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鼓吹乐是民间流传较为广泛的乐种之一,在河南省新蔡县尤为繁盛,在婚丧喜庆等各种场合都离不开鼓吹乐。但至今,新蔡县的鼓吹乐从未得到关注和研究,笔者认为吹鼓乐作为民间乐种很有研究价值。因此,本文将从其乐队概况、区域文化特色以及传承、发展的原因等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鼓吹乐 概况 流传不衰 文化探究
中图分类号:J648.7 文献标识码:A
鼓吹乐是中国人民群众最熟悉不过的器乐演奏形式之一,是以打击乐器、吹奏乐器等合奏形式为主的音乐,在中国的音乐史中是一个重要的乐种。在吹奏乐器中,唢呐是主奏乐器,起着主导作用。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的东部有一个小乡镇,它是因鼓吹乐而著名的小乡镇,鼓吹乐在这里有着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是最受人们喜爱、欢迎的乐种,也是最受重视、影响最为广泛的民间器乐。无论是县、镇还是乡村,到处都有鼓吹乐班社。无论是婚丧喜庆还是其它节庆场合,总少不了鼓吹乐。在新蔡县演奏能手众多,高手辈出,虽不是学习鼓吹乐的专业人员,但各自都有拿手的吹奏技巧和乐曲,并且演奏曲目丰富多彩,歌曲繁多。
一 新蔡县鼓吹乐概况
新蔡县鼓吹乐主要由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吹管乐器有唢呐、笛子(主要是梆笛)、笙;打击乐器有梆子、小镲、小堂鼓、锣等。
唢呐,是鼓吹乐中主要的乐器,民间俗称“喇叭”或“响器”,也叫“大闷笛。”这里使用的唢呐多为两种,一种是大唢呐,另一种则是小唢呐。大唢呐声音低沉,给人以悲凉的感觉,多在白事中使用,使用调式一般是A调;而小唢呐声音高亢响亮,声音听起来比较喜庆,所以多在喜事中使用,常用调式为D调、G调和bE调。
笛子,经常以唢呐的伴奏形式出现,但有时也作为主奏乐器,由笙伴奏来演奏一些比较细腻的柳子戏曲牌。在鼓吹乐队中用的笛子,主要是梆笛。
笙,是唢呐的主要伴奏乐器,这里经常使用的笙就是三排十四管的方笙,排列顺序依次为:第一排五根管,第二排四根管,第三排五根管。
打击乐器,除了小镲、锣、梆子这些常用于各种形式的演奏中外,其它乐器多用于较大场面的活动中,如小鼓、堂鼓、大锣、小锣等。打击乐器的作用是掌握节奏,制造气氛,增加色彩。
二 曲目风格、区域文化特色探究
根据新蔡县目前实际运用的曲目及历史现存的音像和乐谱材料分析,其曲目数量较为丰富,按其年代属性来看,大致可分为传统与当代两个曲目系统。传统曲目系统包括器乐、民歌、戏曲的作品;当代曲目系统则主要包含建国以来各种流行歌曲改编曲及专业创编的唢呐曲。
通过曲目分类不难发现,就曲目来源而言,传统曲目都是以器乐曲和民歌为主,其次是唱腔(主要有豫剧、京剧、越调、曲剧、黄梅戏、二夹弦等)。而当代曲目则多数来自于比较流行的影视歌曲及其他创作歌曲等,其次是专业创编的作品。从数量上而言,传统器乐曲多于民歌、戏曲和曲艺唱腔,而当代曲目中的流行歌曲多于专业创编唢呐曲。这充分体现了其音乐的传统性、继承性和广泛性。
他们所用曲目的风格丰富多样,总体而言都是以豫南音乐的风格为主。既有热耳酸心、催人泪下的怀念倾诉性曲调,也有质朴明快、活泼跳荡的歌颂抒情性旋律;既有粗犷豪放、振奋人心的劲曲,又有妩媚动听、诗情画意般的柔曲,但总的主导风格是具有北音特点的“阳刚型”。“阳刚型”风格往往是通过大音量、快速度等来体现。
旋律风格之所以是以豫南音乐风格为主,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应用场合的需要。大部分场合之所以邀请鼓吹乐班参与,其目的就是为了制造声势,从而使影响扩大,营造出盛大而隆重的氛围。鼓吹乐班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则要吹奏一些刚劲挺拔、粗犷豪放的旋律。其次,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区域和当地人群的性格特征所决定的,新蔡县的人们具有河南人民淳朴、善良、爽朗的个性。新蔡县地处河南与安徽交界之地,那的人都具有典型的北方人特征:敦厚直爽、热情泼辣、干劲豪强,即便是女人在遇到特别悲痛之事而伤心痛哭时,那也是放声大哭,绝不像南方女子那样低声抽泣。因此,这个区域的人们其性格特征导致了这里的鼓吹乐班在选择曲目时,多选用慷慨激越、热烈火爆的旋律,从而使唢呐班在曲目的选择与运用上也多侧重于“阳刚型”风格。
当然,他们的主导风格是“阳刚型”,但他们也并不否认和排斥具有柔婉或刚柔相济特征的曲目,如《怀乡曲》、《一枝花》等,都不是他们的主导风格。
三 关于鼓吹乐文化传承、发展的思考
新蔡县乃至全国各地的鼓吹乐为什么能够流传至今而不衰亡?为什么在流行乐盛行的今天依然受到广泛人民群众的深深喜爱?这颇值得深思。
1 民俗活动的频繁丰富了鼓吹音乐的内容
中国是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国家,至今仍保留着深厚的礼仪习气,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赶庙会、祭祖先,都会讲究“礼、仁、义、孝”。鼓吹乐作为一种深受人民喜爱的民间艺术音乐,当然会和这些紧密联系起来,每逢婚丧喜庆,总少不了鼓吹乐。在婚丧喜庆以及庙会祭祀等民间礼仪生活中,鼓吹乐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鼓吹乐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并延续下去的,它在民间风俗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新蔡县地处河南与安徽交界处,这里的民俗活动频繁,民风淳朴,传统习俗仍有保留。如果把传统习俗活动都联接起来,大概一年四季都不会间断。就一个人来说,出生、剃毛头、升学、婚嫁、生子、过大寿、丧葬等都离不开鼓吹乐。只要是新春开市、新业开张、建宅、乔迁等,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喜庆活动,而这些活动也都离不开鼓吹乐。
民间红白喜事几乎天天都会有,所以鼓吹乐班经常性的忙碌着。特别是在一年当中的后半年,正是婚嫁的旺季,鼓吹乐班往往一天要顾两个事,早晨为某家送埋,上午又为某家娶亲,两头的事都不能误。所以,人们请“响器”(俗叫“写响器”)都必须提前约定,为了牢靠,还要预先付给“吹手”定钱。时至今日,人们都会把“鼓吹手”视为“上宾”,不但要安排他们吃喝住宿,还要不时地对其敬烟献茶,等到活动结束之后,在付给报酬的同时,还要赠以烟、酒,以表感谢之意。这些慢慢的都已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乡俗礼仪。
在频繁的民俗活动中,民间音乐得到了广泛传播,对丰富和拓展鼓吹乐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使原来比较单调的鼓吹音乐在内容上得到了质与量的升华,并逐步形成了整个迎亲嫁娶和丧葬活动都由唢呐音乐支配进行的习惯。每一道婚丧程序都有一至数首鼓吹曲牌,鼓吹音乐成了不说话的“司仪”(指挥),婚丧程序和鼓吹音乐溶为一体互为依存。广大群众通过鼓吹乐来交流思想感情,渲染喜庆气氛,烘托悲哀情绪。由此形成了被群众习惯使用的婚礼习俗和丧葬习俗。时至今日,吹鼓乐也没有任何的消亡迹象,它随着习俗一直沿袭下来。
2 民间艺人对鼓吹音乐的教奏起到了传承和延伸的作用
一般来说,鼓吹乐没有曲谱传承,所以很多曲牌已经失传,很多时候的爱好者和艺人又都不识谱,因此,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鼓吹乐全凭民间艺人一代接一代地口传心授而得端茶倒酒以流传至今。其中主要的流传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鼓吹乐世家代代相传,孩子从小就受父辈们的鼓吹乐熏陶,到了懂事的时候,就跟随大人们到办红、白喜事的人家听奏,久而久之便熟悉了各种唢呐曲牌的使用场合,等到对各种曲牌音乐都比较熟悉之后,再由大人们手把手地传授唢呐曲,这种相传的方式,一般都免除了拜师仪式,学会后也不用财物谢师;第二种则是徒弟拜师相传,有的民间艺人身怀绝技,对吹唢呐的技术相当之高,备受唢呐爱好者和邻里乡亲的喜爱,于是,喜爱或想学鼓吹乐的年轻人就会去拜那些艺人为师,学习吹唢呐。据说,很早以前学习吹奏的时候都要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一般是徒弟跪拜师父,并给师父端茶倒酒。在教吹奏的过程中,徒弟酬谢师父的财物一般来说都没有具体的规定,都是根据徒弟的家境情况对师父有所表示就可以了。在刚开始学习吹唢呐的时候,师傅都会先让徒弟能把唢呐吹响,然后再一句一句地教唱调子,等到调子唱会后,师父再手把手地教唢呐吹奏,就这样一调一调地教唱,一调一调地教吹,直到学会为止。
3 人民群众对鼓吹乐的喜爱形成了繁衍和生息的土壤
在种类繁多的民间乐器中,唢呐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乐器,在历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着重要的艺术性和社会性。它是不会说话的“司仪”,在民俗性婚丧活动中主要起着主事、指挥的作用。唢呐吹什么,人们就相应地做什么,婚丧程序从始至终都是在唢呐音乐声的指挥中进行。它就像一条通向人们内心深处的渠道,呼唤着人们的心灵,连结着人们的感情。尽管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中年人和青年人对它语义性的理解已经不如老年人了,但是现在人们又赋予了它新的形象、新的思维内容,使它能够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符合广大群众的感情、心理与需求。因此,到今天有些地方的婚丧嫁娶或喜庆节日等也都能听到悠扬嘹亮的唢呐声,人们听到唢呐音乐,便会知道正在进行或者正在发生事情。所以,人们每逢婚丧事,都会邀请鼓吹乐班前去吹奏。音乐吹奏起来,四邻八舍就都知道了,不仅增添了热闹气氛,还使婚丧事办的更加气派。从古到今,广大的人民群众都把唢呐看作是吉祥的象征,并且把办婚丧事吹奏唢呐当作是在传承、交接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4 鼓吹乐队的半职业性是鼓吹乐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
如今,鼓吹乐的乐队大都是半职业的性质,人们办婚丧事或各种大型活动都会邀请他们去吹奏,最后必定付给他们报酬。在以前经济不发达的时候,吹一场少则一、二十元,多则三、四十元,有的唢呐艺人一年最多可以吹六、七十场,收入达千余元。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经济和生活逐渐好转起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鼓吹乐班的收费也在不断的提高,有的时候接一场活动收入就能达到上千元,因此吹奏唢呐比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还要可观。有的唢呐艺人已经把此项收入作为生活经济的主要来源。由于吹奏唢呐能产生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所以,从古至今,都会有半职业性的唢呐艺人在民间广泛的、大量的涌现出来,他们对唢呐音乐的生存、流传起着积极的作用。
由于邀请鼓吹乐班的人们络绎不绝,所以艺人们还需要记好各家的吹奏日程,以免产生冲突。人民的生活越富裕,经济越发达,唢呐声就吹的越嘹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吹奏唢呐能够获取丰厚的报酬,也促进了广大唢呐音乐爱好者学习吹奏的积极性。群众手里有钱必然会请鼓吹乐班来吹奏,因此两者互相刺激,互为因果,奠定了鼓吹乐存在、发展的物质基础。
四 结语
鼓吹乐作为豫南民间艺术中的珍贵遗产,200年来始终根植于民间的沃土之中,历经风雨沧桑。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改变,但是广大人们对鼓吹乐的喜爱与需求却始终没有改变,鼓吹乐在人民群众中,仍然焕发着它特有的青春、活力,这个音乐与文化的现象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引起更多人来关注、了解、研究豫南的鼓吹乐,让其在众多乐种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使这朵艺苑奇葩更加繁荣和葱郁。笔者深信,只要鼓吹乐班在保留传统本色的基础上不断做出应有的调整,以积极的姿态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和审美变化,它将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前景。
注:本文系河南师范大学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2011年科研项目的结项论文,项目编号:2011-fx-07。
参考文献:
[1] 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
[2]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音乐辞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
[3] 乔建中、薛艺兵:《民间鼓吹乐研究》,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年版。
[4] 郝玉岐:《河南唢呐与山东唢呐》,《演艺设备与科技》,2005年第6期。
[5] 杨红:《民族音乐学田野中的音乐形态研究》,《中国音乐》,2007年第1期。
作者简介:
张伟,男,1972—,河南淮滨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工作单位: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孙小文,女,1986—,山东聊城人,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
关键词:鼓吹乐 概况 流传不衰 文化探究
中图分类号:J648.7 文献标识码:A
鼓吹乐是中国人民群众最熟悉不过的器乐演奏形式之一,是以打击乐器、吹奏乐器等合奏形式为主的音乐,在中国的音乐史中是一个重要的乐种。在吹奏乐器中,唢呐是主奏乐器,起着主导作用。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的东部有一个小乡镇,它是因鼓吹乐而著名的小乡镇,鼓吹乐在这里有着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是最受人们喜爱、欢迎的乐种,也是最受重视、影响最为广泛的民间器乐。无论是县、镇还是乡村,到处都有鼓吹乐班社。无论是婚丧喜庆还是其它节庆场合,总少不了鼓吹乐。在新蔡县演奏能手众多,高手辈出,虽不是学习鼓吹乐的专业人员,但各自都有拿手的吹奏技巧和乐曲,并且演奏曲目丰富多彩,歌曲繁多。
一 新蔡县鼓吹乐概况
新蔡县鼓吹乐主要由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吹管乐器有唢呐、笛子(主要是梆笛)、笙;打击乐器有梆子、小镲、小堂鼓、锣等。
唢呐,是鼓吹乐中主要的乐器,民间俗称“喇叭”或“响器”,也叫“大闷笛。”这里使用的唢呐多为两种,一种是大唢呐,另一种则是小唢呐。大唢呐声音低沉,给人以悲凉的感觉,多在白事中使用,使用调式一般是A调;而小唢呐声音高亢响亮,声音听起来比较喜庆,所以多在喜事中使用,常用调式为D调、G调和bE调。
笛子,经常以唢呐的伴奏形式出现,但有时也作为主奏乐器,由笙伴奏来演奏一些比较细腻的柳子戏曲牌。在鼓吹乐队中用的笛子,主要是梆笛。
笙,是唢呐的主要伴奏乐器,这里经常使用的笙就是三排十四管的方笙,排列顺序依次为:第一排五根管,第二排四根管,第三排五根管。
打击乐器,除了小镲、锣、梆子这些常用于各种形式的演奏中外,其它乐器多用于较大场面的活动中,如小鼓、堂鼓、大锣、小锣等。打击乐器的作用是掌握节奏,制造气氛,增加色彩。
二 曲目风格、区域文化特色探究
根据新蔡县目前实际运用的曲目及历史现存的音像和乐谱材料分析,其曲目数量较为丰富,按其年代属性来看,大致可分为传统与当代两个曲目系统。传统曲目系统包括器乐、民歌、戏曲的作品;当代曲目系统则主要包含建国以来各种流行歌曲改编曲及专业创编的唢呐曲。
通过曲目分类不难发现,就曲目来源而言,传统曲目都是以器乐曲和民歌为主,其次是唱腔(主要有豫剧、京剧、越调、曲剧、黄梅戏、二夹弦等)。而当代曲目则多数来自于比较流行的影视歌曲及其他创作歌曲等,其次是专业创编的作品。从数量上而言,传统器乐曲多于民歌、戏曲和曲艺唱腔,而当代曲目中的流行歌曲多于专业创编唢呐曲。这充分体现了其音乐的传统性、继承性和广泛性。
他们所用曲目的风格丰富多样,总体而言都是以豫南音乐的风格为主。既有热耳酸心、催人泪下的怀念倾诉性曲调,也有质朴明快、活泼跳荡的歌颂抒情性旋律;既有粗犷豪放、振奋人心的劲曲,又有妩媚动听、诗情画意般的柔曲,但总的主导风格是具有北音特点的“阳刚型”。“阳刚型”风格往往是通过大音量、快速度等来体现。
旋律风格之所以是以豫南音乐风格为主,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应用场合的需要。大部分场合之所以邀请鼓吹乐班参与,其目的就是为了制造声势,从而使影响扩大,营造出盛大而隆重的氛围。鼓吹乐班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则要吹奏一些刚劲挺拔、粗犷豪放的旋律。其次,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区域和当地人群的性格特征所决定的,新蔡县的人们具有河南人民淳朴、善良、爽朗的个性。新蔡县地处河南与安徽交界之地,那的人都具有典型的北方人特征:敦厚直爽、热情泼辣、干劲豪强,即便是女人在遇到特别悲痛之事而伤心痛哭时,那也是放声大哭,绝不像南方女子那样低声抽泣。因此,这个区域的人们其性格特征导致了这里的鼓吹乐班在选择曲目时,多选用慷慨激越、热烈火爆的旋律,从而使唢呐班在曲目的选择与运用上也多侧重于“阳刚型”风格。
当然,他们的主导风格是“阳刚型”,但他们也并不否认和排斥具有柔婉或刚柔相济特征的曲目,如《怀乡曲》、《一枝花》等,都不是他们的主导风格。
三 关于鼓吹乐文化传承、发展的思考
新蔡县乃至全国各地的鼓吹乐为什么能够流传至今而不衰亡?为什么在流行乐盛行的今天依然受到广泛人民群众的深深喜爱?这颇值得深思。
1 民俗活动的频繁丰富了鼓吹音乐的内容
中国是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国家,至今仍保留着深厚的礼仪习气,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赶庙会、祭祖先,都会讲究“礼、仁、义、孝”。鼓吹乐作为一种深受人民喜爱的民间艺术音乐,当然会和这些紧密联系起来,每逢婚丧喜庆,总少不了鼓吹乐。在婚丧喜庆以及庙会祭祀等民间礼仪生活中,鼓吹乐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鼓吹乐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并延续下去的,它在民间风俗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新蔡县地处河南与安徽交界处,这里的民俗活动频繁,民风淳朴,传统习俗仍有保留。如果把传统习俗活动都联接起来,大概一年四季都不会间断。就一个人来说,出生、剃毛头、升学、婚嫁、生子、过大寿、丧葬等都离不开鼓吹乐。只要是新春开市、新业开张、建宅、乔迁等,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喜庆活动,而这些活动也都离不开鼓吹乐。
民间红白喜事几乎天天都会有,所以鼓吹乐班经常性的忙碌着。特别是在一年当中的后半年,正是婚嫁的旺季,鼓吹乐班往往一天要顾两个事,早晨为某家送埋,上午又为某家娶亲,两头的事都不能误。所以,人们请“响器”(俗叫“写响器”)都必须提前约定,为了牢靠,还要预先付给“吹手”定钱。时至今日,人们都会把“鼓吹手”视为“上宾”,不但要安排他们吃喝住宿,还要不时地对其敬烟献茶,等到活动结束之后,在付给报酬的同时,还要赠以烟、酒,以表感谢之意。这些慢慢的都已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乡俗礼仪。
在频繁的民俗活动中,民间音乐得到了广泛传播,对丰富和拓展鼓吹乐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使原来比较单调的鼓吹音乐在内容上得到了质与量的升华,并逐步形成了整个迎亲嫁娶和丧葬活动都由唢呐音乐支配进行的习惯。每一道婚丧程序都有一至数首鼓吹曲牌,鼓吹音乐成了不说话的“司仪”(指挥),婚丧程序和鼓吹音乐溶为一体互为依存。广大群众通过鼓吹乐来交流思想感情,渲染喜庆气氛,烘托悲哀情绪。由此形成了被群众习惯使用的婚礼习俗和丧葬习俗。时至今日,吹鼓乐也没有任何的消亡迹象,它随着习俗一直沿袭下来。
2 民间艺人对鼓吹音乐的教奏起到了传承和延伸的作用
一般来说,鼓吹乐没有曲谱传承,所以很多曲牌已经失传,很多时候的爱好者和艺人又都不识谱,因此,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鼓吹乐全凭民间艺人一代接一代地口传心授而得端茶倒酒以流传至今。其中主要的流传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鼓吹乐世家代代相传,孩子从小就受父辈们的鼓吹乐熏陶,到了懂事的时候,就跟随大人们到办红、白喜事的人家听奏,久而久之便熟悉了各种唢呐曲牌的使用场合,等到对各种曲牌音乐都比较熟悉之后,再由大人们手把手地传授唢呐曲,这种相传的方式,一般都免除了拜师仪式,学会后也不用财物谢师;第二种则是徒弟拜师相传,有的民间艺人身怀绝技,对吹唢呐的技术相当之高,备受唢呐爱好者和邻里乡亲的喜爱,于是,喜爱或想学鼓吹乐的年轻人就会去拜那些艺人为师,学习吹唢呐。据说,很早以前学习吹奏的时候都要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一般是徒弟跪拜师父,并给师父端茶倒酒。在教吹奏的过程中,徒弟酬谢师父的财物一般来说都没有具体的规定,都是根据徒弟的家境情况对师父有所表示就可以了。在刚开始学习吹唢呐的时候,师傅都会先让徒弟能把唢呐吹响,然后再一句一句地教唱调子,等到调子唱会后,师父再手把手地教唢呐吹奏,就这样一调一调地教唱,一调一调地教吹,直到学会为止。
3 人民群众对鼓吹乐的喜爱形成了繁衍和生息的土壤
在种类繁多的民间乐器中,唢呐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乐器,在历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着重要的艺术性和社会性。它是不会说话的“司仪”,在民俗性婚丧活动中主要起着主事、指挥的作用。唢呐吹什么,人们就相应地做什么,婚丧程序从始至终都是在唢呐音乐声的指挥中进行。它就像一条通向人们内心深处的渠道,呼唤着人们的心灵,连结着人们的感情。尽管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中年人和青年人对它语义性的理解已经不如老年人了,但是现在人们又赋予了它新的形象、新的思维内容,使它能够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符合广大群众的感情、心理与需求。因此,到今天有些地方的婚丧嫁娶或喜庆节日等也都能听到悠扬嘹亮的唢呐声,人们听到唢呐音乐,便会知道正在进行或者正在发生事情。所以,人们每逢婚丧事,都会邀请鼓吹乐班前去吹奏。音乐吹奏起来,四邻八舍就都知道了,不仅增添了热闹气氛,还使婚丧事办的更加气派。从古到今,广大的人民群众都把唢呐看作是吉祥的象征,并且把办婚丧事吹奏唢呐当作是在传承、交接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4 鼓吹乐队的半职业性是鼓吹乐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
如今,鼓吹乐的乐队大都是半职业的性质,人们办婚丧事或各种大型活动都会邀请他们去吹奏,最后必定付给他们报酬。在以前经济不发达的时候,吹一场少则一、二十元,多则三、四十元,有的唢呐艺人一年最多可以吹六、七十场,收入达千余元。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经济和生活逐渐好转起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鼓吹乐班的收费也在不断的提高,有的时候接一场活动收入就能达到上千元,因此吹奏唢呐比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还要可观。有的唢呐艺人已经把此项收入作为生活经济的主要来源。由于吹奏唢呐能产生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所以,从古至今,都会有半职业性的唢呐艺人在民间广泛的、大量的涌现出来,他们对唢呐音乐的生存、流传起着积极的作用。
由于邀请鼓吹乐班的人们络绎不绝,所以艺人们还需要记好各家的吹奏日程,以免产生冲突。人民的生活越富裕,经济越发达,唢呐声就吹的越嘹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吹奏唢呐能够获取丰厚的报酬,也促进了广大唢呐音乐爱好者学习吹奏的积极性。群众手里有钱必然会请鼓吹乐班来吹奏,因此两者互相刺激,互为因果,奠定了鼓吹乐存在、发展的物质基础。
四 结语
鼓吹乐作为豫南民间艺术中的珍贵遗产,200年来始终根植于民间的沃土之中,历经风雨沧桑。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改变,但是广大人们对鼓吹乐的喜爱与需求却始终没有改变,鼓吹乐在人民群众中,仍然焕发着它特有的青春、活力,这个音乐与文化的现象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引起更多人来关注、了解、研究豫南的鼓吹乐,让其在众多乐种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使这朵艺苑奇葩更加繁荣和葱郁。笔者深信,只要鼓吹乐班在保留传统本色的基础上不断做出应有的调整,以积极的姿态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和审美变化,它将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前景。
注:本文系河南师范大学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2011年科研项目的结项论文,项目编号:2011-fx-07。
参考文献:
[1] 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
[2]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音乐辞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
[3] 乔建中、薛艺兵:《民间鼓吹乐研究》,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年版。
[4] 郝玉岐:《河南唢呐与山东唢呐》,《演艺设备与科技》,2005年第6期。
[5] 杨红:《民族音乐学田野中的音乐形态研究》,《中国音乐》,2007年第1期。
作者简介:
张伟,男,1972—,河南淮滨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工作单位: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孙小文,女,1986—,山东聊城人,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