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节的两条路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owfast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7年9月开始,国内的整个摄影界就进入各类摄影节的氛围中,摄影人像在赶场子一样,不是在准备摄影节展览(及相关活动),就是在去看摄影节的路上。11月,本刊记者几乎不带喘息地观看了两大摄影节——丽水摄影节(11月15日至19日)和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2017年11月25日至2018年1月3日,以下简称“集美·阿尔勒”)。诚然,摄影节不仅是摄影人的聚会,它还为包括观众、策展人、研究者和收藏家在内的整个摄影群体提供了一个平台,与美术馆展览、摄影杂志和书籍一样,这其中可能蕴含着当代摄影的发展趋势,助推一些作品和一些摄影家突围而出。
  之所以把丽水摄影节和“集美·阿尔勒”放在一块儿来谈,是因两个摄影节时间上刚好是一前一后,虽然两个摄影节在规模、布局和定位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反差,但在试图反映当代摄影的发展趋势以及在地性表现上又有着不少共性。


  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
  从2004年开始的丽水摄影节,2005年开始每两年一届,由丽水市人民政府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主办,至今已是第八届。和上届相比,本届展区增加了一半,达15个,展览数量也从上届的339个激增至1050个,已超过被称为中国最大规模摄影节—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览数量最高时期(700多个)。由于今年政府和民间力量的大力支持,在小巷、电影院、大学校园、美术馆、博物馆、工厂老楼、新开发商贸区……展览可谓无处不在,这次摄影节是一场免费的展览盛宴,而且在摄影节期间任何观众还可享受市区公交免费的福利。不过,这样规模庞大的摄影节展出时间却仅有5天(除丽水市美术馆的两个展览“又一代”和“未来何来”展期会持续至12月15日)。如果按照平均每个展览逗留10分钟来计算(对于不少体量大的群展来说,这远远不够),每天看8个小时,整个看下来至少得22天的时间,这还不包含去各展区的路程时间。大多數观众只能是走马观花地看展,有经验的图像观看者,或许能一眼辨识出那些需要他们驻足更久的展览,但是对于大量普通观众来说,如此短的观展时间里要面对如此巨量的展览作品,实在是一个难题。
  “超媒体时代的影像”是今年丽水摄影节的学术主题,今年的主题展览板块凸显当代性, 在各类反映这主题的作品中,不仅运用VR、视频、装置、投影等各类技术手段,还可见后现代主义所强调的对影像的建构、打造、摆设或捏造。不过,这么庞大的摄影节当然不会放过各种类型和主题的传统摄影和如实摄影,也不乏那些大众能看懂的、贴近生活的日常影像,以及风花雪月的美照。各路看官聚集于此,对摄影的认知和理解程度的不同,摄影节之后,一场由“看不懂的作品就是摄影艺术吗?”而引起的 “看得懂与看不懂摄影“的话题持续发酵。
  这一因价值观和知识结构的差异而引发的争论,很难会有一方能说服另一方,而由此引出的一些文章中谈到的摄影受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和技术影响而产生变化做的梳理倒是很有普及意义。


  在“集美·阿尔勒”或许就不存在上述的争论,提出疑问的那位看官可能都不会来此观展,因为90%的展览作品可能都不是他的菜。“集美·阿尔勒”是由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和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携手举办,今年迎来第三届。它对摄影节的定位一直是向“法国阿尔勒”看齐,连续三届的展览数量基本都维持在40个左右(今年法国阿尔勒摄影节有48个展览)。而展览持续时间虽然不及法国阿尔勒的三个月之久,但将近一个半月的展出时间也比诸多其他国内摄影节长不少(除“在地行动”单元展览大部分展览展期为20天左右)。展览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集美新区的新城市民广场和厦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零星几个散落在集美学村和厦门岛内。摄影节采取收费制,普通门票为50元,这收费门槛多少阻隔了一批看热闹的观众,同时也让买票看展的观众的心态从随意到认真,买了票就得看足了,不轻易放过每个展览,也更愿意尝试去理解展览作品。“集美·阿尔勒”没有给摄影节设置主题,可以说是去中心化,用8个单元展览板块来为摄影节定调。相比丽水摄影节,集美·阿尔勒可谓是走一条“精英化”或说“专业主义”路线,在这你不会看到风花雪月的大众化摄影(这也致使不少摄影爱好者止步),这里尤其强调“作为媒体应用于当代艺术的摄影”,试图把摄影置于视觉文化或说图像文化的范畴,将摄影与录像、装置、行为等艺术媒介融合。这和丽水摄影节的主题展览作品有诸多相似之处,接下来本刊记者就以展览及作品为例来看看两个摄影节对当代摄影的发展趋势所做的探讨。
  超媒体和当代艺术语境下的摄影可能性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媒体的影像世界对艺术实践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当艺术从现代主义的形式与单一媒介创作中抽身出来的时候,后现代理论同时也影响了人们制造和解读图像的过程,到20世纪90年代摄影成功跻入当代艺术圈。20世纪末,影音技术与电脑科技的结合改变了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记录、解读以及互动的方式,新技术新媒体一直不断革新,它们很快地发展并进入新的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领域中去。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无处不在的、因各类需求或利益而制造的图像。1980 年代在美国开始出现的“图片一代”(Pictures Generation),与如今被称为“后因特网一代”(Post-Internet Generation)的艺术家们敏感地审视这个“图像包围生活”的世界。“集美·阿尔勒”中,王琦策展的“可视恰巧是造成忽视的情景”与贺婧策展的“To Be an Image Maker”(做一个影像制造者) ,艺术家们都对这样的视觉环境和图像机制做出各自的观察和反思,他们当中,或者长期从事移动影像、装置、雕塑、文本的创作,或者始终关注于以传统摄影之外的视角和领域来切入对图像本体的思考,很多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摄影师”。如贺婧所说,这些艺术家更像是一个图像处理者,“在一系列生成的动作(gesture)中完成对于图像本身及其生成机制的反思,它可以是拍摄、再现、复制、剪辑,甚至是挪用、篡改、重置和破坏。”   而在丽水摄影节上,这样的创作也同样有所体现。比如,瑞士爱丽舍博物馆策划的“又一代”展览中,乌克兰摄影师欧拉·兰可(Ola Lanko)的作品《理性的浪漫行为》,艺术家在工作室创作一个大型装置,将艺术、科学和日常生活中收集的档案照片,与物品和雕塑有序地放在一块儿,进行拍照,然后使用这个所得图像创造一个新的装置,最后的作品是一个类似于西洋镜的空间装置,其中一部分是三维物体,一部分是照片。来自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的策展人詹姆斯·雷默 (James Ramer)策划的《未来何来》中,米斯错·库克(Minstrel Kuik)的《网格幽灵系列》,艺术家在绿色刻度板上布置将收集到的、并经过裁切的印刷品,借印刷品包含的公众人物照片和公众评价材料来暗讽国家机器的产生。清华美院教师邓岩策划的“如果艺术可以从新再来”,整个展场呈现的大部分是动起来的图像,19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融合一起,交错着各种声音和屏幕装置,新科技对影像的介入和虚拟数字时代的读图方式的变化,促使着艺术家开启一种新的艺术方式。


  兩个摄影节另外一个明显的趋向表现在纪实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在当代,越来越多艺术家受到多元视觉文化的影响。当艺术家通过影像来反映当代社会和历史记忆的纪实作品,采用的创作手段已不限于直接拍摄,还有挪用现成照片、操纵现实场景,并以特定组合及其他元素的辅助(如文本、声音、装置、行为),彰显拍摄主题的复杂性,从而激发观众的所有感官,虚实之间更有效地将观众引入所构造的图像世界。
  在丽水的“又一代”展览中,其中一个主题就叫“多元化的纪实呈现方式”,有数十位艺术家的作品汇聚于此。例如,美国艺术家詹妮弗·托雷松(Jennifer Thoreson)的作品《圣约》,托雷松在一个房间里导演场景,先使用羊毛、黏土、蜂蜡、毛发等有宗教意味的材料为每幅图像制作一件雕塑,再把赤裸身体的人的某些部位隐于雕塑中,借此讨论宗教语境下人们面对灾难时所产生的复杂关系。南非艺术家Nobukho Nqaba的作品《你正在托管我的家》(Umaskhenkethe Likhaya Lam)则是借用低收入家庭中使用的塑料袋元素设计场景和人物,来探讨全球难民移民问题。
  “集美·阿尔勒”中,沈宸策展的“幻痛诊所”、卡尔洛斯·阿耶斯塔和吉奥姆·布雷斯庸的作品《回溯我们的脚步,福岛禁区—2011-2016》、盖·马丁的作品《平行国度》、萧伟恒的作品《捉不到的》、郭盈光的作品《顺从的幸福》等与社会历史政治题材相关的展览也都有体现挪用、导演摆布的方法。
  不过,在这些探索新的纪实呈现方式的展览之外,传统的纪实呈现依然触动人心。在“年度阿尔勒”单元展览,马蒂厄·佩尔诺(Mathieu Pernot)的作品《高尔更一家》,佩尔诺从1995年开始跟踪拍摄高尔更一家,他们是在法国居住的吉普赛家庭。佩尔诺在2001年至2012年中断拍摄后,于2013年再次将眼光投向这一家人,照片从开始的黑白变为彩色。在展览现场,马蒂厄·佩尔诺以人物为线索,将对方不同时期的照片(包含收集的家庭照片)并置一起,展现其不同时期的生活面貌,相映成趣。而在丽水摄影节中,有两个文献式摄影展也值得停留,一个是《我的京张铁路》,作者王嵬通过田野调查、口述历史、手绘复原及铁路摄影等方式,展现了京张铁路100多年的历史变迁;另一个是《显影:无锡电影胶片厂40年影像志(1958-1998年)》,作者王海宝和张争鸣搜集了海量的图片、口述和文献资料,以及对现实场景的照片和视频拍摄,一同映射了新中国工业化过程里国企的发展轨迹,也为中国感光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历史资料。
  摄影节和在地性
  “在地性”在近些年的各大摄影节越来越突出强调,丽水摄影节和“集美·阿尔勒”都根据相应的地缘特点做了呈现,这主要体现在如何把摄影融(引)入当地、如何反映当地的摄影发展面貌上。
  丽水摄影节中,傅拥军和拉黑策划的“让我们从此有关系—丽水‘七条小巷’在地艺术项目工作坊及作品展”无疑是在这届丽水摄影节中反响最大的展览之一。两位策展人在摄影节开幕前,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16位学员(有不少是曾修读艺术或摄影专业的大学生,在布展前几日,一位澳大利亚艺术家在小巷拍的作品也加入展览中),在丽水老城区的七条小巷展开为时7天的工作坊,尝试将小巷作为展览场域,用摄影、装置、电影、手工书和画报等多种形式呈现七条小巷的故事。这些多样化的呈现形式或许会让你眼前一亮,但笔者认为项目最有意思、也是最打动人的一点是工作坊策划者和学员与当地居民的温馨互动、对当地的人事物展开探查,并且做了许多摄影之外的事。
  这七条小巷中,桂山路临近丽水摄影博物馆,因而此条小巷展示的主题为摄影文化,巷子中可见各种和摄影相关的知识和布景。据说,为办好小巷生态圈里的摄影节,每条小巷还建立了各自的微信群,巷子里的居民和热心的摄影爱好者加入其间,一起带热小巷的摄影氛围。除了关于七条小巷的展览,在丽水大修厂文创园,那日松策划的“丽水影像志—丽水摄影师百人联展”,展现了丽水类型丰富的摄影生态。


  “集美·阿尔勒”作为引进版的摄影节,也在尝试激活本地摄影的活力,每届都设置“在地行动”单元展览,邀请厦门本土策展人、摄影师、艺术家共同参与。上面提过的王琦策展的“可视恰巧是造成忽视的情景”,除了王海清、黄志玮、吴曦煌、陈溢、退化建筑研究室等本地出生或生活的艺术家(及团队)外,还有来自国内其他城市的艺术家,以及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艺术家。展览的展出形式出人意料,王琦将展览设置在厦门岛内一栋写字楼的名为“图像退化公司”(图像退化公司是为展览而建的假公司)的办公室中,从大厦电梯里放置的类似地产广告的建筑照片,到办公室工位上的电脑屏幕、打印机、档案柜的照片和视频,再到会议室投影中的直播录像,它们与“使用中”的办公场景并峙,这种代入感仿佛让观众回到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去反观那些曾被忽视的日常图像。另外一个分布在厦门岛内的本地策展人陈伟策展的“退潮之后”,选择的展览地点是酒店里的艺文空间,观者可以在雅致的空间里漫步体验那些折射艺术家个人心境的照片和视频。   孔雁发起并策展的“大社计划”在地艺术项目,以厦门集美大社为核心活动地点,举办展览和主题工作坊等活动。其中,“在地四人展”呈现了四位在地摄影师对大社村人文风情的记录。另外,艺术家陈湰新策划的在大社进行的 “流动美术馆”征集艺术家作品的展示,在展览开幕当天,主创团队将移动展览和表演行为结合起来,骑行一辆车牌号为“X0001”的三轮车装置,骑行者通过不断地吆喝来吸引观众观看车上的作品。结束后,“X0001”也继续在城市乡村间穿行。
  以上可以看出,丽水本身摄影文化的积淀与摄影节有很好的结合,丽水摄影节的策展人和艺术家团队,一方面通过调查和互动,以影像讲述有关当地的故事;另一方面又以大体量的群体展出方式展现当地的摄影生态。而相对年轻的“集美·阿尔勒” 则更重视本土策展人的策划能力和在展览中的作用,不太强调本土总体摄影生态的特点。两者都试图用影像方式来与当地有更多的交集,邀请本土艺术家和外来艺术家来一同介入。关于如何更好地实现在地性,我想借用中国台湾社会学学者杨弘任的观点, “一个永续的、有活力的对应方式则是,我们应该站在地方知识与在地范畴的基础上,‘相互以自己的语言,说出对方的兴趣’,以文化转译的态度与方式,藉助专家知识与外来范畴的刺激,形成边界内具有自身风格的新的地方知识与新的在地范畴。”我想这會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总地来说,官方机构主持的丽水摄影节和民间机构把控的“集美·阿尔勒”,表面上看,一个老而大,一个小而精;一个是来自本土,一个是国外引进,都各有其优势和特点。但其实背后折射的是两种不同思维模式,一个是受“大而全”的中国传统思维的影响,一个是受西方专业主义策展思维的影响。而被称为“摄影之乡”的丽水,经历短暂的摄影狂欢后,不同的受众是否能有效地消化这样巨量的展览,当地是否能很好地保存和延续摄影节的“遗产”,这可能是丽水摄影节需要面对的问题。而“集美·阿尔勒”在某种程度上跳脱“摄影圈”,与“当代艺术圈”产生更亲密的关联,在一个原本没有艺术氛围的城市新区开展摄影节,是否需要对摄影本体在历史或当下语境中状况作出更多讨论,以让观众在摄影发展脉络上有更多认知,可能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摄影节的这两条路,虽方向不同,但在凸显当代的内容表现上还多少会有所交集,这或许是长期并将持续存在的状态。
  (本文插图,除属名外,均由钟华连摄。)
其他文献
今年4月下旬,笔者有幸在浙江嘉兴的影上书房当了几日的“图书管理员”。推开南湖区农翔路805号的院子大门,在一片种满了各种花草植物的尽头矗立着一栋三层欧式建筑便是影上书房摄影图书馆。图书馆是在2016年落成,由嘉兴摄影师、企业家王新妹创办,是国内民间为数不多的专门收藏国内外摄影书籍、影像史料的个人摄影图书馆。  王新妹因为学习的需要对摄影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她发现国内摄影藏家在摄影书收藏这块很少人
期刊
“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已经成为推出中国当代摄影新人的最重要平台之一,它的影响力不仅来自于历届入选者对摄影的探索,同时也来自于这个平台所倡导的对摄影的理性思考。  围绕每一届摄影展展开的有关当代摄影的研讨成为新锐展先锋气质的内在支撑,“TOP20·2017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交流论坛于12月8日下午举行。论坛由两个环节组成,一是“TOP20·2017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评委嘉宾的演讲,二
期刊
2018年 4月13日,本刊特约记者何昆霖在美国赫德兰艺术中心(Headlands Center for the Arts)采访了特雷弗·佩格伦,希望借此次访谈批判性地了解他的创作涉及的话题,如形式主义与政治艺术上美学自主性的冲突,特雷弗作为白人男艺术家面对女性和少数主义摄影的态度,以及近期为何将创作方向转变为技术与人工智能等。  何:我发现你喜欢在创作中反复运用几种母题。你很爱讨论秘密(serc
期刊
2018年夏季,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私人火箭公司Space X将会发射一枚型號为Falcon9的火箭。这枚火箭搭载的既不是军用卫星,也不是航空研究项目设备,而是一件艺术作品。这件作品由一种极为轻薄的聚酯薄膜制成,这种材料能够在太空中有效地把太阳光线反射到地面,它被放置在一枚方形的卫星中。当火箭进入近地轨道的高度,大约离地575公里时,压缩的薄膜将会完全展开,生成一枚长条水晶形状的
期刊
正当摄影术发明即将进入第170周年之际,由国际摄影艺术经销商协会(AIPAD)主办的第38届纽约摄影展销会于2018年4月5日至8日在第94号码头举行。笔者带着期待和好奇的心情前往参观,希望不仅能看到摄影史上一些精彩和稀有之作,而且能发现一些尚不知晓的作品以及年轻新秀的实验性作品,以便重温摄影史并探寻摄影现状和趋势。  首先,笔者发现,尽管今年有不少新的画廊首次参展,包括中国三影堂+3画廊,以及来
期刊
在卢施福之子卢天恭,以及卢施福的忘年之交、安徽省摄影家协会顾问陆开蒂的记忆中,这位痴于钻研摄影的长者是怎样的面貌?2017年9月16日,本刊记者在安徽省合肥市拜访了两位已近古稀之年的老先生。  《中国摄影》:请问卢先生您对当时父亲的摄影有印象吗?  卢天恭:自我记事起,我就看着父亲的摄影作品一天天长大,所以对他的摄影创作是有印象的。我们共有兄妹六人,我年纪最小(1949年生)。由于父亲爱好摄影,我
期刊
法国著名造型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1944年出生于巴黎,14岁辍学。他自学绘画,在艺术上从未经历过学院教育,他也将此段缺失的教育经历称之为其人生的“幸运”,然而,波尔坦斯基如今的身份之一就是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老师。“艺术院校是谋杀艺术家的地方”,他曾如是说。理念与行为的这种矛盾也许正是这位艺术家在其创作与生活之间所体验到的乐趣之一。  波尔坦斯基的创
期刊
在上期杂志的文中我说到,在2002年有2万多件摄影藏品从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CCVA)转入哈佛艺术博物馆。这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来自于哈佛的社会博物馆(The Social Museum)的摄影收藏。从20世纪10年代到30年代,这个专题性博物馆一度存在于哈佛园内达20多年。  社会博物馆的创建者皮包迪(Francis Greenwood Peabody,1847-1936)是哈佛大学教授,在校创
期刊
8月23日,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人民教育出版社《教科书“法定许可”使用费收转协议》签约仪式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行。协议约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将支付2012年至2017年间该社出版的教科书中使用的部分摄影作品的稿酬,由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向摄影家转付分配。这是双方在2011年8月首次签署收转协议后的再次签约。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家版权局专职副局长周慧琳,教育部党组成员
期刊
罗兰·巴特说摄影的本质是“此曾在”,你是如何看待这个观点,并处理这一观点与你一直在作品中强调的“重建”概念的关系的?  从原理上来讲,照片是传达真实的。其实也不尽然,但照片往往是“证明”。它总是被用来和绘画相比,比如,一个人的肖像画并不完全是一个证明,而照片被认为是作为证明而存在的,尽管这完全就是一种欺骗的方式,我们知道我们完全可以篡改照片。我经常在想,我过去使用摄影的方式就像立体派画家在他们的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