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讨妇产科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临床诊治术式和效果。方法 妇产科收治的 EMT患者 9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45 例,两组均在腹腔镜支持下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实验组患者加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对照组不接受药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妊娠率。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慢性下腹痛均有明显缓解,其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妊娠成功率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于 EMT 患者而言,腹腔镜手术可显著改善其疼痛以及不孕症状,术后服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有效提高妊娠成功率。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不孕;疗效
据调查研究表明,慢性下腹痛在各类妇科疾病中的发病率约为 17% ~25%[1]。而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也是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在适龄女性群体中约为 10%,同时大多数 EMT 患者都会出现慢性下腹痛;而存在慢性下腹痛病史的女性患者中,超过50% 的病情都会确诊为 EMT[2]。此外,据临床调查发现[3],约有 12% 的不孕症患者病情因 EMT 所致,观察并探讨妇产科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临床诊治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 2012 年 5 月 ~ 2014 年 3 月妇产科收治的 EMT 患者 90 例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均有生育要求,年龄24 ~ 33 岁,平均年龄(25.5 ± 4.2)岁;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本次手术方式有明确认识,并自愿接受术后随访。入选标准如下:(1)存在慢性下腹痛,并能够清楚表达和描述疼痛;(2)育龄期女性;(3)初步诊断病情为 EMT,手术完成后也由病理检查证实;(4)患者疼痛分级≥Ⅱ度,合并不孕以及腹部包块。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45 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EMT 诊断标准
(1)育龄期女性,慢性下腹痛或伴有继发性痛经、不孕,盆腔检查发现囊性包块或触痛性结节。(2)疼痛分级。根据 2008 年 WHO 分级疼痛标准,疼痛分级共包括五个等级,由轻到重依次为0 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1.2.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主要术式为异位病灶电凝术、卵巢囊肿剥离术、电凝分解术。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气管插管行全身麻醉,放入举宫器,腹腔镜进镜孔为脐孔,另外在麦氏点以及耻骨联合处分别做两个操作孔。手术时将粘连肠管分离,使腹腔充分暴露,然后将卵巢以及其他附件粘连分离。若存在巧克力囊肿,则行囊肿剥除术;若病灶位于盆腔表面可选择单极电钩予以烧灼处理;若病灶埋藏较深,可选择采用电钩消融处理;对于处于直肠阴道隔上的病灶可根据触诊结果采取钝性或者锐性分离。同时辅以输卵管通液术。术后对照组患者不服用任何药物治疗,实验者服用 GnRHa 治疗,对比两组妊娠成功率。
1.2.3 疗效评定
观察两组患者是否存在性交痛、不规则隐痛、以及经期前后腹痛等症状,并作详细记录。术后患者主诉疼痛应详细分类,0 度 ~ Ⅰ度疼痛说明治疗有效,其他分级则无效。B 超检查确诊两组患者在半年、一年内的妊娠成功率。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 SPSS16.0 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以(x珋 ± s)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 χ2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对比
术后对照组患者疼痛缓解者为 27 例,疼痛缓解率为 60.0%,实验组中疼痛缓解者为 39 例,疼痛缓解率为 86.7%,组间差异显著(P <0.05)。2.2 两组妊娠成功率对比术后两组患者均接受一年随访,对照组患者中成功妊娠者为 8 例,妊娠成功率为17.8%;实验组中成功妊娠者为 31 例,妊娠成功率为68.9%,实验组妊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0.05),详见下表 1。
表 1 两组妊娠成功率对比(n,%)
注:①与对照组相比 P <0.05。
3 讨论
在育龄期女性群体中,慢性下腹痛属于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给众多女性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导致慢性盆腔痛发病的原因相对较多,且极为繁杂,通常会牵涉到体内多个体统,一般与子宫肌瘤、输卵管炎、EMT、盆腔脏器粘连、盆腔炎以及子宫腺肌病等不同妇科疾病有不同程度关联。据临床研究发现,一部分慢性盆腔痛患者中,经病理活检发现约有 36% 的慢性盆腔女性患有 EMT。随着腹腔镜技术近年来在 EMT 所致慢性盆腔痛诊治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临床医师能够利用腹腔镜来观察患者病灶部位的性质、颜色以及改变,并能够对盆腔内脏器发生的变化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同时还可辅以病理学检查来实现病理确诊,为后期手术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具有很好的参考和指导价值。在诊治 EMT 慢性盆腔痛过程中,电灼消融、粘连分离以及摧毁病灶是基本的手术原则,施术者应选取合理时机将病变组织彻底切除,以达到消除病灶的目的,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盆腔环境,促进患者恢复。此外,不孕症发病率也逐年攀升,而 EMT 则是导致不孕的不容忽视的因素。腹腔镜手术能够对妊娠情况、妊娠可能性作出评估,有利于提高妊娠率。但由于EMT 不孕症受到不同因素影响,预后结果易变性较大,而单纯手术治疗也无法彻底清除病灶,具有较高的复发率。研究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加用 GnRHa 激素治疗,实验组患者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说明 GnRHa 在提高 EMT 患者妊娠成功率方面效果确切。综上所述,对于 EMT 患者而言,腹腔镜手术可显著改善其疼痛以及不孕症状,术后服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有效提高妊娠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杨年,廖治.宫腹腔镜诊治不孕症 845 例的应用及结局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5):380 ~382.
[2]曹莉莉,李宇迪,徐惠成,等.直肠阴道隔子宫内膜异位症 11 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3):214 ~217.
[3]穆大为,李学松,周高标,等.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方式探讨[J].山东医药,2013,53(4):43 ~45.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不孕;疗效
据调查研究表明,慢性下腹痛在各类妇科疾病中的发病率约为 17% ~25%[1]。而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也是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在适龄女性群体中约为 10%,同时大多数 EMT 患者都会出现慢性下腹痛;而存在慢性下腹痛病史的女性患者中,超过50% 的病情都会确诊为 EMT[2]。此外,据临床调查发现[3],约有 12% 的不孕症患者病情因 EMT 所致,观察并探讨妇产科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临床诊治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 2012 年 5 月 ~ 2014 年 3 月妇产科收治的 EMT 患者 90 例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均有生育要求,年龄24 ~ 33 岁,平均年龄(25.5 ± 4.2)岁;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本次手术方式有明确认识,并自愿接受术后随访。入选标准如下:(1)存在慢性下腹痛,并能够清楚表达和描述疼痛;(2)育龄期女性;(3)初步诊断病情为 EMT,手术完成后也由病理检查证实;(4)患者疼痛分级≥Ⅱ度,合并不孕以及腹部包块。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45 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EMT 诊断标准
(1)育龄期女性,慢性下腹痛或伴有继发性痛经、不孕,盆腔检查发现囊性包块或触痛性结节。(2)疼痛分级。根据 2008 年 WHO 分级疼痛标准,疼痛分级共包括五个等级,由轻到重依次为0 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1.2.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主要术式为异位病灶电凝术、卵巢囊肿剥离术、电凝分解术。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气管插管行全身麻醉,放入举宫器,腹腔镜进镜孔为脐孔,另外在麦氏点以及耻骨联合处分别做两个操作孔。手术时将粘连肠管分离,使腹腔充分暴露,然后将卵巢以及其他附件粘连分离。若存在巧克力囊肿,则行囊肿剥除术;若病灶位于盆腔表面可选择单极电钩予以烧灼处理;若病灶埋藏较深,可选择采用电钩消融处理;对于处于直肠阴道隔上的病灶可根据触诊结果采取钝性或者锐性分离。同时辅以输卵管通液术。术后对照组患者不服用任何药物治疗,实验者服用 GnRHa 治疗,对比两组妊娠成功率。
1.2.3 疗效评定
观察两组患者是否存在性交痛、不规则隐痛、以及经期前后腹痛等症状,并作详细记录。术后患者主诉疼痛应详细分类,0 度 ~ Ⅰ度疼痛说明治疗有效,其他分级则无效。B 超检查确诊两组患者在半年、一年内的妊娠成功率。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 SPSS16.0 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以(x珋 ± s)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 χ2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对比
术后对照组患者疼痛缓解者为 27 例,疼痛缓解率为 60.0%,实验组中疼痛缓解者为 39 例,疼痛缓解率为 86.7%,组间差异显著(P <0.05)。2.2 两组妊娠成功率对比术后两组患者均接受一年随访,对照组患者中成功妊娠者为 8 例,妊娠成功率为17.8%;实验组中成功妊娠者为 31 例,妊娠成功率为68.9%,实验组妊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0.05),详见下表 1。
表 1 两组妊娠成功率对比(n,%)
注:①与对照组相比 P <0.05。
3 讨论
在育龄期女性群体中,慢性下腹痛属于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给众多女性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导致慢性盆腔痛发病的原因相对较多,且极为繁杂,通常会牵涉到体内多个体统,一般与子宫肌瘤、输卵管炎、EMT、盆腔脏器粘连、盆腔炎以及子宫腺肌病等不同妇科疾病有不同程度关联。据临床研究发现,一部分慢性盆腔痛患者中,经病理活检发现约有 36% 的慢性盆腔女性患有 EMT。随着腹腔镜技术近年来在 EMT 所致慢性盆腔痛诊治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临床医师能够利用腹腔镜来观察患者病灶部位的性质、颜色以及改变,并能够对盆腔内脏器发生的变化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同时还可辅以病理学检查来实现病理确诊,为后期手术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具有很好的参考和指导价值。在诊治 EMT 慢性盆腔痛过程中,电灼消融、粘连分离以及摧毁病灶是基本的手术原则,施术者应选取合理时机将病变组织彻底切除,以达到消除病灶的目的,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盆腔环境,促进患者恢复。此外,不孕症发病率也逐年攀升,而 EMT 则是导致不孕的不容忽视的因素。腹腔镜手术能够对妊娠情况、妊娠可能性作出评估,有利于提高妊娠率。但由于EMT 不孕症受到不同因素影响,预后结果易变性较大,而单纯手术治疗也无法彻底清除病灶,具有较高的复发率。研究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加用 GnRHa 激素治疗,实验组患者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说明 GnRHa 在提高 EMT 患者妊娠成功率方面效果确切。综上所述,对于 EMT 患者而言,腹腔镜手术可显著改善其疼痛以及不孕症状,术后服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有效提高妊娠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杨年,廖治.宫腹腔镜诊治不孕症 845 例的应用及结局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5):380 ~382.
[2]曹莉莉,李宇迪,徐惠成,等.直肠阴道隔子宫内膜异位症 11 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3):214 ~217.
[3]穆大为,李学松,周高标,等.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方式探讨[J].山东医药,2013,53(4):43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