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进入到2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继续高速发展, 百年未有之新变局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冲击。毫不例外,新形势下对高校学生也产生了心理很大的冲击,由于新形势的到来,高校学生暴露出很多心理方面的问题,缺少与老师和同学间面对面的亲切沟通、缺少了集体的娱乐活动,部分学生出现严重抑郁的不健康心理问题。
当前高校学生心理的现状,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不良的身心反应:1.认知:记忆力,注意力下降;2.情绪:抱怨反复出现的“疫情”信息,害怕,恐慌,担心,生气,烦躁;3.行为:不停地吵闹,做噩梦,玩有关病毒、口罩或死亡等主题的游戏,冲动行为等;4.躯体:睡眠差,食欲差等。
二、开展线上“两自,一爱”心理健康主题教育
通过线上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正是培养自己“自律”、“自立”、“关爱”的时候,人在面对不可抗力因素或者困境时,自立使人独立,自律给人自由,关爱让人自信。自律、自立、关爱的培养是胜者的优点,而颓废者必然败之。在这特殊时期,必须自律、自立、关爱的立志,“三不杇”圣人王阳明说:志之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立大志,担大任,成大事。
(一)自律是习惯
自律对于个人的事业、学业来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自律有助于磨砺心志,有助于良好质量的形成,使人走向成功。自律是在行动中形成的,也只能在行动中体现,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途径。自律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自律首先就得勇敢面对来自各方面的一次次对自我的挑战,不要轻易地放纵自己,哪怕它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二)自立是行动
自立的人能深刻理解由别人争取来的利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利益,由包打天下情结形成的依赖关系,最终将转化为依附关系,而形成新的奴役关系。所以,自立规范不但要求自己,也要求别人不越俎代庖。自立,是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承担对自己的责任,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自立绝不是自我封闭,而是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自身,主要责任在自身。在争取自身利益上,友谊和援助是次要的,是辅助性的。同时,也只有做到自立自强,才能赢得友谊和援助。
(三)关爱是结晶升华
关爱可以是关爱自己、关爱朋友、关爱家人。关爱的重要性,在社会层面上确实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社会层面上谈, 关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爱护的一种表达和情绪。
大学生家居数月,父母和孩子的冲突矛盾在所难免,一家人长期共处一室,不上班不上学,导致空间边界长时间被打破,关系粘性更大,心理边界也容易被侵犯。
学会“自律、自立、关爱不仅能提升自己各方面素养,也是对疫情所带来的负面情绪的理智处理解药,更是一辈子行云流水的财富。
三、高校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应采用情景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方式以此来引领同学们从思想上变化,行动上突破,感情上得到升华。
四、实施内容及取得成效
本次心理主题教育活动下“自律、自立、关爱”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求我们要做到知行合一,在不断摸索实践中,我们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自律篇
自律,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指不受外界约束和情感支配,据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颁布的道德规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则。
古代不乏有关于自律的例子,如汉《左传?哀公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唐朝张九龄《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不能自律,何以正人?”宋朝苏辙《西掖告词》之十五“:朕方以恭俭自居,以法度自律,宜得慎静之吏,以督缮治之功。”这些的种种都表明自律由古至今在人们心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广州工商学院会计系进行了“21天自律训练营”,活动的初衷便是想让学生在21天内养成自律、自我约束的好习惯,在21天内专注于自己所定的目标。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学习时会变得更加专注,从而提高不少的效率,每天学习完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会十分有成就感,使自身慢慢地有了学习的动力。通过不断改变、完善自我后从中体会到了努力的成果,成功的喜悦。
(二)自立篇
曾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江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先后在《中华文学》等报刊上发表作品40余篇(首),在短诗《远方》中,他写道:“而在阴冷的夹缝中,也希望有阳光与彩虹,捧着微弱的声音,呼喊,春天。”获全国大学生家乡情作文大赛一等奖等40个奖项,并成功考取江西师大硕士研究生。
通过观看和了解“自立自强的追梦人 - 郭培庚”,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要以他为学习的榜样,奋起自追。
(三)关爱篇
2020年作为特殊的一年,高校学生在家中进行着线上课程的学习,这段时间是大部分的大学生在上大学以来,与父母相处时间最长的时期,长时间的在家居住和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沟通问题逐渐出现在大学生的面前。对此对于改善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现状的建议:??
(1) 父母层面:改变老旧认知,更新观念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更换观念尽量跟上孩子的步伐,减少因为与孩子的思想观念不同所产生的碰撞与摩擦。对于孩子的不同的价值观,对学历、未来规划的看法态度等,可以更加包容和理解。
(2) 父母层面:主动学习,把握交流规律
父母可以通过各种平台和渠道主动学习新知识, 扩大知识面, 为孩子树立一个“活到老, 学到老”的好榜样。同时父母寻找和孩子交流的最佳方式,找寻交流的规律和技巧。大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 如果父母言辞不当或者沟通技巧不足, 就比较容易引起孩子的厌烦心理。
(3) 学生层面:换位思考,体会父母难处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知道我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父母要强些,不能一味的要求父母跟上自身的步伐,而自己却不为所动。我们应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 学会理解父母、接纳父母, 主动分享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对其他事物的看法。
(4) 学生层面:主动联系父母,没事常联系
积极的沟通交流,可以增进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并且能够通过交流,而知道对方的所思所想,加深对对方的了解。积极有效的沟通可以建立更为温暖的大学生亲子关系,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我们都应该为亲情留足时间,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多和父母沟通、交流和互动。
(5) 学生层面:主动行动,关爱父母
在家期间,主动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帮父母做一些家务活,为父母分担一些辛苦和勞累,善待父母,关爱父母,可以在平常的日子里制造些小惊喜,让父母开心等。
五、结语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陶行知先生说过:“老师不能只爱几个好学生,而应该爱满天下”,作为基层一线的辅导员,学生是我们最直接的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我们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引领教育方法,认识到与学生沟通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桥梁,通过有效沟通培养好与学生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努力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到与学生心灵深度融合,走进学生的内心,做好学生的知心引路人,引导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对于班级中出现性格问题、心理问题等特殊学生,我们应该更加有耐心,对这些特殊学生应给与更多的关怀和激励,加强心理疏导,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配,促进心理和谐,同时不断挖掘他们的优点, 让他们展现自身的优势和才能,树立起自信心。
进入到2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继续高速发展, 百年未有之新变局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冲击。毫不例外,新形势下对高校学生也产生了心理很大的冲击,由于新形势的到来,高校学生暴露出很多心理方面的问题,缺少与老师和同学间面对面的亲切沟通、缺少了集体的娱乐活动,部分学生出现严重抑郁的不健康心理问题。
当前高校学生心理的现状,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不良的身心反应:1.认知:记忆力,注意力下降;2.情绪:抱怨反复出现的“疫情”信息,害怕,恐慌,担心,生气,烦躁;3.行为:不停地吵闹,做噩梦,玩有关病毒、口罩或死亡等主题的游戏,冲动行为等;4.躯体:睡眠差,食欲差等。
二、开展线上“两自,一爱”心理健康主题教育
通过线上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正是培养自己“自律”、“自立”、“关爱”的时候,人在面对不可抗力因素或者困境时,自立使人独立,自律给人自由,关爱让人自信。自律、自立、关爱的培养是胜者的优点,而颓废者必然败之。在这特殊时期,必须自律、自立、关爱的立志,“三不杇”圣人王阳明说:志之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立大志,担大任,成大事。
(一)自律是习惯
自律对于个人的事业、学业来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自律有助于磨砺心志,有助于良好质量的形成,使人走向成功。自律是在行动中形成的,也只能在行动中体现,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途径。自律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自律首先就得勇敢面对来自各方面的一次次对自我的挑战,不要轻易地放纵自己,哪怕它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二)自立是行动
自立的人能深刻理解由别人争取来的利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利益,由包打天下情结形成的依赖关系,最终将转化为依附关系,而形成新的奴役关系。所以,自立规范不但要求自己,也要求别人不越俎代庖。自立,是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承担对自己的责任,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自立绝不是自我封闭,而是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自身,主要责任在自身。在争取自身利益上,友谊和援助是次要的,是辅助性的。同时,也只有做到自立自强,才能赢得友谊和援助。
(三)关爱是结晶升华
关爱可以是关爱自己、关爱朋友、关爱家人。关爱的重要性,在社会层面上确实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社会层面上谈, 关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爱护的一种表达和情绪。
大学生家居数月,父母和孩子的冲突矛盾在所难免,一家人长期共处一室,不上班不上学,导致空间边界长时间被打破,关系粘性更大,心理边界也容易被侵犯。
学会“自律、自立、关爱不仅能提升自己各方面素养,也是对疫情所带来的负面情绪的理智处理解药,更是一辈子行云流水的财富。
三、高校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应采用情景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方式以此来引领同学们从思想上变化,行动上突破,感情上得到升华。
四、实施内容及取得成效
本次心理主题教育活动下“自律、自立、关爱”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求我们要做到知行合一,在不断摸索实践中,我们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自律篇
自律,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指不受外界约束和情感支配,据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颁布的道德规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则。
古代不乏有关于自律的例子,如汉《左传?哀公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唐朝张九龄《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不能自律,何以正人?”宋朝苏辙《西掖告词》之十五“:朕方以恭俭自居,以法度自律,宜得慎静之吏,以督缮治之功。”这些的种种都表明自律由古至今在人们心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广州工商学院会计系进行了“21天自律训练营”,活动的初衷便是想让学生在21天内养成自律、自我约束的好习惯,在21天内专注于自己所定的目标。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学习时会变得更加专注,从而提高不少的效率,每天学习完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会十分有成就感,使自身慢慢地有了学习的动力。通过不断改变、完善自我后从中体会到了努力的成果,成功的喜悦。
(二)自立篇
曾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江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先后在《中华文学》等报刊上发表作品40余篇(首),在短诗《远方》中,他写道:“而在阴冷的夹缝中,也希望有阳光与彩虹,捧着微弱的声音,呼喊,春天。”获全国大学生家乡情作文大赛一等奖等40个奖项,并成功考取江西师大硕士研究生。
通过观看和了解“自立自强的追梦人 - 郭培庚”,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要以他为学习的榜样,奋起自追。
(三)关爱篇
2020年作为特殊的一年,高校学生在家中进行着线上课程的学习,这段时间是大部分的大学生在上大学以来,与父母相处时间最长的时期,长时间的在家居住和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沟通问题逐渐出现在大学生的面前。对此对于改善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现状的建议:??
(1) 父母层面:改变老旧认知,更新观念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更换观念尽量跟上孩子的步伐,减少因为与孩子的思想观念不同所产生的碰撞与摩擦。对于孩子的不同的价值观,对学历、未来规划的看法态度等,可以更加包容和理解。
(2) 父母层面:主动学习,把握交流规律
父母可以通过各种平台和渠道主动学习新知识, 扩大知识面, 为孩子树立一个“活到老, 学到老”的好榜样。同时父母寻找和孩子交流的最佳方式,找寻交流的规律和技巧。大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 如果父母言辞不当或者沟通技巧不足, 就比较容易引起孩子的厌烦心理。
(3) 学生层面:换位思考,体会父母难处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知道我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父母要强些,不能一味的要求父母跟上自身的步伐,而自己却不为所动。我们应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 学会理解父母、接纳父母, 主动分享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对其他事物的看法。
(4) 学生层面:主动联系父母,没事常联系
积极的沟通交流,可以增进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并且能够通过交流,而知道对方的所思所想,加深对对方的了解。积极有效的沟通可以建立更为温暖的大学生亲子关系,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我们都应该为亲情留足时间,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多和父母沟通、交流和互动。
(5) 学生层面:主动行动,关爱父母
在家期间,主动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帮父母做一些家务活,为父母分担一些辛苦和勞累,善待父母,关爱父母,可以在平常的日子里制造些小惊喜,让父母开心等。
五、结语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陶行知先生说过:“老师不能只爱几个好学生,而应该爱满天下”,作为基层一线的辅导员,学生是我们最直接的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我们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引领教育方法,认识到与学生沟通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桥梁,通过有效沟通培养好与学生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努力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到与学生心灵深度融合,走进学生的内心,做好学生的知心引路人,引导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对于班级中出现性格问题、心理问题等特殊学生,我们应该更加有耐心,对这些特殊学生应给与更多的关怀和激励,加强心理疏导,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配,促进心理和谐,同时不断挖掘他们的优点, 让他们展现自身的优势和才能,树立起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