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纪录片作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素材,在科学课堂上应用科普纪录片资源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也可以推荐给学生课后观看,它兼具娱乐性与科学性,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空闲时间找到了合适的消遣娱乐方式,一举多得。
关键词:科普纪录片 科学素养 初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科普纪录片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初中科学在内容量,难度和思维性上都有很大的提升,而且七年级是孩子们科学学习的一个转折点,如果能在七年级让孩子们对科学有兴趣,拓宽视野,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对后续科学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表1是我在七年级科学教学过程中,选择使用的一些纪录片,供给参考。
二、科普纪录片在教学中的作用
1. 构建知识结构网络,促进科学知识理解
地球成长整个历史不是人们所能直接观察经历的,而是通过各种证据,推测还原出来的历史,无法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而《地球成长史》使用动画的方式,形象得还原了这段历史,弥补直接经验的不足,为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素材。这部纪录片跌宕的“剧情”和富有冲击性的画面,让这段历史变得生动有趣,不至于艰深晦涩,枯燥乏味,可以让学生学习七上第2章前就可以先在家自行观看。
2.再现科学发展历史,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BBC纪录片《光之舞—光学发展史》带大家回到光学发展的那段曲折历史。七年级学生对光学了解较少,而且这种类型的科普纪录片信息量较大,如果让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前去看,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对有畏难情绪的学生反而可能起反作用。所以建议截取相关片段,在相应新知学习后播放,这样学生看起来会轻松许多,而且这也是对知识强化整理的一个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跟随纪录片,经历科学观点建立的曲折历史,从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不断地逼近事物的本质,从中感悟科学家们对权威的批判质疑精神,领会科学家们不畏险阻,勇于探索的执着精神。
3.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升问题探究解决能力
以纪录片《细胞—隐秘的王国》为例,它还原了显微技术的发展推动人们对微观世界认识的历史,也是人类对生物本质追求的历程。该纪录片建议在学习完七上2.3生物的结构层次后使用。纪律片中为学生们再现了人类解开生物本质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都一一克服,其中涉及的科学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分类法,归纳法等,为学生自己解决探究问题提供间接经验。
三、在教学中使用科普纪录片的建议
1. 科普纪律片的使用要有的放矢
纪录片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非科学教学的主体,不能把科学课上成了视频欣赏课。要坚持只能用于辅助教学的原则,适时、适度。所谓适时,就是要注意纪录片的引入时机,或用于新课导入时,或用于活动探究时,或用于课堂总结时。所谓适量,就是要注意引入紀录片的片段长度,一般每节课播放视频总长度最好控制在10分钟以内。如果是长视频,无法剪辑的,可以选择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观看。
2. 注意科普纪录片的选取与再加工
教师在选择科普纪录片时,要全方位的考虑教材要传授的知识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身的专业能力等因素,合理选材,最大程度的契合授课内容。而且有些纪录片可能有多个版本,从初中学生英语水平和教学效果来看,尽量选取央视国语配音版本。在教学中,还可以结合教学设计,截取最能体现主题的精彩片段。
3. 科普纪录片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综合使用
科普纪律片相较于其他视频材料,含有大量的信息,学生在观看有些内容时可能无法迅速理解,而且如果观看时漫无目的,往往会遗漏很多重要信息。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科普纪录片与其他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在传统的讲授法或提问法中穿插纪录片,使它们紧密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理解,以问题为中心,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聂欣如. 纪录片研究[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 彭偲.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与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CALL)关系浅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3).
[3] 周玲玲. 高中地理视频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 长春师范学院,2012.
关键词:科普纪录片 科学素养 初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科普纪录片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初中科学在内容量,难度和思维性上都有很大的提升,而且七年级是孩子们科学学习的一个转折点,如果能在七年级让孩子们对科学有兴趣,拓宽视野,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对后续科学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表1是我在七年级科学教学过程中,选择使用的一些纪录片,供给参考。
二、科普纪录片在教学中的作用
1. 构建知识结构网络,促进科学知识理解
地球成长整个历史不是人们所能直接观察经历的,而是通过各种证据,推测还原出来的历史,无法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而《地球成长史》使用动画的方式,形象得还原了这段历史,弥补直接经验的不足,为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素材。这部纪录片跌宕的“剧情”和富有冲击性的画面,让这段历史变得生动有趣,不至于艰深晦涩,枯燥乏味,可以让学生学习七上第2章前就可以先在家自行观看。
2.再现科学发展历史,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BBC纪录片《光之舞—光学发展史》带大家回到光学发展的那段曲折历史。七年级学生对光学了解较少,而且这种类型的科普纪录片信息量较大,如果让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前去看,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对有畏难情绪的学生反而可能起反作用。所以建议截取相关片段,在相应新知学习后播放,这样学生看起来会轻松许多,而且这也是对知识强化整理的一个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跟随纪录片,经历科学观点建立的曲折历史,从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不断地逼近事物的本质,从中感悟科学家们对权威的批判质疑精神,领会科学家们不畏险阻,勇于探索的执着精神。
3.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升问题探究解决能力
以纪录片《细胞—隐秘的王国》为例,它还原了显微技术的发展推动人们对微观世界认识的历史,也是人类对生物本质追求的历程。该纪录片建议在学习完七上2.3生物的结构层次后使用。纪律片中为学生们再现了人类解开生物本质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都一一克服,其中涉及的科学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分类法,归纳法等,为学生自己解决探究问题提供间接经验。
三、在教学中使用科普纪录片的建议
1. 科普纪律片的使用要有的放矢
纪录片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非科学教学的主体,不能把科学课上成了视频欣赏课。要坚持只能用于辅助教学的原则,适时、适度。所谓适时,就是要注意纪录片的引入时机,或用于新课导入时,或用于活动探究时,或用于课堂总结时。所谓适量,就是要注意引入紀录片的片段长度,一般每节课播放视频总长度最好控制在10分钟以内。如果是长视频,无法剪辑的,可以选择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观看。
2. 注意科普纪录片的选取与再加工
教师在选择科普纪录片时,要全方位的考虑教材要传授的知识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身的专业能力等因素,合理选材,最大程度的契合授课内容。而且有些纪录片可能有多个版本,从初中学生英语水平和教学效果来看,尽量选取央视国语配音版本。在教学中,还可以结合教学设计,截取最能体现主题的精彩片段。
3. 科普纪录片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综合使用
科普纪律片相较于其他视频材料,含有大量的信息,学生在观看有些内容时可能无法迅速理解,而且如果观看时漫无目的,往往会遗漏很多重要信息。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科普纪录片与其他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在传统的讲授法或提问法中穿插纪录片,使它们紧密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理解,以问题为中心,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聂欣如. 纪录片研究[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 彭偲.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与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CALL)关系浅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3).
[3] 周玲玲. 高中地理视频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 长春师范学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