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院“分层多元教学”体育教学模式探讨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试着对体育课分层次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次教学,对推动课堂教学的全方位改革,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校;体育;分层次教学;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43-02
  
   一、前言
   我国于2001年7月颁布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新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传统的体育课程相比,新标准的课程名称、教学目标、内容体系、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方式上都有较大的变化,突出了面向新世纪,创造新生活的课程理念,并着力探索体育教育实践与人们生活形态相联系的课程发展模式。
   2002年8月教育部新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高校体育课程运动参与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分层次提出了具体的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为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以《新标准》为指导,在教学中对分层次教学模式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二、体育分层次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依据
   (一)体育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含义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的心生理发展的基础上,将教学目标与内容分解为若干由低到高、梯度较小而层次分明的具体问题,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一步一个台阶、循序渐进的上升到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同时,使体育基础好的学生上升到尽可能高的层次,达到教高的目标。
   (二)体育分层次教学模式实施的依据
   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与此相关的是掌握学习的目标,即每进行一个教学内容,均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的目标。根据这一理论的设想和要求逐步发展起来的分层教学理论很好的将传统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统一起来,在保证学校教学效益的基础上克服了班级授课制的某些固有的不足,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从学校生源看,学校面向各地招生,地域分布广泛,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体育教学条件差距大,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及体育教学思想也不尽相同,加上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不一致,因而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兴趣、体育能力、体育文化素养等也就必然呈现同层次,他们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他们在体育教学过程表现出来的接受能力,无疑也会表现出不同层次。同时,各专项对学生素质要求各不相同,有没有训练,导致的层次差别更为明显.
   三、体育课实施分层次教学的过程
   (一)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是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前提
   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智力发展水平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别,作为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用定时间去调查、研究、了解学生,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将学生大体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因材施教。学生通过努力,待知识与能力等提高后,教师须用上一层次的目标来要求学生,让他们在模糊状态下受到激励,树立信心,奋发向上,愉悦发展。
   对学生进行分层,必须对每个学生有全面的了解,订好各层次的具体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按照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弱和运动能力的高低,将学生分成甲A组(优生)、B组(中等生)、C组(合格生)三个小组(三个层次),并确定合适的比例,B层人数约占45%—55%左右,而这不同层次小组的学生不是长期固定的,而是可“降组”(除合格生外),也可以“升组”(除优生外),要让学生建立起对学习的乐观态度和学习信心,正确对待分组方式,这样既调控了课堂教学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根据学情,科学预设不同目标、选择不同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学生持续发展的关键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由信息的发出、接收、消化、反馈等多个环节组成。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便导致反馈信息参差不齐。因此教师教学时,应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并由此确定因材施教的方法和依据,做到教学有的放矢。虽然全班学生素质层次不相同,但实行这样的教学目标分层后,他们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进步,一同发展。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与不同要求,制定适合于各层次学生水平的学习目标,设置不同层次的学练手段与方法,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C组学生,是在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粗略掌握各项技术、技能,并能简单的模仿老师传授的技术,使其进一步理解身体锻炼的价值。对于B组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能准确的完成教师传授的各种技术和技能,了解自我锻炼方法,树立参与意识。对于A组学生是在准确完成各种技术技能的基础上,达到一定程度质与量的要求,并培养他们自觉锻炼能力,逐渐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三)实行分层评价,是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因为影响学生学习水平的先天与后天因素有一定的差异。如果要全班学生达到优生的标准,就会使中、差生与这一标准之间的差距太大,使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生失去兴趣,更谈不上创新能力了。
   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在不同层次中求发展,让优等生得到优化,让中等生学的更好,激发合格生的学习兴趣,使合格生也能达到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及格”的标准。这样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而达到最佳的效果。为此,在课堂上我们采用“二变二不变”的教学指导思想。二变是:改变授课形式,区别对待,依据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式,改变班级授课形式;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以及层次的不同,适时的调整教学进度,分层次异步教学。二不变是:教学仍然采取集体授课制;三个层次的教学组所采用的教学大纲、以及学期初制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不变。
   四、体育课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成效
   (一)分层教学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全方位改革
   在课程结构上,分层教学体现了从宏观课程结构改革向微观学科课程设置的转变;在教学组织方式上,分层教学实现了从单一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向形式多样、统分结合的教学组织方式的转变;在教学内容上,分层教学实现了从千篇一律、以学科为中心的统一模式向灵活多样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结构模式的转变;在教学要求上,分层教学实现了从目标划一、脱离学生实际向分层递进,符合学生发展需要,激励学生不断趋向更高目标的方向转变;在教学过程上,分层教学实现了由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参与与学习过程的转变。分层教学的理念是教会学生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主动和谐的发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的原则。
   (二)分层教学实现学生体育兴趣自主化
   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要给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合作学习的机会,鼓励他们主动实践,引导他们自觉地去发现问题、探讨与解决问题。在同层次内讨论与解决一般性或个性问题,跨层次讨论与解决共性和重点问题,解决不了的难点问题,教师进行重点释疑,以此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兴趣是带有意愿性的,是建立在对某种事物完成能力的基础上。首先,分层次教学模式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给了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能力,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和教师,充分体现了体育兴趣自主化。其次,学生们选择了不同项目、不同层次的内容学习,实质上它不仅解决了教学过程中起点适中的问题,也是学生对自身能力的基本判断与定位。有了准确的定位,自我表现的信心与欲望就会增强,因为起点一致,消除了过去在同学面前拙劣动作的自卑心理,增强了学生体育练习的信心与积极性。
   (三)分层教学有助于实现终身体育的最终目标
   分层教学旨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发展其个人的独立能力教育,根据各选项的不同,安排学生进行不同难易程度、不同目标、不同方式的各种练习,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自身潜力,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尽享运动所带来的乐趣,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此項运动的认识与了解,从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以及积极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不畏困难、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体会到体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其一生从事体育健身意识和行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元春.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多元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
  \[2\]肖伟君.分层次教学模式在公共体育选项课的运用探讨\[J\].嘉应学院学报,2004,(12).
  \[3\]刘卫民,吕光明.普通高小体育课“分层次教学”的实验与探索\[J\].教育探索,1997,(1).
  \[4\]罗慧慧.关于体育课分层教学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0).
  
其他文献
摘 要: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培养创业精神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现状的分析,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首先阐述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详细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最后从实际出发,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自我培养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自我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
期刊
摘 要:会计专业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时,关注的教材上会计业务的类型、各种类型业务的会计分录的处理,而忽略了从学校读书起就要培养会计人员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本为阐述并举例说明了会计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包括扎实的学习态度、细致的专业作风、勤于实践的行为方式、善于分析的基本素养等六项素质要求,以期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有所裨益和启示。   关键词:会计;素质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选取以汉语为母语、以英语为外语的中国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语言类别:汉语、英语)€?(加工方式:自我编码、语义编码、语音编码)的混合实验设计。结果显示:英语材料存在自我参照效应;英语材料的再认成绩比汉语好。  关键词:记忆;自我参照效应;语言类别  中图分类号:H31
期刊
摘 要:网络作为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与工具,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同样,随着青少年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作为信息传递和交流工具的网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也给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高等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及就业方式的变革,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逐渐凸现,发挥组织在职业生涯管理中的作用,促进和优化大学生就业,成为高校大学生人力资源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39-02      隨
期刊
摘 要: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因此师德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校师德建设这样的问题,对于一个普通高校教师往往是没有能力全面深入分析的,尽管如此笔者结合对目前制度的有限了解,结合自己的认知水平,提出了一些制约高校师德建设的制度性因素,也为算是为高校的改革发展做出一点点自己的努力。比如:教师的考核制度问题,课题申报制度问题,行政化问题。克
期刊
摘 要:本研究以探求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阶段和培养机制为目的,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北农业大学青年教师群体的成长阶段及不同阶段的需求特征和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年教师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并针对这三个不同阶段的需求特征提出了相应培养机制,以促进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青年教师;成长阶段;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
期刊
摘 要: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历年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在各种职业上网人群中,高校学生的人数最多,并呈上升趋势,用户上网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已有的研究发现,互联网的能够对人的认知与思维产生影响,过多的使用互联网还可能会给用户带来孤独感。孤独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体验,是一种自感社会交往或人际关系不满状态下的颓丧情绪,是衡量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
期刊
摘 要: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写为PBL)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在许多学科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本文基于PBL理论,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特色,探究在高校翻译教学中培养复合型商贸英语翻译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复合型;商贸英语翻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期刊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管理人才,而人才重在培养。本文介绍了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温州市市政府合作进行大学生村官岗位见习培养模式,阐述了这种创新模式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学生就业、学院的自身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村官见习基地是通过组织大学生进社区实习工作,充实社区基层工作队伍,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为社区工作提供人才支持,同时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基层,加快社区发展。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