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历史课的情境教学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rong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课堂出现知识的方式不同于其他学科,历史知识的出现是多面的、平面的,无论人物或事情,均有一定的局面性、情节性。历史课本的每一个单元、每一个章节,都在向我们出现过去人类走过的辛酸和光荣,这其中蕴涵着深入的思考与感悟,无论自豪、痛苦、愤怒、羞耻、荣光……都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体会到。那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实际中更好地开掘教材的思想要素、情感要素,使学生明其理、导其行呢?情境教学形式就很好地达到了这个效果。下面笔者就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感受谈一点看法:
  一、教学初始:设置情境,引人入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更是如此。设置好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非常重要。每当上课的铃声响起,所有的学生对教师、对这节课都是充满了期待,假设教师在此时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味和探知的愿望,对于整节课来讲都会是事半功倍的。普通来讲,课堂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尝试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进入课堂主体环节:
  一是运用动情、流利的言语。教师要依据教材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要素,用与教材内容相符、充溢感情色彩的言语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时空中之中。如:初二《甲午战争》一节,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导言渲染气氛:“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严酷的史实。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回到公元1894年,共同体会那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悲壮历史。”这样的言语使课堂一开始就充满了凝重的气氛,学生的思想与课本内容的气氛相融合,对于下面的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
  二是运用具有时代特征的音频、视频资料。音乐作品、文学作品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诞生了许多带有不同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应用这些声响、画面,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可以在不知不觉间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气氛之中。
  二、教学进程:深化情境,体味历史
  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扬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搭建自由驰骋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全身心地投入,与教学气氛共融合。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一直留意教学情境与气氛的设置,把握学生信息,采取多种方式牢牢把握学生的情感线、信息线,将学生置于特定的内容情境之中。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可以设置思考性问题,引领学生置疑、探求,透过文字的外表深化其间,去阅读、去思考、去感悟,切忌教师“一言堂”。当然,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留意技巧性、层次性、针对性,可以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步步指点他们深化历史知识,深入把握教材内容,达到明理、导行的目的。
  如:学习《“文明大革命”的十年》一课,对十几岁的孩子讲述我们国家在1966-1976年所走过的迂回,他们理解起来一定会有不小的难度。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上课一开始就给学生出示了“文明大革命”的定义:“文明大革命”是指导者错误发起,被江青、林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学生总体把握了这个概念之后,教师抓住学生的迷惑点,提出一系列问题:指导者为什么要发起“文明大革命”?反革命集团是怎样构成的?“文革”给国家带来了怎样的灾难?……逻辑严密的问题的设计给学生的思想指明了方向,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们积极地探求、深入地思考,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课堂完毕:欲说还休,意犹未尽
  假设我们在教学中也可以运用一些技巧,想方设法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在每节课完毕时都有意犹未尽、回味不绝之感,那么我们何愁历史课铃声响起,学生不趋之若鹜?其实,一节课虽然完毕了,但知识的空间并没有封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 和研讨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去延伸去开掘,是我们在设计课堂完毕环节时需要下功夫研讨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清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留意纵向(或横向)联系,突出关联,讲出“发展”来。所谓关联,应该有三个方面:⑴两堂历史课之间的关联。⑵一堂课中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⑶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前两点教参上多有说明,而后一种联络,教师普通不够注重。如:目前国内外的大事、古今中外的科学文化知识等,都可作为联系课文的好资料。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 课文中提到的初次用于战争的粗陋的飞机、蠢笨的坦克及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可联系如今先进的水陆两用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等,教师略加解说,学生即可饶有兴味地了解到武器发展的粗略历史,明白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提高给未来战争带来的严酷性。再如:讲《明治维新》时,可从日本向西方学习,取得巨大社会发展的现实,联系日本在奴隶社会末向中国隋唐学习、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使学生了解到:一个民族的提高与发展,除了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开放的胸怀,学习外国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先进东西,从而提高了学生对以后革新开放的看法。这样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听来饶有兴味、易于接受,思想觉悟也随之得到了提高。
  总之,作为历史课教师,我们有责任以良好的工作态度、理性的思想方式,在历史课堂上再现历史,让孩子们切身去体会人类走过的昨天,无论荣辱兴衰,都让人们觉得明天会更加美好,从而鼓舞我们去开拓愈加美妙的未来。
其他文献
新课程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挑战,即:要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作为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理论和操作技能的主阵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使信息技术课堂更加精彩,使教师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快乐?我通过实践,得到如下几点体会:  一、精心组织导入  精彩的导入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课
期刊
【摘要】九成中国人不会正确洗手折射出中国人的科学素养匮乏。中国人的科学素养偏低,说明我们的学校教育出了问题。为此,我们应关注和重视中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努力做好这么几项工作:营造良好科学氛围;出台相关政策,强化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学校应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中国人 正确洗手 科学素养 中学生  2011年10月15日是第四个全球洗手日,卫生部发布了我
期刊
【摘要】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我们物理教师可以通过身边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能力;通过激发学生提问,培养学生想象思维的能力;通过一题多变,进行学生求异思维和应变能力的培养;通过类比,逐步培养学生由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转化。  【关键词】引导 培养 激发 直觉思维 想象思维 求异思维 抽象思维  步入初中的学生,其思维已不像小学生那样简单。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
期刊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好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就能降低自学释疑环节中学生遇到问题的难度,发挥学生在训练操作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延伸迁移环节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教学更加生动、具体。  一、物理实验的作用  1、实验能够降低自学释疑环节中学生遇到问题的难度  学生在预习和自学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对某些新的
期刊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已进入千家万户,老人、孩子都会上网玩游戏。传统的教育模式正受到新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挑战。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育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多媒体技术通过动画摸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方式都能予以很好的解决。近年来,由于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我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都有很大的提高,也真正体会到了多媒体在
期刊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贯彻,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自主学习环境,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精神。教师通过现代化多媒体快乐的教学手段,把多媒体提供的声、像信息结合在一起,并把视听等信息结合起来,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满足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降低教学难度  思想品德学
期刊
考试考的是题,题毕竟不是实践,因此考题不等于实践,更不等于创新。考题是题海战术的促进剂,久而久之,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变成了做题心、练习欲,最后成了知识的行囊、运动的书架。  好奇心对探索精神是重要的,有了好奇心才会去探索(不能说有了好奇心才会去做题)。当然,好奇心引起的探索包括课内的,但更多是课外的,它没有规矩可循。有探索,才会有新发现、新成果、新思路,这就是创新。而好奇心对做题来讲促进不大,甚
期刊
作文是语言运用的最高层次,把材料顺序组织好使文章通顺是写文章的关键所在,强逻辑性是其语言运用的主要特征。而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揭示、证明一定的自然规律,所以实验教学同样要求结构紧密、顺序合理、环环相扣,才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清楚实验规程,顺利地进行实验操作,实现实验目的。所以说,成功的文章和成功的实验课的共同特征就是较强的逻辑性,以作文材料组织方法构建实验课堂教学模式,是合理可行的。
期刊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一部分同学由于对数学的学习产生畏惧感或学习方法不当等,造成学习吃力,成为班级的学困生。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着重阐述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转化学困生。  【关键词】小学 学困生 转化教育  我从事教学工作已经有很多年了,在教学过程中,每届都碰到了一定数量的数学学困生。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
期刊
高一学生尽管已经学习了九年的数学,大部分同学刚进高中时,仍然照搬初中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在数学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学习效果很不理想,就连初中学的比较好的同学也有些不适应的地方,感到迷茫,不知所措。究其原因,主要是同学们还没有充分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没有掌握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首先谈谈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  一、高中数学学习的内容多。有必修和选修教材。现行高中数学处于“两头夹”的地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