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实验对物理教学的推动作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wan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一门注重实验的学科。当前的中学物理中,偏重知识传授而轻视技能训练,单纯应付考试忽视能力培养的现象还十分严重,实验教学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深深的感悟到:充分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搞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使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基本保证。利用实验将课程有效推进,产生“1+1>2”的理想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实验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多做演示实验,多安排学生实验,并适当布置一些课外实验、小制作,有效推动物理教学。
  一、物理实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聪明才智来源于他的手指头。”一针见血地点明了动手的重要作用。学生一旦感知到他从未见到或意想不到的物理现象时,会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积极和寻求原因的冲动,形成探究行为的意向。所以,在讲课时以实验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所要学习知识的浓烈热情,学到的知识更易掌握。
  高中阶段大多数实验都易于观察,学生很容易从现象中理解其中的道理,激发出学习物理的动机,有效地推动物理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我借助“碰鼻试验”引入本课,取一只摆锤(或其它重物),用线把它悬挂在天花板上,将摆锤拉起使其偏离平衡位置,且使摆锤与鼻子刚刚接触,然后释放摆锤。虽然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有关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相关内容,但当摆锤摆回的时候,学生仍会感到非常紧张,会不自觉的躲避。通过这个演示实验学生就会对本节课所讲内容印象,同时产生浓烈的兴趣,投入到后面的教学中。
  二、物理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有效地推进和巩固教学成果
  由于学生的经历和知识的局限,有些内容很难理解,对于书本上讲的东西,他们会认为很枯燥,也正因为这样导致一些学生放弃物理。既然物理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知识是从实验中得到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有效地推进和巩固教学成果。
  例如,《牛顿第三定律》课后“说一说”中的应用,如图1所示,其内容是一个瘦弱的男子与一个大力士“掰腕子”,两手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样大吗?若两者一样大,大力士怎么会赢呢?
  初看题目学生很兴奋,我在教学中找了两位看似力量很悬殊的同学进行掰腕子,无可厚非瘦弱的一方输了比赛。但当提出两者间作用力大小关系时,课堂出现短暂沉默,就在这个时候我向学生介绍传感器,让他们利用它再比一次力气。图2就是两位学生借助传感器比力气得到的实验结果。
  当学生看到结果时,他们无比的兴奋,经过上面的实验大家已经知道了,大力士和小孩子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完全相等。我借助书后题目自行开发实验,而本实验引起学生极大兴趣。通过实验学生快速地加深理解牛顿第三定律,较已往只凭老师口授多了几分感性直观的理解,将看不见的实验转化成看得见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除此以外,课堂教学中完成的小实验,可以把实验过程、现象、结论编成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讨论、计算中,巩固教学成果,真正做到实验服务于课堂教学,起到实验在教材编排中的作用。
  三、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高中阶段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获取知识,更能通过实验培养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设计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过程实质也就是科学素质、创新精神的形成过程,同时它也是学生将来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具备的能力。
  例如,《电磁感应》这一章中,课本安排了较多的演示实验。在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中,我将“探究感应电流产生条件”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和产生条件。将磁鐵插入螺线管或从螺线管里拔出来,可以看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那么这个变化需要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而这正好培养学生对待科学的专心、细心的态度,以及他们的观察能力。那么三个实验现象观察出来,如何将三个实验现象拨开云雾见青天,顺利地归纳出结论,又需要学生大胆的创新和推测。此时,在教师正确、科学地引导下,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最终使学生真正理解“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的结论,此时,达到这节课教学的重要目的。
  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曾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就是说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做简单易行的替代性实验。事实上我们把小实验、小制作变成我们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让学生在过程中去领悟去体验,收效很大,例如:用废墨水瓶和吸管制成“微小形变演示器”,探究固体形变;将废易拉罐装满水,在易拉罐的侧面下方打一个洞,释放易拉罐模拟“完全失重现象”等,利用身边材料呈现物理现象,更容易引起学生知觉的集中,引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在参与中获得情感体验,在动手动脑中感受物理,通过实验探究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真正做到让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物理知识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
  总之,物理实验教学在促进学生进行多样化学习的过程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是开启物理课程的一把金钥匙,它不仅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方思维和能力。究物学理,究物明理,又更加有利于推动和巩固教学成果,将课程大纲落实到实处。
其他文献
一、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  它是数学中处理问题的基本观点,是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本质的概括,是创造性地发展数学的指导方针。数学思想比一般说的数学概念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水平,后者比前者更具體更丰富,而前者比后者更本质更深刻。数学方法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途径和行为方式中所包含的可操作的规则或模式教学的行为。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教学方法是数
期刊
一、时空观是历史学科素养的要素之一  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就是历史学科素养的要素之一。统观高考全国卷试题,各套试题都不约而同地体现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可以说,所有试题全都要运用时空观,没有时空观的历史是不存在的。时空观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二、时空观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解决方法  在高中的
期刊
这已是我从事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七个年头,在这与其形影不离的七年里,就如同谈恋爱一般,经历了相识、相恋、相知和相守的过程;也正如情感的发展历程一样,我也有了这不甘于墨守成规,日复一日传统教学模式的七年之“痒”。对于这种“痒”,我毫无畏惧。相反,这“痒”的情愫也已经悄然地从七个方面注入到我的英语教学,为我的英语教育带来了新鲜的血液。  一、“一痒”:教材不安分  程晓堂老师曾经指出:该套《新标准》高
期刊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使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去接触,认识一类新事物的一种意向。现在的中职生普遍对学习没有兴趣,尤其是对数学课,学生认为数学太抽象,太难学,枯燥无味,因而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数学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部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低下的呢?
期刊
小学六年级是小学生十分关键的一年,而数学时常是小学生薄弱的科目,也是关键科目。小学时的数学基础,决定着中学数学的发展,而六年级的复习教学更为重要!我们应该在扎实学生数学基础的前提下,对于学生的能力进行多方面的拓展!下面就是我对于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的一些个人见解:  一、全局方针  作为老师,在六年级的伊始,需要做到的是根据班上同学以往的数学情况做出针对性的策略,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明确应该用什么
期刊
篮球运动的本质属于集体性的竞技性游戏。人们在观看篮球比赛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情感体验和精神感受,但是这种感受与现实生活中欣赏者的知识层次和结构,生活经历和运动体验,审美理想和审美标准等密切相关。现代篮球运动是当代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以其特有的运动艺术魅力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一、对裁判执法水准的欣赏  在所有的体育运动竞赛中,裁判员的执法水平不但影响着比赛的结果,而且还
期刊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了问题,学生的学习活动才有动力,学生的思维才有方向。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 才能激发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和困惑,引导学生在有效的问题情境中主动学习、合作交流,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获取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一、问题情境的内涵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指一个人感受到一种
期刊
一、对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电学实验的分析  (一)对“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的分析  以演示实验让学生学习,再通过描述实验步骤,提问学生通过铜丝与镍铬合金丝的电流大小区别来让学生明白电阻大小差异这一知识点。  1.实验过程  一是质疑与猜想:猜想导体的电阻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并思考这样猜测的理由。  二是探究与发现:  (1)设计电路图,制定实验计划,并完成相应表格。  
期刊
要想学好化学,在化学科上取得高分,一要记,二要思。  我认为要做到第一点记还是容易的。至少只要你想,只要你努力,只要你够勤奋,你一定可以做得很好。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第二点上取胜呢?除了学生自身因素之外,我覺得我们老师还是有很多可以做的。  我们要有意识去培养学生的思维。我们教书教化学,不能只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带着学生去思考,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古语说:授之以鱼不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课程基本理念:数学学习过程应充满着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过程。因此,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这不仅要求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有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时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渠道、多方位、多手段地创造性使用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