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生活的陷阱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e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约1.8万年前,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结束,全球气候变暖,降雨增多。在中东,这种新气候非常适合小麦和其他谷物生长,于是这些作物蓬勃繁衍,人类的小麦食用量开始增加。人类采集这些谷物之后,要带回他们居住的临时地点来处理,在送回部落的途中必然会有一些掉到地上。慢慢地,人类最常走的路径附近或是常住营地的周围也就长起了越来越多的小麦。
  一开始,他们可能待上大约四个星期来收获小麦。等到过了一个世代,小麦种植的数量和面积大增,于是他们得待上五个星期,接着就是六个星期、七个星期,最后终于形成永久的村落。他们发现,播种的时候如果把种子深深地埋到地下,效果会好很多,于是他们开始犁地。随着越来越多的精力、时间都用来种谷物,采集和狩猎的时间也就被挤压。于是,采集者逐渐变成了农民。
  人类开始住进永久村落,放弃过去流浪的生活之后,女性也可以每年都生孩子了。而这时婴儿也较早断奶,代之以喝粥。毕竟田里需要人手,母亲得赶快回到农田。然而,人口一多,就耗去了原本剩余的粮食,于是耕种面积又得加大。
  随着时间流逝,种麦子这个原本看来划算的选择,变成越来越沉重的负担。一连串为了让生活更轻松地“进步”,最后却像是在这些农民身上加了一道又一道沉重的枷锁。
  其实人类在历史上不断重蹈覆辙,道理都相同——我们无法真正了解各种决定所导致的最后结果。每次人类决定多做一点事(像是用锄头来耕地,而不是直接把种子撒在地上),我们总是想:“这样是得多做点事,不过收成会好得多!”这确实也有道理,但只是理想的状况。
  人们工作得更努力也更辛苦,但孩子的数量也多了,于是多出的小麦也就有更多孩子要分。母乳喂得少了,粥喂得多了,孩子的免疫力因此下降。由于增加了对单一食物来源的依赖,他们更容易受到旱灾的威胁。
  发现苗头不对,为什么他们不赶快放弃农耕,回归采集生活?原因在于,必须依靠点点滴滴的累积,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够改变社会。等到苗头不对的时候,已经没有人记得曾经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可选了。
  于是,种种想让生活变得轻松的努力,反而给人带来无穷的麻烦。就算在今天,仍然如此。有多少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从事各种劳心劳力的工作,发誓要努力赚钱,好在35岁就退休,去从事他们真正有兴趣的事业。但等到了35岁,却发现自己背着巨额贷款,要付子女的学费,要养在高级住宅区的豪宅,而且觉得生活里不能没有高级红酒和国外的度假。他们会放下一切,去野外采果子、挖樹根吗?当然不可能。他们会加倍努力,继续把自己累得半死。
  奢侈品史上常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原本的奢侈品最后往往会成为必需品,而且带来新的义务。等到人们习惯某种奢侈品,就开始认为这是天经地义,接着就是一种依赖。最后,生活中就再也不能没有这种奢侈品了。
  在以前,寄信是件麻烦事,得亲自动笔、写信封、贴邮票,还得走到邮筒那里去寄。想得到回信,可能得等上几天、几星期,甚至几个月。现在,我们可以随手就发一封电子邮件,传送到地球的另一边,如果收件人在线,可能只要一分钟就能收到回信了。我们确实省下了所有麻烦和时间,但生活真的更轻松了吗?
  事与愿违。在传统信件的年代,我们通常是有了最重要、不得不联络的事时才会写信。而且,对方的回信也会同样慎重。对大多数人来说,每个月来来去去的信顶多就是几封,不必急于立刻回复。但在今天,我们每天都会收到许多封电子邮件,而且所有人都希望你立刻回应,于是我们整天忙忙碌碌、焦躁不安。
  这个关于奢侈生活陷阱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件重要的事情——人类一心追求更轻松的生活,于是释放出一股巨大的力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但结果并没有人料想得到,甚至也不是大部分人所乐见的。
  (龙延摘自中信出版社《人类简史》一书,勾犇图)
其他文献
年少时,我有一回出远门,父母先提着行李去了公路边。我跟祖父道别,他突然捉了拐杖说也要送我。我锁上门,一起走出几步,他回过身,慢慢走上石阶,站在门前,吱呀,他把两扇木门推开一道缝儿说:“燕子要回来呀。”  这个场景在以后的年月里时不时会在我脑海里闪现,特别是他去世之后。  祖父年轻时被抓过壮丁,挑着担子走了半个月,走到老河口,找准机会在一个半夜跑掉了。两个月后,他找到祖母和他们的孩子,一家人又在外面
期刊
夏季已至,这是野外的小生命生命力最旺盛的季节,到处是绿草野花儿,到处是爬虫飞虫,我最喜欢这个时段了。草丛中的世界,远比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看,这片草叶上,瓢虫和螽斯是怎么回事儿?我看到的时候,它们已经到一起了。螽斯大概是在晒太阳—大腿几乎都伸平了,一看就是放松的状态。瓢虫爬过来,由于速度太快,来不及刹车,一下子碰到了螽斯。螽斯大怒,转过身来质问:“为什么撞我?”瓢虫一脸无辜:“不是我撞的啊。”
期刊
他说,在内分泌科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那天,是他一生中最孤独的一天。  他才16岁,生活应该是考试、上课、聚会、足球……而不是,密集与复杂的一天24小时、一周7天、一生一世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治疗。  为什么血糖将是他生活中的焦点,他不得不注意的事儿?还能不能和朋友一道大吃大喝?是否必须拒绝每一块递过来的蛋糕、每一杯送到嘴边的奶茶?  他问我:“老师,打一辈子针,这是人过的日子吗?”我却忽然想到一件陈年旧
期刊
海棠,衬上月色来看,便似乎有了一种永恒之美。  有一年春天,跟两位友人在老家无为的城南公园里散步。彼时是月夜,月色疏淡朦胧,仿佛蓬蓬地敷了一圈羽绒。我们在月下并肩走着,一路细细碎碎地聊,我们走到一片草坡上歇脚,一抬头,满树的白花悬浮在月色与我们头顶之间,宁静无语。  真美。  开在月色里的海棠,看不清是白色还是粉色。遥远的月光和浩瀚的夜色为这些海棠滤去了颜色,只剩彻底的白,白得有种永恒的意味。  
期刊
一  我家附近有一个露天菜市场。一位北京朋友来我家做客,第一次看到它时,整个人惊呆了,就像冒险家第一次发现吴哥窟—在大城市,一个露天的菜市场等于一个奇迹。  以前早起上班时,我每天从菜市场穿过,必经过一个卖鱼的摊位。大概是因为鞋底粘了不少鱼腥味,公司的猫会钻过来可劲儿舔我的鞋底,撵都撵不走。  我家的狗还活着时,我和媳妇有时带它出去一块儿买菜。它好奇又胆小,我让它隔着笼子跟兔子打个招呼,兔子从笼子
期刊
小学时写作文,每每看到或者听到别的同学作文里有“妈妈有双温柔的手”时,心头都会微微一紧。我从来不会这样写,我不仅在回避“温柔”这两个字,甚至连“手”都不愿意提及。  在更小一些的年纪时,我对母亲那双手的“异样”没有概念。我与所有孩子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由这双手带给我的“温柔”:我毛衣上的花样永远比玩伴的好看,自家的饭菜比奶奶家的可口,安置在农机厂宿舍的小家也永远都拾掇得井井有条。  我第一次意
期刊
这是一只轻薄讲究的茶碗,雪白的底色,像透明的白玉一般,上边绘着老爷的纹章。  “不错,是个讲究的作品,声音也好听。”老爷的官吏用手指在碗上弹了弹。  陶器匠毕恭毕敬地低着头说道:“已经无法再轻再薄了。”  官吏点点头,命令陶器匠把茶碗包好,他要尽快献给老爷。  人们闻讯后纷纷议论着,说镇上某个有名的陶器店给老爷精心特制了一只茶碗。  官吏把茶碗献到老爷面前:“这是我国有名的陶器匠为老爷特制的茶碗,
期刊
在纽约拜访一位景仰多年的前辈,在他朴素的家里畅谈文学。从历史的无情谈到人性的险恶与救赎时,这位已90岁的文学大家讲了一个亲历的故事:他和一位曾在前线出生入死的军官聊天,他问军官怕不怕死。军官说开始怕,慢慢就不怕了,越往后心里越踏实。他很疑惑,战场不是老死人吗?军官笑答,正因为这个原因,只要死的不是自己,我方战士死得越多,自己生还的机会越大。说到这里,前辈苦笑。我仿佛看到战壕里的军官,在接到我方伤亡
期刊
你坐在水仙丛中,  一副天真烂漫的神气,  如同你在照片旁的题词:“天真烂漫。”  照在脸上柔和的阳光  如同盛开的水仙。像那些水仙花中的  任何一株,这全然是  你在水仙丛中仅有的四月。  新生的婴儿在你的臂弯里  像一只玩具熊,僅有几个星期  进入他的天真。在你神圣的照片里:  母亲和婴儿。在你身旁  是对着你仰面而笑的女儿,  只有两个人。像一株水仙,  你俯脸对着她,讲着什么话,  你的话
期刊
对爱因斯坦来说,没有任何新的成果,来为他最后的几年增添光彩。他最后一次伟大的突破,没有任何人追随。  渐渐地,他从自己已取得的物理成就中脱离出来,进入高等研究所。他再也不曾造访欧洲。他从不开车,也不搭飞机,朋友圈日益缩小,数学家哥德尔是他小小天空中最明亮的星。他再也享受不到当年在柏林时,那种知识精英间的单纯的情谊。到了晚年,他坦承,和包括妻儿在内的亲密关系都失败了。  在他76岁的生命终止前,爱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