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线描递进式教学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以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为依托,探究小学阶段线描递进式教学对形成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解决当下线描教学形式化、片面化的问题,深入挖掘线描教学可承载的美育功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笔者在符合当代美育要求的前提下,贴合学生实际,开展兼具时效性与实效性的研究。从“观察——概括——再现——美化”的研究思路出发,通过实际的具体可操作的研究策略,开展教学实践,收集学生反馈分析案例,检验研究效果,总结生成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报告。
  【关键词】线描;核心素养;递进式教学;小学美术
  一、线描递进式教学研究的意义
  在美术的领域里,世界上所有的物象都可以由线条组成。因此,学生学习线描的过程,本质上是他们认识世界的过程。线描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力、形象塑造能力和想象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对小学生创造力的挖掘和开发的重要途徑。
  线描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征,做好引导、配合工作,可以让学生将内心精神世界进行描绘,而不再是单纯地为了“美”而去模仿“美”,为了得到“认可”而去模仿、复制。本研究中的线描教学并非指教会学生绘制某个类型的作品,而是通过线描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构图能力、色彩运用、造型表现以及情感表达的美术核心素养,以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为最终目标。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整个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生理与心理存在很大的区别。因此,递进式的意义,在于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具体教学,同时,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和能力的变化,着重考量教与学的深入性与发展性。
  二、线描教学的现状
  通常,概念中的儿童线描画分为线描装饰画和线描写生画,它们的艺术效果主要体现在色彩和点、线、面组合上。线描装饰画以装饰为主,通过几种简单元素的构建实现对物象的提炼、加工、美化,强调形式美和艺术美;线描写生画在对比之下,则更强调对客观物象的描绘和空间体积的表现。
  在教学实际中,线描教学很容易被技巧化、片面化、成人化。教师过分关注线描的表现形式与画面构成,追求快速呈现作品效果,而忽略学生自身的创作感受,导致学生未能通过线描学习形成一种与日常生活有实际意义的连结。这样的线描活动只是作为一种类似“印刷模式”的存在,缺少思想与内涵,美育育人的效果微乎甚微。
  因此,如何使小学阶段的线描教学达到育人功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系列实践研究。
  三、线描递进式教学的研究策略
  本研究立足于教材,分析筛选出涉及线描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实施于课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征,结合各学生的实际能力,通过线描递进式教学,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完成美术学习后,能够形成一定程度的美术素养。本研究贯穿学生整个小学阶段,逐年逐步达成预期教学效果,达成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观察——概括——再现——美化”系统的核心素养提升。
  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共12册,涉及的内容非常全面而丰富,“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各具着重点,但也环环相扣。“造型·表现”领域对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描述比较笼统,但大致还是体现了逐渐递进的关系。学生在进行相应的美术学习活动中,对美术语言、工具和媒材、创作方法的选择体现了明显的递进性,其难度和复杂度逐渐增高。是故,在教学实践中,并非教条主义地把所有课程都设定为单一的线描课,而是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与需要进行线描能力的渗透,从而达到笔者的研究初衷——通过线描的教与学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
  以岭南美术二年级上册《恐龙回来了》为例,本实践研究包含但不限于此内容。基于教材,每个阶段的实践研究均有着重点,以层层递进,逐级深入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构图能力、色彩运用、造型表现以及情感表达的核心素养,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和锻炼能力。通过设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同一主题的内容也可以呈现出各学段的线描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
  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都会面临着不同矛盾,本研究实践的过程就是解决矛盾的过程。通过近年的教学实践累积,笔者分析归纳了各个学段的学生在美术学习中面临的主要矛盾,为此把研究分为3个阶段。
  (一)“观察——概括”阶段:形成抽象的思维模式
  1.主要实施年级:一二年级
  低年级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培养阶段,重点在于把复杂图形用简练的线条概括基本形,运用“点、线、面”排列初步感知平面构成原理,感受画面的色彩关系(黑、白、灰)。
  就大部分学生而言,这个学段的学生想象力非常丰富,同时也是表达欲望最强烈的阶段,但这也是他们的绘画技能最稚嫩的时期。多数学生面临的最大矛盾就是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却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学生会因此感到挫败,常常会向教师流露或者表达出“我不会画”之类的困扰。本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抽象思维模式,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对画面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结合基本的美术语言,帮助学生顺利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2.在教学实践中的主要体现
  (1)认识线:线条、形状和色彩是构成绘画作品的最基本元素,第一学段的“造型·表现”提倡让学生尝试用各种线条(如横线、竖线、斜线、曲线)、各种形状(如,规则的形状和不规则的形状);让学生感受线条,能说出对不同线条的感受,能够用恰当的线条来表达情绪(平缓、焦虑、雀跃等)和质感(坚硬、锋利、柔软等)。
  (2)培养对线条的抽象概括能力:本阶段研究对象年龄偏小,敢想敢画,所以创作多以抽象画、想象画或记忆画为主。本阶段的目标是使学生能从具体物象中提炼出简单线条,掌握基础的平面构成原理,用美术语言去表达所想,在创作中主要体现在概括基本形和“点、线、面”的组合排列上。
  (二)“重现”阶段:贴近物象的本质层面   1.主要实施年级:三四年级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扩大和审美的提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又有了新的矛盾,这个时期的学生反馈最多的问题就是“画不出……样子的东西”,即预期的效果与实际的作品不符。学生很明确自己想要表达什么,并且很多时候绘画对象的形象都非常具体。当学生想到却画不到的时候就会产生困扰和挫败。通过上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初步形成了画面的整体概念,掌握了把复杂图形简单化的思维与技能。而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用之前形成的思维模式来辅助这一阶段的学习,把学习的重点转移到更为贴近物象本质的层面,帮助学生获得“再现”的能力。
  2.在教学实践中的主要体现
  培养用线条进行具象描绘能力:概括基本形是为了让学生能把自己的所见所想抽象转化为作品。现在,学生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想要表达出具体的形象,就要从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学习。学习的内容主要体现为外轮廓和结构的具象描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找出基本形与实际形象的区别,通过“添、减、改”的方式,把概念化的形象变成具有与实际形象相符的特征,从而实现学生“再现”的愿望。
  (三)“美化”阶段:追求内在的个性表达
  1.主要实施年级:五六年级
  高年级学生的“美化”能力培养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更关注学生内在情感和审美需要,通过借鉴名家名画、学习理论技法等方式,引导学生采用合适自己的方式完成情感和艺术表达。当学生开始追求个性与独特性的时候,审美差异也就开始形成了。把物象“再现”,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展现个性的过程其实就是“美化”的过程。
  学生到了五六年级,除了知识的增长,他们也已经开始步入青春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比之前更加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的内容也更具个人风格和特点。这个时期的学生在创作的时候,表现出最明显的诉求就是“我想要画出……样子的东西”,即对事物准确的个性表达,指学生的表达能符合自己的意愿。
  2.在教学实践中的主要体现
  培养抽象概括与具象描绘综合运用的能力:这一阶段的学生,主要是把之前学会的知识技能融汇贯通,更加自由畅快地表现与创作。本阶段教学中,更多的是为学生展示更为丰富的艺术表达形式,了解和赏析名家名画,学习借鉴专业的理论技巧,鼓励学生根据画面的需求,通过恰当的艺术语言去尽情展现独特个性,满足情感表达的需要。
  四、结语
  本研究的成果已陆续呈现,但仍然需要继续深入研究,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施和作品反馈不断调整研究策略,在符合当代美育要求的前提下,贴合学生实际,开展兼具时效性与实效性的研究。线描学习并非单纯的机械涂鸦,学习线描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所见所想准确地表现出来,在欣赏事物或作品的时候能够感受到艺术美和表达出自己的审美评价。本研究重点是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能力。因此,在接下来研究的过程中,还应该时刻注意学生个性发展,避免片面化和模式化,深入挖掘与线条表现相关的文化理解与审美表达。在实施对象的界定上,也要继续细化与深入,使每个阶段的教与学的实践能更有针对性,体现小学阶段美术学习的连贯性、递进性与发展性,最终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辛云.基于创造力培养的小学线描教学实践研究[J].智力,2020.
  [2]陈镇钺.小学线描装饰画的学习与创作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20.
  [3]张彩平.顺应儿童天性的小学线描画教学实践研究——以河北省望都县东关小学三年级为例[D].曲阜师范大学,2020.
  [4]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尹少淳,段鹏.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美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一、极限法的相关概念  一些物理问题涉及许多因素和复杂的过程。在改变运动的物理状态的过程中,它经常达到一定的状态(临界状态),并且相关的物理量将经历突然的变化。该状态称为临界状态,但是此时存在临界值。对于我们来说,通常很难感知变化规律并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但是,如果我们在极端条件下分析问题,有时问题突然变得清晰而简单。例如,将问题从一般状态推送到特殊状态以进行分析和处理的问题解决方法是“极限方法”
摘 要:根据农村幼儿教学现状,我们利用乡土材料开展了农村幼儿园美术活动研究。农村幼儿园美术教学方法、活动材料、活动形式都比较单一,利用乡土材料开展生态美术活动,能使教学活动形式、教学方法多样化,由此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同时,还能打造属于农村幼儿园的园本生态美术特色活动。  关键词:乡土材料;农村;幼儿园;生态美术  一、农村幼儿园美术活动现状与问题  农村幼儿园美术教育活
【摘要】互联网 这个大时代下,课堂的一些常见现象也发生了“变异”,中学生由喜欢吵闹、捣乱而变为热衷玩手机,如此教学困境,教师应作怎样的引导、教育?基于此,本文从中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的现状出发,并对其中原因作出剖析,进而探究班主任对中学生课堂玩手机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 时代;中学生;课堂;手机管理策略   在学校方面,尽管一直三令五申,然而手机依旧在课堂上频频出现。报纸新闻上,更是有不少老
【摘要】科技教育在中小学生中有效实施,是时代的要求,是国家发展的要求。一直以来,我校综合科组都在努力地探寻着有效实施科技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为此,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课题研究工作。我们开展了以科技兴趣社团推动全校科技教育普及的研究,开展了在信息技术学科、科学学科、综合实践等常规课堂进行科技教育的研究,开展了组织学生到高效和科普基地参观学习培养学生科技兴趣的研究,策划了利用科技节等活动进行宣传、推广全校科
【摘要】生命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做生命教育的有心人,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多渠道点燃孩子们生命的火光,时时处处留意有关生命教育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多渠道开展教育活动,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学生就会慢慢地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战胜挫折、学会宽容、学会感恩……他们就会欣赏生命、善待生命,在这个大千世界里熠熠生辉。  【关键词】生命教育;战胜挫折;善待生命  今年,在抗击新型冠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接触到关于法治的一些内容,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从小就能够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所有的教学过程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倾听能力,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也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文将从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根据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提出可行的建议,以提
【摘要】德育工作是现阶段学校教育工作的关键内容,是落实到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一环。初中生正处于个人价值观念与思想观念成长的关键期,正处于承小学启高中的特殊阶段,做好这一阶段的德育更显重要。社会环境的发展和新媒体环境的发展,为初中生德育工作增添些许难点,是德育工作开展的双刃剑。基于此,笔者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分析新媒体环境对初中德育工作的意义,再探究新媒体环境下初中生德育工作面临的难点及开展对策,供同
【摘要】将数学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鼓励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学习数学的热情,有助于增强、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并取得一定的成就。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和学习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同时,可以建立更高效的学习教室并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高效课堂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兴趣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教师通
【摘要】刘禹锡的《陋室铭》比较形象地解读了《孟子》中《尽心章句上》“穷则独善其身。”基于诗人的人生轨迹和政治理想,再读《陋室铭》会发现以下观点、事实:“穷则独善其身”是诗人基于正常生活的道德修养,更是诗人认清形势后的理性选择,还是诗人“兼济天下”的前期准备。  【关键词】生活;道德修养;形势;兼济天下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是名篇,不仅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而且选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人民
【摘要】纵观国内外对于自闭症儿童的研究可知,自闭症儿童的病情不能彻底治愈,但可以通过有效的行为干预达到缓和病情的效果。本文主要针对自闭症儿童实施游戏治疗、感觉统合训练和音乐治疗等综合干预的个案研究,经过实施综合干预,使研究个案的言语表达、动作协调和稳定情绪等方面取得明显的变化。本文借鉴教育叙事研究方式对自闭症儿童综合干预过程的详实描述,希望给教育同行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