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识字中感受汉字的魅力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ismew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识字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喜欢汉字,如何调动学生识字的愿望,怎样省时又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等,都成了我们低段老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而识字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识字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到汉字的魅力。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地把握教材,进行有效而富有情趣的识字教学。
  [关键词]:课堂是快乐识字的根本,生活是快乐识字的源泉。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喜欢汉字,如何调动学生识字的愿望,怎样省时又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等,都成了我们低段老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而识字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识字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到汉字的魅力。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地把握教材,进行有效而富有情趣的识字教学。下面我就谈谈自己近几年来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课堂——快乐识字的根本
  课堂是识字教学的立足点,要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有趣识字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的关键就在于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育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让课堂充满情趣。”这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识字教学的需要。而汉字本来就难学难记难写,特别是低年级有大量的汉字,在有限的时间内识记这些字,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的确是个挑战,但汉字本身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孩子的识字过程也有一定特征的。因此,只要遵循汉字的规律和孩子的认知规律,开创多样的识字方法,孩子们就可以在快乐中大量识字。
  (一)多样的教学活动,让识字过程充满情趣
  1、字理识字法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汉字的构字规律很感兴趣。每次涉及到分析汉字字理时,他们总是表现出异样的热情。因此,在教学中,我有选择地抓住一些典型汉字渗透字理识字知识,作为培养学生识字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教“争”时,我先板画“争”的古文字。再让学生思考字形所传达的意思。解说上面的角字头是由“手”变来的,下面部分也是“手”的古体字加一横而成的。两只手代表争夺的双方。一横代表争夺的一根木棍。争的本义就是“争抢、争夺”。学生听了恍然大悟,我及时提醒学生中间的那根木棍要写长一些。再如教“牧”时,我先书写反文旁的古文字,再进行解说:像手里拿着棍棒一类的东西,反文旁的字大都跟棍棒打击有关系。大家想想怎么记住“牧”字。学生说:是一个人拿着棍子在放牛。这样加入反文旁的字理知识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在学到别的反文旁的字时便会运用字理知识,分析字形字义。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探索汉字规律的兴趣,学生在识字时会经常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解读汉字的构造规律。如在学“海”字时,他们会说:“因为水是人类的母亲”,所以“海”字是一个“水”加一个“人”,再加一个“母”。学到“睡”时,他们会说“睡觉时眼皮会垂下来,所以‘睡’的右邊是一个‘垂’字”。多么有创意的想法!此时,一个个汉字,在孩子的眼里全然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一幅画,一首诗,一个故事,使他们乐此不疲,并在浑然不知中,沐浴着祖国文化的璀璨光芒……
  2、编故事
  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大胆想象,把一个字编成一个故事,使他们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达到主体识字的目的,又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我在教“警”字时,有个学生就编了个故事:一人违反了交通规则,一位警察走过来,向他敬了个礼,说了一句话,提醒他以后再也不要这样了。所以‘警’是‘敬’加‘言’”。在记“转”时,有位学生这样编:一个人开车,一定要专心,否则在转弯时就有可能会撞到墙上。”多么有创意,多么丰富的想象力,在他们的口中、心中,这汉字不再枯燥乏味,而充满了鲜活与灵动。这些孩子在老师的肯定中,越发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也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创新意识与欲望。
  3、编顺口溜
  在识字过程中,为了突出形近字的不同之处,我常把易混淆的字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主动参与识字,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掌握生字。我在教“照”时这样编:“上边日刀口,四点在下头,阳光湖面照,荷花清香透”。当“青”作为声旁,加上不同的形旁,就变成了许多形声字,学生一下子记不住且分辨不清,于是我就编了个顺口溜:“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有米有精神。”平时,我常鼓励学生自己编顺口溜,他们在这种以创新表达中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变魔术
  学习汉字的过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有章可循的,给汉字加一笔、减一笔、换一个偏旁都会变成不同的字。通过“变魔术”游戏,在熟字的基础上认识新字,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如教师在“一”的基础上逐渐加笔画而变成另一字:一 二 三 王 主 玉 全 金。在变的过成中,随时教孩子不认识的字。教师演示几次后,会引起孩子很大的兴趣,这时,让孩子变给别人看,他就会努力记住要变的字的样子、读音,变几次后,不但认识了字,而且基本上会写了。这样调动大脑积极性的方法增强记忆、识字效果很好。
  (二)在表达中运用 使识字成果得以巩固
  识字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不仅在阅读中运用,还要在学生的自我表达中运用。
  1、口语表达。教学中用的口头组词、说句子等教学活动,都是字义与字音,字形结合的好办法。让儿童用汉字记录自己说的话,消除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障碍,有利于加深对字义的理解,巩固音形义的内在联系。
  2、书面表达。单独听写生字与学生主动的书面表达,在教学效果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学生的书面表达中,可以看出抄写或听写生字不能暴露出来的别字问题或用字不当的问题。虽然低年级写字与识字不同步,识字量偏小,但也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用笔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起步阶段,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用图画代替,或请教父母。在孩子们认字多了,阅读量增大了,知识面宽了,自然思维开阔,写作表达,妙语生辉。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是巩固识字成果的重要策略,在孩子表达中体会汉字的运用,体验识字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主动学习汉字、学习语文的愿望。   二、生活——快乐识字的源泉
  识字如果局限于课堂40分钟,局限于一本教材,其效果肯定是有限的。人人是学语文的主人,处处是识字的课堂。在学生学习生活中,我注重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将识字与生活结合起来。拓展识字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养成在校园、家庭、社会中识字的良好习惯。
  (一)拓宽校园中的识字空间
  语文提倡“提前读写”,这就要求学生早识字,多识字。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是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先后要在课本上多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体现出来,更是不可能。因此,我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学校生活结合起来。
  1、熟悉新同学的姓名
  开学初,在每一位学生的桌角贴上其名字,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熟悉同学,认读同学名字。要求学生每天认五个左右的名字,争取在两星期内会读全班同学的名字。谁最早认识同学的名字就取得优先发本子的权利。这样,调动了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总是积极地认读同学的姓名,不知不觉认识了许多字。
  2、开展校园活动识字
  学校的“九大板块”是巩固学生已学生字,增加识字量、拓宽学生视野的有力阵地。课堂教学的时间十分有限,那么多的生字往往很难在课堂上加以巩固,这就需要提供给学生与生字见面的机会,学校的“九大板块”就是强而有力的阵地。因为,“九大板塊”上的内容丰富多彩,富有极强的趣味性和时代感。这些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不仅增加了识字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为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提供有力的帮助。
  (二)拓宽家庭中的识字空间
  每个人从降生到人间就开始了学习。从熟悉环境、认识父母到学会说话,接触汉字,无一不体现了人的学习过程。而据科学研究表明,家庭生活中有意识的识字教育,在儿童时记忆效果表现得尤为突出。
  (三)拓宽社会中的识字空间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报纸、电视等媒体铺天盖地,多彩的世界中处处有汉字。生活在信息社会的小孩,无时无处的在跟文字打交道,他们的学习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利用社会这一大课堂,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勤学好问,随时识字的习惯。在实践中可帮助学生建立 “识字乐园”、“识字墙”、“识字储蓄罐”等,定期开展“识字擂台”、“识字记录袋”、“识字小能手”、“今天我来教识字”等活动,不但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功,体验进步的快乐,而且激励了学生不断在生活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更多的识字渠道,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成为一种习惯。
  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积极探索的热土。让学生真正地领略到汉字那如诗、如画的迷人魅力,也真正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其他文献
新编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操作活动也就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恰当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操作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統一的要求,但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草率从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经过精心设计,合乎逻辑联系的操作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容易,而且有利
期刊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学生作文脱离实践,脱离儿童生活的现象十分突出。加之农村学校的学生受到地域及条件的影响,平时素材积累不充分,从外界获取的信息较少,缺少从生活中摄取材料的能力。千篇一律、空洞无物也就成了当前农村学生作文所呈现的两大弊端。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还很严重,作文中盛行假话、空话、套话等,或虚情假意,或枯燥乏味,学生怨、老师恼,家长又无耐。“造文”现象如此普遍,从作
期刊
在六年的班主任经历中,我已带了两届差班。说其差无非是主要表现在学习和纪律两方面。对班主任来说,当班内存占着90%左右的学生学习基础差,无疑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由于学困生跟不上学习,久而久之,出现不愿学习、纪律涣散等现象,甚至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进度和总体成绩,成为差班。由此也会造成班主任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班级教育教学难以正常运行的局面。如何带好学困生?通过这几年的摸索探求,我总结出了如下一些经验,和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阅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新课标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但农村初中学生阅读量较少,积累词汇缺乏,自主学习性不高,从而产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浓厚。所以培养农村学生阅读自主
期刊
“作文难呀!”这是老师和孩子们共同的心声。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材一直都是一片空白,作文课该怎么上,从专家到教师都没有统一的认识和标准。上作文课就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因循守旧,按老框框按部就班;或随心所欲,完全没有章法;或凭借个人经验,零碎地抽捡些相关知识和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进行教学。这样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孩子们写作水平的提高。  其实,我们的身边并不缺少习作教学的资源,缺少的
期刊
写好一篇作文不容易,好多学生一听说写作就犯愁,总是不知从何入手。怎样才能让学生轻松自如的写好作文呢?我认为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上来引导学生。那么教师要怎样来指导学生,才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呢?以下是我个人长期以来在教学工作中的一点经验体会,在此做下简单的总结,期盼各位教师同仁能够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一、精心指导阅读,培养读书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
期刊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对课本的政治理论由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是不能简单地靠“灌”,“授予”,“移植”的,而必须通过学生自已心理内化起作用。教师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中只起到外因的作用。要想使教材的理论变成学生自已可把握、会理解、能运用的知识并提高自已的思想觉悟,关键在于学生自身的努力程度、提高程度,转化程度,如果教学中没有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作用发挥得再充分,也会收效甚微。因此,在思想政
期刊
[摘 要]:确立学生主体发展的德育观是升华学生道德素质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阐述学生道德教育的内涵和中学德育的主体性和工作目标,就中学确立学生主体发展的德育观的必要性及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策略进行了积极思考。  [关键词]:道德缺失 德育主体性 主体发展 主要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原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德育教育处处长孙学策先生2009年8月1日上午在湖北省第二届德育专家讲坛上曾分析了中小学德育
期刊
[摘 要]:教学机智赋予教学工作永恒的魅力,语文教学中的机智要比经验、能力更高、更虚灵、更富有弹力,教学机智是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的合金,教学能力与教学艺术的和谐统一、相辅相成才构成教学机智。语文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文化和文明的因子在学生身上积淀成人格。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师机智 学生 素质  课堂教学是一种通过知识引导人的聪明成长的艺术,是人对人才智的引导
期刊
有效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積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