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结构变化背景下的海岛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来源 :中国农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mi8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影响湄洲岛人地关系发展的因素,收集湄洲岛20多年来各指标因子数据,构建人地关系系统测度综合指标体系,并绘制各年的风玫瑰图,以分析历年来湄洲岛人地关系与农业产业结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初期湄洲岛人地关系没有产生矛盾冲突,而到了2012年表现为农业产值减少,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大,旅游收入占地区总收入比重加大,造成经济结构单一,生态系统脆弱,人地关系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针对人地关系矛盾问题,提出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要兼顾农业、环境、生态的保护,并结合湄洲岛宗教旅游文化特色,开发农业生产和宗教仪式融合的典礼和艺术。
  关键词:人地关系;农业产业结构;动态变化;湄洲岛
  福建作为沿海地区省市之一,全省共有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大小岛屿1200多个,面积1平方千米以上的岛屿约80个,其中规模较大、现有旅游资源组合良好、旅游价值较高的旅游型海岛就有厦门、东山、平潭、湄洲等,它们可以说是福建省出名的海峡旅游品牌。但随着海西建设力度的加大以及旅游活动的增加,各岛屿的生态环境纷纷遭受到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破坏,旅游服务设施的增设与旅游人口的增多也都对岛屿产生重大影响。加之海岛旅游业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波动性,使得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矛盾激化。作为人地关系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域系统,海岛地区人地关系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地”之间的关系[2]。湄洲岛作为福建旅游型海岛的佼佼者,研究其人地关系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对农业产业结构变化背景下的海岛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具有较大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1 研究区人地关系系统组成
  从狭义方面来说,人地关系指的是人口和土地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广义上说,人地关系[3]是指“人”的系统和“地”的系统之间的关系,根据人文地理学给予的定义:“人”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在一定地域空间上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地”是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无机与有机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存在着地域差异、在人的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地理环境。一方面反映了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作用,另一方面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与把握,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顺应与抗衡,人地关系组成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因素、人文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1.1 自然环境因素
  湄洲岛属典型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2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和湿润。最冷月为1月,月均温11.4℃,最热月在8月,月均温28.1℃。年均降水量约为1240.9mm,蒸发量2130mm,相对湿度为约77%。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最大风速为27.0米/秒;全岛地形狭长,陆域面积14.35平方公里,东北和东南地势高。最高为马祖山,其次是牛头尾山,山峰多为巨大的花岗石和变质岩体。主要自然景源有三类:怪崖神石类、沙滩景观类和水景类。诸如鹅尾山景、日纹石景、嵋屿潮音、黄金沙滩、湖石果等景观都是每年旅游热门景点。作为海岛地区,地域结构简单,生态系统原就较为脆弱,生物多样性稳定性较差,较易遭到破坏。工业不发达,耕地多分布在中部的平地和岗台地,岛上无河流,仅有季节性的水沟和地下水,土壤多沙质,水土涵养能力较低,由于缺乏淡水灌溉,土地生产力较低,农田均属旱作地。所在海域为开阔海区,拥有较丰富的海洋资源,渔业产值高,但夏季常受台风影响,多发生在7-10月。
  1.2 人文地理因素
  湄洲岛设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辖1个镇11个行政村,2009年全岛总户数为9995户,总人口为39801人,城镇人口5520,比重13.9%,人口自然增长率6.7‰。湄洲岛是“海上女神”妈祖的故乡,是闻名遐迩的妈祖文化发源地,文化底蕴浓厚。岛上妈祖庙是世界上6000多座妈祖庙的祖庙,妈祖信徒遍布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约2亿人,仅台湾省就有注册的妈祖庙共725座,未注册的有约2000座,信徒共1700多万。妈祖文化具有广泛的国际意义,湄洲妈祖庙是世界妈祖信奉者的朝圣中心和妈祖文化研究中心。每年来岛朝圣、旅游、观光的境内外游客逾百万人次,仅台胞就超过15万人次。
  1.3 社会经济因素
  全岛现有建成开放景点4个,营业酒店10座,旅行社3家,旅游饭店(餐馆)35家,旅游纪念品店(摊)60个,渡轮3艘,快艇7艘,车渡1艘,三条公交线路,14辆中巴车,6辆免费旅游专线车,电动游览车37辆,还有各类客运汽车、摩托等600多辆。已建成11公里湄洲大道、19公里环岛公路、进出岛轮渡码头、两条1万伏海底电缆及供电设施、跨海供水工程、8000门程控电话、3000吨级对台客运码头和绿化工程等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50多项。全岛绿化覆盖率达到49.6%,各类防护林6536亩。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200多人,间接从业人员4750多人。
  2 人地关系系统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人地关系的含义以及人地关系系统组成因素,可以将影响湄洲岛人地关系发展的指标因子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自然环境指标、人文地理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构成这三大因子的指数有很多,本文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并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可获取性,初选出26个指标构建人地关系系统测度指标体系,然后利用主成分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选择其中15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数来做综合评价。其中自然环境指标包括森林覆盖率(X1)、人均耕地面积(X2)、人均旅游可用水量(X3)和单位旅游收入旅游者产生的废物量(X4);人文地理指标包括人口密度(X5)、城镇人口比重(X6)、旅游总人数年增长率(X7)和台胞占旅游总人数比重(X8);社会经济指标包括GDP(X9)、人均GDP(X10)、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11)、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12)、第三产值占GDP比重(X13)、旅游收入占地区总收入比重(X14)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X15)[4]。通过这些指标因子构建出湄洲岛人地关系系统测度综合指标体系。   3 研究区人地关系动态变化研究
  3.1 不同时期湄洲岛人地关系的变化
  利用1988--2012年《莆田市统计年鉴》[5]的数据,本文就以上选取的15个指数,做6年一次的数据分析共5次,得到湄洲岛1988 -2012年的相关数据趋势统计并做相应的标准化,然后根据标准化数值绘制各年份的风玫瑰图(图1),其形状各不相同,每个风玫瑰图中的形状表示各指数因素在当年湄洲岛人地关系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形状突出越明显,表示该指数对人地关系演变影响越大,若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在图中则表现为多处突出部分[6]。根据不同指数的含义及其在图中的表现形式,可以得出更直观的表示出不同时间内湄洲岛人地关系特征。
  3.2 研究区人地关系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1)1988年的湄洲岛人均耕地面积形状尤为突出,这表示在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面积比重较大,人口密度较小,社会消费水平一般,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够,第三产业比重小,森林覆盖率也较小。这说明当年湄洲岛的社会经济水平不是很高,产业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人口数量较少,对海岛地区的自然环境没有造成太大的压力。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没有产生较大的矛盾冲突。
  (2)从1994年开始,风玫瑰图形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自1992年湄洲岛被辟为国家旅游度假区后,湄洲岛开始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直接表现为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大,旅游收入占地区总收入比重加大,因此旅游者产生的废物量也加大。为保证岛上居民用水和旅游者对淡水资源的开发,湄洲岛规划开发地下水库以及跨海供水工程,从每日供水300吨提升到2300吨,在图中表现为人均旅游供水量指数形状突出。图中整体表现为因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使得海岛地区人地关系结构产生较大的变革,人地关系系统开始发生变化。
  (3)2000年的湄洲岛,人口、社会经济对资源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旅游人口的增长,增加旅游收入,游客主要以朝拜旅游为主,未能促进湄洲岛经济增长。岛上居民人口数量增加,人口密度加大,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居住用地与商业用地比重增加占用耕地,同时退耕还林,大幅度减少耕地面积,加上居民盲目弃耕,发展家庭贸易经营。对土地资源开发力度较大,盲目追求经济增长,以及人口增长对自然环境带来较大压力,海岛人地关系出现较大的矛盾。
  (4)2006年,旅游总人数年增长率、GDP、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城镇人口比重以及人口密度等指数形状突出较为明显,说明它们是影响当年湄洲岛人地关系变化的重要指数。旅游人数的增长,人口密度的增大以及城镇比重的增大反映着人口对人地关系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对自然环境的承载力造成一定的压力;GDP和人均GDP的增长表明海岛地区经济的增长,但在发展过程中对人地关系演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森林覆盖率提高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但相比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对环境保护的力度还远远不足。
  (5)2012年的风玫瑰图出现了朝社会经济因子一侧发展的趋势,显然,现在的湄洲岛,对人地关系变化起重要作用的是社会经济因子,一味的追求社会经济的提升,无法兼顾自然环境的保护,人口增长的压力甚至远远落后与为发展社会经济而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这对于生态脆弱的海岛地区是不可承受的,其人地关系矛盾越发的突出了,长此以往,在社会经济的短期提升之后,湄洲岛将会面临资源短缺,景区环境恶化等危机。
  4 结论
  本文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利用主成分方法,建立了


  研究区人地关系系统测度指标体系,并绘制了1988-2012年研究区人地关系动态变化风玫瑰图,分析了湄洲岛的人地关系和农业产业结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初期湄洲岛人地关系没有产生矛盾冲突,而自1992年湄洲岛被辟为国家旅游度假区后,湄洲岛开始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直接表现为农业产值减少,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大,旅游收入占地区总收入比重加大,其人地关系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而到了2012年人地关系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主要原因是研究区前期规划侧重旅游开发,其强度过大,对湄洲岛的农业、环境、生态的保护考虑不够,在建设过程中,利用岛上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同时破坏了原本的人地关系平衡,造成经济结构单一,生态系统脆弱。虽然这种程度的破坏不是剧烈的,但长此以往对海岛的人地关系破坏却是深远且不可逆转的。因此,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要兼顾农业、环境、生态的保护,可以结合湄洲岛宗教旅游文化特色,开发农业生产和宗教仪式融合的典礼和艺术。
  参考文献
  [1] 孙兆明,马波,张学忠.我国海岛可持续发展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1);110-114.
  [2] 陈金华.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整合研究—以海峡西岸为例D].河南:河南大学.2010.
  [3] 江娇,刘爱玲.人地关系的协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20(5);159-161.
  [4] 张广海,刘佳,王蕾等.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2);74-79.
  [5] 莆田市统计年鉴[M].莆田市统计局.1988-2012.
  [6] 骆华松.旅游地质资源与人地关系耦合研究—以丽江市为例[D].云南:昆明理工大学.20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356];莆田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S09(3)]。
  作者简介:傅文杰(1967-),男,福建莆田市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遥感技术及GIS应用。
其他文献
摘 要:自从2005年开展“储备粮管理年”活动以来,古田县粮食局根据《中央储备粮油管理条例》及《福建省地方储备粮油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经过慎重研究制定了《古田县地方储备粮仓储管理考评办法》。通过加强管理,落实责任,量化考核、规范管理,因地制宜、科学保粮,使我县各级储备粮管理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切实做到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  关键词:因地制
期刊
摘 要:三唑酮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的内吸性杀菌剂,为建立该药剂在人参中的残留分析方法,采用丙酮和石油醚混合溶剂提取,PSA和无水硫酸镁净化,GC-?ECD检测。三唑酮最小检出量分别为2.3×10-11、1.2×10-11g,实际人参添加的最低检测质量分数为0.005 mg/kg。三唑酮的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05、0.50 mg/kg,在人参中的添加回收率为95.2%~103.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发展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各个省份都认识到林业资源带来的丰厚经济效益。河南信阳在发展新型林业生产上走在了前面。天然流苏是河南信阳特有的林业资源,天然流苏具有多种经济价值,对天然流苏生存状态的关注和保护利用,是河南信阳林业工作的重点。使天然流苏成为信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本文通过对河南信阳天然流苏生存状态的调查,发现其多方面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对天然流苏的保护
期刊
摘 要: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有益于高校实现“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三项基本功能,也是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重要途径。研究生在学历学位、科研能力、思维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具有特殊性。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五型创建”研究生团学工作体系中“服务型”项目为例,分析总结我国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模式及经验,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和支持,促进研究生早日成长成才,贡献社会。  关
期刊
摘 要:采用实地调查研究的方法,以目前湖南省各地区农民信息需求为例分析了“两型”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信息获取存在的问题,对“两型”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两型”新农村建设;信息推送;信息素养;物联网  引言  随着“两型”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农村已由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转变。农民的信息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的“靠天吃饭”变成依靠科学技术进行合理的规划。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
期刊
摘 要:解决因城镇化而转型成新市民的农民工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为例,对沭阳县农民工的生活现状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生活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排除不利因素,大力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城镇化;新市民;农民工;适应情况  自前年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以来,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渐成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说,新型
期刊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资源,全世界许多地方的人都依靠其作为基本食粮。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这就对水稻栽培、供应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我们必须在一定的耕地面积内,栽培出更加高产、优质的水稻作物,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水稻供应。  1 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概述  1.1 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简介  无公害水稻是指在种植过程中不适用化肥、农药、生长剂等化学药品,主要靠有机肥纯天然培育出种子与
期刊
摘要:CSA的兴起和发展与其社会背景紧密相关,中国社区支持农业是借鉴日本和美国CSA发展经验,基于公众对食品安全诉求以及都市中产阶级规模不断扩大而发展起来的,其运营采取建立在相互信任、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商业化模式,为此,从满足市民多元化需求的角度分析该模式发展现状,并提出层次化定价、生态学管理以及创新销售渠道等以助其优化模式,促进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提高。  关键词:社区支持型农业(CSA);有机农
期刊
摘要:这篇文章的重点,关于如何提高种植树木的成活率,其关键技术环境、栽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城市绿化工作也变得尤为重要。种树是最直接、最有效且最能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每年林业局和环保局投入大量资金在种树上面,但树木成活率一直是一个问题,下面我们就来探讨分析一下提高绿化树木栽植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环境;栽培;成活率  1 影响树木栽植成活的原因  由于林木
期刊
摘要:松材线虫病病原为松材线虫,全称为木材尖尾伞滑刃线虫(Bursaphenchus xylophilus),为林业重要害虫之一,是目前为止造成松材直接经济损失排名第一位的有害生物,被称为林业“第一号危险害虫”。现将松材线虫病的研究现状在文章里进行了小节,并结合部分研究人员研究成果以及今年除治第一手资料,进行铁山坪松材线虫病危害调查研究。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检疫方法;防治措施;害虫  1 松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