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个音乐家的生活意见
如果把戴玉强和吕思清做一个组合,绝对堪称中国古典音乐界的黄金搭档。
但是这俩人站一块儿,同时也能成一对相声搭档。
戴玉强是逗哏,能模仿,节奏好,吕思清是捧哏,烘托气氛。
采访快结束的时候,戴玉强感慨,要是电视节目就好了,能把观众乐死。
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
吕思清曾在机场被人误认为是戴玉强,而戴玉强貌似也遇到过同样的状况,小提琴和男高音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搭档,但对于吕思清和戴玉强来说,这一切完全不是问题,无论是一起喝酒还是演出,都是享受。
戴玉强:今儿来的路上没被人认错吧?
吕思清:哈哈,没有没有。我现在一去机场就会想起有一天我在登机,不少人冲我微笑表示致意,唯有一老先生大声和貌似是他孙子辈的年轻人说:“你看,戴老师这歌真唱绝了。”我立刻拨电话给你,你哈哈大笑说:“刚才一人冲到我面前说,吕老师,你的琴拉得实在太好了!”
戴玉强:说真的,咱俩真像吗?
吕思清:可能是从后面看着像。自从我留了长头发,更像了,所以我不打算继续留了,要和你保持距离。要是真认错了找我要签名,我就说我先收下了,等我签完了再给你寄回去。肯定是认错我的人比认错你的人多。
戴玉强:那是。找小提琴家要签名的那得是素质多高的人啊。
吕思清:咱俩第一次合作是在广州吗?
戴玉强:好像不是,那是很早以前的事儿了,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合作是在昌黎,在一个酒窖里。之前我们都惺惺相惜,从那次以后,咱俩就算是结下酒缘了,几乎每个月都有合作,每个星期都得坐在一块儿喝酒。
我之前就觉得你拉提琴真好听。我要有那技巧,我也像你那么拉。小提琴是一个极富歌唱性的乐器,跟唱歌一样,没有歌词而已。钢琴就不能说有歌唱性,小提琴时时刻刻都在歌唱,华彩像是花腔女高音。
吕思清:你说的这个歌唱性我特别认同。音乐当中,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就是唱。我们当年学小提琴的时候,老师说,对一个乐句理解的不是太好的时候,你要去唱它,想想唱出来是什么感觉,呼吸的节奏。
戴玉强:一般人理解,说你们唱歌的每天蹦蹦跳跳,玩一玩就ok了。其实表演是极其严格、严谨的事,要有1千遍、1万遍的练习,谱子在那里,怎么可能随便唱呢。这之前要下几十年的工夫,一个小提琴家需要25年,一个钢琴家需要20年,对不起,一个歌唱家10年就够了。
吕思清:以前小提琴的协奏曲,有的作曲家,华彩部分不怎么写了,让你自己去拉。有人就把这理解为即兴。其实谱子的问题,是很严肃的问题。很多人不懂,一个事情,你要先把本质搞清楚,你才能够去发挥。和歌唱家之间的合作更是一个互相激发的过程。当艺术水准达到一定程度,高手之间过招,有碰撞、融合,特别重要。
戴玉强:从那以后,我们正经八百的,有五六场,我们俩人的、纯的音乐会。一个钢琴伴奏,你拉几段,我唱几段,这样的合作,有时候观众都疯狂了。在底下交头接耳,说这票买得值啊,哈哈哈。用流行的话说,和喜欢的人干你喜欢干的事,这就是一种幸福。
美酒美食中的音乐
音乐家生活是什么样的?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全世界打飞的演出,而对于会享受生活的的人来说,则是美酒、美食、好音乐。
戴玉强:当年昌黎那个酒窖的音乐会邀请我参加,我真是太高兴了,唱歌音乐会还能喝酒,多好的事儿。那个酒窖里有一个大厅,两、三百人,先听音乐会,再品酒。
吕思清:不过得声明一下,我们是喝酒,不是酗酒,一起品味红酒里的音乐。红酒里面当然有音乐。很多人对音乐的这一方面不理解,觉得音乐是一个极其感性的东西,但其实音乐是理性和感性的完美结合。就像是葡萄酒,涩酸适中,均衡,完美,丰富,有层次的才是好酒。音乐也是一样的。
戴玉强:喝红酒的时候就适合听古典音乐,弄一个唱原生态的,山丹丹开花,那肯定不行。
吕思清:据我所知,绝大多数古典音乐家都喜欢喝红酒,而在欧洲几乎所有的红酒商人都喜欢古典音乐。我觉得它们都能让你深切地感受到上帝是多么地爱你。此外,它们都能令你充分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并且两者都是丰富的、变化的、充满激情的,都源于人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
戴玉强:红酒跟音乐一模一样,非常个性化,喝后感都不一样。你喜欢的就是你心目中最好的酒。比如你说太酸了,我觉得不够酸,我觉得一入口不如哪个酒,你觉得还行吧。就像喝茶一样,有回甘,喝酒也是,有一种幽幽的,很微妙,又存在、又几乎不存在的感觉。好的音乐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我们更多的是品尝,不是品鉴。要是我们自己的专业,表演者只要唱一句,拉一弓,我们就能知道是什么水平,不是吹牛,这是肯定的。
吕思清:美酒、美食不分家,不过在美食方面,我只说过我爱吃。最近几年做美食评委,跟着美食家一块吃。蔡澜老师、沈宏非老师,这都是职业的美食家。我是打着音乐家的名义,做美食家比较容易,人家对我的要求比较低。
戴玉强:我特别羡慕你们小区的街宴。在一个美好的后半晌,各家都做了好吃的,端到这条街上来,每家弄一桌放在那儿,大家人手一个盘子,这儿吃一口,那儿吃一口。然后孩子们在一起玩,大人在一起聊天,这才是生活。
吕思清:不过我只会做几样啊,但别小瞧,我包饺子一流。去年春节的时候,邻居们各自在家吃年夜饭,吃完了午夜到我们家吃饺子,每人都吃一大碗。
戴玉强:我的手擀面也是好家伙,可以和北京炸酱面、海碗居之类的比,不在其下。美食这个东西,我就怕去吃宴会,再高级,也不行,因为那是大锅饭。我就去一个小馆子,可能很破,环境也不是很好。但这锅就给我炒这一个菜,大锅炒小菜,好吃。
吕思清:我觉得吧,做菜这个事儿,因为我们以前不在家,上学啊演出啊,没那么多机会做菜,能有几个拿手菜也不错了。
戴玉强:做菜和唱歌、拉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要感觉,按书上说的,多少克味精,多少克盐,做出来一定不好吃。就是少许,就是一种感觉。
吕思清:没错,就是一模一样。我管这个叫“时间差”。我们做音乐,你把这个音放在什么地儿,放前0.001秒和放后0.001秒,出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要恰到好处。放什么东西,什么时候放,这就太重要了,看书一点用都没有。 戴玉强:为什么菜要讲究火候,什么叫火候,火候就是时间,时间拿捏得对不对。
吕思清:大家总觉得艺术家都特别会享受生活,我觉得有的时候享受生活是为了体验生活,体验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才有可能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
艺术家都是人来疯
吕思清是国家大剧院的形象大使,但戴玉强也丝毫不甘人后,尽管两人都顶着“严肃音乐”中的“严肃”二字,但聊天却一点都不严肃,还能越聊越high,正如他们所说,艺术家都是人来疯,不疯魔不成活。
戴玉强:你可是中国的帕格尼尼。对于音乐家来说,比赛是学习中很重要的环节,通过比赛,第一让别人认识你,了解你,第二这是对自己业务的逼迫,有压力,才有动力,促使你学习更多的东西。
吕思清:但是比赛压力大啊,所以要想做音乐家,心理素质很重要。
戴玉强:我觉得吧,除了那些特别特别内向的人,一般来说,从事表演艺术的人,他都具有某种程度的人来疯,越有人,越来劲,这是成为优秀艺术家的先决条件。刚踏上舞台的那些年,甭提比赛,就是普通演出,都非常紧张。还有一点很重要,在台底下用功的程度一定要达到200%,这样打一半折扣还有100%。
吕思清:没错,别提什么技巧,这是一个先决条件,你必须要很好的练功,千锤百炼不会有错的。没有观众的时候,练到200%,有观众的时候才不怕,这是没有错的。
戴玉强:虽然有人觉得你也算是个成功人士,大师,但其实对我来说,上台不是平地,依然很崎岖。中国有句古话,人过30不学艺。我想这其中的内在逻辑是,人的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是在20岁,这之后就开始下坡了。比如说郎朗,他老师就跟他说,30岁之前要把所有的协奏曲背下来,30岁之后就很难背了。我今年都50了,从来都没唱过《假面舞会》,一本词儿,全是意大利文,这就是一种挑战。不是说谁都可以,那段时间狠下工夫,就跟得了神经病一样,成天嘚啵嘚啵。
吕思清:我记得,那段时间你什么活动都停,一说找你喝酒,就说不行,背词儿呢。我每年也都要演奏一些新的曲目,出新碟的时候挑一些还没拉过的协奏曲,是对自己的挑战。有个唱片公司老总说过,目前我们录过的东西,只是古典音乐史上1/10的曲子。我每年都要学习新的曲目。
戴玉强:不止是我们在学习、进步。我觉得现在北京也正逐步成为继纽约、伦敦之后的又一个新的戏剧中心。就像伦敦西区、百老汇一样。伦敦西区的龙头是英国皇家歌剧院,百老汇的龙头是林肯中心。国家大剧院就是北京的演出龙头,而且水平越来越高,有歌剧、话剧、戏曲,天天都有音乐会。我就觉得,你能有幸居住在北京,在某个晚上有机会来国家大剧院看场演出,绝对是一种享受。如果你就住在北京,还错过这个机会,一生甚至连大剧院的门都没进过 ,这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情。
吕思清:哈哈,你说的比我这个推广大使还要好。我觉得听音乐对现代人是有好处的,能让人静下来,说大一点,净化人的灵魂。特别在中国现在这个社会,大家需要沉下来。没有什么听得懂听不懂一说,就听最高水平的就行,没什么,只要听,一定能静下来。
戴玉强:这个事儿是这样,我可以引经据典一下,《文心雕龙》里曾说:“操千曲而后晓声”,指练习很多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我觉得对观众来说,听千曲而后知音,从来没听过,就变成知音,谁信呢,那不可能。
吕思清:我记得我9岁的时候,有部叫《琴童》的电影找过来,想找我拍电影。是美国的一位提琴家,说不能让这小孩去拍电影。我现在认为,人最好去专心做一件事情,你做多了吧,很难,除非很有才能,隔行如隔山。像我们这样说话,到电影上都没法听,发音方式都不对,更别说表演了。
戴玉强:哈哈,拍电影我可不能去,太胖了。我只能偶尔到舞台上客串一下,哪天说个相声,可以。
吕思清
小提琴家。八岁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师从王振山,成为这所著名学府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学生,被誉为“乐坛神童”,也是第一位获得国际小提琴艺术最高奖——意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金奖的东方人。被国际权威音乐杂志《The Strad》誉为“难得一见的天才”。
戴玉强
男高音歌唱家。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的首位亚洲弟子。除了演唱一系列歌曲外,戴玉强还在众多歌剧中担任主要角色,既能演绎经典的世界歌剧名作中的主要角色,又能圆满诠释具有民族特色的国产原创歌剧。最新作品是威尔第的经典歌剧《假面舞会》。
如果把戴玉强和吕思清做一个组合,绝对堪称中国古典音乐界的黄金搭档。
但是这俩人站一块儿,同时也能成一对相声搭档。
戴玉强是逗哏,能模仿,节奏好,吕思清是捧哏,烘托气氛。
采访快结束的时候,戴玉强感慨,要是电视节目就好了,能把观众乐死。
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
吕思清曾在机场被人误认为是戴玉强,而戴玉强貌似也遇到过同样的状况,小提琴和男高音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搭档,但对于吕思清和戴玉强来说,这一切完全不是问题,无论是一起喝酒还是演出,都是享受。
戴玉强:今儿来的路上没被人认错吧?
吕思清:哈哈,没有没有。我现在一去机场就会想起有一天我在登机,不少人冲我微笑表示致意,唯有一老先生大声和貌似是他孙子辈的年轻人说:“你看,戴老师这歌真唱绝了。”我立刻拨电话给你,你哈哈大笑说:“刚才一人冲到我面前说,吕老师,你的琴拉得实在太好了!”
戴玉强:说真的,咱俩真像吗?
吕思清:可能是从后面看着像。自从我留了长头发,更像了,所以我不打算继续留了,要和你保持距离。要是真认错了找我要签名,我就说我先收下了,等我签完了再给你寄回去。肯定是认错我的人比认错你的人多。
戴玉强:那是。找小提琴家要签名的那得是素质多高的人啊。
吕思清:咱俩第一次合作是在广州吗?
戴玉强:好像不是,那是很早以前的事儿了,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合作是在昌黎,在一个酒窖里。之前我们都惺惺相惜,从那次以后,咱俩就算是结下酒缘了,几乎每个月都有合作,每个星期都得坐在一块儿喝酒。
我之前就觉得你拉提琴真好听。我要有那技巧,我也像你那么拉。小提琴是一个极富歌唱性的乐器,跟唱歌一样,没有歌词而已。钢琴就不能说有歌唱性,小提琴时时刻刻都在歌唱,华彩像是花腔女高音。
吕思清:你说的这个歌唱性我特别认同。音乐当中,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就是唱。我们当年学小提琴的时候,老师说,对一个乐句理解的不是太好的时候,你要去唱它,想想唱出来是什么感觉,呼吸的节奏。
戴玉强:一般人理解,说你们唱歌的每天蹦蹦跳跳,玩一玩就ok了。其实表演是极其严格、严谨的事,要有1千遍、1万遍的练习,谱子在那里,怎么可能随便唱呢。这之前要下几十年的工夫,一个小提琴家需要25年,一个钢琴家需要20年,对不起,一个歌唱家10年就够了。
吕思清:以前小提琴的协奏曲,有的作曲家,华彩部分不怎么写了,让你自己去拉。有人就把这理解为即兴。其实谱子的问题,是很严肃的问题。很多人不懂,一个事情,你要先把本质搞清楚,你才能够去发挥。和歌唱家之间的合作更是一个互相激发的过程。当艺术水准达到一定程度,高手之间过招,有碰撞、融合,特别重要。
戴玉强:从那以后,我们正经八百的,有五六场,我们俩人的、纯的音乐会。一个钢琴伴奏,你拉几段,我唱几段,这样的合作,有时候观众都疯狂了。在底下交头接耳,说这票买得值啊,哈哈哈。用流行的话说,和喜欢的人干你喜欢干的事,这就是一种幸福。
美酒美食中的音乐
音乐家生活是什么样的?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全世界打飞的演出,而对于会享受生活的的人来说,则是美酒、美食、好音乐。
戴玉强:当年昌黎那个酒窖的音乐会邀请我参加,我真是太高兴了,唱歌音乐会还能喝酒,多好的事儿。那个酒窖里有一个大厅,两、三百人,先听音乐会,再品酒。
吕思清:不过得声明一下,我们是喝酒,不是酗酒,一起品味红酒里的音乐。红酒里面当然有音乐。很多人对音乐的这一方面不理解,觉得音乐是一个极其感性的东西,但其实音乐是理性和感性的完美结合。就像是葡萄酒,涩酸适中,均衡,完美,丰富,有层次的才是好酒。音乐也是一样的。
戴玉强:喝红酒的时候就适合听古典音乐,弄一个唱原生态的,山丹丹开花,那肯定不行。
吕思清:据我所知,绝大多数古典音乐家都喜欢喝红酒,而在欧洲几乎所有的红酒商人都喜欢古典音乐。我觉得它们都能让你深切地感受到上帝是多么地爱你。此外,它们都能令你充分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并且两者都是丰富的、变化的、充满激情的,都源于人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
戴玉强:红酒跟音乐一模一样,非常个性化,喝后感都不一样。你喜欢的就是你心目中最好的酒。比如你说太酸了,我觉得不够酸,我觉得一入口不如哪个酒,你觉得还行吧。就像喝茶一样,有回甘,喝酒也是,有一种幽幽的,很微妙,又存在、又几乎不存在的感觉。好的音乐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我们更多的是品尝,不是品鉴。要是我们自己的专业,表演者只要唱一句,拉一弓,我们就能知道是什么水平,不是吹牛,这是肯定的。
吕思清:美酒、美食不分家,不过在美食方面,我只说过我爱吃。最近几年做美食评委,跟着美食家一块吃。蔡澜老师、沈宏非老师,这都是职业的美食家。我是打着音乐家的名义,做美食家比较容易,人家对我的要求比较低。
戴玉强:我特别羡慕你们小区的街宴。在一个美好的后半晌,各家都做了好吃的,端到这条街上来,每家弄一桌放在那儿,大家人手一个盘子,这儿吃一口,那儿吃一口。然后孩子们在一起玩,大人在一起聊天,这才是生活。
吕思清:不过我只会做几样啊,但别小瞧,我包饺子一流。去年春节的时候,邻居们各自在家吃年夜饭,吃完了午夜到我们家吃饺子,每人都吃一大碗。
戴玉强:我的手擀面也是好家伙,可以和北京炸酱面、海碗居之类的比,不在其下。美食这个东西,我就怕去吃宴会,再高级,也不行,因为那是大锅饭。我就去一个小馆子,可能很破,环境也不是很好。但这锅就给我炒这一个菜,大锅炒小菜,好吃。
吕思清:我觉得吧,做菜这个事儿,因为我们以前不在家,上学啊演出啊,没那么多机会做菜,能有几个拿手菜也不错了。
戴玉强:做菜和唱歌、拉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要感觉,按书上说的,多少克味精,多少克盐,做出来一定不好吃。就是少许,就是一种感觉。
吕思清:没错,就是一模一样。我管这个叫“时间差”。我们做音乐,你把这个音放在什么地儿,放前0.001秒和放后0.001秒,出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要恰到好处。放什么东西,什么时候放,这就太重要了,看书一点用都没有。 戴玉强:为什么菜要讲究火候,什么叫火候,火候就是时间,时间拿捏得对不对。
吕思清:大家总觉得艺术家都特别会享受生活,我觉得有的时候享受生活是为了体验生活,体验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才有可能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
艺术家都是人来疯
吕思清是国家大剧院的形象大使,但戴玉强也丝毫不甘人后,尽管两人都顶着“严肃音乐”中的“严肃”二字,但聊天却一点都不严肃,还能越聊越high,正如他们所说,艺术家都是人来疯,不疯魔不成活。
戴玉强:你可是中国的帕格尼尼。对于音乐家来说,比赛是学习中很重要的环节,通过比赛,第一让别人认识你,了解你,第二这是对自己业务的逼迫,有压力,才有动力,促使你学习更多的东西。
吕思清:但是比赛压力大啊,所以要想做音乐家,心理素质很重要。
戴玉强:我觉得吧,除了那些特别特别内向的人,一般来说,从事表演艺术的人,他都具有某种程度的人来疯,越有人,越来劲,这是成为优秀艺术家的先决条件。刚踏上舞台的那些年,甭提比赛,就是普通演出,都非常紧张。还有一点很重要,在台底下用功的程度一定要达到200%,这样打一半折扣还有100%。
吕思清:没错,别提什么技巧,这是一个先决条件,你必须要很好的练功,千锤百炼不会有错的。没有观众的时候,练到200%,有观众的时候才不怕,这是没有错的。
戴玉强:虽然有人觉得你也算是个成功人士,大师,但其实对我来说,上台不是平地,依然很崎岖。中国有句古话,人过30不学艺。我想这其中的内在逻辑是,人的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是在20岁,这之后就开始下坡了。比如说郎朗,他老师就跟他说,30岁之前要把所有的协奏曲背下来,30岁之后就很难背了。我今年都50了,从来都没唱过《假面舞会》,一本词儿,全是意大利文,这就是一种挑战。不是说谁都可以,那段时间狠下工夫,就跟得了神经病一样,成天嘚啵嘚啵。
吕思清:我记得,那段时间你什么活动都停,一说找你喝酒,就说不行,背词儿呢。我每年也都要演奏一些新的曲目,出新碟的时候挑一些还没拉过的协奏曲,是对自己的挑战。有个唱片公司老总说过,目前我们录过的东西,只是古典音乐史上1/10的曲子。我每年都要学习新的曲目。
戴玉强:不止是我们在学习、进步。我觉得现在北京也正逐步成为继纽约、伦敦之后的又一个新的戏剧中心。就像伦敦西区、百老汇一样。伦敦西区的龙头是英国皇家歌剧院,百老汇的龙头是林肯中心。国家大剧院就是北京的演出龙头,而且水平越来越高,有歌剧、话剧、戏曲,天天都有音乐会。我就觉得,你能有幸居住在北京,在某个晚上有机会来国家大剧院看场演出,绝对是一种享受。如果你就住在北京,还错过这个机会,一生甚至连大剧院的门都没进过 ,这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情。
吕思清:哈哈,你说的比我这个推广大使还要好。我觉得听音乐对现代人是有好处的,能让人静下来,说大一点,净化人的灵魂。特别在中国现在这个社会,大家需要沉下来。没有什么听得懂听不懂一说,就听最高水平的就行,没什么,只要听,一定能静下来。
戴玉强:这个事儿是这样,我可以引经据典一下,《文心雕龙》里曾说:“操千曲而后晓声”,指练习很多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我觉得对观众来说,听千曲而后知音,从来没听过,就变成知音,谁信呢,那不可能。
吕思清:我记得我9岁的时候,有部叫《琴童》的电影找过来,想找我拍电影。是美国的一位提琴家,说不能让这小孩去拍电影。我现在认为,人最好去专心做一件事情,你做多了吧,很难,除非很有才能,隔行如隔山。像我们这样说话,到电影上都没法听,发音方式都不对,更别说表演了。
戴玉强:哈哈,拍电影我可不能去,太胖了。我只能偶尔到舞台上客串一下,哪天说个相声,可以。
吕思清
小提琴家。八岁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师从王振山,成为这所著名学府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学生,被誉为“乐坛神童”,也是第一位获得国际小提琴艺术最高奖——意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金奖的东方人。被国际权威音乐杂志《The Strad》誉为“难得一见的天才”。
戴玉强
男高音歌唱家。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的首位亚洲弟子。除了演唱一系列歌曲外,戴玉强还在众多歌剧中担任主要角色,既能演绎经典的世界歌剧名作中的主要角色,又能圆满诠释具有民族特色的国产原创歌剧。最新作品是威尔第的经典歌剧《假面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