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青花瓷模仿秀的思索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he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元青花!”
  当一对元代至正时期烧制的青花瓷瓶远离了祖国近百年后再度风光,当人们知道了在异国他乡还保留着祖先烧制出来的更精美的元代青花瓷器的时候,当人们看到了一件又一件的元代青花瓷器在“天价”的掌声中依然飘泊海外的时候……中国大陆收藏界中的芸芸众生再也难以继续沉默,纷纷用微薄收入支撑着脆弱的脊梁,以各种方式搜寻着、证明着元代青花瓷器中的菁华仍还留在祖国的怀抱,还珍藏在热爱它的嫡传子孙们的手里心间。多种复杂感情和目的交织在一起,推动元青花瓷器收藏的大潮波浪起伏,汹涌澎湃。
  


  他们中的极少数人,怀着对祖国文化艺术的炽爱,怀着对民族历史的赤诚,成为元代青花瓷器收藏大军中最坚定、最入迷的“粉丝”。而由几十万元、几百万元一直上升到2.3亿元的真正“天价”,吸引了大量“淘宝者”的涌入,人们幻想着财富神话的不期而遇,使这支队伍的人数迅速发酵膨胀。
  在追求财富的时代,经济价值往往能对其他方面的影响起决定作用。2.3亿元的元青花瓷器身价趋势奠定了它在收藏界中的领袖地位。哪怕是暂时的,都会在收藏界掀起一股风暴。这种幼稚的、模糊的民族情感与逐利的、浮燥的收藏投资心态组合在一起,放大了对元青花瓷器收藏错误行为的张力和延展性,让我们看到了一幕幕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景象。
  之所以说它是错误的收藏行为,因为在今天绝大多数收藏元青花的“投资者”中,资金量远达不到在市场中收藏投资一件元青花瓷器真品的数额,哪怕是一件最普通的元青花瓷器真品。可是,在收藏界拥有几件“元青花”瓷器的收藏者比比皆是,拥有几十件、上百件“元青花”瓷器的藏家也不乏其人。他们的“元青花”瓷器从哪里来的呢?
  1980年以后的海外艺术品拍卖市场和1992年以后的中国大陆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出现的元青花瓷器总和不超过百件,尚不及今天大陆收藏“元青花”瓷器的一个小明星水准。而当今大陆上,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众多收藏“元青花”大家的藏品中,无一件高价购自拍卖市场,充分说明了中国大陆上元青花瓷器“发烧友”的藏品来源与海内外拍卖市场无染。所以,我们可以排除拍卖市场为其来源的可能性。
  是来源于各地的古玩旧货市场吗?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件元青花瓷器在古玩市场上被人当成明代空白期的瓷器而明珠暗投、辗转反复后,被人以30万元购得。2000年以后,古玩市场也出现过一件口部有残的元青花瓷器,有人出价40万元而不售,转月即见于拍卖市场。应该说,古玩市场不乏“拣漏”的机会,但拣“元青花”漏的少之又少。流动的市场自有一种自行完善的机制,元青花瓷器只能是越买越贵,越卖越高。就算有千古难遇的奇缘,元青花瓷器的漏越拣越多,把元青花瓷器的市场价格打到一折,10万元一件。庋藏上百件“元青花”瓷器者,投入资金最少千万元。这样千万元以上身价的“元青花”收藏者,谁看到了?
  考古发掘是获得元青花瓷器真品的重要来源。但国有文博系统考古发掘出土的元青花瓷器不可能出现在流通市场。今天市场中和收藏者手里不下万件的“元青花”瓷器究竟来于何处呢?
  私自违法盗掘和购自民间传承应是众多收藏“元青花”者的唯一来源。但今天的违法盗掘和民间购买有着非常强的专业性,信息化社会更使各阶层的买卖双方熟知行情。在当今假“元青花”瓷器都当真品卖的时代,谁会把自认为是真品的“元青花”瓷器贱卖呢?
  1994年,在香港拍卖的一件元青花人物纹大罐高达700多万元,它被许多大陆出版的收藏投资类书籍刊入,业内人人皆知。而在古玩旧货市场中,最缺的是“雷锋”。会有人把这明明知道是人见人爱的“天价”宝物拱手低价相让吗?
  实际上,从私挖盗掘和民间找寻来获得元青花的可能性仍然有,但不大。地下出土的数量要高于民间流传的数量。在几个出土元青花的重要省份,每年元青花瓷器仍有零星出土,而民间某个农户家中盛鸡蛋的大罐就是元青花真品的类似故事已有10年不闻于耳了。
  


  许多研究收藏投资元青花瓷器之人非常奇怪,为何元青花瓷器的真品没有留下流传的踪迹。其实,每个时期出土的元青花瓷器的真品离我们并不远。1949年以后的元青花瓷器,一部分出土后走进了国有博物馆的大门,走到了阳光下,一部分出土后走进了市场,在高价诱惑下开始了海外之旅。在香港和伦敦拍卖的元青花瓷器中,只要是无法证明它自身几十年间的传承来历的,均为中国大陆出土之物;只有极少数元青花真品还保留在内地私人藏家手中。这些元青花瓷器的真品数量(国有博物馆藏品除外)不超过百余件。随着今后收藏环境的变化,真正的元青花收藏状况会逐渐清晰起来,人们也会对民间收藏元青花的真实面貌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元青花瓷器的收藏是一个艰苦、平实、漫长的经历过程,而在中国大陆收藏元青花瓷器,还将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问题。除少数从拍卖会上竞得外,从没有见到谁公开自己的元青花瓷器藏品,因为大家彼此心照不宣,清楚手中藏品的来历一旦公开会带来什么样的麻烦,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元青花研讨会开了一届又一届,大家在欢笑中弹冠相庆,有些人终于说出了想说的话,有些人终于从中挣到了钱,大多数人看到的只是并不存在的遥远希望。而最大的受益者还是浮梁瓷局的后人,不断更新着自己的技艺和观念,烧着一窑又一窑的“元青花”瓷器。
  正是元青花瓷器收藏者的“愚公精神”,才让这“元青花”瓷器收藏市场热闹火爆,才让这元青花瓷器仿制的窑火长燃不息。
  元青花瓷器的收藏者中大部分为收藏队伍里的弱势群体,收入低,资金少,知识水平不高,带着先天不足的弊端,又失于后天不足。而对元青花瓷器的研究,关键在于对真品资源的占有和研究。否则,如盲人摸象。
  元青花瓷器的仿制进行了20多年,研究元青花的“专家”多如牛毛,文章数不胜数。但是,有谁研究过这些仿品的特征及它们与真品的区别?
  元青花瓷器的仿制经历了3个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为第一阶段:多系国营瓷厂和少数私窑烧制,非为牟利,虽各种特征与真品相去甚远,但少数瓷器胎白青翠,煞是好看。
  


  上世纪90年代为第二阶段:私营瓷厂成为仿烧的主力,并有外资介入。烧成后的元青花瓷器和其他明清官窑瓷器主要专供香港等地的拍卖公司和大藏家。今天来看,这个时期仿烧的水平不算高,受某些专家研究成果的影响,“火石红”成为鉴仿双方的着眼处,导致了一些仿烧水平很低的私窑瓷器“火石红”过重,今天看来十分可笑,鉴别起来并不很难。这个时期大陆拍场上的元青花瓷器很少,但永宣青花大盘是场场皆有,大家找来图录仔细观察,自有心得。
  近几年为第三阶段:随着海内外元青花瓷器流入市场的数量增多,各地出土了很多元青花瓷器的标本、残片,元青花瓷器真品的面貌为越来越多的收藏研究者认识。仿品的水平也越来越高。景德镇地区仿烧各朝古瓷的状况已成为越来越多收藏者心照不宣的“秘密”,直接影响到了仿品的销路,这也同时让我们从另外的角度得以窥见景德镇仿烧古瓷的零星的真实面貌。(01、02)
  今天,江西省景德镇的私营仿古瓷业,已成为了当地支柱产业。如果说,当代收藏古代陶瓷的资金有三分之一以上通过各种途径流向了景德镇,似不应为过。
  而原本一些见尾不见首的仿古瓷高手,也纷纷走到了台前幕下,开始与收藏界合作,烧制起限量发行的高仿名品。
  “鬼谷出山”故事纹大罐以2.3亿元的第一“天价”当之无愧地成为众多仿家的模本。一时间,坐在虎豹车上的“鬼谷子”走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走进了许多收藏者的梦想中。(03)
  围绕着2005年拍卖的“鬼谷出山”青花大罐,藏界演绎着一出出“喜剧”,明明是真的,偏偏会有人说是假的,明明是假的,偏偏会有人说是真的。不少人都声称自己早就拥有了同样的“鬼谷出山”大罐。其实,这些朋友只要把自己所藏与真品仔细比对一下,就会知道自己有多么的可笑和愚昧。如果不改变这种思维方式,那么,元青花真品就永远不会走到我们的身边。
  看了近期市面出现的几家限量仿制的“鬼谷出山”青花大罐,不禁想劝那些“元青花”收藏发烧友们就此止步。
  从市场中看到的景德镇地区多家仿烧的“鬼谷出山”青花大罐,水平参差不齐,以北京收藏家马未都联手景德镇制瓷名家饶克勤及制瓷名家黄云鹏仿烧的水平较高。这里丝毫没有当“托儿”的意思,但大家可以从本文提供的图片中,看一看现在仿烧的水平,试一试我们的眼力,把真品各项特征与仿品特征一一比对。想一想,如果他仿烧出的其他题材“元青花”,你能分辨出来吗?
  从胎上看,马未都、饶克勤和黄云鹏仿烧的“元青花”大罐的胎质仍然比真品细,但已有别于常见的低档仿烧品机磨胎土,有可能是公开销售仿品不必耗费心机所至。而往胎土中混入杂质,对于窑工来说应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且元青花瓷器真品胎内之诸种杂质、空洞等变化,非剖开观看不可,而有谁愿将手中之完整藏品打碎后一一对照呢?所以,认真观看瓷器露胎处十分重要。而绝大多数的瓷器露胎处,均集中在器物底足处。
  从马未都、饶克勤和黄云鹏仿品的底足上看,胎体呈色黄白,较接近真品,成功地走出了元青花胎底必带“火石红”的误区。反观“鬼谷出山”青花大罐之真品,胎底洁白,或有或无的“火石红”早已被几百年的岁月磨失殆尽,其他众多元青花瓷器真品底足,更是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面貌,远远超出了许多权威鉴定书籍的内容。从他们的仿品上看,各家各有心得。
  马未都、饶克勤和黄云鹏仿品上已见不到了普通仿品常可见到的浓浓的“火石红”痕,浅淡的黄色更接近真品。那些人为洒上的釉斑,也有了几分模样。底足胎上的粘沙,也呈星星点点的黑褐色,虽然大小过于均匀,分布略显整齐外,应该是有一眼的。底足中间更效古法放置一支烧物,防止罐底在窑火中变形下塌。足见仿者仔细观察过真品和研究过有关资料。
  马未都、饶克勤和黄云鹏仿品釉面呈亮青色,尤其是在积釉处凸显微青色,与厚釉欲流之态相组,颇能迷惑从书本中学出来的鉴藏者。
  但若仔细观察揣摩,马未都、饶克勤和黄云鹏仿品胎釉均有不到之处。胎釉新烧成的新鲜生涩感较强,这固可通过做旧弥补,但自然的风化与快速的物理、化学方法之效果尚有差别。仿品没有做旧,让我们一睹新仿出窑的“元青花”瓷器的原始面貌,让许多收藏“元青花”的发烧友多了一个将真品、高仿品和自己藏品相比对的机会。
  客观地说,马未都、饶克勤和黄云鹏仿品在众多公开露面的仿品中,水准是一流的,各方面特点比我们看到的许多藏家的收藏品和许多拍卖会中的拍品更接近真品,尤其是纹饰画工上,部分所画已与真品无二。
  通过将马未都、饶克勤和黄云鹏仿品与真品对比,可以看到仿品在人物形象等复杂纹饰图案的画法上,与真品还有差别,有描摹之迹。这往往会被鉴者理解成用笔呆滞之弊。但这种解释未免有“纸上谈兵”之嫌。我们只见到了“鬼谷出山”青花大罐真品,未见过罐上纹饰所依摹的“粉本”,而这种人物纹瓷器图案繁缛,应有正式纸质图样供工匠描摹。如将纸质原稿与瓷器真品相比,后者定有呆滞之病。“鬼谷出山”图案经过画家的创作后成图,再被摹上真品瓷器,现又被摹到仿品上,原画的气韵、构图、笔法都有所变化。这种变化只要是经过长期绘画训练的人所成,就是合理的,不能当成鉴定真伪的主要依据。试想,我们如果没有见到过“鬼谷出山”真品,没有进行过比对,我们就没有理由和根据来指出马未都、饶克勤和黄云鹏仿品在纹饰画法上的不妥之处。如此立论,只想提醒大家对现在的古代瓷器高仿品不可掉以轻心。
  仔细看一看马未都、饶克勤和黄云鹏仿品在一些局部纹饰处的具体画法,如罐外壁底部的仰莲纹,走笔流畅,一笔到位,起笔止锋处自然留下了重色青料,有结晶斑,画法及所形成的青花色痕与真品无二。(04)
  马未都、饶克勤和黄云鹏仿品青花呈色与真品有异。我观真品青花,总色调偏重,但与之相较稍浅处焕发出一种宝石蓝色泽。这种色调充满器身的纹饰中,确能让观者大饱眼福,而仿品的青料尚未达到此效。原因可能有二:一者,目前确未成功仿出,有待继续探讨;二者,公开出售之仿品,不必花费如此高的成本。我倾向于前者。
  手头之轻重常被鉴藏界奉为重要之法典,尝见一年青男子,手提预展中“鬼谷出山”之真品后,打电话向他人通报心得:“手头太重,假的。”全世界中,有谁曾将各地的元青花真品全都过手掂过份量?以手来探知真仿品的份量之轻重,而后作为依据者,如“叶公好龙”。
  细述真伪元青花瓷器鉴定之难,并不是要大家放弃对元青花瓷器的研究,相反,越来越多的元青花实物的出现让我们了解了元青花的更多面貌。
  元代青花瓷器的研究话语权只能属于中国,肯定会属于中国,但昂贵的元青花瓷器的真品会与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无缘。就是售价高昂的仿品也会让众多“元青花”发烧友望而却步。“元青花”收藏者可曾想过,一件仿品的售价怎么会比我收藏的10件“真品”价钱总和还贵呢?
  简单分析这些仿品,并不是劝大家去买它们,重要的是想告诉大家,在景德镇还有许多仿制者默默无闻的低头仿制着。北京有位李先生在景德镇专心致志地研究、试制元代和明早期的青花瓷器仿品,并取得了某些突破。再三恳求他提供仿品图片供大家一观时,他总是笑着说:“不急,不忙”。因为这一行也有“潜规则”,虽然翻开图录就能知道哪件瓷器是谁烧制的,但不能说。
  我们应该感谢公开销售的高仿“元青花”所给我们带来的宝贵信息,因为,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书本上和所谓“专家”不曾讲过,也不曾知道的知识。
  如果你的金钱不足以在拍卖会上买一件元青花真品,甚至还买不了一件高仿品,不如买几本元代青花瓷器的图书。闲暇时,品着清茶,体味着书中扑面而来的历史长风,真正地走进去。
  这种感觉,往往是拥有元青花瓷器真品的人所缺失的。
其他文献
曾几何时,“鉴宝”活动风靡了中国大陆的角角落落。门可罗雀的博物馆现状,丝毫没有影响芸芸众生对文化财富的憧憬。媒体上的“鉴宝”栏目、都市中的“鉴宝”集市、收费昂贵的“鉴定”培训班、规模不等的“鉴定”机构、形式各异的“鉴宝”俱乐部风起云涌,演绎着一幕幕财富神话。其中的核心人物——“鉴定专家”们,凭着万众瞩目的神奇手段,点石成金,指点着收藏投资的得失,勾画着热衷于“鉴定”活动的大众百态。  网络时代的今
期刊
有杂志把我美称为“独立的感受者”,现在我倒是很乐意接受这个雅号。从工作性质来讲,我是社科界的理论工作者,与文博界不沾边;从收藏的经历来讲,我只是爱好,对古代艺术的爱好,与故事多多的古玩商界不搭界。所以,出于职业道德和人格,我的“独立感受”是真正“独立”的。既如此,我想说的,也是痛快淋漓,绝不要看别人的眼色。     近10年间,中国的民间收藏大军迅速壮大,据说目前已达7000万之众。随着市场经济的
期刊
元代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由于历史文献记载有限以及传世品数量稀少,长期以来不被人们认识,甚至一度认为元瓷粗糙。即使是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还把一些明初洪武时期及明中期生产的较为粗糙的青花瓷器误定为元瓷。直到5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副馆长约翰·波普先生结合收藏在英国大维德艺术基金会的元至正十一年青花大瓶和分别收藏在土耳其、伊朗的元青花瓷器进行研究,指出14世纪(元代)
期刊
古今富有创意的画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他们的艺术变化和发展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渐进式的,甚至还会出现反复,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他们的艺术变化并非完全是自我的变化,而是与社会发展、文艺思潮、商贸经济和艺术发展自身的规律联系在一起的,常常是某种社会思潮的变异影响到画家的艺术观念,使他的艺术年轮向外放大了一级。对古代书画家的系统研究就像面对一块被横切的原木,应找出其变化的艺术年轮。明末画家丁云鹏就是
期刊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技术在古陶瓷等文物的科技鉴定领域的介入已成为一种趋势。目前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应用于古陶瓷的鉴别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是热释光技术和成分判别法。如果说传统目鉴主要是从器型、纹饰绘画、工艺痕迹等外观形态等方面进行判断,与之相比,自然科学技术鉴定法更多的是从古陶瓷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等内在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目前,人们对传统的目鉴法了解较多,但对自然科学技术鉴定法还不甚了解。 
期刊
元青花的仿制仅有20年的历史,在所有的仿制瓷器中是个新军。没有证据表明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有人仿制过元青花。尽管历史上中国人的作伪匪夷所思,但的确没有人染指过元青花。原因很简单,美国人波普博士从上世纪50年代才开始研究元青花,当他的“至正型”元青花研究成果公诸于世,也仅限于学术上的成就,与商业保持着相当的距离。元青花真正得到全世界的商业关注,不过20年的光景。     趋利是作伪者的唯一目的。在元
期刊
一叶知秋看轮回    中秋已过,渐生凉意,江南小城于湖居士张孝祥故里、“归去来堂”之畔的镜湖边,垂柳尚绿意满枝头。这镜湖原名陶塘,清乾隆年间芜湖画家黄钺曾有一篇《于湖竹枝词》咏怀宋高宗钦点的状元、于湖居士张孝祥和其父张祁在陶塘所筑的“归去来堂”:“升平桥畔状元坊,曾寓于湖张孝祥。一自归来堂没后,顿教风月属陶塘。”早在宋代张孝祥之父张祁筑堂后所咏的《归去来堂》七律中即有“花柳番番雨后新”之句,《四朝
期刊
进入新世纪以后,更年轻一代的艺术家(被称为“出生于70年代”的艺术家)开始登上舞台,其中许多画家延续了“图像绘画”的样式,“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成为他们模仿的成功范例。他们选取还没有被他人发现的某类图像资源,在写实基础上制造出某种异于他人的图像模式——“选取原材料进行再加工”,非常像制造商品的“工业生产”。    年轻画家在追求画面的刺激效果上更近了一步,题材选择更加大胆,画面更加色情、妖
期刊
任何科学知识的增长总是从原有理论所面临的问题开始的,对原有理论的修正、补充以至推翻,是科学的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正确路径。一个无法被修正、补充的理论只能是宗教式的箴言而不是科学的理论。这正是对一切科学理论、对陶瓷考古理论、对元青花理论所应持有的唯一科学态度。  近年收藏领域中引发的对元青花真伪的争议,提供了元青花理论发展的契机。    元青花理论的困境    近几年对元代瓷器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认识
期刊
瓷器插图的描述    因为我们将不在本组瓷器内部进行相对的年代排序,这些瓷器将根据形式任意排列。图版3至35展示的是来自托布卡普宫博物馆的瓷器,它们构成了本研究的基本的部分;而冠以T.K.S.的数字则是托布卡普宫博物馆目录的编号。实际上,藏品中所有中国和日本的物品都归在分类编号15的目录下,其下面再注物品的标号,但在此由于没有必要而从略。图版36至40展示的有大维德花瓶(David vases)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