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来,进一步推动了国内市场经济的繁荣,这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工商管理专业人士的需要在不断增大,其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一形势促进了各大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改革。基于此,文章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思考,以期能够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工商管理;培养模式;分析
1.我国传统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主要的问题
从整体上来讲,传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轻视实践、注重传承轻视创新、注重单一的重复已有的知识轻视相关的研究知识,这样的培养模式对于当前的经济发展来说没有任何的作用,反而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了出来。
1.1专业与岗位缺少统一性,人才培养目标缺少针对性
中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且得不到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做到学有所用,虽然这个问题因为当下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这仍然是需要重视和想办法解决的问题。根据相关的研究调查,许多学院都开设了财经专业,但他们的教学模式仍然沿袭的是苏联时期的教学模式,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也就是所谓的“三段式”模式,教学者只看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其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很多的学院都喜欢直接灌输给学生相应的理论知识,而不是从实践中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了解,严重忽视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这就使得现在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空洞,专业技能毫无改变,导致了学生的个人优点无法显示,人才培养类型单一,形成“千人一面”的现象。
1.2专业价值缺少社会的认同性,人才培养方式单一
学校的最基本任务就是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专业性的人才,这也是学校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价值。高校的职能就是为学生创造一個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处事、学会做人。但很多的学校对于学生成绩还是采取学分政策,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很多的毕业生踏上社会时候,还是会迷茫,还是不能理解正确的为人处世,这也反映了高校现在的“育人不足、服务不够”。
1.3教学方式单一
现在的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都是以书本知识、课堂教授为主,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没有考虑学生专业上的兴趣,也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联系,让学生的沟通能力、临场应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都显得较为薄弱,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2.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因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漏洞,这就使得人们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地创新与改革,现在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几个新型的工商管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家共同探讨其优缺点。
2.1“协同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协同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是根据加拿大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将科学与人为相结合,将教学与创新研究养结合”所形成的模式,“协同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很好的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使其协同发展,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而且,该体系还提倡“全员参与、全方面、以人为本”的培养。全员参与就是讲将全校的所有师生、政工人员都联合起来,一起进行人才培养工作;全方面就是说因材施教,根据不同时期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知识、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专业培养;以人为本很简单,就是所有的教学培养内容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技能能力为目的。
2.2“按系招生么多方面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按系招生么多方面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模式是各大高校院校在招生时先按系招生,第一学期或第一学年不分专业统一培养,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的共同学习。第一学期或第一学年之后,再分开让每个学生学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专业知识,该模式是根据美国的“以学生为中心,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分制,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与任选课程比例协调”的人才培养思想。这个模式的形成之后,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通过统一学习,发掘出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工商管理的方向。
2.3“模块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模块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很好的将工商管理专业进行了细分,形成了生产与运作管理、战略资源管理、人才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五大模块,让学生在学习共同学科的基础上,找寻其感兴趣的,想发展的一到两个模块进行深入钻研。“模块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克服了传统的培养模式的弊端,学生既能够学习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学习深层次的专业知识,形成一个以基础能力和专业创新为主体的知识网络,将“专有型”教育和“复合型教育”相结合,从而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
2.4“校企合作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这个模式是将学生和企业联合,让学生在专业的实践环境中真正的了解和掌握专业的基础技能和综合技能。当然该模式的成立是需要学生、学校和相关企业大成合作协议,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安排相关的学生进入企业学习,等到实践结束之后根据企业的相关评价对学生进行留下任职或者退回学校。这个模式在目前的各大高校运用的都比较多,这样做的好处既缓解了企业职员荒,有解决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学校还能很好的和企业达成相关协议,可谓三方互惠互利。
2.5“系统式”培养模式(建立学生集体化,实行自主选择性和学分制教学模式)
“系统式”的培养模式是依据美国的培养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实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分制,同时协调专业以及选修课程比重。各大高校按照系招生,在前期不分专业,整体大类教学,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以适当的比例纳入通识课程教育,在后期学生即可根据自身发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让学生在自我价值认知上更加明确,确认自己今后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目标。 3.完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明确我们培养的人才是为谁服务的。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关键是我们要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标准是什么?这需要广泛地调查和研究。通过项目组的走访调查,确定黑龙江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社会和企业输出中层管理者。
3.1改变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最顶层设计,办学理念不先进、不科学,就会出现人才培养定位不准,这必然会引发学校建设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如此,首先要明确工商管理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然后是如何培养的问题。这里就要做好社会调查,不能闭门造车。
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立足于社会需求、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立足于行业发展,培养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所需求的人才,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只有面向社会需求,努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才能树立起优秀的办学宗旨和办学方向,也只有这样,培养的毕业生才有竞争力,工商管理专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3.2调整教学方向
根据社会的需求调整教学方向,以就业为导向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改变以往只注重“面”的课程设置体系,采取“面、线、点”相结合。这里的“面”指的是知识结构的范围,在范围上以“够用”为主导,把握好“面”的度,避免由于“面”过大而失去了实用性和特色;“线”指的是专业化程度,由于专业特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容易出现弱化专业技能的现象。
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加大专业技能培养课程的比重,如增加有关专业技能培养的选修课程,或打破各专业之间的壁垒,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爱好,进行跨专业选修,实现技能的多样化培养;“点”指的是重点,也就是专业特色。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突出特色,首先是要知道应具备什么特色?其特点在哪里?特色应强调实用性和适应性,突出为地方经济或行业发展服务。这样就可以避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同性,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3.3变革教学方法
根据办学理念和教学方向,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要进行变革,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突出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学中经常进行角色互换,课堂就应该像新闻发布会,教师是新闻发言人,而同学们就是记者,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方法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即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應用能力培养和训练,又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知识和技能大赛。注重教学方法改革,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晓东.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4,04:20+22.
[2]蒋国平,李少卿.工商管理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11:35-36.
[3]蒲小彬.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价值工程,2014,15:276-277.
[4]李毅,田晓宁.工商管理专业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基于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调查[J].江苏商论,2014,11:84-88.
【关键词】工商管理;培养模式;分析
1.我国传统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主要的问题
从整体上来讲,传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轻视实践、注重传承轻视创新、注重单一的重复已有的知识轻视相关的研究知识,这样的培养模式对于当前的经济发展来说没有任何的作用,反而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了出来。
1.1专业与岗位缺少统一性,人才培养目标缺少针对性
中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且得不到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做到学有所用,虽然这个问题因为当下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这仍然是需要重视和想办法解决的问题。根据相关的研究调查,许多学院都开设了财经专业,但他们的教学模式仍然沿袭的是苏联时期的教学模式,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也就是所谓的“三段式”模式,教学者只看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其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很多的学院都喜欢直接灌输给学生相应的理论知识,而不是从实践中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了解,严重忽视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这就使得现在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空洞,专业技能毫无改变,导致了学生的个人优点无法显示,人才培养类型单一,形成“千人一面”的现象。
1.2专业价值缺少社会的认同性,人才培养方式单一
学校的最基本任务就是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专业性的人才,这也是学校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价值。高校的职能就是为学生创造一個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处事、学会做人。但很多的学校对于学生成绩还是采取学分政策,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很多的毕业生踏上社会时候,还是会迷茫,还是不能理解正确的为人处世,这也反映了高校现在的“育人不足、服务不够”。
1.3教学方式单一
现在的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都是以书本知识、课堂教授为主,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没有考虑学生专业上的兴趣,也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联系,让学生的沟通能力、临场应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都显得较为薄弱,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2.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因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漏洞,这就使得人们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地创新与改革,现在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几个新型的工商管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家共同探讨其优缺点。
2.1“协同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协同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是根据加拿大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将科学与人为相结合,将教学与创新研究养结合”所形成的模式,“协同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很好的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使其协同发展,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而且,该体系还提倡“全员参与、全方面、以人为本”的培养。全员参与就是讲将全校的所有师生、政工人员都联合起来,一起进行人才培养工作;全方面就是说因材施教,根据不同时期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知识、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专业培养;以人为本很简单,就是所有的教学培养内容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技能能力为目的。
2.2“按系招生么多方面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按系招生么多方面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模式是各大高校院校在招生时先按系招生,第一学期或第一学年不分专业统一培养,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的共同学习。第一学期或第一学年之后,再分开让每个学生学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专业知识,该模式是根据美国的“以学生为中心,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分制,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与任选课程比例协调”的人才培养思想。这个模式的形成之后,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通过统一学习,发掘出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工商管理的方向。
2.3“模块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模块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很好的将工商管理专业进行了细分,形成了生产与运作管理、战略资源管理、人才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五大模块,让学生在学习共同学科的基础上,找寻其感兴趣的,想发展的一到两个模块进行深入钻研。“模块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克服了传统的培养模式的弊端,学生既能够学习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学习深层次的专业知识,形成一个以基础能力和专业创新为主体的知识网络,将“专有型”教育和“复合型教育”相结合,从而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
2.4“校企合作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这个模式是将学生和企业联合,让学生在专业的实践环境中真正的了解和掌握专业的基础技能和综合技能。当然该模式的成立是需要学生、学校和相关企业大成合作协议,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安排相关的学生进入企业学习,等到实践结束之后根据企业的相关评价对学生进行留下任职或者退回学校。这个模式在目前的各大高校运用的都比较多,这样做的好处既缓解了企业职员荒,有解决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学校还能很好的和企业达成相关协议,可谓三方互惠互利。
2.5“系统式”培养模式(建立学生集体化,实行自主选择性和学分制教学模式)
“系统式”的培养模式是依据美国的培养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实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分制,同时协调专业以及选修课程比重。各大高校按照系招生,在前期不分专业,整体大类教学,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以适当的比例纳入通识课程教育,在后期学生即可根据自身发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让学生在自我价值认知上更加明确,确认自己今后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目标。 3.完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明确我们培养的人才是为谁服务的。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关键是我们要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标准是什么?这需要广泛地调查和研究。通过项目组的走访调查,确定黑龙江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社会和企业输出中层管理者。
3.1改变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最顶层设计,办学理念不先进、不科学,就会出现人才培养定位不准,这必然会引发学校建设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如此,首先要明确工商管理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然后是如何培养的问题。这里就要做好社会调查,不能闭门造车。
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立足于社会需求、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立足于行业发展,培养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所需求的人才,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只有面向社会需求,努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才能树立起优秀的办学宗旨和办学方向,也只有这样,培养的毕业生才有竞争力,工商管理专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3.2调整教学方向
根据社会的需求调整教学方向,以就业为导向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改变以往只注重“面”的课程设置体系,采取“面、线、点”相结合。这里的“面”指的是知识结构的范围,在范围上以“够用”为主导,把握好“面”的度,避免由于“面”过大而失去了实用性和特色;“线”指的是专业化程度,由于专业特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容易出现弱化专业技能的现象。
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加大专业技能培养课程的比重,如增加有关专业技能培养的选修课程,或打破各专业之间的壁垒,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爱好,进行跨专业选修,实现技能的多样化培养;“点”指的是重点,也就是专业特色。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突出特色,首先是要知道应具备什么特色?其特点在哪里?特色应强调实用性和适应性,突出为地方经济或行业发展服务。这样就可以避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同性,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3.3变革教学方法
根据办学理念和教学方向,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要进行变革,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突出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学中经常进行角色互换,课堂就应该像新闻发布会,教师是新闻发言人,而同学们就是记者,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方法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即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應用能力培养和训练,又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知识和技能大赛。注重教学方法改革,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晓东.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4,04:20+22.
[2]蒋国平,李少卿.工商管理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11:35-36.
[3]蒲小彬.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价值工程,2014,15:276-277.
[4]李毅,田晓宁.工商管理专业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基于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调查[J].江苏商论,2014,11: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