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期刊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探析

来源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国时期的期刊报纸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民众主要信息来源,也是各界人士向社会宣扬理想的重要阵地。通过对吉林省图书馆民国期刊原生性保护情况的调查,结合代表性期刊创刊号的研究,我们认识到对民国期刊的再生性保护十分重要,挖掘民国期刊的史料价值和文物收藏价值的同时,对普及民族文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文献保护;吉林省图书馆;民国期刊
  中图分类号:G253.5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19.04.006
  一
  民国时代,自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创立,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府迁台而去,这38年的岁月虽然只是历史长河中的短短一瞥,但却是中国结束封建帝制走向近现代化的第一个政权时期。[1]巨大的社会变故来自国家自身和世界外部方方面面,各种文化思潮交锋,新的学术领域不断扩展,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时局动荡不休,战争此起彼伏……新旧时代的更迭往往必然经历剧烈的社会变革。民国时期保存下来的文献正是记录这个动荡又鲜活时代的宝贵资料。民国期刊,具体说就是1911年到1949年间在中国国内出版的定期或不定期杂志。据《民国时期总书目》统计,我国民国期刊约2.7万种。相比民国书籍而言,民国期刊又以其鲜明的时效性,贴近众生的真实性而极具学术价值、收藏价值和史料价值,甚至在很多方面都是图书无法取代的。一方面,民国期刊和报纸承载了更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凝结着栩栩如生的民国气息,被称为学术界的“新善本”。[2]另一方面,由于民国时期的机械造纸业和印刷业都处于发展阶段,技术颇不成熟,造成该时段的纸制品大都比较脆弱,极难存留。加之多年战乱动荡等社会因素,又由于人们对近现代文献价值的认知局限,致使民国期刊长期得不到与自身价值相匹配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量大、质地差的民国期刊的保护、研究与开发,也造成了民国文献保护工作整体落后于古籍保护工作的局面。
  全国各图书馆对于民国期刊,或多或少均有收藏。从数量上看,上海图书馆排在首位,其收录民国期刊达两万余种。 其次为国家图书馆,收录民国期刊1.5万余种。再次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收录民国期刊1.2万余种,6万余册。南京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各收录 1 万余种。其他如重庆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等,均有为数不少的民国期刊馆藏。
  民国文献大多使用机械纸,老化、酸化非常严重。目前由于脱酸技术还处于研发阶段,因此对民国文献的原生性保护、修复工作很难操作。尤其民国期刊,藏量大,借阅率高,管理不善,损毁速度更快,面临断层和消失的危险。有鉴于此,民国期刊的数字化与整理出版工作就更为刻不容缓。
  全国各图书馆采取缩微、拍照、扫描等不同方式对民国期刊进行数字化。像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重庆图书馆等则将全部馆藏期刊或者精选出部分期刊进行全文数字化。安徽省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等完成了馆藏期刊的书目数字化,便于读者检索利用。北京大学图书馆对民国旧报刊分期分批进行数字化加工,建成《民国旧报刊库》,供校园网范围内的读者使用。上海图书馆的《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了1911年到1949 年出版的期刊约两万余种,文献近一千万篇。读者可通过检索点在本馆网站上进行检索。[2]吉林大学图书馆现在正在进行期刊全文数字化,参加《高校图书馆CADAL民国期刊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参与《大城老旧期刊专题数据库》建设。在民国期刊数字化方面,吉林省高校图书馆处于领先地位。
  民国期刊因为老化、酸化严重,原版纸本已不堪一碰,影印出版民国期刊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原刊,防止翻阅而产生破损,这也是由图书馆和出版社合作,对民国期刊提供再生性保护的主要手段,有单本影印和专题性汇编出版两种形式。
  民国期刊的整理出版始于20世纪50-60年代。当时,人民出版社整理出版了一批共产党、左联、太阳社等文学团体主编的重要报刊以及文艺类刊物。20世纪80-90年代,上海书店影印出版了一大批民国名人编辑的文学、艺术类刊物。九十年代末,民国期刊再版的机构不断增多,选题更加系统和深入,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中国书店、中华书局等出版机构,影印出版了多种民国期刊。[3]进入21世纪后,民国期刊整理开发方式更加丰富多样。对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更加深入。各地图书馆、档案馆等文献收藏单位联合出版社努力进行各种尝试,以图片、漫画、小说、科普读物、影像等形式还原那段历史。为民国期刊的整理和开发奉献多姿多彩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民国期刊的开发工作更有生命力、亲和力。
  二
  2018年6月,经过对吉林省图书馆系统25家文献收藏单位进行电话咨询 ,调查民国期刊藏量、整理情况、特色、数字化及再版等信息,列出民国期刊藏量较大的6家单位。(见表1)
  吉林省民国期刊主要收藏在吉林大学等6家单位,这6家单位也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从表1可以看出,在这6家单位中,仅就收藏量而言,吉林大学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和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共藏9.8万余种,占收藏總量的90%。与吉林省古籍分布情况一样,大学图书馆民国期刊藏量比公共图书馆多。除了这几家藏量较大的单位外,其它单位民国期刊收藏量很少,不到百种,因为没有整理,无法统计。吉林大学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和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民国期刊收藏量在全国图书馆中也在前列。
  吉林省图书馆是省内唯一一家省级综合类型图书馆。民国文献藏量丰富。按照卡片目录统计,民国期刊约3000种。其主要来源于两种途径,一种是购买,另一种是赠予。1960年吉林省图书馆重新开馆时,据当时的特藏部主任乔松田老先生回忆,中国书店为“纪念建国10周年举办民国文献特展”,当时展出一些民国期刊创刊号,展览结束后,这批创刊号被吉林省图书馆购买。这些创刊号丰富了吉林省图书馆的馆藏,是一笔宝贵财富。馆藏期刊其余部分是重庆图书馆赠予。现在这些期刊,保存状况较好,独立书库,密集排架,恒温恒湿空调,库房管理制度比较严格,文献出入库手续规范,这些措施对文献原生性保护十分有利。   吉林省图书馆所藏民国期刊学科丰富,种类齐全,涵盖门类广泛。社会科学类(C—L)数量最多,共2231种,占民国期刊总量的71.1%,其中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和文学类1335种,占社科类期刊的60%;自然科学类期刊(N—Y)共447种,位居第二,占民国期刊总量的14.3%,其中医药卫生类141种,占自然科学类数量的32%;居于第三的是综合类期刊(Z),共计383种,占民国期刊总量的12.3%;哲学类(A、B、M)藏量最少,共74种,占民国期刊总量的2.4%。
  吉林省图书馆民国期刊和报纸采用《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草案》进行分类、排架,目前,还没有做机读目录,也没有进行数字化扫描,但部分期刊完成了缩微拍摄工作。如今的民国期刊、报纸的借阅绝大部分采用缩微胶片或影印本阅读的方式,有效保护了这部分脆弱且珍贵的纸质文献。
  三
  对馆藏民国期刊创刊号的整理出版是吉林省图书馆期刊再生性保护的主要手段。对期刊而言,创刊号总是特别珍贵。它是刊物发行的总第一期,是編办人员献给读者的见面礼。一个刊物的创建,是办刊者经过了深思熟虑筹划后的决定。办刊宗旨、起因、栏目的设置、编辑人员组成、征稿要求等,都在创刊号上介绍。一如出版收藏界所说的那样,创刊号就是一本杂志的第一声呐喊,又好比它的出生证明,不仅具有非同一般的文献价值,还有极其珍贵的收藏价值。[4]2014年吉林省图书馆整理出版《民国期刊创刊号》一书,收录吉林省图书馆馆藏社会类民国期刊创刊号81种。另外,还影印出版了《时务报》《妇女报》《新青年》《浙江潮》《小说月报》等有代表性的民国期刊。
  吉林省图书馆所藏民国期刊,多数是学术期刊和校刊,如《国粹学报》《国学季刊》《中大季刊》《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燕京学报》《辅仁学志》《岳云月刊》《平中月刊》《公教学校通讯》等,达到期刊总量的23%以上。这一方面是由于学术和校刊类杂志多分类在教育之中,体现了吉林省图书馆民国期刊中学术类期刊的比重确实比较大。而且,就整个期刊收藏状况而言,纯娱乐类的杂志比重比较小。这可以从某个层面说明,民国时期期刊在人们之中的信息严肃程度远比今天要高得多。另外,这也反应了民国时代期刊的主要读者群的知识水平与今天的期刊读者群相比有明显不同——那个时代能够识字读书,并能够适时购买期刊的人远没有今天普及,那时能够做到这些的人也多数都是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的人,至少受教育程度在社会上层。那个时代虽然是期刊行业的鼎盛时期,但它其实远没有走进千家万户。
  除了学术类刊物较多之外,国共两党政治倾向强的期刊所占比重也较大。如《建言》《力行》《民主》等,还有早期警务杂志《警声月刊》,边疆研究杂志《川康建设》,南洋华侨创办的南洋学术研究杂志《南洋杂志》,在新旧思想碰撞比较激烈的民国年代,杂志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复杂多样又生动活泼的民国世界。
  总之,“民国”“近代”这段历史,不仅是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对象,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普通大众的关注。让我们的年轻人不是只对影视剧里天马行空的民国肥皂剧感兴趣,力行社会教育,提高大众民国文献的保护意识,让民国文献里的文字活起来,普及民族文化,这本身就是图书馆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杨敏.民国期刊数字资源建设现状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12).
  [2] 林岫.试论馆藏民国期刊的开发[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5,(5).
  [3] 段晓林.从影印出版及数据库建设看民国期刊的整理与利用[J].图书馆,2013,(3).
  [4] 张素梅.清季民国浙江期刊创刊号的价值赏析[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1,(1).
其他文献
摘 要:笔者通过对孔子社会规范思想的梳理和分析,发现仁是其规范思想的基础和落脚点,礼则是实质性的规范形式,刑罚是孔子社会规范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乐则是辅礼达仁的重要工具。其中有些思想在社会转型的今天仍有学习和传承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社会规范思想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3-094-03    社会是有人与人的相互交往而形成的,社会是人的社会,而人是社会的人
期刊
摘要: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一种政党政治形态,其形成有其自身的思想资源支撑。从制度生成的结构来看,马克思主义是其理论之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历史积淀,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是其现实根基,世界政党政治实践是其重要借鉴。清晰界定和准确把握这些生成资源,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效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关键词: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期刊
摘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是中共中央在社会治理领域提出的新目标,也是中国对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突破。“广州街坊”是“社会治理共同体”在广州的生动实践,在对“广州街坊”进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必须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提高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以制度建设和机制完善为保障,着重突出“人人”二字。  关键词: “社会治理共同体”;“广
期刊
摘要:乡村社会有着分散、独立、自主等内在属性,这些属性使得乡村社会的有序发展需要寻求政党等外部力量的引导、规范、互动、融合。从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的互动逻辑出发,立足乡村振兴这一目标,以嘉兴为研究样本,分析提炼概括总结嘉兴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的相关实践经验,并指出存在的融合度不高、主动性不足、引领性不强等问题,进而从发挥党组织的组织力与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双向互动融合的角度,提出推进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
期刊
摘要:党的权力监督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权力监督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权力监督思想呈现出了“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权力监督理论一脉相承又有重大创新”的历史性、“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人民性、“应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的现实性特征。对这三大特征进行准确把握,有助于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党的权力监督思想的理论本原、
期刊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高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更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DOI:10.13784/j.cnki.
期刊
摘要:《金翼》是一部真实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人类学著作,在讲述两个大家族的兴亡史的同时,揭示了所在时代中国社会的种种现象。本文将《金翼》中的受教育者分为四种类型,从现代性自我意识的产生、教育对角色的身份认同构建和角色的身份认同危机与协商策略三个角度研究角色的身份认同过程并分析有关社会概念,提出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关注受教育者身份认同的重要性,为受教育者提出有关身份协商策略方面的建议,并讨论教育与社
期刊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经济、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发展对传统竞争理论和反垄断实践提出了挑战,互联网企业反垄断面临新型垄断模式的出现、理论和规则的不足以及证据链的构建等方面的一些问题。本文认为对于新型垄断模式的出现,我们需要加强反垄断规则不适应数字经济特点内容的研究,对竞争理论与反垄断法规则进行发展与创新。同时,在反垄断实践中注重对证据链的构建。  关键词:数字经济;互联网企业
期刊
摘要:政务微博依托新技术手段搭建起多维治理结构,实现了政府与公民之间去隔层对话及政务微博之间互动等功能,但在权威性的树立上还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关键词:公共治理;政务微博;江宁公安在线  中图分类号:D63-39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19.04.005  近年来,以政府为运营主体的政务微博如雨后春笋般地增多,微博问政逐渐成为一种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
期刊
摘要:当前,数字经济正成为推动吉林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未来,吉林省要从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加快产业融合和业态创新、以开放姿态聚合资源、加快布局前沿技术、加速数字政府建设等方面多措并举,找准发展和壮大吉林数字经济的着力点。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字吉林”;智能制造;数字政府  吉林省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吉林”建设。以“数字吉林”建设为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对推动吉林经济高质量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