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教育意蕴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观照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hou5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看”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以往的语言教学,只注重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看”的技能训练习惯性地被忽视。双重代码理论及相关研究表明,“看”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树立“看”的意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看”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及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看;绘本教学;双重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看”作为信息时代的基本技能变得越来越重要。“看”(Viewing)是一种把视觉图像,如图片、视频等与口头文字或书面文字结合起来的一种技能。由于“看”的技能在英语学习与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被誉为英语语言的第五大技能,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同时也成为了小学英语教学的一种新工具。其中,绘本教学是“看”的一种最典型的形式。
  一、“看”的概念内涵
  1.“看”的双重代码理论
  早在20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佩维奥(Paivio)等人提出了一个关于“看”的理论,即双重代码理论。佩维奥将人的认知系统划分为语言与非语言(“看”)两个代码,语言代码主要负责接收语言符号的外在表现形式,非语言代码则负责激活负载在语言符号上的意象,即情感反应、环境等非语言信息。换言之,人的认知依赖于语言与非语言两种代码的相互作用,且非语言代码是人们理解与解释语言代码的关键。相关研究表明,非言语代码(“看”)在阅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107-109。外国学者邱(Khoo)还通过个例研究得出学生对于理解含有“看”的文本抱有更高兴趣的结论,且理解程度远大于对纯文本的理解。可见,“看”的价值不容小觑。
  此外,从信息组织加工角度而言,佩维奥认为,人的认知处理过程包含表征加工、参照加工及联想加工三个部分。表征加工是最基础的,是对语言信息的处理,属于语言代码;参照加工是介于表征与联想之间,起到桥梁作用,是语言代码与非语言代码之间互通的中介;联想加工则属于非语言代码,能激活负载于语言符号上的意象,而意象可以引起情感反应[1]107-109。相关后续研究也表明,如果学习者能够在阅读时对语言材料产生意象,那么对语言材料的理解与认知将会得到提高。
  2.“看”的概念
  “看”的材料主要包括图标、图形、示意图、地图、线描、照片以及人像等[2]。人们可以从许多方面获得“看”的信息,例如杂志、图书、计算机屏幕、电影、符号、体态语言等。“看”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理解。首先是思维维度,即“看”能够将观念和思想转化成图形、图画或形象,有助于学习者在思考中转换相关信息,加深印象。其次是交流维度,意指“看”能够使学习者从“看”的材料中接收信息并且建构意义,能够使接收者与材料进行相互交流。最后是学习维度,包含学习者对“看”的材料的认知与体会,也是学习者重新建构其中意义的过程。换言之,拥有“看”的能力的人能够运用“看”的技能对“看”的材料进行观察与理解,并能够对“看”的材料进行评论。
  此外,不同个体对“看”的形象的理解会有所不同,这主要是受到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以及文化因素的影响。个人因素包含性别差异、年龄差距等;社会因素包含教育程度、职业和环境等。不同因素对个体产生不同的影响,使每个人对“看”的形象有不同层面的认识,每个人对“看”的材料都能够获取不同的信息材料。
  简而言之,教师在使用文字语言材料进行教学时,如果同时使用“看”的素材(视觉图像)作为辅助,能够帮助学生记住语言材料。“看”的素材通过不同的系统通道形成言语码和意象码进入大脑。在教学中,以双重代码理论为基础,可以为学生提供“看”的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大量运用“看”的方法,在课后巩固落实中大量补充“看”的内容,而不是仅把图片、视频、示意图等“看”的材料当作装饰物。恰当运用“看”的材料可为学习者提供双重代码,反过来又能够进一步促进学习者对语言材料的理解与内化。
  二、“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
  “看”图像与“读”文字一样,是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相比常规的学习读物和学习方式而言,“看”因为图画形象生动的特点,更加贴近学习者的思维层次和学习特点,更能调动学习者的情绪,激发学习者的阅读兴趣,同时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看”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比如观察力、语言能力、思维力及学习力,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如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提出了更高、更多样化的要求。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多,英语作为国际化语言的地位更重要,对人们的外语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看”作为一种基本技能,逐渐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范畴和教学范畴。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电影、电视等非纸质媒介获取外界信息,“看”的信息呈爆炸式增长。根据相关研究统计,在人们所接受的全部信息中,约有83 是通过“看”的途徑获取的。
  综上所述,如何进行“看”方面的教育,提升学习者“看”的能力,培养学习者“看”的综合素养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当今时代,学习者有充足的条件利用互联网来获得视频、图像等“看”的材料,这些在与文本的交互过程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学习者对文本材料的理解与运用。而在以印刷材料为主的时期,人们通常不太重视“看”的作用,再加上获取“看”的材料的途径有限,导致语言的基本技能只是“听、说、读、写”四大技能,忽视了对学习者“看”的技能的培养。同时也未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文本内容的“看”的材料,导致学习者缺乏“看”的输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除了加强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还要引导学生养成“看”的意识与习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看”的资源,创造一定“看”的空间与时间。   三、“看”在教学中的主要存在形式:绘本
  绘本作为最常见的一种“看”的形式而存在,最早源于日本的图画书。图画书是“画出来的书”,主要指一类图画与文字融合的书籍。与传统的阅读书籍相比,绘本最主要的特点是大量的“看”与少量的读相结合,它不是单纯地“读”文字,也不是一味地“看”图画,而是图画辅助文字,文字点睛图画。因此,在绘本阅读中读者不仅需要“读”文字,还需要通过更加直观的“看”的方式感知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而习得文本语言,体验作者的真实情感。
  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利用“看”的方法进行教学十分必要。由于低年段学生所认识的英语词汇量较少,英语的整体语感还未形成,因此在阅读英语文本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难以理解或者不认识的词汇或句子。而借助“看”,学习者能对语篇的含义形成自己的认知,做出自己的理解。学习者还能够借助“看”(图片)对文本中的生词或句子进行猜测,这不仅能帮助学习者解决问题,还有助于学习者各项技能的提升。
  此外,低年段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做同一件事情,特别是枯燥的英语文字阅读,很难让他们保持专注力。教师若通过多彩的图片和文字内容相结合的方式——英语绘本,通过“看”的方式与“读”的内容相结合的形式,就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的专注力,促使学生在内驱力的带动下不知不觉地阅读下去,从而达到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延长阅读时间的目的。相关研究也表明,从双重代码理论出发,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可视化方法能够帮助学习者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增强对文本的理解,进而促进他们能采用各种阅读策略主动进行课外阅读。
  四、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看”的途径
  目前,虽然已有不少学校在尝试绘本教学,但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因受限于传统课堂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绘本教学只不过是把指定教科书换成了“插画书”,在实际教学中仍遵循传统的“灌输型”或“讲解型”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听、说、读、写”依旧挤占大多数课堂教学的空间,致使绘本教学有名无实,无法彰显绘本“看”的教学价值与功能。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借助多样的信息技术工具,运用新的教学形式,比如动画FLASH、PPT或者思维导图等“看”的形式来辅助教学[3],运用多种感官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学习能力。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不必拘泥于文本材料,而应善于探索、发掘与提炼网络上海量的信息资源,找寻适合各年段学生“看”的英语学习材料,提供合适的“看”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材料。王蔷教授曾就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提出了五种绘本教学途径[4],其中的“图片环游”“故事地图”“拼图阅读”三种教学途径其实质是给学生提供丰富而多样的“看”的材料,并以此来带动英语阅读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词汇或句型会有更为深刻与全面的理解。总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看”的资源,对于提升学生“看”的技能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教师除了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看”的素材,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挖掘绘本教材或教学材料中可“看”的内容。比如在绘本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图画,开展看图仿说、看图续说和看图配说的训练[5]。这些活动都将有助于学习者进入由绘本图画、文字、故事、意义建构出的情境,从而扩大绘本教学的表达空间,增加绘本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尤其是低年段,运用绘本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较为直观形象的“看”来认识到一些较为抽象的语言知识,帮助学生建构起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教师通过互联网能够获取大量的“看”的资源,即通过检索能够进一步拓展英语绘本的教学资源。但教师必须要有“看”的概念,树立帮助学生提高“看”的技能的教学意识,在课程与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看”的元素,才能真正借助互联网中丰富的“看”的资源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參考文献:
  [1]王玲,徐昕炜.双重代码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教育学术月刊,2011(11):107-109.
  [2]董连兵.高中生视觉素养提升的教学实践探索[D].扬州:扬州大学,2015.
  [3]刘琴.在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实践[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9(7):30-33.
  [4]王蔷,敖娜仁图雅.中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途径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7(4):68-73.
  [5]姚颖.中国当代小学绘本教学的创新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7(10):94-99.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初步形成一定的言语揣摩能力。为达成此能力,可以从言意理论的视角来进行教学,其中“言意互转”是揣摩文章言语意图的一条最佳路径。针对整篇文章或文章的部分内容,教师可以从“读文知‘言’”“厘清脉络”“揣摩妙处”“立‘象’化‘言’”“言语重构”四个方面给学生做言语揣摩的示范,让学生学习、领会言语揣摩的方法,从而实现对文章言语的自主揣摩。  【关键词】言语揣摩;言语意图;言语重构 
2019年12月12日—15日,广西教育学会作文教育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筹)特别会议暨2019年新时代作文教育发展高端研修会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桂林实验中学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广西
现如今有很多人认为初中数学难学,并受到很多消极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产生了数学学习的自卑心理,成了数学学困生,因此,消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自卑心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的科研意识不断增强,科研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但在教学实践成果提炼方面,很多教师因为缺乏有效的指导,一定程度上难以完成教学实践成果的转化和应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要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要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但在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仍然缺失。在此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文化负载词、对比中西文化、使用“文化包”、创设文化使用情境等方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关键词】英语教学;中国文化;核心素养  【
【摘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教师研究教材、教法与学法的必备技能,而透过现象挖掘出什么样的本质与教师的专业基础、教学经验和剖析角度密不可分。这需要教师平时多阅读、多反思、多积累,以完善认知方式,丰富教学策略,提升研学能力,进而提高自己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的科学性与综合性能力。  【关键词】透过现象看本质;内角和定理;辅助线        笔者拜读了孟莹和张昆两位老师发表在《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杂志2019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突出了语篇的重要性,强调高中英语课程要渗透语篇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语篇意识。在此背景下,文章以“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高中历史包含纷繁的人物、事件和时空等,学生若学不得法就易陷入混乱,失去学习历史的信心和耐心。在引导学生学习“西学东渐”一课时,研究者采用主题教学,以先进中国人面对“
【摘要】优化小学低年级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策略沈 洁(扬州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扬州 225000)[=]【摘 要】小学低年级是语言、记忆以及审美发展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古诗词诵读的最佳时期。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古诗词教学应该优化诵读策略。主要途径包括:加强专业诵读指导,使用“一拆二释三调四补连”的诵读自学方式以及丰富的诵读教学方式,寻找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最佳方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诵
【摘 要】SWOT分析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采用SWOT的四个要素(“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来不断分析、调整和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按照四个环节来进行,即确定主题—设计方案—活动实施—成果展示。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促进了其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SWOT;教学模式;课程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是中国教育课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