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丰毅 失乐白鹿原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Co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丰毅以演技见长,以“各色”著称,他对小说《白鹿原》情有独钟,认为这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小说,但对电影《白鹿原》的失望,“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他却没避讳,直言“结果令人挺遗憾!”
  【采访手记】平静是福
  在很多媒体眼中,张丰毅以演技见长,以“各色”著称,加之他平素一向低调,除了一些他不得不出席的发布会,所以各种媒体上鲜有他的报道。
  虽然正值他主演的电影《白鹿原》公映,但是他面对面接受的采访也为数甚少。作为老友,他欣然接受了本刊约访,并把采访的地点定在他的家。
  他家的位置闹中取静,就像他的个性,能在声色犬马纷繁复杂的娱乐圈中独守一方清净。坐在宽阔的阳台上,四周有各式绿色植物环绕,硕大的遮阳伞下,轻风拂面,间或有淅淅沥沥的雨滴打在伞上,温润的茶香袅袅飘来……颇觉惬意。
  有些反差的是,对面身材健硕的张丰毅面前摆的是几个小巧精致的茶杯,但他喝的时候不是小口的品,而是大口喝……忽觉有一些喜感。十年的时间,每次采访见他都感觉外在没什么变化,气宇轩昂,很有精气神儿。
  张丰毅的“祥子”曾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他的第一部电影,之所以这个角色能落在他头上,他说就是因为他形象健康,很符合劳动人民的形象,祥子绝不能是那种脂粉气的。还有,《和平年代》拍摄过程中,现实中军人能做的他都能完成。
  虽然因外形硬朗被冠以“硬汉”,但生活中的张丰毅其实有很多柔软的情怀。这也让他觉得,不能把演的角色简单外化了,而是尽可能呈现其丰富性。所以,他演的英雄,非不食人间烟火的,而是真实、可爱,有血有肉。他演的枭雄曹操,也非彻头彻尾的阴险狡诈,而是很有人情味的。
  “如果让我演律师,那也不能认定律师就是文弱的、戴眼镜的,难道没有硬朗、爱运动的律师吗?”
  很多人担心他会把《白鹿原》中的白嘉轩演得太“刚”,但他凸显的则是他的“韧”,因为刚者易折,而“韧”则能独善其身。
  采访中他一直强调表演最重要的是把握好人物关系,能做到这点不仅要“用功”也要“用心”。而这两点,在生活中也很“实用”。
  “丰富”不仅体现在他呈现出的每一个角色,也体现在他自身上。不熟悉他的人看到更多的是他较真、寡言的一面,熟悉他的则觉得他风趣、憨厚。
  采访时,张丰毅的妻子霍凡也在家,偶尔她会坐在旁边,只是静静的听。间或说到家庭的话题,比如问张丰毅是个浪漫的人吗?她会评价两句,但说完马上会强调,这个别写,我不太习惯被媒体写。
  我说,网上和某期刊曾发表过写他们情感生活的文章。她赶紧澄清:“我从没接受过采访,上面写的很多内容都不是真实的。比如说我是他的粉丝才喜欢上他,其实认识他时我都没看过他演的戏。”
  她坦言自己的个性和家庭的教育都不希望站在台前。曾经是舞蹈演员和老师的她,现在基本回归家庭。张丰毅说,家里的事基本都是妻子来操持,阳台上的花花草草都是她侍弄的。
  幸福更多的是一种感受,有时不说也能感受得到。对他们来说此时就是“平静是福”。
  说起张丰毅的“静”,妻子也连连点头。她说张丰毅喜欢一种填数字游戏,家里订的报纸上这样的栏目,他都做了,不仅做的快且准确。随即,拿来各式报纸让我看,就是那种根据规律在空格中填上所缺的数字的游戏。
  因为信任,每次面对张丰毅,他都是畅所欲言。他称他决定做的采访,就不会拐弯抹角、闪烁其词,“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本次采访中,他没有避讳对《白鹿原》的失望和遗憾,但他称对事不对人,仅是艺术创作中的探讨和交流。
  BQ =《北京青年》周刊ZH =张丰毅
  演戏演的就是人物关系
  BQ:你曾看过三个版本的《白鹿原》,比较认可哪一个版本?
  ZH:最早一版是三个多小时的,按照比例来讲,各个人物都要更丰满一些,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很多不必要的戏留在上面。我提了一些意见,具体的说了哪些地方该剪。
  后来到柏林那一版,其他人的很多戏都删掉了,田小娥的基本没删。看完之后我就跟王全安说,这一版完败。后来制片人告诉我,回去还要剪的,又把电影局和专家们的删改意见告诉我了,我一看,在删掉后面这一段结尾的基础上,柏林那一版需要删掉的地方都剪掉了。
  BQ:王全安接受采访时说《白鹿原》的小说是一部史诗,涉及的容量、跨度和人物特别庞大,这些信息要浓缩成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一定得有取舍,而以田小娥的感情线为线索,更容易架构一部电影。
  ZH:我觉得这个戏有一个优点,就是剧组搭的班子很好,摄录美,服化道,还原的相当精彩,很像那个时代的人,演员也都演得好。
  这部电影本来可以拍成一个继 《霸王别姬》、《活着》之后的巨片。因为陈忠实的小说已经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每一部小说改成电影都要经过删节的,看你怎么删了。但是我觉得王全安对《白鹿原》的主题没有读透彻,总体把握不好。
  BQ:你怎么理解《白鹿原》的主题?
  ZH:就是写白鹿村的人,在白嘉轩的带领下,怎么面对大革命大动荡时期带来的冲击,和年轻人长大了,他们带来的新思想与他们之间的矛盾,以及怎样带领白鹿原的人繁衍生息,一直生存下去。你可以把田小娥写成一个好的爱情故事,或者写一个年轻人给白鹿村带来的新思想的冲击,但不能成为一个主线,这样就把《白鹿原》这么一个宏大的,深厚的题材给淡化了。
  BQ:据说,你最初读完《白鹿原》就对白嘉轩这个人物情有独钟……
  ZH: 应该是对小说情有独钟。我认为这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小说,以前我觉得比较好的书,都没有这么深厚。但是《白鹿原》特别的厚重,很客观的,史诗性的,述说了中国人、中国农民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的作为。
  BQ:小说中白嘉轩是个灵魂人物。
  ZH:白嘉轩是一个很传统很典型的中国农民,他身上最突出的一点是韧性。大动荡年代,人只有靠着韧性才能生存,不是强硬。“文革”以后,女性的电影居多,为什么?因为没有英雄,英雄都死了,只有女人靠着韧性活下来了。不是人们对女性题材偏爱,是没有办法。在《白鹿原》里,谁是英雄?白嘉轩曾经不太想失去原则,但没办法,识时务者为俊杰。他是有自己的原则又不为难自己的一个人,独善其身,是陈忠实笔下白嘉轩的魅力所在。   BQ:看电影的时候会觉得结尾“结”得太仓促,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都没有交代……
  ZH:因为有一些必须交代的内容没拍,如果不删,这种转承就太突兀。比如白孝文,之前他吃喝嫖赌,抽大烟,睡朋友的女人,然后出去当了国民党的兵。后来日本人的飞机来轰炸,接下来的场景就是锣鼓喧天解放了,白孝文转眼当了共产党县长……中间白孝文怎样从国民党投诚到共产党的过程没拍,所以就显得极其突兀,这样的结局观众能接受吗? !
  BQ:我想你之所以感到遗憾,也是因为你对这个戏这个人物投入了很大的心血,期望较高……
  ZH:每个人都花了很大的力气体验生活,在那儿和老百姓学语言,学割麦子,都奔着想拍出一部好片子……本来可以站在巨人肩膀上,结果有些令人遗憾。关于电影宣传的立足点也不对,本来是部深厚的戏,宣传时全在情色,这是一大失误。
  BQ:尽管各种评论对影片褒贬不一,但大家对你的表演都很肯定,觉得选你演白嘉轩很精准。
  ZH:我尽量使白嘉轩更为性格化、有幽默感,好看。并在许多细节上做了一些设计,希望呈现出的白嘉轩更丰富,更有韧性。
  演员在表演上一定得用心。这部戏对我来说是一种考验,它要求我去抓住人物的核心。因为我之前看过小说,人物性格一找就找到了。人物关系很重要,我和很多年轻人说,演戏就是演的人物关系。
  BQ:你跟陈忠实有过交流吗?他怎么评价你演的白嘉轩?
  ZH:有交流。他去探班时,觉得演员都表现得很好。他看到第一版时就说,白嘉轩演得好。其实,他们一开始挺担心,害怕我演成特别男人、很刚烈的那种形象。但是我知道白嘉轩不是这么表面化的,他很丰富。陈忠实说,《白鹿原》还要拍成电视剧版本,到时还希望我来演白嘉轩。
  做人最大的境界是大智若愚
  BQ:感觉之前你很挑戏,不仅挑角色、剧本,也挑导演和合作者,但现在你的包容性比之前大了。
  ZH:这是职业需要,一个戏,一个演员好,不叫好戏。比如我演《和平年代》,当时的尤勇、吴越、于小慧、高明每个演员都非常好。还有《历史的天空》,林永健、殷桃也都不错。《赤壁》、《白鹿原》演员都好。这么多年我一直都在学习怎么去演戏。各种不同的人物,都要好好用心琢磨地演。
  BQ:对一个以演技著称的演员,还称表演是无止境的,更难得……
  ZH:其实演得越多,戏路就越窄。工人、农民、解放军、古装戏都演过了,依然还有不同。现在的很多演员,演配角可以,演主演就不行了,就是没抓住人物关系。你可以不做一个用功的演员,但是要做一个用心的演员——理清人物关系,强化人物关系。另外,幽默也是一个演员的素质。演的角色越多,你留下的空间就越少,一个好演员,都是有可塑性的,反过来说,也是有局限性的。
  BQ:哪些角色是你花工夫也未必能演好的?
  ZH: 贾宝玉啊!(笑)我就是累死也演不了。再比如让我去演程蝶衣也不行。一个演员,要知道自己的短处。还有,现在的很多演员以为上了杂志封面就能火,那是虚火。没有作品,等于零。
  BQ:你给人的印象有些 “不怒自威”,有没有发现跟你合作的年轻演员有些怕你?
  ZH:有,他们觉得我不太说话,但是时间久了就不会了。上次我遇到一个年轻演员,一个男孩,他一和我对戏,就要哭,特别激动,挺崇敬我的。我觉得他是个不错的演员很用功,最重要的是,很有阳刚气。我说一定要保持这样的硬朗。
  我们这个年代的人一直认为男人得有男子气,女孩儿也得有女孩子的样子。现在这个社会,导向有问题,男女的审美都颠倒了。
  BQ:都说剧组的关系很复杂,依你的个性,跟大家相处困难吗?
  ZH:其实在剧组是很好呆的,但首先要业务好。像酬金、排名、拍摄周期、待遇这一切都是在进组前谈好的。那进组以后只有一件事,就是把戏演好。所以摄制组的人是很好相处的。(会跟剧组上下打成一片吗?)不会,但是我会跟助理说,一定要买水果分给大家,水果不能断。有朋友来探班,我也告诉他们,记得带水果来。
  BQ:你在表演和生活中的“坚持”大家都看到,但近来也发现“坚持”中也有“妥协”。
  ZH:之所以会妥协,是开始去考虑别人。年轻的时候我不太去考虑这些。虽然我拒绝参加《白鹿原》的宣传活动,但西安的首映我去了,因为制片人和陈忠实都希望我去。
  BQ:大家都在喊压力大,你的压力大吗?
  ZH:压力都是自己给自己找的。我没有什么压力。我想当导演,如果碰上好本子,我就去尝试。如果碰不上,就不要刻意去做,在心里准备就行。
  幸福就是平平静静,别不开心
  BQ:现在接戏的量不多,时间花在什么地方?
  ZH:看书对我来说是特别享受的事。我喜欢看传记,回忆录,比如《李作鹏回忆录》、《黄永胜回忆录》,比较吸引我的是深入写人物个性的。我也在看《历代通俗演义》。我还喜欢看侦探小说。喜欢推理,很刺激,很有智慧。像东野圭吾的书,《哈利·波特》,我都看,想象力太丰富了。
  BQ:有没有尝试拍些这类的片子?
  ZH:中国没有这类片子,写得好的更没有。(《和平年代》中你演的军人让大家印象深刻,没想过再演一个军人形象?)现在演,我得演团长以上的了(笑)!不过现在也没有碰到太好的角色。只要身体扛得住,有好机会,一定要尝试。
  BQ:健身已成了习惯,身体肯定没有问题的。
  ZH:嗯,早就习惯了。拍《白鹿原》时,刘威是开着房车去的,把锻炼的东西全带去了。一到固定的时间,我就去找他练。拍戏的时候,天气特别冷,我们剧组还有篮球队,在那儿还可以打半场。
  后来,刘威给我编了一个段子,说:本来张丰毅是有床戏的,但是脱了一看,都是肌肉,太不像农民了,就给删了。(笑)
  BQ: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在意“生活”吧。
  ZH:演戏只是职业,生活才是本。生活于我就是健身、打篮球和朋友交流,像我们这个圈子,很少交流,大家都有各自的戏要去拍。但是我们有个球队,每个星期大家都见两次,交流的机会就多。前几天,我还跟家人、朋友去采摘,枣子、核桃、梨。摘了好几个小时,真的很好玩。我喜欢大自然,喜欢草地上的野花。有一次在野外,蓦然回头,发现满山的野杜鹃,突然觉得特别愉悦。
  BQ:你的朋友中老朋友多还是新朋友多?
  ZH:主要是志趣相投的老朋友。每年都会回云南和他们聚聚,会忘了自己是明星。我们从小一起长大,谁也不会崇拜谁。在大城市长大,会单一。像我们小城市长大的,不孤单,我有很多农村同学,所以对农民一点不陌生,如果演农民就会很熟悉他们的生活。这对塑造人物和生活的积累有直接关系。
  BQ:你是个念旧的人……
  ZH:这是天性。是骨子里的一种朴实。心里有数就行,不能表现聪明,一表现出来就不聪明了。
  BQ:“生活”是要自己来感受的,而非表现给别人看的?
  ZH:恋爱,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如果幸福,偷乐就行。如果张扬,就变味了。我不喜欢大张旗鼓,别人也别想来打听,这是我的大男子主义。还有,我要养家,让老婆过得好。这也是我的大男子主义。(怎么理解幸福?)平平静静就行,别不开心。
  BQ:之前跟你聊,你对儿子管教很严,他现在也学表演了,对他的教育还是打击比赞美多?
  ZH:我儿子有个好处,就是从小承受力很强,呵呵,他在别人那儿听到的赞美太多了,有时候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所以,只要他来我这儿,我就会实话实说。打球时,他打不好,我就会臭骂他。(你跟他是不是朋友似的父子关系?)不是朋友,就是严格的父子关系。
  BQ:呵呵,有点像白嘉轩和儿子的关系。
  ZH:对,比较传统。儿子从小在我身边的时间少,我对他的教育都是在篮球场上进行的。前天打球时,我还踢了他一脚,他是前锋,该投篮的时候他没投。说到他,我想起拍《白鹿原》时的一个笑料,有一场戏是白嘉轩打儿子,导演说要拿拐棍把孝文打倒,那么细的拐棍怎么打倒。结果改成踢,我说,成泰燊来试一下,结果,第一条开拍后,第一次我踢太高了,大家笑说成武打片了。
  BQ:你打过儿子吗?
  ZH:打过啊,他初中时有次撒谎说没作业。我就拿了根最硬的皮带抽他的屁股。那时候他胖,皮糙肉厚。我说这件事情我再不教育你就没尽到当爹的责任。打了六七下,他觉着疼了就喊:“爸,我不敢了。”后来他也承认,这事儿他该被打。
其他文献
记住这张脸!他笔下的形象比《长袜子皮皮》还要火!马丁·维德马克2004年到2010年连续7年获得“读者评审团”评出的“年度最佳图书(适合6岁以上阅读)”大奖。根据瑞典作家基金会2011年10月公布的统计数据,2010年,他的作品在瑞典各大图书馆共被出借136.9393万次,成为图书出借率最高的作家(包含所有种类图书),而《长袜子皮皮》的作者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则屈居亚军。  BQ=《北京青年》周刊M
期刊
有人戏称中国China的谐音正是“拆那”,这显然是单对中国建筑物拆除速度迅猛,拆除范围广泛深入而言的。这种破旧求新的态势给人一种洪水一般的压迫感。这似乎是人们对中国当下面对传统生存状况的一种无奈的感受和言及传统普遍的一种无知现状。然而随着精英商业的崛起,越来越多的文化商人走上前台,他们把牡丹亭包装成奢侈品,把黄花梨供奉为神明之物。  而源自爱马仕的崭新品牌上下和有着250年历史的巴卡拉品牌却用自己
期刊
2012年环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经过5天5个赛段,19支职业车队的150位车手,用双轮飞驰过北京十个区县752公里之后圆满收车。  世锦赛冠军、快步车队的德国车手托尼·马丁卫冕了环京赛红衫;天空队的挪威车手哈根实至名归拿下冲刺王;年轻的爱斯特纳队爱尔兰车手丹尼尔·马丁成为环京赛爬坡王,意大利天然气车队是车队积分第一名,中国车手卓比奥斯队的焦鹏达在所有参赛车手里列总成绩第72位,两次环京赛两次不同
期刊
词典:  [学]:做动词用,有学习、讲述、模仿之意;做名词用,有学问、学校、学科之意。  [霸]:常用于指称霸、霸占;文采、才能过人之意。  [学霸]:原指把持学术话语的人。某些学术权威者或者某学术机构的成员以自己工作的机构为后盾,利用其在该学术上的影响力,对同行或非本系统的学术机构或个人进行毫无依据或完全恶意的打压和排斥,把持整个学术界,破坏学术界研究氛围的个人或群体。现也指称专注于学习,很少参
期刊
作为三星率先推出的产品种类,GALAXY Note 凭借开创性的S Pen 和超大屏幕设计打破了平板电脑和高端智能手机的界限,让用户可以尽情书写创意。10月16日,三星GALAXY Note系列第2代产品GALAXY Note Ⅱ登陆中国。GALAXY Note Ⅱ集高清大屏、1.6GHz四核处理器等强劲配置,以及“浮窗预览”(Air View)、优化的S Pen等多项创新功能于一身,强大的功能和
期刊
@中青报曹林:我挺喜欢这学霸。如今似乎很少关注爱学习的学生了,大学弥漫着一种过度社会化的浮躁,学生好像一进大学就想着找工作,不好好学专业课,一味去实践,拼命抢起点。人在每个阶级,应该去做那个阶段要求你做的事情。过去嘲笑书生气学生气,现在走向另一个极端,江湖气太重。  @连鹏(专栏作家):看清华学霸马冬晗答辩视频。钦佩她的毅力,但也感到悲哀。她很优秀,但把生活计划到每小时,是人还是机器?当你生命都被
期刊
BQ=《北京青年》周刊  L=李梅(心理咨询师)  BQ:马冬晗曾接受采访笑称自己有点强迫症,在普通人看来,能够几年如一日的严格规划时间并执行,确实有强迫倾向,你怎么看?  L:强迫症的判断需要和当事人详细交流后才能判定,虽然她这么笑称自己,但从心理咨询师的角度下这个判断,还得慎重,毕竟我没有见到她本人。强迫症的重要症状是有强迫和反强迫的痛苦,不知道姐妹俩是否有这个问题?  BQ:人们会说,如果强
期刊
曲家瑞给一个红头发、穿着蓝色背心裙的胖娃娃穿上香蕉色的大雨靴,让一对情侣娃娃相互扶持着站好,又让蓝色的小婴儿娃娃坐在兔子娃娃的身上……  今日美术馆二号馆,“未来通行证”展览的展厅内,背景纯黑,投影仪在一幕墙上投出娃娃的黑白幻象,另一面墙上贴满娃娃的彩色照片,曲家瑞在一处角落摆放各种不同风格的娃娃。  这些娃娃有的娇美,有的乖戾,有的孤离,“每个娃娃的身体里都有一个灵魂”。  这是曲家瑞带来的作品
期刊
“在今天,中国已经存在了很多人,他们游走世界,对外界的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热爱之情,而我们就是一个来自法国的品牌,当然,我们或许会在一些特殊客人的订单中融入一些更贴合他们情感的中国元素,就像我们在250年的历史中为印度的客户、俄罗斯的客户、阿拉伯的客户曾经做过的那样,但作为品牌的主体产品,我们不会因为来到中国就四处雕龙画凤。我相信那些真正热爱法国文化的人会对我们情有独钟,这也是一种对待文化平等而开
期刊
宝刀衡  中国民间素有“南剑北刀”之说,“南剑”指龙泉剑,而“北刀”指“宝刀衡”。“宝刀衡”祖上是姓叶赫那拉的满洲人,早在1644年随清军入关之前,就已经是享誉满洲的民间制刀高手。跟随皇太极大军进入北京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成为专为皇族和大内侍卫制作刀剑的御用工匠。乾隆年间,衡家曾为乾隆皇帝制作宝剑,名为“乾隆佩剑”。清朝鼎盛时期,衡家刀又称“官刀”,是皇室和大内的专用器物,普通百姓难得一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