教师不应该让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束缚他们的思想和想象力,而应该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由此可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那么小学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又该如何帮助他们呢?  一、语文学习良好习惯之我见  1.提前预习的习惯。子曰:“温故而知新。”通过预习,学生不仅可以使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自信,还可以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期刊
【摘要】文学鉴赏,是指对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尤其是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作品意境等的把握、理解、感受和评价。它是一个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也是中考语文必考的内容之一。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除了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阅读和练习,以形成各种阅读技能外,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阅读品质。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可促进学生自觉的学习阅读技巧,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阅读质量,并能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期刊
【摘要】创造常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本文主要讲述了几种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常用途径,及在此过程中师生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创造性 思维 英语教学 激发  《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认为:“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人的语言能力以他的思维为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应该从他们的思维能力入手。  一、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手段  新课标
期刊
【摘要】如何利用现有的文本资源,选择教学内容,是困扰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话题。作者结合实例,重点探讨了《不知疲倦的人》中排比句的教学。  【关键词】语文课堂 阅读 排比句教学  一、引言  基于阅读背景材料,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最大程度地利用文本所提供的内容信息、语言形式和情感因素,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对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进行有序的训练,旨在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
期刊
【摘要】 “幼儿良好习惯的特点及培养的研究”是我园承担的贵州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从开始探索到形成研究报告,历经2年的时间。实验期间,我园课题组成员广泛向省内外专家,教授及幼教同行学习,虚心向他们请教。同时,得到了黄草教育辅导站课题办公室任保平、黄仕凤、邹学英等领导和韩忠源、黄清海等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课题通过我园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按时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