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离职员工挖一挖“剩余”价值

来源 :中国MB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sliuxi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雇员桌子上一台价值2000美元的台式计算机不见了,公司一定会对此展开调查。但是如果一位掌握着各种客户关系,年薪10万美元的经理被竞争对手挖走,却不会进行调查
  甲公司是一家中等规模的广告公司,员工总数50人左右,下设总经办、业务部、设计部、工程部等部门。一直以来,公司的内部员工管理实行部门经理负责制,并且没有单设人力资源部,因此普通员工的招聘、录用和解雇一般都是由各部门经理自行决定,总经理康鹏只需要在最终决议上象征性的签一个字就可以了。出于对各部门经理职权范围的尊重,康鹏对部门的内部的经营管理细节基本上很少过问,与普通员工之间也很少进行正式的单独谈话。
  两年前,康鹏任命原总经理助理季晓彬为业务部经理,从那以后,他发觉这个部门的人员流动性比原来大了许多,不少业务员做了半年不到就换了,同时一些元老级的主管也相继离开了公司。虽然两年来公司开辟了不少新的市场和经营领域,整体的盈利情况也还过得去,但细心的康鹏同时也发现一些熟悉的老主顾的名字也渐渐从订单上消失了,对此他一直有些纳闷,但碍于制度他又不好多问。
  两个月前,在一次招标会上康鹏碰到了一个强劲对手,对方仿佛对自己公司的报价方式和价格底线非常熟悉,几轮报价后甲公司狼狈的败下阵来。招标会结束后康鹏才得知对方公司的项目经理原来是不久前刚从甲公司业务部辞职的一位资深主管小路。在闲谈中小路告诉康鹏,季晓彬在总经理助理这个岗位上确实曾经干得很出色,但是要他来主持一个部门的工作却并不合适,他不善于处理与下级的关系,对于业务员费尽千辛万苦争取来的客户,他总要想办法据为己有,对犯错的下属也过于苛刻,许多员工都忍受不了这样的上级而最终选择跳槽。他甚至对离职员工也百般刁难,经常扣发他们应得的福利和薪水,这些员工在离开公司时往往心怀怨气,他们不仅带走了大量的客户关系,并且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遇到与甲公司进行业务竞争时也绝不会手下留情。
  美国哈尼根公司的总裁曾经说过:“如果雇员桌子上一台价值2000美元的台式计算机不见了,公司一定会对此展开调查。但是如果一位掌握着各种客户关系,年薪10万美元的经理被竞争对手挖走,就不会进行调查,员工们也不会被叫去问话。”
  有许多公司已经意识到他们正在失去那些优秀分子,但他们不知道是哪些人离开了,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离开,甚至连他们去了哪里也不知道。这些公司一面在不断招人,另一方面同时也有大量的人才在不断流失却不知其因,事实上,他们很少会有耐心去主动倾听来自一个辞职员工对公司的看法。
  员工的离职总会有一个对企业不满的理由,企业的管理者们应尽量与其进行面谈,了解其离职的真正原因。与在职人员相比,即将离职的员工在谈及对管理模式、工作环境和职位评价之类的问题时的顾虑要少得多,并且也能够摆脱主观意识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对其所熟知的情况发表评论。
  与员工进行离职面谈时,要注意尽量营造一个比较轻松随意的谈话氛围,使员工认为公司的管理者乐于聆听他们的意见,这些建议和看法将被得到认真对待。面谈时应注意谈话技巧,必要时可采取善意的鼓励方式,引导其坦诚说出对问题的真正看法,甚至是一些在往日工作中敢怒而不敢言的批评。总而言之,只有通过建立起相互信赖的真诚对话方式,管理者才有可能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从而了解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和对供职岗位和环境的客观评价,获得其对公司内部管理和今后发展的合理化建议。公司可根据实际状况对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防止类似情形的继续出现。
  这是个充满诱惑和变幻的社会,不可否认,即使你尝试过所有的办法去留住人才,但是某些精英分子还是会离开公司,无论是对公司还是职员来说,“终生员工”的概念都是不太现实的。在许多管理者看来,这些人在离开公司的同时也脱离了与原公司的一切联系,他们不再为公司创造财富,公司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现有和潜在员工的管理和激励上面!那么,离职员工到底是“泼出去的水”,抑或是“被遗忘的财富”呢?
  近年来,许多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出现了一个新的职位:“旧雇员关系主管”,专门负责保持与前雇员的联系和交流工作;建立离职员工档案:CRC(Communication Records Card Of Leaving Employee);定时寄送最新的通讯录;邀请他们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为他们发去公司的长期发展规划、业务方向和内部管理变动情况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帮助这些离职员工。通过交流与沟通,这些离职员工不仅可以为原公司继续传递市场信息,提供合作机会,同时也可以结合现供职岗位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感受,对原公司的内部管理和运作方式提出宝贵的改进意见,事实证明,有相当数量的离职员工最终都变成了原公司的拥护者、客户或商业伙伴,继续为公司创造着大量财富。
  一直以来深谙此道的麦肯锡公司在旧雇员关系的管理方面投入巨大,他们把离职员工的联系方式、个人基本情况以及职业生涯的变动情况输入前雇员关系数据库,建立了一个名为“麦肯锡校友录”的花名册,他们把员工离职称为“毕业离校”,现在这些离职人员中不乏上市公司CEO、华尔街投资专家、教授和政府官员,这些人至今与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其实麦肯锡也很清楚这些离职的人才再回到公司的可能性并不大,但这些身处各个领域的社会精英们随时都会给麦肯锡带来更多的商机!以生产服务器著称的SUN公司CEO麦克利尼也说,他为SUN公司培养出众多的CEO感到自豪而不是懊恼!
  中国有句俗话:“好马不吃回头草”,现在许多企业主在对待离职员工的态度上也抱有同样的成见,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跳槽员工的“忠诚度”值得怀疑,同时返聘员工在面子上也说不过去。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关于如何“留住人才”这个概念的范畴其实是很广泛的,人才的跳槽离去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公司的一种损失,“新草看上去可能更绿一些,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所以应该叫他们回来,并告诉他们公司非常想念他们。第一次雇用他们时可能由于了解不够而不知道她们的价值并做出相应承诺,但在第二次你就可能发现金矿!”人才跳槽之后的经历对他们而言是一段宝贵的财富,不同的环境和工作内容进一步锻炼了他们的能力,阅历也随之增加,回归者的选择往往经过了深思熟虑,这些人对公司的忠诚度也更值得信赖。对公司来说雇用一个熟悉本职工作的旧职员与招募一个新手的成本相比要低得多,分析数据表明,雇用一个新员工所需支付的招聘、培训费用以及相关的业务耗费超过了所需支付给该员工的个人薪酬,但是如果这个人原本就熟悉公司的现有的业务流程,能够顺畅的与公司管理层进行沟通,并且无需支付上岗前的培训费用呢?
  “返聘员工”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大公司员工招募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摩托罗拉公司对于离职员工的返聘有这样一条规定:如果公司员工离开公司90天以内重新回到公司,其工龄将跳过这一段离职时间连续计算。斯普林特公司甚至在雇员跳槽半年后仍会打电话给他们,请他们回答诸如“你离开公司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否怀念原来的工作岗位”之类的问题,或以亲切关心的名义,尽力争取跳槽员工的回归。
其他文献
近来查阅部份2000至2002美国以各州为基础之数据,发现一些有趣现象,现与读者分享,希望有所启示:  甲) 全国 = 全国人均收入为三万多少许美元,持有大学学士学位者占百分之二十四,平均住宅房价近十二万美元,而人口约二亿八千五百万左右。  乙) 人均年收入 = 较低的州由二万余美元起,约全国平均百分之七十五,高的则有四万美元多,也不过是多全国平均百分之四十,相差幅度不算很大(约一点六),亦即州与
期刊
让人百思不解的事实    2003年4月15日,海王生物2002年度的年报出台了,数据显示在2002年度里,海王生物的主营业务收入约8.3亿,实现利润为4222万,每股收益为0.13元,收益率为2.5%,广告投入约1.33亿。比较2001年,主营业务收入约7.65亿,实现利润为6965万,每股收益为0.31元,收益率为4.21%,广告费投入1.87亿元。 2003年第一季度主要财务指标显示,每股收
期刊
他问会计师,“我们赚了多少钱?”会计师的回答是:“你想赚多少?”  当还是学生的时候,拿到一张59分的考卷,你有什么想法?  你也许会想,老师,为什么这么苛刻,这一题别人都有8分,我只有2分,能否再给1分就好,拜托啦。老师心中也会想:“只有1分嘛,就算了。”便会将59分改为60分,所以成绩单60分的同学,原先可能是不及格的。  如今你成为公司经理,替你改分数的人也许换成你的会计师。  这就是59分
期刊
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直是企业界热门话题。  一方面,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的数量和实力还远不足以满足民营中小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国有大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小额贷款监控困难,管理费用较高。不仅债券融资和公众股市对中小企业要求苛刻,而起步阶段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也多侧重于投资高科技企业和成熟企业,无法解决中小企业的权益性融资需求。  那么在我国现有基础和市场环境下,如何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呢?    
期刊
什么是经济学家最喜欢的食品?非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Big Mac)莫属。  这倒不是因为这些头脑精明的家伙认为吃汉堡能获得最高回报率,而在于这种食品的独一无二的性质:消费者可以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买到它,而且成份和口味几乎不变。经济学家根据这一特性就能预测汇率市场的变动。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假设认为,一美元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买到相同质量和数量的商品,或者说同质同量的商品在世界各地的价格应当是相
期刊
一、MBA考试的发展历程与形势    1990年中国首次设立MBA学位,1991年批准清华大学等9所大学试办MBA,到2000年已批准了62所,今年将达到70所左右。1997年开始MBA实行全国联考(每年1月份、毕业可以发学位、毕业双证)、GRK考试(每年10月份,毕业只发学位证),设英语、数学、语文与逻辑、管理、政治(学校命题)5门考试,全国统一设立录取分数线(一般为四门260分+政治65分),
期刊
目前全国有87所高校开办MBA课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北航在“练内功”的基础上,提出打造专业MBA品牌的发展战略,他们今年的民航管理方向MBA吸引了100多名学员报名。2002年在全国MBA报名人数平均下降20%的情况下,北航MBA的报名人数上升47%;今年的报名人数又在去年的基础上上升8%。  北航是以什么优势吸引众多的准职业经理人加入他们的队伍?记者专门采访了北航经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夏国平
期刊
“商学院院长应该是管理精英(Chief AdministrativeOfficer)还是学术领袖(Academic Leader)”?访法国ESSEC商学院院长皮耶罗塔裴尔。  11月5日北京的早晨非常寒冷,记者在皮耶罗·塔裴尔(Pierre Tapie)登上飞机前的两个小时,采访到了这位法国著名商学院ESSEC的院长。    商学院有两种院长    在商学院管理中,人是核心。  商学院院长是核心
期刊
胡润此次抽取了2000个富人样本,在范围逐渐向100名缩小的时候,许多富豪的心情也随之变化。胡润对记者说“一些富豪得知自己排名不在百富之列时,很明显地松了一口气,连声说‘好的,好的’。”而那些紧邻100名的富豪,如第101、102名,放松的心情更为明显。  网易(NTES)股价已经雄踞70美元的历史最高位,这和2年前0.52美元停牌警告风波之下的网易,俨然是天堂和地域之间的差距,而这样的数字,透过
期刊
主持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世纪大讲堂欢迎大家!  在一百多年前龚自珍曾经写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百多年后,为了感谢龚自珍的劝说,天公真的很作美,所以呢每年都给中国抖擞出一大批人才来。  现如今中国缺的不是人才,而是人才管理。今天呢,阿忆就给大家请来了纽约福坦莫商学院的终身教授杨壮先生,请他给我们讲一讲,美国和日本的人才管理是什么样子,我们中国可以吸取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