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师生冲突消解新思路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c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师生冲突是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常态现象。本文探讨的冲突主要发生在校内,包括课堂内和课堂外,冲突性质主要有良性冲突和恶性冲突,冲突形式主要有情绪冲突、语言冲突、肢体冲突。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冲突原因从大脑发育的层面看,主要是因为学生大脑发育不完全,大脑尚不能整合运作。师生冲突是一个问题和危机,如果引导得当,必将成为儿童发展的重要契机。本文从左右脑整合、上下脑整合、共情力的发展三方面探讨消解师生冲突的新思路,帮助学生控制情绪,理清问题脉络,对冲突做出理性反应,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理解他人的感受,发展共情能力,建立和谐、安全、有爱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师生冲突;小学;全脑教养理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4-0047-03
  师生冲突是由于师生在“目标、价值观、资源多寡”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对立、分歧或相互干扰的教育教学互动[1]。汪昌华对八所小学进行的师生冲突机制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小学师生冲突从无到有,常产生于三年级[2]。冲突主要因学生由纪律问题遭到老师批评而不满导致,学生情绪激动,对权威的抗拒,由此带来师生关系变化及行为转变。课堂内冲突主要指学生与教师在教学内容和课堂纪律上的冲突,发生在正常教学的课堂中;课堂外冲突包括课堂内冲突的衍生问题,以及教师作为第三方处理学生之间的人际问题或学生道德品质行为问题而产生的冲突。从冲突原因的性质来看,有表面性问题引起的为良性冲突,如违反纪律被教师批评;由核心价值问题引起的为恶性冲突,如因反感教师而违纪受批评。小学师生冲突多为良性冲突,也存在由良性冲突未及时有效消解,学生挤压情绪而对教师产生敌意不满发展成为恶性冲突。冲突发生后,师生冲突形式有情绪冲突、语言冲突、肢体冲突,三种冲突形式单一或者混合出现。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基于对大脑结构及运作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实用性极强的“全脑教养法”。该方法结合了心理学、神经科学、脑科学、社会学等学科,从大脑各个部分的不同功能出发,通过整合脑功能,改变儿童思维方式,认识自我,深入理解自己的经历,共情他人,对问题做出理性反应,使儿童与抚养人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师生关系与亲子关系虽然存在不同,但儿童与成年人发生冲突的机制存在一致性。冲突的形式也多集中在情绪和言语上。儿童管理情绪的能力和思维方式在家庭和学校中表现出一致性。基于此,全脑教养法给了消解师生冲突一个全新的思路,帮助教师理解儿童发展规律,增强儿童应对困境的能力,掌握基本自我管理和与人沟通的技巧,使儿童在学校快乐自由成长,为情感与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左右脑整合改善儿童情绪
  人的大脑在解剖学上是分离的,功能也不同。左脑是逻辑、语言和求实的,负责理解、推理和判断,右脑是情绪的、非语言的、经验化的,负责空间形象记忆、身体协调和想象。以情绪来说,右脑接管人的感受,如果被右脑全权控制住,人的情绪就会泛滥,如果忽略右脑而只重视左脑的逻辑,人们将活在情感的荒漠中。左右脑协调运作,儿童才既能正视自己的情绪,情绪有着落点,又能运用逻辑去分析问题,平衡两者才能解决冲突。师生情绪冲突的表现往往是教师忽略学生的情绪感受,强调责任和说教,儿童在自己的情绪混乱中越发恐惧和抓狂。教师首先要进行情感联结,温和地感受儿童的感受,让自己的右脑与儿童的右脑沟通,让儿童放松下来,降低防御,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自然,才有了对话的可能性。然后听儿童表达,帮助儿童复述他的经历,让他左右脑一起工作。解决冲突的关键是联结第一,解决第二。
  下面一段对话,示范如何促进儿童左右脑整合来管理情绪。
  学生A:“不公平,不公平,为什么小明讲话你不批评他,我只说了一句话你就批评我。”
  (学生A从座位上站起来,大声质问教师,情绪激动,甩掉了手里的笔。)
  教师A:“我知道你很生气,心里觉得委屈,堵得慌。你可以大口吸气呼气让自己舒服一点,慢慢坐下。”
  (教师A走到学生面前,轻轻抚拍学生的背,眼睛尽量与学生A对视,温和轻声回应。)
  学生A:“就是不公平!”
  (音量已经明显降低)
  教师A:“刚刚发生了什么你再回顾一下,你还看到了其他同学什么表现,如果是违反课堂规则的行为,我会公平对待。”
  (下课后,教师A与学生A 进行事件回顾,抚平负面情绪,做出公平措施。)
  二、上下脑整合帮助儿童自我控制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栋两层小房子,下层楼包括脑干和边缘系统,为原始区域,负责基本的功能,如呼吸眨眼,冲动反应,愤怒恐惧等强烈的情感。上层楼为中部前额叶皮层,是进化区域,负责思考、规划等。下层大脑在儿童出生就已经十分发达,而上层大脑要到二十几岁才发育成熟,這也是导致儿童行为的冲动性、注意力控制能力差的原因。联通上下层大脑的心智阶梯,垂直整合大脑,意味着上层大脑可以监视下层大脑,帮助下层平息冲动情绪和行为,也就是锻炼儿童先思考后行动的能力。儿童在校期间,特别是低年段儿童往往因为冲动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儿童事后因为恐惧和内疚封闭自我,退回到下层大脑的防御反抗区域,被情绪掌控,逃避问题。此时如果无视下层爆裂的情绪,去跟儿童讨论后果和行为是没有用的,他根本无法处理这些信息。此时的首要任务是带儿童暂时离开问题场景,平息下层怒火,保持耐心和安慰,一旦他愿意往上层发展,才可以谈论儿童不恰当行为及其后果,并且清晰边界。
  下面一段情景,帮助示范如何建立儿童的心智阶梯,整合上下脑。
  美术课上,学生B 的同桌不小心把颜料滴在了他的画纸上,学生B认为同桌是故意的,大声尖叫,还把颜料大肆洒在同桌的裙子上,同桌大声哭泣,因为那是一条新裙子,全班喧哗。
  教师B:“你很生气对吗?”   (带学生B 离开座位,离开情绪情境。在教室后面,教师面向学生B,背对着其他同学。)
  学生B:“是的!”
  教师B:“你为什么生气呢?”
  (教师温柔,不加指责地询问缘由。)
  学生B:“她把颜料弄在我的画上了,她是故意的。”
  教师B:“你的画被弄脏了,你很难过,你很珍惜你的画。有什么办法可以进行补救呢?你需要什么帮助,可以询问我。是同桌弄脏的,你也可以请他帮你处理。但是你把颜料灑在她的画纸上,这是不对的。”
  三、共情力发展整合自我和他人
  无力感受他人的情绪,也是一种心理缺陷。往往我们把这个方面的障碍误解为孩子的品性问题。这些儿童同样可以通过思维拓展,完善“我”的概念以及“我们”的概念,体恤他人情感,从他人角度去看待问题。大脑研究解释“镜像神经元”是共情的根源,反射他人的情绪和行为意图,也让我们可以模仿他人的行为,与他人的感情产生共鸣。这也意味着,如果能与人有一次处理冲突的重要谈话或者美好时光,我们也可以习得共情的技能。
  小学师生冲突过程中,经常遇到儿童面对教师严肃生气的表情仍然无动于衷,我行我素,或对教师的训诫教导极力争辩,执拗维护自己的立场。教师只有表现出情绪的管理智慧、合作的态度,包容和耐心聆听,学生才有机会表达自我,变得更加接纳,与教师建立联结,体会安全感和存在感。
  以下情景演示如何向儿童表达情绪,并引起共鸣。
  教师C:“你昨天今天的作业都没有按时完成,我觉得有些失望,心里好像落空了一块。”
  (教师叹口气,肩膀耷拉下来。)
  教师C:“你什么时候也有落空的感觉呢?”
  学生C:“我妈妈答应给我买乐高玩具,但是没有买,那个时候好像跟你说的落空有点像。”
  教师C:“对呀,当别人承诺我们,或者本该做什么而没做的时候,我们就有失望的感觉,这种感觉并不好受,为了避免这样的感觉影响我们,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进一步探讨如何自我监督完成作业的细则。)
  全脑教养的理念可以指导师生冲突的解决,关乎问题本身的处理,也关乎儿童的未来社会技能的习得,关乎儿童的未来。通过大脑整合,教师与儿童在冲突中建立联结,将冲突的危机转换为示范和教授儿童处理冲突的契机,引导学生学会处理情绪的办法,教会学生思考,尝试了解他人的想法,发展出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为他们建立更加成熟、充实、友善的社会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振中.重新审视师生冲突——种社会学的视角[J].教育评论,2000(2):40-42.
  [2]汪昌华.小学课堂师生冲突产生的机制与过程[J].中国教育学刊,2014(12):67-70.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成都,610068)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关键词〕生涯辅导;高三学生;志愿填报  这是一个高考专业选择和志愿填报“倒逼”生涯规划的时代,每个高中学子都时常会面临选择,理想的大学、心仪的专业、适合的工作,每一次选择都会对未来的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很多人在年少时期都曾雄赳赳、气昂昂地拥有过当科学家、外交家、画家、教育家等海阔天空的职业梦想,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边是壮志凌云的远大理想,一边是坠茵落溷的冰冷现实,作为临近毕业的学生,如何
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当前我国经济若干问题》一书。这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同志继《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一书出版之后的又一新著。它汇集了作者近两年来所作的报告和写作的论文共十七篇,约十六万多字。  坚持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发来研究和解决我国各方面的经济问题,这是作者贯彻全书的基本思想。我国原来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刚刚发展,手工劳动、半自给性的小农经济还占绝大优势。作者根据我国这
提 要:本文以太仓库为切入点,指出张居正时代的中央财政制度改革是在屯田、盐法开中、民运等原有财政体系日渐无法满足北边军镇基本常规需求的情况下,在嘉靖、隆庆以来持续改革的基础上,为改变太仓库长期入不敷出的局面而进行的努力。这次改革在财政方面展现出强烈的中央集权化倾向,但其间太仓库收支渐增的趋势仍在,收不抵支的隐患仍存,北边军镇屯田等原有财政供应体系日渐失效的基本问题未能解决。张居正死后,太仓库财政
提 要:明朝官员的奏疏中,多有建议“民生”的内容,常使用“国计民生”一词,还以“吏治民生”讨论问题,反映出“民生”问题具有连接国家与社会的性质。儒家民本思想的核心以使民生顺遂为归宿,这一观念渗透到国家统治的模式当中,成为君德、官箴的要求。民生与国计一体两面,国家与社会为紧密相连的互动关系。吏治与民生的关系要求官员当官为民、造福一方。  关键词:国家与社会;士大夫;民生思想;《明经世文编》  明清文
文化、出版工作日益发展,新书越来越多。本刊每期只能容纳不足十篇书评,多数新作未能向读者推荐、评述,为一憾事。读者建议多发表短小的书评,于是有“品书录”之设。  品,犹浅尝也。所谓“品书”,就如品茶、品酒,只是对新出书刊略一品味,述说感想,并不是深入的评论。我们希望品尝者能直抒己见,好就好,坏就坏。但是一本书价值究竟如何,有时需要反复讨论研究,不能做到一品即准。从一定意义上说,这里只不过谈了某本书读
相对而言,在历史的进程中,东方美术的美学特征较少变化,始终徜徉在古典和谐美的范围内,其美术的艺术风格也较为单纯。而西方美术的美学特征从古典的和谐美,到近代的崇高美,再到现代的“以丑为美”,其间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其美术的艺术风格也是不断花样翻新的,它驳杂斑斓、波诡云谲,常常给人复杂、散乱、难以把握之感。有感于此,英国的萨日·考纳尔女士撰写了《西方美术风格变迁史》一书,描述出西方世界从古希腊到二十世
在《曹禺传》的全书之首,作者提到曹禹曾对他说:你要写我的传,应该把我的心情苦闷写出来。读完这本传记掩卷以后,确实感到:曹禺似乎生来就是一颗苦闷的种子。苦闷(不是愤怒,不是忧伤),好象是曹禺进行艺术创造的一种个人情感特征。身世的苦闷,家庭的苦闷,社会的苦闷,交织在一起,在曹禺胸中郁结,躁动,遇有罅隙,便会奔泻而出。不论是郁热闷燥的雷雨天气,还是阴沉黑暗的日出之前,那使人透不过气来的官宦世家,那黑压压
毋庸讳言,写在副标题中的“心理积存”这四个字,是从我老师所谓“心理积淀”的提法中变化而来的,而且,我们选用此类大同小异的说法,都是意在指涉理性或其他心理内容渗入并塑造感性的过程;由此也就可以说,我们都对人类的情感本性采取了历史主义的态度,都认为人类对世界的感知能力与情感反应,有可能在时间中得到生成和迁移。  不过,两代人之间仍有基本的分歧。李泽厚老师利用“心理积淀”的说法,主要是来描绘他所谓“心理
一  在西安走访陕西省博物馆,由正门大厅沿着台阶进入地下层,参观唐代壁画珍品馆,隐隐约约感到,自己正穿越时空,走入了地下的墓室。可以想象,在秦汉帝陵的黄土地下,过去的盗墓贼打了坑道,进入墓室的时候,提心吊胆,移动着忐忑的脚步,怕触动了机关,牵动从暗处射出的毒箭,或是坠入满布毒蒺藜的陷坑,那种夹杂着危险的兴奋,接近金银财宝的诱惑,在黑暗中散发不可告人的邪恶,已经重复上演不知多少次了。  壁画珍品馆最
看完既不是小说、又不属报告文学的《绿洲笔记》(艾青著,四川人民版),感到在书中似乎过于平铺直叙的描写中,有更多的东西,这些东西无以名之,姑称为“返朴归真”。真实,能使军垦战士在《绿洲笔记》里看到了自己——不是那些扭扭捏捏,加上了作家的各种异样的感情而变了态的“自己”。在这里需要的是心心相印,一些多余的点缀,反到会引起隔膜以至反感。  作者不愧为诗人。他能把普通的人生酿造成一杯醉人的红葡萄酒,使这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