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这么久,你变了没有?

来源 :教学世界·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应该变一变,由知识得传播者变为学习得促进者、由主宰者转为平等的交流者、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由知识的灌输者变为灵魂的导游者。
  关键词:教师角色 学习的促进者 平等的交流者 课程的建设者 灵魂的导游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各地进行,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也在教师们心中刮起一阵又一阵“风暴”,任何一项改革的设想最终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本次改革要改变教育观念。以往,教师的事业被喻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辛勤园丁”“无私的春蚕、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而这些传统的角色定位,已不再适应当今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因此新世纪的教师要“变一变”了,不管多么艰难都要变。
  
  一、为何变?传统角色审视
  
  1、“园丁角色”
  说教师象辛勤园丁培育花朵那样无微不至关照学生。固然表达了人们对教师辛勤工作赞美、崇敬,然而园丁培育是自然界花草、具有不可弥补特点,教师培育是活生生的人,它具有许多不确定。园丁只须具备专业知识,辛勤付出会收获,而教师则有自己的智慧应对许多的“突然”,这一角色定位似乎没有充分肯定教师的劳动付出的漫长和形成性过程。
  2、“春蚕”角色
  这一比喻说教师象春蚕一样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无私奉献一生。“春蚕到死丝方尽”嘛,但新课程是师生共享、共赢的过程,不单只是教师无偿“付出”。另一方面,教师比作春蚕,是不是又否定了教师的进取意识、创新意识、而变成“作茧自缚?”这更不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3、“蜡烛”角色
   教师象蜡烛那样燃尽自己,照亮别人。这一比喻让人有二忧:一忧它反应“生重于师”的师生关系,教师围绕学生转。事实上教师不仅照亮别人,也要照亮自己,与学生“教学相长”。二忧教师是自然的人,有自己的生活和发展、情感、兴趣,一味燃烧,终有熄灭,岂不悲战。
  4、“灵魂工程师”角色
  这一比喻表明教师事业伟大与崇高,然而工程师摆弄工业设备,学生是块没有生命的任人摆布的零件吗?能按自己方案塑造学生精神,答案是否定的。
  5、“一桶水”角色
  这一角色强调教师专业能力,但现在“一桶水远远不够,应是哗哗流淌得自来水,随开随流。”“桶论”和“灌流”形象,而且采取“从上往下倒的姿势,这完全是应试教育模式。”
  
   二、怎样变?新课程改革下角色定位
  
  1、由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
  未来课堂上,知识将有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个人知识被激活,互动产生新知识比重增大。这样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感“地位发生变化。
  促进者的角色如何扮演?一是积极旁观。学生自主观察论、教师并不清闲。积极看,积极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所作所为,考虑下一步如何教导。二是给学生心理上采取各种适合方式。给学生心理上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三是注意教育学生得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2、由“居高临下”的主宰者转为平等的交流者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形成一个真正得“学习共同体”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3、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
  (1)由文本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多元课程。现在课程不单是一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而是由教材、学生、教师、环境四个方面提供具体新鲜内容教师在多种课程因素联系中,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2)抽象课程转变为体验课程
  新课程不再是教师传授知识,而是师生互动互学、交流体验,真正教学生懂得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4、由知识的灌输者变为灵魂的导游者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作为教师传授知识同时担起引导学生灵魂的责任。陶行知曾说:“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造得是‘真’、‘善’、‘美’的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使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
  有的教师说:“新课程,想说爱你不容易。”其实要说爱你也容易,那就是洗心革面。细心就是确立新的教學理念。代之以新得面貌重新塑造自己。走了这么久,老师,你变了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就能对新课程大胆说:“我爱你!”“‘并’执子之手,携子同老。”走了这么久,老师,你应该变一变了!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反思;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反思;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分析与课程管理的反思。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 课程改革 反思与评价    我国的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正处在关键时刻。我们应该更多地进行科学的反思,研究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究竟改掉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我们应该研究课程改革究竟出现了什么新问题,
期刊
长期以来,我们就提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记;教师安排实验,全班学生依葫芦画瓢,教师没有给学生留下发展、创造的空间,压抑了学生的创新和发展意识。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下面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的学习和理解以及近几个月的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期刊
摘 要:21世纪需要的是智能型、创新型、开拓型的人才。本文简要叙述了通过“唤起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拓展创新空间”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参与创新活动、品尝创新硕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体意识被唤醒,身心潜能被引出,创新的火花被点燃。  关键词:创新意识 创新的欲望 创新氛围 创新活动 创新空间创新硕果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措施,是素质教育的重
期刊
摘 要: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它是通过对事物的感知、表象进行分析、概括、归纳而获得事物本质的能力。  关键词:培养 求知欲 思维    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它是通过对事物的感知、表象进行分析、概括、归纳而获得事物本质的能力。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强弱,不仅与知识理论、水平有关,而且与思维方式有关。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那么,教师如何通过明理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民主和谐氛围的建立是创新、实践的基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是创新、实践的重点;教师适时有效的点拨是创新、实践的关键;学生美术能力的提高是创新、实践的归宿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对美术教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新实践    随着美术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美术课堂教学的主流。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原来印
期刊
一、中学数学教师要有“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的学习观    首先,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把自身知识的更新视为一种责任,使“终身学习”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其次,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从教师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来,并通过他“映照”在学生的人格世界中。作为数学教师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其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标榜的作用。这就要求中学数学教师按社
期刊
摘 要:分类是重要的认识方法,对文章的写作和阅读也是如此。文章体裁的不同,其写作目的、内容特点、表现方法及其对读者的影响也不同,从这几个方面即可辨识文章的体裁,以指导我们的写作和阅读。  关键词: 文章 体裁 分析辨识    语文教学要求掌握各种文体的性质特征,明确每篇课文的体裁,有目的地去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使文章的功能就得到应有的发挥,实现教学的目的。那么,一篇文章的体裁根据什么来确
期刊
创新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活动。创新的过程不是一个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需要以情感为动力。只有在智力和情感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学习者的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的效应。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使学生能够不断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应对挑战。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呢?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
期刊
摘 要:传统的历史教学只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强调的是记忆,属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再现型教育。而创新教育是针对个性差异化、多样化的教育,其基本目的是解决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创造新知识,它应该是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发现型教育。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教育学生    创新教育概念的提出,要求学习在进行数值教育的同时,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彻底改变“高分低能”现象,这就对学科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下面仅就
期刊
摘 要: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他们喜闻乐见的合适的情境,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英语生活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让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提倡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英语 多样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