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的中华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古诗词教学既不应该“浅显虚浮”,那是“暴殄天物”,更不应该“高深晦涩”,那是勉为其难。最理想的古诗词教学,应该是深浅有度,一咏三叹,收放自如,浸润玩味,赏心悦目的、动心动情的,最终兴趣盎然的潜移默化,生成积淀。
那么,我们的古诗词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实现较理想的境界呢?
一、课前准备要做到“深浅有度”
深,就是深入,就是教师对古诗词经典要有深切的认识,对古诗词文本要有深入的解读、深刻的把握,对课堂教学要有深厚的底蕴。
怎样“深入”?作为古诗词学习的引领者,教师必须在教前实现三个把握:
一是明确把握古诗词经典具有的“深度”。每一首流传千古至今的古典诗词意味之深长、内涵之丰富、语言之凝练均有相当的深度与厚度。对此教师当然得吃透。然而,教师更应当认识到,古诗词只是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必须如新课标所指出的那样:“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应该仅此而已。任何超越这些功能的要求都可能造成古诗词课堂教学的不当偏离。
二是正确把握古诗词文本解读的“深度”。 先入乎其内,才能出乎其外。每一节成功的古诗词教学的课堂,都必须有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为前提。不过,教师深入的解读文本,并不等于学生也要这样。教师“钻得深,还要能理得清,走得出”,这才是根本:文本解读最终的目标是要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三是准确把握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深度”。对古诗词本身魅力有“深度”的认识,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地位有“深刻”的把握,更需要教师辩证而统一地处理好文本解读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既要能“深入”还要能“浅出”。这就要求教师在深入地解读古诗词文本的基础上,准确地定好教学目标,提炼出最需要、最恰当的“精华”为课堂所用;找准切入点,合理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让孩子在诗意的课堂,体味诗的艺术精髓。
如何“浅出”?浅出不是浅薄,不是肤浅,也不是浅尝辄止,而是“浅近”,是“浅显”,是贴近学生的实际,能为学生所悦纳。所以,作为学生的引领者,教师还必须正确认识两个方面的“浅度”。
一是古诗词教学对象的“浅度”。一个小学生,只是个孩子,她们在客观上是“浅”的。一方面,孩子本身的语言、语文积累是“浅”的。另一方面,孩子的生活阅历、认知情感很“浅”。对孩子来说,古诗词最好能成为“可乐”,最好是“啃得(动的)鸡”。古诗词教学的“深度”是必要的,但对孩子来说,“浅出”更应该是古诗词教学成功更高的追求。
二是古诗词教学课标定位的“浅度”。新课标在对古诗词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十分注意对“浅度”的把握,充分考虑到古诗词的深浅度与孩子的具体实际相贴近。这从新课标“浅近”、“初步”、“感受”、“体验”、“领悟”、“体味”等关键词我们可以领会到。在教材的编排上,从内容到体裁、题材到主题安排均充分注重贴近儿童的实际,由浅入深,就是到高年级阶段也不忘由深入再回归浅出,最终还是要正视孩子的知识、情感及认知能力的浅度上。所以,教师要真正领会、掌握小语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的以上定位,在教学中注意对古诗词的深度膜拜、深度解读的同时,不忘和孩子的年龄、年段特征结合起来,适当地把握深入浅出的“度”。
二、课堂教学要做到“收放自如”
在教师真正做到心中的“深浅有度”之后,方能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做到收放自如、得心应手。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现实教学中存在的“太深——深入挖掘却高深莫测”、“太浅——浅尝辄止又索然无味”的深浅失衡的普遍问题。
如何收?又如何放呢?
收,就是教学中始终要扣紧古诗词教学的根柢所在,目标所指,价值所向。在教学中始终有一个方向,一条主线,一个着眼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发”,是以点带面的“点”。放,就是教学中敢于艺术的构思、精妙的拓展,巧妙地引导、有效地训练。是珍珠项链里的一颗颗闪耀的珍珠,是课堂河流中激起的思维浪花。
古诗词十分讲究“炼”字,用词精妙,教学时应该善于抓住“诗眼”或关键词。这些字词往往能画龙点睛,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体味全诗的景物、情感或意境有着独特的作用。教学时这些字词往往就是课堂的“线”,思维的“点”。反复的品读、诗意的体味、精妙的创生、艺术的延伸就是课堂的“有的放矢”,课堂的“有效发散”。
比如,王崧舟老师执教《枫桥夜泊》一课,起、承、转、合的教学流程,始终紧扣诗眼“愁眠”一词,所有的情、所有的景都围绕着“愁眠”展开,都记得和“愁眠”对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以及寒山寺的钟声这些意象的铺展与消失,都被一根无形的线——“愁眠”潜在的牵引着。这就是收。而,围绕着寒山寺、钟声,王崧舟老师在课的前奏与尾声先后呈现出的“十年、百年、千年”的与寒山寺、钟声相关的诗歌,引发起学生对诗歌背景的联想与想象,创设了浓浓的文化语境,这就是放,就是铺展,就是创设、潜移默化。听着寒山寺的钟声,王老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此时的张继会想什么呢?使学生自然的入情入境。这也是放。而整堂课王老师充分重视读这条主线。45分钟的课堂各种形式的品读竟达20多次,在读中品味,读中思考,读中领会经典的语言,经典的文化!这不正是收放自如的最好表现?
又如孙双金老师执教《泊船瓜洲》,就有独到的收放自如。他准确的挖掘出诗眼应是“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字,“还”字才是贯穿全诗的一条红线。扣住“还”字,就是扣住诗人的情感、全诗的意境。于是,孙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一、靠家近,应该还;二、离家久,更该还;三、思家切,不能还。你看,课堂上,孙老师始终抓住“还”这条情感的线,巧妙点拨,放手让学生朗读感悟,让学生对写作背景、诗句意境、思想感情有了全面的领悟,这样的一收一放,一咏一品,真是举重若轻,收放自如,让所有的听课者无不为之折服!
古诗词教学中的收与放要做到自如和谐,那么二者之间就必须高度的统一协调。收,必须是胸有成竹的气守丹田;是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定神闲,指向明确。放,必定是有理有据、有意有法的虚心涵泳中的升华;必定是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之中的聪明花开。收与放的过程,就是教师把对古诗词的“深浅有度”的解读转化为学生的“赏心悦情”解读的过程,即,有序有效、有理有据、由浅入深搀扶着孩子一起上路,让师生的心灵与古诗词文本一起跳动的过程。
事实上,在当前的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不知深浅”或“深浅无度”的问题。责任全在我们的教师——缺乏对古诗词经典的深入领略,没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底蕴;缺乏对孩子在学习古诗词的难处的真切把握,没有明确的贴近儿童实际的教学意识;缺乏对课堂上教学的科学、艺术的把握,没有巧妙而有效的教学设计。所以,一首经典的古诗词要么教得太深——艰深晦涩,深奥难懂;要么教的过浅——浅尝辄止,索然无味。这实在是不该!所以,我们认为,古诗词教学最好能做到:深浅有度,收放自如。
(作者单位:福建惠安县东岭中心小学 福建惠安县涂寨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萧 田
那么,我们的古诗词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实现较理想的境界呢?
一、课前准备要做到“深浅有度”
深,就是深入,就是教师对古诗词经典要有深切的认识,对古诗词文本要有深入的解读、深刻的把握,对课堂教学要有深厚的底蕴。
怎样“深入”?作为古诗词学习的引领者,教师必须在教前实现三个把握:
一是明确把握古诗词经典具有的“深度”。每一首流传千古至今的古典诗词意味之深长、内涵之丰富、语言之凝练均有相当的深度与厚度。对此教师当然得吃透。然而,教师更应当认识到,古诗词只是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必须如新课标所指出的那样:“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应该仅此而已。任何超越这些功能的要求都可能造成古诗词课堂教学的不当偏离。
二是正确把握古诗词文本解读的“深度”。 先入乎其内,才能出乎其外。每一节成功的古诗词教学的课堂,都必须有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为前提。不过,教师深入的解读文本,并不等于学生也要这样。教师“钻得深,还要能理得清,走得出”,这才是根本:文本解读最终的目标是要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三是准确把握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深度”。对古诗词本身魅力有“深度”的认识,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地位有“深刻”的把握,更需要教师辩证而统一地处理好文本解读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既要能“深入”还要能“浅出”。这就要求教师在深入地解读古诗词文本的基础上,准确地定好教学目标,提炼出最需要、最恰当的“精华”为课堂所用;找准切入点,合理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让孩子在诗意的课堂,体味诗的艺术精髓。
如何“浅出”?浅出不是浅薄,不是肤浅,也不是浅尝辄止,而是“浅近”,是“浅显”,是贴近学生的实际,能为学生所悦纳。所以,作为学生的引领者,教师还必须正确认识两个方面的“浅度”。
一是古诗词教学对象的“浅度”。一个小学生,只是个孩子,她们在客观上是“浅”的。一方面,孩子本身的语言、语文积累是“浅”的。另一方面,孩子的生活阅历、认知情感很“浅”。对孩子来说,古诗词最好能成为“可乐”,最好是“啃得(动的)鸡”。古诗词教学的“深度”是必要的,但对孩子来说,“浅出”更应该是古诗词教学成功更高的追求。
二是古诗词教学课标定位的“浅度”。新课标在对古诗词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十分注意对“浅度”的把握,充分考虑到古诗词的深浅度与孩子的具体实际相贴近。这从新课标“浅近”、“初步”、“感受”、“体验”、“领悟”、“体味”等关键词我们可以领会到。在教材的编排上,从内容到体裁、题材到主题安排均充分注重贴近儿童的实际,由浅入深,就是到高年级阶段也不忘由深入再回归浅出,最终还是要正视孩子的知识、情感及认知能力的浅度上。所以,教师要真正领会、掌握小语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的以上定位,在教学中注意对古诗词的深度膜拜、深度解读的同时,不忘和孩子的年龄、年段特征结合起来,适当地把握深入浅出的“度”。
二、课堂教学要做到“收放自如”
在教师真正做到心中的“深浅有度”之后,方能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做到收放自如、得心应手。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现实教学中存在的“太深——深入挖掘却高深莫测”、“太浅——浅尝辄止又索然无味”的深浅失衡的普遍问题。
如何收?又如何放呢?
收,就是教学中始终要扣紧古诗词教学的根柢所在,目标所指,价值所向。在教学中始终有一个方向,一条主线,一个着眼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发”,是以点带面的“点”。放,就是教学中敢于艺术的构思、精妙的拓展,巧妙地引导、有效地训练。是珍珠项链里的一颗颗闪耀的珍珠,是课堂河流中激起的思维浪花。
古诗词十分讲究“炼”字,用词精妙,教学时应该善于抓住“诗眼”或关键词。这些字词往往能画龙点睛,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体味全诗的景物、情感或意境有着独特的作用。教学时这些字词往往就是课堂的“线”,思维的“点”。反复的品读、诗意的体味、精妙的创生、艺术的延伸就是课堂的“有的放矢”,课堂的“有效发散”。
比如,王崧舟老师执教《枫桥夜泊》一课,起、承、转、合的教学流程,始终紧扣诗眼“愁眠”一词,所有的情、所有的景都围绕着“愁眠”展开,都记得和“愁眠”对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以及寒山寺的钟声这些意象的铺展与消失,都被一根无形的线——“愁眠”潜在的牵引着。这就是收。而,围绕着寒山寺、钟声,王崧舟老师在课的前奏与尾声先后呈现出的“十年、百年、千年”的与寒山寺、钟声相关的诗歌,引发起学生对诗歌背景的联想与想象,创设了浓浓的文化语境,这就是放,就是铺展,就是创设、潜移默化。听着寒山寺的钟声,王老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此时的张继会想什么呢?使学生自然的入情入境。这也是放。而整堂课王老师充分重视读这条主线。45分钟的课堂各种形式的品读竟达20多次,在读中品味,读中思考,读中领会经典的语言,经典的文化!这不正是收放自如的最好表现?
又如孙双金老师执教《泊船瓜洲》,就有独到的收放自如。他准确的挖掘出诗眼应是“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字,“还”字才是贯穿全诗的一条红线。扣住“还”字,就是扣住诗人的情感、全诗的意境。于是,孙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一、靠家近,应该还;二、离家久,更该还;三、思家切,不能还。你看,课堂上,孙老师始终抓住“还”这条情感的线,巧妙点拨,放手让学生朗读感悟,让学生对写作背景、诗句意境、思想感情有了全面的领悟,这样的一收一放,一咏一品,真是举重若轻,收放自如,让所有的听课者无不为之折服!
古诗词教学中的收与放要做到自如和谐,那么二者之间就必须高度的统一协调。收,必须是胸有成竹的气守丹田;是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定神闲,指向明确。放,必定是有理有据、有意有法的虚心涵泳中的升华;必定是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之中的聪明花开。收与放的过程,就是教师把对古诗词的“深浅有度”的解读转化为学生的“赏心悦情”解读的过程,即,有序有效、有理有据、由浅入深搀扶着孩子一起上路,让师生的心灵与古诗词文本一起跳动的过程。
事实上,在当前的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不知深浅”或“深浅无度”的问题。责任全在我们的教师——缺乏对古诗词经典的深入领略,没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底蕴;缺乏对孩子在学习古诗词的难处的真切把握,没有明确的贴近儿童实际的教学意识;缺乏对课堂上教学的科学、艺术的把握,没有巧妙而有效的教学设计。所以,一首经典的古诗词要么教得太深——艰深晦涩,深奥难懂;要么教的过浅——浅尝辄止,索然无味。这实在是不该!所以,我们认为,古诗词教学最好能做到:深浅有度,收放自如。
(作者单位:福建惠安县东岭中心小学 福建惠安县涂寨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萧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