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元青花理论的困境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fanie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科学知识的增长总是从原有理论所面临的问题开始的,对原有理论的修正、补充以至推翻,是科学的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正确路径。一个无法被修正、补充的理论只能是宗教式的箴言而不是科学的理论。这正是对一切科学理论、对陶瓷考古理论、对元青花理论所应持有的唯一科学态度。
  近年收藏领域中引发的对元青花真伪的争议,提供了元青花理论发展的契机。
  


  元青花理论的困境
  
  近几年对元代瓷器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认识,使收藏界呈现对元青花空前的热情追逐,不断有元青花收藏的报道,元青花收藏家的藏品少则几件,多则几十件、数百件,有些还经专家审定、注释并写序出版了专著。
  在元青花热中由民间组织或由学术机构、高等院校和民间共同筹办了数次元青花研讨会,有些颇具规模且影响很大。这些研讨会集中反映了国内学术界和收藏家对当前的元青花热和民间元青花藏品的看法。
  这些元青花研究会的内容几乎都可以归纳为两项:
  其一是民间元青花藏品的鉴定与展示。
  在会上全国各地送展的元青花藏品数量可观,由大会组织评审后展示,还颁发由专家签署的证书。有些研讨会上经专家审定并展示的元青花有百件之多,且大多是巨型器,除青花外还见红绿彩、青花釉里红等珍稀品种。这些展示器物有传统造型和纹样,如缠枝牡丹纹大罐、云龙纹大罐,甚至有与鬼谷子出山青花大罐基本一样的青花器。展示器物中另一部分则造型、纹饰、工艺都有别于学术界已确认的元代瓷器。
  对这些器物,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认为都是元青花的精品,一种则认为是近年新仿,甚至认为根据釉面特征只有数件是传统柴窑烧制,其余均为煤气窑产品。而且在审定过程中标准并不一致,某件被确定为元青花,相类似的另一件则被认为是赝品,有人认为这样的鉴定令人难以信服。
  其二是对民间元青花藏品的现状、分布、数量的讨论。
  中国大陆收藏界了解和认识元青花迄今不过十多年。在20世纪末时,收藏类报刊上鲜有收藏元青花的报道。这几年中,在全国有影响的文物收藏报刊上,屡见元青花收藏的消息。对这些民间收藏的元青花,尤其是大件的至正型青花,文博部门基本上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认为民间不可能藏有元青花,特别是至正型青花,由此引发了一场民间究竟有没有元青花的争论。认为民间藏有元青花者,则从元青花的性质、流传、出土、分布等方面进行论证,坚持民间藏有数量可观的元青花,认为民间不可能有元青花是一种“悲观的”、“过时的”观点。争论的对立面虽很少以长篇的论证文章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但观点是鲜明的,基本否定民间收藏元青花的可能性。
  面对着数量浩大的民间元青花藏品,产生了截然相反的两种结论。而这两方所依赖的却是基本相同的元青花鉴定知识或元青花理论。即使是在判断某一件元青花时,用大家都熟知的有限元青花理论也会出现两个相反的结论,并且无法说服对方或非常充分地证明自已。这些都显示了现有的元青花理论已无法对元青花的鉴定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并作出合理的唯一性的答案,已无法合理解释目前元青花的存世状况,这些都反映了元青花理论本身的缺陷和不足,元青花理论进入了困境。
  
  当前元青花理论的缺陷
  


  元代青花理论的建立迄今不过数十年的时间。中国大陆元青花的认识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研究工作有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自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对传世和出土的元青花进行报道、描述,是一种较为感性的表述;第二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元青花的研究在较为理性、综合的层面上进行,深入分析了元青花的时代背景、文化渊源、工艺方法、艺术风格、特征鉴别、流通渠道等内容,发表了元青花的专著和一定数量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
  借助于这些专著和论文,大体建立起了中国学术界的元青花理论体系,中国读者也由此了解了元青花。
  综观数十年的元青花研究,还是有缺陷和不足的,这正是造成对同一件器物出现相反结论的重要原因。
  元青花理论有诸多内容,首先要面临的是两个重要环节,即研究对象的确定和研究对象的特征分析,这两个环节都需要我们运用科学方法论去指导和规范,否则就会导致结论的不科学。
  关于元青花研究对象的确定
  目前元青花研究在选定标本中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真假问题。文物研究中有所谓标准器,即有确切年代可考又具典型特征的器物,如元至正十一年的青花瓶是具代表性的标准器,但并非每件器物都有纪年铭文或其他考古辅助证据。因此对大多数研究标本来说,应慎重地确定其真伪。这也是研究民间所藏元青花的前提。
  二是数量问题。元青花标本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量,才能使研究结果涵盖元青花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特征,使理论的普遍性提高。除了土耳其和伊朗外,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印度、东南亚都藏有数量可观的元青花,而且类型多样。从大陆看,各地博物馆有总数达百件的元青花。另一块不可忽视的是民间藏品,对民间所藏是否有大件完整器暂且不论,收藏家手中的元青花残片标本却确实数量浩大,而且有不少品种非常稀有,足以弥补馆藏元青花的不足,我们在研究时应予以充分的重视。目前元青花研究中标本的数量显然是不足的,海外藏品只能通过第二手的图文资料来分析,从而造成了研究结果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元青花的全貌。只有在较多元青花标本支持下,才能更加全面而系统地总结其特征,排比并描述每一方面器物状态的不同表现。
  关于青花特征的描述
  任何观察都具有主观性、个体性和差异性的特征。因此,对同一对象,不同的观察者会有不同的注意重点;对观察对象的同一特征也会有不同的主观感受;对同一感受,还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如至正型青花使用进口苏泥勃青料,呈色总体上是青中含紫,但不同的观察对呈色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即使感受一样,在用文字记录时也会有所区别。在对一些元青花典型器的特征描写中,某些特征的文字表述在不同作者的笔下有很大差异甚至歧义,这是当前元青花理论混乱的一个重要表现。
  


  还必须看到的是,在手工制作条件下,即使是同一时间同一窑口生产的元青花,原料和工艺也会有所差别,这就造成产品特征的细微差别。对某件器物的特征描述并不表示这类器物的每一个体都完全一样。这是元青花特征描述的又一重要特点。
  和这一问题相联系的是,如果用一把严格的尺来量度不同元青花的特征,结果都会不同。如青花呈色有些偏紫,有些则暗灰;有些晕化明显,有些则很少晕化,等等。其他特征也是如此。在文字表述中传递的元青花的特征仅仅是个宽泛的模糊的概念。这就要求研究者尽可能多地收集每个特征的具体表现,这些记录越丰富,元青花理论的科学性就越强。当前元青花的有些研究结果因研究样本过少,把单一标本的特征作为元青花总体的特征来表述和论证,结果以一盖全,不符合元青花特征多样性的实际。不少读者正是把这些过于概括的结论当作普遍真理用于鉴定实践,必然导致差之千里的结果。
  建立终极标准的元青花理论虽然无法实现,但经过专业和非专业的研究者的努力,在更理性的层面对元青花作概括和描写,形成有说服力的理论则是能达到的目标。
  
  元青花理论的边缘化拓展
  
  中国古代陶瓷器并不是单一的工艺方法的体现,而是当时的经济、文化、艺术等内容的结晶,折射出比单一工艺技术更多的信息。因此通过和陶瓷生产相关联的其他领域、其他学科、其他角度来观察元青花,将元青花理论作边缘化拓展,会有更多层面的新认识。放在一个多维的世界中,有关元青花的诸多使我们疑惑不解的问题会透亮地展示出来。
  对元青花理论作边缘化拓展并不是新的课题,不少专业的甚至业余的研究者都在努力,并有了相应的成果。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是建立元青花边缘化理论的体系。
  其一是引入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各种学科因对象的区别在研究方法上并不相同,并且根据本学科的特殊要求在某些领域的理论表述上有突出的优势。各门学科间的相互借鉴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元青花的研究应重视这种引入。如色彩是绘画的重要基础,是近代物理光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将色彩理论用于元青花的青花呈色、釉面呈色和胎体呈色的研究。从青花呈色看,能分解成色相(青花颜色的相貌,以蓝为主,另含红和黄,不同钴料三者比例不同,色相不同)、色阶(浓淡层次)、色态(青花钴料在釉中的聚散特点和密度分布,如晕化、积青、铁斑、流散、渗青等)。如能对元青花的呈色作细致的排比分析,将会对这个特征有更深入明确的了解。
  


  其二是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评判要求——元青花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制瓷工艺和造型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的结合。从元青花纹饰看,虽然有民间绘画的装饰性特征,但还是可以看到元代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的风格。这正是我们须深入研究并予以表述的重要方面。有些元青花赝品,人物造型或丑陋或妖冶,即使造型、釉面、青花等都丝毫不差,也可一望而知。
  其三是参考同时代其他陶瓷品种的工艺特征。历朝历代的陶瓷器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有使用功能上的,有艺术风格上的,也有工艺特征上的。从工艺特征看,各个窑口的工艺原料、来源和工艺方法会有区别,但在同一时代总有其共通之处,尤其是同一窑口的不同品种,就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元青花的研究应放到元代陶瓷生产体系中去,寻找和其他窑口、其他品种的异同点,这样更有利于自身特点的把握。如胎釉和同窑口的景德镇青白瓷和枢府瓷的比较,纹饰和元代磁州窑、吉州窑白釉褐彩的比较,造型和龙泉窑、磁州窑的比较等。有些隐秘的特点只有在这种比较中才能发现。
  元代青花理论的边缘化研究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可以引入的内容非常广泛,元代的丝绸、铜器等工艺,元代的生活习俗,元代的外来文化,元代的文学戏曲等无不在元青花上留下了印痕。
  由元代青花瓷收藏而引发的争议,给予我们很多启示,对现有的陶瓷理论是一个挑战,对陶瓷考古的思维方式也是一个挑战。元青花争议出现的问题在其他窑口、品种中一样存在,只是暂时没有暴露而已。只有不满足于传统方法,将元青花乃至整个古代陶瓷的研究放在科学方法论的高度,才能建立起有说服力的陶瓷理论。
其他文献
在艺术品市场,环碧堂和“堂主”李国胜可谓声名显赫。  李国胜是位商业天才。6岁时即开始易货贸易的实践:用烧饼换东西,再用东西换更多的烧饼。1966年,12岁的他贩卖毛主席纪念章。10年后,又倒腾起邮票。上世纪90年代初,他成为中国大陆第一批证券投资者。1994年秋,正在金融界纵横的李国胜与艺术品市场遭遇:在中国嘉德秋拍预展上,李国胜被美国画家陈逸飞《山地风》所震憾,并与朋友以286万元竞得,创当年
期刊
3月的纽约是亚洲艺术的春天。  一年一度的纽约亚洲周拉开了帷幕,作为主要活动的第12届纽约国际亚洲艺术博览会于3月23至28日如期举行。此次博览会共有57家来自世界各地的亚洲艺术交易商参展,再加上博览会周边大概100余家的会外展,纽约俨然成了亚洲艺术的百花园,百花争艳,热闹非凡。与往年一样,中国艺术品仍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大拍卖巨头亦循例在亚洲周期间举行春季中国艺术品拍卖会。
期刊
曾几何时,“鉴宝”活动风靡了中国大陆的角角落落。门可罗雀的博物馆现状,丝毫没有影响芸芸众生对文化财富的憧憬。媒体上的“鉴宝”栏目、都市中的“鉴宝”集市、收费昂贵的“鉴定”培训班、规模不等的“鉴定”机构、形式各异的“鉴宝”俱乐部风起云涌,演绎着一幕幕财富神话。其中的核心人物——“鉴定专家”们,凭着万众瞩目的神奇手段,点石成金,指点着收藏投资的得失,勾画着热衷于“鉴定”活动的大众百态。  网络时代的今
期刊
有杂志把我美称为“独立的感受者”,现在我倒是很乐意接受这个雅号。从工作性质来讲,我是社科界的理论工作者,与文博界不沾边;从收藏的经历来讲,我只是爱好,对古代艺术的爱好,与故事多多的古玩商界不搭界。所以,出于职业道德和人格,我的“独立感受”是真正“独立”的。既如此,我想说的,也是痛快淋漓,绝不要看别人的眼色。     近10年间,中国的民间收藏大军迅速壮大,据说目前已达7000万之众。随着市场经济的
期刊
元代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由于历史文献记载有限以及传世品数量稀少,长期以来不被人们认识,甚至一度认为元瓷粗糙。即使是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还把一些明初洪武时期及明中期生产的较为粗糙的青花瓷器误定为元瓷。直到5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副馆长约翰·波普先生结合收藏在英国大维德艺术基金会的元至正十一年青花大瓶和分别收藏在土耳其、伊朗的元青花瓷器进行研究,指出14世纪(元代)
期刊
古今富有创意的画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他们的艺术变化和发展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渐进式的,甚至还会出现反复,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他们的艺术变化并非完全是自我的变化,而是与社会发展、文艺思潮、商贸经济和艺术发展自身的规律联系在一起的,常常是某种社会思潮的变异影响到画家的艺术观念,使他的艺术年轮向外放大了一级。对古代书画家的系统研究就像面对一块被横切的原木,应找出其变化的艺术年轮。明末画家丁云鹏就是
期刊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技术在古陶瓷等文物的科技鉴定领域的介入已成为一种趋势。目前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应用于古陶瓷的鉴别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是热释光技术和成分判别法。如果说传统目鉴主要是从器型、纹饰绘画、工艺痕迹等外观形态等方面进行判断,与之相比,自然科学技术鉴定法更多的是从古陶瓷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等内在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目前,人们对传统的目鉴法了解较多,但对自然科学技术鉴定法还不甚了解。 
期刊
元青花的仿制仅有20年的历史,在所有的仿制瓷器中是个新军。没有证据表明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有人仿制过元青花。尽管历史上中国人的作伪匪夷所思,但的确没有人染指过元青花。原因很简单,美国人波普博士从上世纪50年代才开始研究元青花,当他的“至正型”元青花研究成果公诸于世,也仅限于学术上的成就,与商业保持着相当的距离。元青花真正得到全世界的商业关注,不过20年的光景。     趋利是作伪者的唯一目的。在元
期刊
一叶知秋看轮回    中秋已过,渐生凉意,江南小城于湖居士张孝祥故里、“归去来堂”之畔的镜湖边,垂柳尚绿意满枝头。这镜湖原名陶塘,清乾隆年间芜湖画家黄钺曾有一篇《于湖竹枝词》咏怀宋高宗钦点的状元、于湖居士张孝祥和其父张祁在陶塘所筑的“归去来堂”:“升平桥畔状元坊,曾寓于湖张孝祥。一自归来堂没后,顿教风月属陶塘。”早在宋代张孝祥之父张祁筑堂后所咏的《归去来堂》七律中即有“花柳番番雨后新”之句,《四朝
期刊
进入新世纪以后,更年轻一代的艺术家(被称为“出生于70年代”的艺术家)开始登上舞台,其中许多画家延续了“图像绘画”的样式,“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成为他们模仿的成功范例。他们选取还没有被他人发现的某类图像资源,在写实基础上制造出某种异于他人的图像模式——“选取原材料进行再加工”,非常像制造商品的“工业生产”。    年轻画家在追求画面的刺激效果上更近了一步,题材选择更加大胆,画面更加色情、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