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信息技术手段促数学砺能课堂发展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oweizha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发展,教育本身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智力,造就一批会学习、会思考的符合新世纪要求的人才,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信息时代我们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入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以其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强大的教学交互功能,在学习内容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改变数学教与学的方法。而我校开展砺能课堂以来,渐渐进入瓶颈阶段,只有巧借多媒体技术才能把砺能课堂深入下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信息技术促进砺能课堂深入发展的探讨。
  一、巧借聊天室和邮箱技术,促砺能课堂外师生交流
  我在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把一些较为简单的课,让学生进行自行备课、自行制作课件,进行小老师教学,而我却站在旁边,对学生的讲解进行点拨和解疑。学生在自行备课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就通过QQ聊天室和学生进行交流,指导他们进行分析教材,解析教学重难点。同时我通过邮箱技术和学生一起进行教学课件制作的探讨,帮助学生进行课件的背景和字体及课件的修饰……这样既把砺能课堂进行了深入学生的心中,又历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分数》就利用聊天室和张臻进行“求每份数”的交流;和易星宇进行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交流,他们都获益匪浅。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就利用了邮箱技术与杨艺同学进行了教学课件制作上交流。交流后学生上课时站在讲台上心不慌,讲得头头是道,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二、巧借网络技术,促砺能课堂的拓展延伸
  尊重学生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长和发展,“网络技术”让这种设想变成了现实。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与老师与同学即时沟通,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告诉别人,同时可以分享同学及老师的思考成果,拓展了思维,开阔了眼界,使学习走向开放,走向对话。例如,在教学《分数》和《方程》时,我要求学生查一查“分数”和“方程”的来历。网路技术不仅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还拓宽了学生知识视野,使砺能课堂得到拓展和延伸。
  三、巧借视频超链接,促砺能课堂生动、形象和具体
  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枯燥的,导致一些高年级学生不感兴趣。老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儿童心理特点,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提供形象材料,将枯燥乏味的知识趣味化、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思维兴趣,促进学生尽快以最好的心态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为了让学生能很好地观察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具体形象,我用六个正方体拼成:正面横起一排三个正方体,侧面两个正方体排除两排。为了让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它们的正面、侧面和从上面观察的物象,我充分利用视频和白板技术的超级链接,把所拼成的物体进行三个维度地投影在白板上,并利用信号笔在上面指出来,让学生当场画出来,这样就使砺能课堂更生动、形象,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高。
  四、巧借微课技术,突出重点,分化难点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适应不同的学生,视频播放快慢课一调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的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由于视频可以反复播放,使那些平时反应慢的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的反复观看,较好的解决了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微课技术,动静结合,轻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学生非常容易就能掌握其内在规律,完成知识的构建。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我制作了5分钟的长方体表面积的微课进行播放,放第一遍问学生,还有同学说不懂,我又放第二遍……直到每一个学生都弄懂为止。在砺能课堂中利用好微课技术,能很好地突破教学重点,分化教学难点。
  五、巧借白板技术,增进砺能课堂内涵
  课堂中的教学内涵,不仅仅只有语文课堂教学中有,而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有,而且还有不少。如何增进数学课的教学内涵呢?我认为只有巧借白板技术,利用电子白板所提供的资源图库和模板,可以随时调出你想搜集的图片和信息,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是学生取得信息的资源库。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数学的学科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必须积极、主动的参与思维活动过程,数学课堂才能动起来,课堂内涵才能更丰厚。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我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探索面积公式的全过程。学生体会到这个大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原来梯形面积的2倍,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通过电子白板的形象演绎,动静结合,以及动手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学生不仅弄清了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理解了几何图形的概念,同时也掌握了不同圖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而且整节课数学底蕴十足,课堂内涵也丰富了。
  六、巧借多媒体技术,促砺能课堂减负增效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更要让学生左右脑并用,形象思维的训练和抽象思维的发展同步进行。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能不仅可以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还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堂联系的及时反馈,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这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难点。这样我就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起到了减负增效的作用。
  总之,信息技术即将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运用信息技术,更能发挥课堂教学的潜能,拓展教学空间,使课堂更生动、形象、互动,真正活起来。微课技术能够突破重点,分化难点,代表了课堂教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的使用贵在适时、适度,教学不能完全依赖于多媒体,要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教育手段,促使砺能课堂的深入发展。
其他文献
一、课堂导入  把课堂导入比喻为一首乐曲的引子或一出戏剧的序幕是很恰当地。导入时的导语习惯上称为开场白,精心设计的开场白能够起到渗透主题,交代背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教学情境的作用,并引发学生的思维,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重新调节,以便适应学习新课的心理需要和认知的需要。  二、小学数学课导入的主要方法  (一)直接导入  教师在授课前,直接向学生出示新的课题,指明学习活动的方向,这样能使学生情绪
期刊
一、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为培养创造能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很多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知觉——思维、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而以往的教学只注重前者,忽视了后者。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没有正确的育人观,教师就不可能在教学中贯彻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本
期刊
语文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各种公开课也就成为了改革的呈现形式。可谓是花样繁多,观摩、竞赛、研讨、汇报等你方唱罢我登场。组织者主观上是为了让这些课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参赛的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这样的课绞尽脑汁。无论从教学设计到课后的作业,从教师的提问到学生的回答,从课件的制作到动画的设计都精心准备。务求尽善尽美,甚至教师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表情都苛求完美,一节课教师反反复复
期刊
物理中考复习是初中物理教学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系统总结初中物理两年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一个较完整的初中物理知识体系的过程,也是查漏补缺,弥补教学环节的一项工作。中考复习的时间紧,任务重,有效的复习方法对提高总复习的整体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本人初中物理中考复习的一些肤浅认识整理如下,仅供商讨。  一、要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必须做好两个研究,研究《考试说明》和《中考
期刊
一、什么叫词汇  词汇是指整套词位,包括单词、复合词和成语。打开字典,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词汇,在词汇下面有很多不同的解释和用法;同时也有该词的派生词及该词与其他词合成的短语。这些是词汇的成分。有学者把词汇分成主动词汇和被动词汇。主动词汇是指能使用的词汇,而被动词汇是指能理解的词汇。  二、词汇学习和教学探索  (一)词汇的学习有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  词汇的直接学习方法是指学习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词汇上,
期刊
数学是逻辑性最强的学科,多数人认为学好数学需要智慧的大脑和良好的天赋。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对于天真聪明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接受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是等同的。在小学低段如何学好数学呢?我粗浅的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  好习惯益终身,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学习常规方面进行严格规范,细致指导,耐心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一年级新生,由于刚刚步入正规
期刊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塑造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情感方面的品质,是国家、民族、社会和其他人际关系中的感情训练。尤其对青少年学生加强道德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在情感教育方面,语文教学处在特殊位置,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贯穿情感教育进行探讨。  一、言传身教,以情引情  文学是一门情感的艺术。文学是对人的生命、社会及其意义的叩问, 是情感的领域,是
期刊
经过多年的教学,我总结出了一种较为巧妙的方法来进行时态、语态的推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都能在短时间内学会、掌握该方法,能对英语的16个时态及其被动语态进行准确的推理,且不易忘记。学会了该方法,学生还能进行动词的其他形式的推理。现将该方法介绍如下。  一、一般现在时  一般现在时:V原/ V-s;  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一般)现在:V原/ V-s 被动: be + p.p.  二、一般过去时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新课程走进校园,走进教师。与此同时,教学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因而教师对每一个环节都仔细斟酌。对待教学重、难点亦是如此,因为把握住教学重、难点,就等于抓住了教学的核心。但在调查的300余份教学设计中,教学难点确定较为合理的仅占26.1%,这说明教师对教学难点的制定并不重视,或不知应该如何确定教学难点。  本文旨在引起教师对确定教学难点的重视
期刊
数学美育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数学美育的大众化是现代数学教学应着重解决的一个方面。素质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在数学教育中,以知识为载体,注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发现美,并追求美,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培养出热爱生活并去创造美的生活的一代新人。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位小学教师思考的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渗透途径的研究。  一、在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