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分析”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n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细胞的增殖》一课为例,介绍了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其思维品质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细胞增殖;分析;有丝分裂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6-0068-02
  引    言
  《细胞的增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其中“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遗传与进化》模块中“减数分裂”学习的基础,其在高中生物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在该节内容中,“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一个经典的高中生物学实验,该实验无论是在学业水平测试,还是在高考中,都是命题专家的“宠儿”。那么如何把这节课上得更高效呢?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改变了往日的常规方法,并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让学习内容变得整体、系统,让学生易于理解,从而提升其学习效率。
  一、大处着眼,整体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
  在学习有丝分裂时,学生对染色体和染色质间的相互变化,以及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的变化难以理解。为此,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先利用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1)亲代细胞要把它的遗传物质分给两个子代细胞,这两个子代细胞的遗传物质要一样,与亲代细胞也要一样,那亲代细胞需要做怎样的准备呢?学生则会想到亲代细胞需要把自己的遗传物质复制出一模一样的两份。(2)亲代细胞中的染色质呈什么形态?学生回答出细长的丝状。(3)亲代细胞的染色质丝乱如团麻,要均等分配给两个子代细胞容易吗?如何才能均分等长的两份?学生在已有“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的经验的基础上,自然想到染色质转变成杆状棒状则易于平均分配。(4)如果遗传物质均分好了,子代细胞的遗传物质需要和亲代细胞处于相同状态,染色体又该如何变化呢?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答案,即染色体需要转变成染色质形态。
  以上实际上是让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理解染色质和染色体相互转化的意义所在。同时,学生对有丝分裂间期的物质准备和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的分裂,两套遗传物质分别移向两极的意义,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小处着手,分析课题,引导学生完成实验设计
  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教师通常都是按照教材顺序,依次教学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再进行实验。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记忆相关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操作。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从小处着手,仅依据课题中的几个关键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分析。(1)观察有丝分裂,观察什么?学生在学习了有丝分裂的过程之后,知道了判断有丝分裂时期的依据是:染色体的行为、数目和分布。(2)如何才能清楚地观察到染色体或染色质呢?学生自然想到要染色。(3)染色质因何而得名呢?学生得出答案,即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4)常见的碱性染料有哪些?学生回答龙胆紫、醋酸洋红液和卡宝品红等。(5)如何观察?需要借助显微镜,需要制作观察装片。(6)为何要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呢?因为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分裂旺盛。
  这样从课题入手,针对关键词设计问题,能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使其了解实验原理,这实际上也就完成了实验的初步设计。基于此,学生对实验的每一个流程,都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操作起来,亦有据可依,有理可循,提升学习效率自然水到渠成。
  三、找准节点,条分缕析,引领学生绘制系列数目变化曲线
  在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故而关于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以及DNA数量的变化曲线图、柱形图识别和分析,历来是学生的易错点和失分点。如果学生能自主绘制出这样一系列曲线,那么识别和分析曲线,自然不在话下。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先提出问题,引领学生找准变化节点,然后逐项分析,最终成功绘制出了三类曲线。(1)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数量怎样才能加倍?DNA数量加倍发生在什么时期?DNA数量怎样才减半?减半又发生在什么时期?学生根据所学得出答案,即DNA的数量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因复制而加倍,在末期因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而减半。(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怎样才能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什么时期呢?染色体数目怎样才减半?减半又发生在什么时期呢?学生得出染色体数目在有丝分裂后期因着丝点的分裂而加倍,在末期因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而减半的结论。(3)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怎样才能形成?形成的时期是什么?什么时期又因何而消失呢?学生根据所学得出答案,即染色单体因染色体在间期进行复制而形成,因后期着丝点的分裂而消失。
  针对以上三种物质或结构,通过笔者设计的若干问题,学生基本都能绘制出各自的变化曲线。虽有瑕疵,但无伤大雅。
  四、开发“随手模型”,开发微观结构与学生体验的抛锚点
  模型不仅是教师进行生物教学的得力助手,更是学生开启生物之门的钥匙。教师巧妙运用模型进行教学,能加深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其综合能力。对于一些较为微观的结构,模型化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能夠把模型构建和学生的切身体验有机结合起来,其优势更是不言而喻。针对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微观结构甚多,许多内容学生难以理解的情况,在教学中笔者尽可能把这些微观结构和学生司空见惯的宏观结构进行类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氨基酸结构通式”时,笔者先出示几个氨基酸的结构简式,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其中共同的部分,进而总结出氨基酸的通式。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将氨基酸通式和人体的结构进行类比:R基相当于人的“头部”,中间的“C”原子相当于人的“躯干”,“H”相当于人的双腿,而氨基和羧基则相当于人的“左手”和“右手”。通过这样的类比,学生在迅速记住该通式的同时,很好地理解了组成人体的20种氨基酸只是它们的“头部”不同所致。
  再如,在讲述“染色体组”概念时,笔者先请每位学生伸出自己的左手,将其中的每个手指看作一条染色体,则左手的五个手指便组成了一个染色体组,右手的五个手指自然也构成了一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然后笔者让他们将两只手的手指一一对应,便有了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的模型。
  又如,在讲述“神经细胞结构”时,笔者同样请学生伸出自己的手臂,将手掌看作是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五个手指则变成了较短的“树突”,长长的手臂则类似于神经元的“轴突”。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课堂上教师通过挖掘一系列“随手模型”,不仅可以让学生轻松掌握一些难以理解的微观结构,而且能加深他们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进一步开发“自身模型”的欲望。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结    语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难”“繁”之处,从不同的纬度,通过由“问清楚”到“析明白”的策略,做到删繁就简,化难为易,让“多角度分析”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彭小明.教学板书设计再论[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07):41-43.
  作者简介:张文秀(1975.3—),女,江苏吴江人,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途径探索问题解决的策略,激活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作者对学生分数应用题常见的错误及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运用对比、正确使用画图、构建数学模型、引导学生归纳特性、转换思路等策略激活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能力,阐述了自己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分数应用题;测试内容;解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
期刊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语言区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了相对安静舒适的区域空间和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在小班语言区,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能够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在区域活动中得到发展。文章对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语言区;小班;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 要:大学生群体的情感问题越来越严峻,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在社会快速发展和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他们的情感问题也呈现多元化、复杂化,而高校辅导员凭借经验开展工作经常遇到瓶颈,效果不理想。因此文章从社会工作视角切入,分析大学生情感问题,发现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对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文章对此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辅导员;案例;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向文本的第一步,是课文第二或第三课时的重要基础,因此第一课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第一课时到底该怎么上,上到什么程度,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所以对小学语文第一课时的有效性进行教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一系列有关青年的重要讲话中,逐步形成了其内涵丰富的青年观,全面又深刻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以及“怎样培养青年”这三大基本问题,为新形势下党的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是新时期青年成长成才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然而当前我國高校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问题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人才的迫切需求。基于此,以习近平青年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小学教育阶段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还要对学生的体育课程加强关注,帮助学生在成长早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他们学到更多的体育技能,逐漸增强其自身体质。本文针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为提升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构建小学体育高效教学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相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而且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特点,对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进行分析,认识到影响学生兴趣的问题,旨在通过问题的分析构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进行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满足小学数学课程的创新教学需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艺术财富,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学习内容。在信息化、国际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青少年对中国民族音乐欣赏作品的认识和了解略显缺失。中小学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经典民族音乐欣赏作品重复呈现,如何把握好这两个学段对同一作品的不同教学要求的处理和实施,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话题。本文以《瑶族舞曲》为例,着重阐述中小学衔接教学中中学课堂教学策略上需要关
期刊
摘 要:对于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文章论述了“六步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①借助学件,搭建“脚手架”; ②展现情境,导入“学习支点”;③独立探究,突显“自主性”;④协作学习,提升“多样性”;⑤自主创作,展示“创造力”;⑥效果评价,体验“成功感”。文章力求通过“六步教学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建构认知结构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法;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 要:高中体育课堂改革新趋势,主旨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助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与实现,进而促进体育教学过程趋向完美,优化体育课堂,拓展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宽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共同分享合作学习和精讲多练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合作学习;精讲多练;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