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浅有度 收放自如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f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的中华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古诗词教学既不应该“浅显虚浮”,那是“暴殄天物”,更不应该“高深晦涩”,那是勉为其难。最理想的古诗词教学,应该是深浅有度,一咏三叹,收放自如,浸润玩味,赏心悦目的、动心动情的,最终兴趣盎然的潜移默化,生成积淀。
  那么,我们的古诗词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实现较理想的境界呢?
  一、课前准备要做到“深浅有度”
  深,就是深入,就是教师对古诗词经典要有深切的认识,对古诗词文本要有深入的解读、深刻的把握,对课堂教学要有深厚的底蕴。
  怎样“深入”?作为古诗词学习的引领者,教师必须在教前实现三个把握:
  一是明确把握古诗词经典具有的“深度”。每一首流传千古至今的古典诗词意味之深长、内涵之丰富、语言之凝练均有相当的深度与厚度。对此教师当然得吃透。然而,教师更应当认识到,古诗词只是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必须如新课标所指出的那样:“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应该仅此而已。任何超越这些功能的要求都可能造成古诗词课堂教学的不当偏离。
  二是正确把握古诗词文本解读的“深度”。 先入乎其内,才能出乎其外。每一节成功的古诗词教学的课堂,都必须有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为前提。不过,教师深入的解读文本,并不等于学生也要这样。教师“钻得深,还要能理得清,走得出”,这才是根本:文本解读最终的目标是要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三是准确把握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深度”。对古诗词本身魅力有“深度”的认识,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地位有“深刻”的把握,更需要教师辩证而统一地处理好文本解读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既要能“深入”还要能“浅出”。这就要求教师在深入地解读古诗词文本的基础上,准确地定好教学目标,提炼出最需要、最恰当的“精华”为课堂所用;找准切入点,合理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让孩子在诗意的课堂,体味诗的艺术精髓。
  如何“浅出”?浅出不是浅薄,不是肤浅,也不是浅尝辄止,而是“浅近”,是“浅显”,是贴近学生的实际,能为学生所悦纳。所以,作为学生的引领者,教师还必须正确认识两个方面的“浅度”。
  一是古诗词教学对象的“浅度”。一个小学生,只是个孩子,她们在客观上是“浅”的。一方面,孩子本身的语言、语文积累是“浅”的。另一方面,孩子的生活阅历、认知情感很“浅”。对孩子来说,古诗词最好能成为“可乐”,最好是“啃得(动的)鸡”。古诗词教学的“深度”是必要的,但对孩子来说,“浅出”更应该是古诗词教学成功更高的追求。
  二是古诗词教学课标定位的“浅度”。新课标在对古诗词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十分注意对“浅度”的把握,充分考虑到古诗词的深浅度与孩子的具体实际相贴近。这从新课标“浅近”、“初步”、“感受”、“体验”、“领悟”、“体味”等关键词我们可以领会到。在教材的编排上,从内容到体裁、题材到主题安排均充分注重贴近儿童的实际,由浅入深,就是到高年级阶段也不忘由深入再回归浅出,最终还是要正视孩子的知识、情感及认知能力的浅度上。所以,教师要真正领会、掌握小语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的以上定位,在教学中注意对古诗词的深度膜拜、深度解读的同时,不忘和孩子的年龄、年段特征结合起来,适当地把握深入浅出的“度”。
  二、课堂教学要做到“收放自如”
  在教师真正做到心中的“深浅有度”之后,方能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做到收放自如、得心应手。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现实教学中存在的“太深——深入挖掘却高深莫测”、“太浅——浅尝辄止又索然无味”的深浅失衡的普遍问题。
  如何收?又如何放呢?
  收,就是教学中始终要扣紧古诗词教学的根柢所在,目标所指,价值所向。在教学中始终有一个方向,一条主线,一个着眼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发”,是以点带面的“点”。放,就是教学中敢于艺术的构思、精妙的拓展,巧妙地引导、有效地训练。是珍珠项链里的一颗颗闪耀的珍珠,是课堂河流中激起的思维浪花。
  古诗词十分讲究“炼”字,用词精妙,教学时应该善于抓住“诗眼”或关键词。这些字词往往能画龙点睛,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体味全诗的景物、情感或意境有着独特的作用。教学时这些字词往往就是课堂的“线”,思维的“点”。反复的品读、诗意的体味、精妙的创生、艺术的延伸就是课堂的“有的放矢”,课堂的“有效发散”。
  比如,王崧舟老师执教《枫桥夜泊》一课,起、承、转、合的教学流程,始终紧扣诗眼“愁眠”一词,所有的情、所有的景都围绕着“愁眠”展开,都记得和“愁眠”对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以及寒山寺的钟声这些意象的铺展与消失,都被一根无形的线——“愁眠”潜在的牵引着。这就是收。而,围绕着寒山寺、钟声,王崧舟老师在课的前奏与尾声先后呈现出的“十年、百年、千年”的与寒山寺、钟声相关的诗歌,引发起学生对诗歌背景的联想与想象,创设了浓浓的文化语境,这就是放,就是铺展,就是创设、潜移默化。听着寒山寺的钟声,王老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此时的张继会想什么呢?使学生自然的入情入境。这也是放。而整堂课王老师充分重视读这条主线。45分钟的课堂各种形式的品读竟达20多次,在读中品味,读中思考,读中领会经典的语言,经典的文化!这不正是收放自如的最好表现?
  又如孙双金老师执教《泊船瓜洲》,就有独到的收放自如。他准确的挖掘出诗眼应是“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字,“还”字才是贯穿全诗的一条红线。扣住“还”字,就是扣住诗人的情感、全诗的意境。于是,孙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一、靠家近,应该还;二、离家久,更该还;三、思家切,不能还。你看,课堂上,孙老师始终抓住“还”这条情感的线,巧妙点拨,放手让学生朗读感悟,让学生对写作背景、诗句意境、思想感情有了全面的领悟,这样的一收一放,一咏一品,真是举重若轻,收放自如,让所有的听课者无不为之折服!
  古诗词教学中的收与放要做到自如和谐,那么二者之间就必须高度的统一协调。收,必须是胸有成竹的气守丹田;是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定神闲,指向明确。放,必定是有理有据、有意有法的虚心涵泳中的升华;必定是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之中的聪明花开。收与放的过程,就是教师把对古诗词的“深浅有度”的解读转化为学生的“赏心悦情”解读的过程,即,有序有效、有理有据、由浅入深搀扶着孩子一起上路,让师生的心灵与古诗词文本一起跳动的过程。
  事实上,在当前的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不知深浅”或“深浅无度”的问题。责任全在我们的教师——缺乏对古诗词经典的深入领略,没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底蕴;缺乏对孩子在学习古诗词的难处的真切把握,没有明确的贴近儿童实际的教学意识;缺乏对课堂上教学的科学、艺术的把握,没有巧妙而有效的教学设计。所以,一首经典的古诗词要么教得太深——艰深晦涩,深奥难懂;要么教的过浅——浅尝辄止,索然无味。这实在是不该!所以,我们认为,古诗词教学最好能做到:深浅有度,收放自如。
  (作者单位:福建惠安县东岭中心小学 福建惠安县涂寨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萧 田
其他文献
一、背景现状  尽管“认识钟表”在期末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小,但教师却还是不停抱怨:孩子小,生活经验不丰富。看着错误率节节攀升,只能通过题海战术,让学生熟能生巧!适逢笔者今年执教一年级,回想之前教学或辅导学生的过程中也碰到过一些学生对时间了解不够清楚,直至三年级做类似的时间计算也是错误较多,有的还错得很离谱。晚上偶然翻阅最近几年的杂志,发现专家们对此课的叙述也是百花齐放,各有争议。那么对于身处城乡接合
5月9日,雨过天晴,微风轻吹。这是一个春天里最适合体育活动的日子。女儿运气就是好,这天下午轮到她参加中考体育测试。我给她定的目标是最低26分,上不封顶。  下午1∶00,女儿的中考体育测试正式开始。第一个项目是篮球运球绕标志物,女儿第一次测试快到终点时,篮球不听使唤,跑了;第二次测试时,女儿可能非常紧张,一出手就把篮球打到了标志杆上,杆断了;迫不得已,老师又给了最后一次机会,女儿背水一战,妥了。成
夏季清凉消暑十不宜  盛夏,酷暑难当,人们为求得一份凉爽,往往忽视了防病保健,而诱发各种疾病。因此,消暑也要讲科学,切不可掉以轻心。   一、不宜坐木   俗话说:“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夏天气温高,湿度大,木头,尤其是久置露天里的木料,椅凳等,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会向外散发出湿热,使人易患皮肤病、风湿和关节炎等。  二、不宜多吃冷食   在炎热的夏季,如果胃肠受到大量冷食的
1945年6月26日,联合国制宪大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签字仪式。一位身袭黑色丝绒旗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高雅的东方女性,款款走上主席台,代表中国政府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用毛笔庄严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她,便是吴贻芳,世界上第一位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女性、中国第一届女大学生、第一位女大学校长。民国时期的教育界有如是说法:男有蔡元培,女有吴贻芳;邓颖超赞誉她“桃李满天下”;美国总统罗斯福赞她
【摘 要】合情推理是小学生数学思考的重要能力,合情推理对于学生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基本数学思想有重要作用。以《鸽巢问题》的学历案为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可以通过恰当的问题设计、活动设计和学习方式设计展开研究,从而提出情境问题化、问题数学化、数学符号化三条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活动 数学思想 合情推理 学历案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作为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推理,既有用于猜想发现的合
国外如何帮孩子远离近视  20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学生的近视率排世界第二,小学生为28%、初中生为60%、高中生为85%。而在北美地区,青少年近视率只有25%。近视发生虽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但保持健康用眼习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视力下降。在这方面,国外一些经验或许能给我们提供借鉴。  法国,从婴儿开始查视力:法国社保系统规定,孩子自小就要开始检查视力,频率是出生后的第1周、第9个月、第24个月
师生一起走过青春  学生们离开校园,离开我已经近一个月了,我有了充沛的时间,可以把过往365天里与学生们相处的点点滴滴盘点一下了。当我翻阅我的一些文字时,师生间的一个个故事历历在目,仿佛一首首歌在我的心头时时响起,这让我回想到刚走过的青春燃烧的日子。  夕阳拂去了最后一抹鲜红,夜色悄然而至又瞬间浓重,四周的灯火一下子把夜点缀成灯火通明的人间天堂。  哦,夜色不再深沉。  我抬头仰望,寻寻觅觅,想找
【摘 要】一个好的学习材料,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驱动。教学中,在经典益智学具七巧板的基础上,做了新的调整,变身为“超级七巧板”,使得拼图形的教学课堂更有开放性和创造性。同时,结合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有效地促进以图形操作经验和空间观念为主的隐性知识发展。  【关键词】七巧板;学习材料;任务学习;隐性知识  【设计思考】  在教学“拼图形”时,学生拼出来的那些图形其实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他们
基本情况与主要问题    师:昨天,我非常高兴地阅读了我们班5l位同学的作文,并给你们的习作作了简单的评注。大家的作文整体水平很是不错,尤其突出的是这样的一些习作:整体较好的有:雷鸣的《身边的英雄》、段子英的《风云女性》、陈嘉彬的《时代造英雄》、沈遇达的《另类英雄》等;用例新颖的有:崔婷的《英雄》、黄志远的《自古英雄多寂寞》等;议论精辟的有:吴秋月的《英雄》、胡志威的《心灵中的英雄》、卢周勇的《我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5年第12期刊出了朱学尧老师的题为《续谈人教版教材中“两个习题”的问题——由戎老师〈关〉文引发的思考》一文,文中对笔者发表在《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5年第9期上《关于人教版教材中两个习题的探讨》一文进行了质疑。朱老师的质疑精神值得提倡和发扬。  为了说明问题方便,再把两个习题展示如下:  【习题一】 “参赛作品共有125幅,一等奖6幅,二等奖占参赛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