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面子文化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1985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爱面子,这已然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虽然说世界上各民族的人都好面子,但把好“面子”提升到“面子文化”这个高度,中华民族可谓是一马当先。面子文化作为中国人特有的心理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以前,人们总以为男人“好面子”,但随着时代发展,“好面子”不再只是男人的专利,而是成为两性的共同追求。既然面子文化在中国如此根深蒂固,它到底为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这些影响在思想层面和现实层面又是如何体现的?本文将从不同角度阐述面子文化带给中国社会的正面及负面影响。
  从现实层面来讲,面子文化的积极作用在刺激消费方面尤为显著。中国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就算在全球经济危机的阴影笼罩之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着健康稳定的发展趋势。这其中的部分原因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拉动内需,刺激了经济增长。2015年十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3%,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当然,工资水平上涨是促进消费增长的一大必然要素,此外,面子文化也发挥了作用。在绝大部分中国人眼里,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是体现面子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中国人花钱买奢侈品就是花钱买“面子”。如此一来,开跑车、住豪宅、挎名包、甚至送孩子出国留学等现象都是“有面子”的体现。因此,我们发现,中国街头的豪车越来也多,高档楼盘比比皆是,各大奢侈品牌纷纷入驻中国市场。更为不争的事实是中国人在购买奢侈品方面的花销令人咋舌:根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中国人买走全球47%的奢侈品,其中境外消费1.2万亿,2015年一年消费一千亿美元,消费能力全球第一。无论去到任何一个城市旅游,例如Hermes, LV, GUCCI, Chanel等奢侈品牌店里永远不会缺乏中国人的身影。外国市场盯准了中国人的购买力及 “面子”当先的消费心理,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近年来,不同国家的几乎所有奢侈品牌店里都配备了中文导购,专门为被他们称为“移动的钱包”的中国消费者提供服务。中国人的财富在不断累积,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对面子的追求愈发强烈,对奢侈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
  不仅仅是奢侈品消费,面子文化也刺激着旅游消费行为。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中国人的出境旅游消费已进入世界前列。“面子文化”在旅游消费行为中的表现被归纳为三种类型:首先是炫耀型,这类人群名为旅游,实则炫富。其主要体现为乘坐飞机头等舱,下榻五星级酒店,享用高档美食并分享至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处处彰显自己的“高大上”。第二类为“跟风型”,这类人不在乎旅游本身,而是受他人影响,碍于面子而跟风旅游,跟风型人群往往会选择国际大都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来突显自己的“面子”。例如國内的上海,北京,香港,国外的纽约,伦敦,巴黎,米兰等等都是热门旅游城市。第三类则是盲目型,这类游客在旅行时往往忽视了自身实际状况,为了看起来有面子而做出一些非理性的消费决策和行为。生活在面子文化之下的中国人还酷爱“包装”,这里的“包装”不是指商品包装,而是指“大做表面文章而忽略内在”。这样的“包装”在中国官场和商场都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中国老板做生意、请客吃饭排场一定要大,无论生意做成与否,面子是一定要挣足的。更有一些企业为了包装门面,提高公司知名度,随便找几张洋面孔拍照,然后将合影高悬墙头,就可对外,对上,对下宣扬他们公司正在迈向国际了,如此自欺欺人实在是可笑。与商场相比,官场基于面子文化而进行的包装更有过之而无不及。连贫困县的政府大楼都装修得高大气派,实在难以与“贫困”二字挂钩。美国作家阿瑟.史密斯所著的《中国人的德行》一书中提到,中国人获得面子的方式往往是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有的时候完全是形式大于内容。中国人擅长做“面子工作”,做表面文章,表现到极致就是“金玉其外,败絮之中”!这何尝不是一种虚伪与负担?香港大学人文研究所的官文娜教授认为,面子文化的核心是“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它更多追求一种虚化的东西,是虚荣。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这可以说是面子文化在现实层面的一大负面影响。
  在思想层面,面子文化的体现更为丰富。在这里,我想以前两年喧嚣一时的郭美美事件为例来讨论。郭美美原名郭美玲,微博昵称“郭美美baby”, 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以炫耀其奢侈生活来博眼球。其网络上的认证身份为“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然而红十字总会公开表示郭美美与红十字会无关,微博为此取消了她的身份认证。后来她因涉嫌聚众赌博,卖淫等罪行被判入狱。郭美美事件告诫我们:过度的虚荣心会让人深陷泥沼,难以自拔。面子固然重要,也不能过分追求。西方有谚语说“上帝要让你灭亡,必定先让你疯狂”,像郭美美这样疯狂炫富、将虚荣心表现到极致,必将招致崩溃和灭亡。除了虚荣心,攀比心旺盛也是中国人过分追求面子的一大动因。中国人喜欢比较,什么都要比。小时候比成绩,长大之后比工作比伴侣,孩子出生后再比孩子。这种比较无处不在。它的对象可以是同学,邻居,亲戚,同事等。中国家长尤其爱拿孩子的成绩作比较,一旦自家孩子成绩不如别人,则通过给孩子报补习班或是请家教等方式来提高孩子成绩。我们很难定义攀比心或攀比行为的好坏,因为虽然它的出发点是由“好面子”所驱使,但的确也达到了提高成绩的效果,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孩子学习进步。因为,一旦我们看到别人比我们优秀,在某件事情上做得更好,便会激发我们想要超越的动力,以此来挽回我们受伤的面子。不过,在生理条件方面,人与人之间存在天壤之别,这种差别在出生时就决定了,有时难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去弥补。而由于生活在“比较”的痛苦中,有些人会对自己的处境感到灰心沮丧,所以人们才会常说“人比人,气死人”。值得一提的是,面子文化在中国社会的盛行导致了中国年轻一代的价值观畸形。 “富二代”, “官二代”,“高富帅”,“白富美”等网络流行词汇的疯狂涌现体现出当下年轻人的价值观,择偶观都已牢牢地与物质挂钩。前一阵子,有句流行语火遍网络,它出自于近期上映的一部喜剧电影《万万没想到》,其原话是“不用多久,我就会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赢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这句台词一时间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奋斗目标。也就是说,现在年轻人所追求的成功,是别人眼里的成功。对此,中国面子文化功不可没。
  综上所述,面子文化作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特色,在刺激消费方面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有助于促进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然而,面子文化的盛行导致了“炫富”、“攀比”等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种风气又很容易感染到社会中的个体,尤其是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形成恶性循环。笔者认为,适当追求面子无可厚非,但是,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在彰显自己面子的同时也应关照他人的面子,这是对人最起码的尊重。如今中国社会因面子文化而引发的一些极端行为发人深省,我们应诚实面对自己,不被时代潮流所裹挟,充分发挥面子文化的积极作用,努力消除面子文化的消极影响。只有这样,中国的社会风气才能朝着更积极健康的方向转换,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更有“面子”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他文献
【摘要】:苗族鼓舞的历史源远流长,《周礼·地官·鼓》就曾有相关文字记载。木鼓,从战国楚墓出土的遗址出土的漆木画,古木滚筒尺寸和类型在世人面前清晰呈现出来。它们与我们今天所用的鼓有一个重要区别:今天的鼓是竖置的,鼓面向上,鼓者上下敲击;而古代的鼓则是横置,即鼓面侧居左右两方,鼓者从左右两旁击鼓。苗族的木鼓就保持了这种古老的横置方式。这种祭祀歌舞,就是我们现在称为的摊歌及摊舞。千百年来,这里的苗族人民
期刊
南朝有王僧虔的“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唐朝有张怀瓘的“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清代有刘熙载的“学书通于学仙,炼神最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由此可见,历代以来,作品是否形神兼备,是评断书法水平高低的标准。就此我想谈谈我对书法形质与神采的理解。  书法的形质,包括笔法、墨法、章法、结构等方面。笔法,是在运笔时掌握轻重、快慢、偏正、曲直等方法。元代书家赵孟頫说
期刊
【摘要】:《黄河大合唱》是由我国的民族音乐家冼星海进行谱曲,并由诗人光未然进行填词,所共同创作的交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总共包括了八个乐章,每一个乐章当中都有不同的创作内容、创作形式以及不同的音乐题材和创作结构,每一个章节中都包含了作者的情感,每一章单独都可以成为一首独立的、优秀的交响音乐作品。本文将针对《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者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剖析《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创作特点,
期刊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A Woman on a Roof by employing Freudian theory of human psyche and holds the three male characters of the novel correspond with t
期刊
【摘要】:极简主义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以来,其极度纯粹的创作方式和艺术风格影响了许多的艺术门类,以其特有的面貌出现在服装设计、建筑设计、雕塑设计等领域。它的出现给当今社会带来一种简单的、纯朴的、宁静的艺术感受,并深刻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和审美方式。从较为宽泛的角度与视野来探讨极简主义及其在服装中的运用现状,指出极简主义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设计师在运用极简主义时应更关注穿着者的心理
期刊
【摘要】:江苏民歌《盂姜女》与艺术歌曲《孟姜女》在节奏、旋律、歌词等方面的比较:在节奏方面,江苏民歌《孟姜女》运用1=G4/4,而艺术歌曲《孟姜女》在运用原始节奏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分别为1=G4/4、3/4、2/4;而旋律,江苏民歌《孟姜女》显得含蓄、委婉,而艺术歌曲《孟姜女》在原民歌的基础上扩宽及修饰,旋律舒展,显得更为大气;其歌词,在原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发展,显得大气,歌词在原民歌的基础上加工
期刊
【摘要】:在音乐表演艺术当中,表演艺术当中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促进表演正常进行的关键因素所在,只有真正掌握二者之间所存在的特殊关系,表演者才能够对自己的表演得心应手,才能够更好的满足观众的需求,因此本文首先对共性及个性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让人们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随后对音乐表现当中共性与个性的体现进行浅说,并依据第三章节同一作品在不同表演者演奏当中所体现的共性与个性分析,更进一步的展现
期刊
【摘要】:建筑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建筑文化的精神特征是人类社会上层建筑领域内容和层次的表现,泰国的宗教建筑文化集中表达和包含了泰民族的精神世界和泰国的政治体质。  【关键词】:白庙;建筑;泰国文化  前言:设计师的用心在于鼓励人们做好事,行善德。白庙佛堂的用心设计,处处在宣扬佛法,传播佛教文化,教导世人拥有优秀的道德品行,自古以来正因在这样的泰国文化环境下,才有了这亲和、包容、仁善的泰国人民
期刊
贝多芬创作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在西方音乐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通常被钢琴家们看作圣经,可以说是每个钢琴家必定会弹奏的曲目。这部作品的问世使得钢琴的表现力变的更加宽广,戏剧性的音响效果更加突出。钢琴演奏的音域也慢慢被扩大了,力度对比也比海顿和莫扎特时期增强了,手指的技巧要求也随之提高了,而且加强了奏鸣曲式结构内部的对比因素,扩大了展开部的矛盾冲突和发展的动力。三十二首奏鸣曲可以说贯穿了贝多芬的
期刊
【摘要】:动画表演是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它既有表演艺术的共性特征,又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拥有其自身独有的艺术特征。深入地研究动画表演的独特性对动画实践创作和教学都将带来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动画;角色;表演;独特性  一、动画角色表演和电影真人表演  动画是一门表演艺术,动画具有表演艺术的共性特征。动画和电影的表演都是在银幕上展现时间和空间的艺术,都是依靠表演叙事和塑造角色形象的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