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歌三叠

来源 :当代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qcd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否要去斯卡布罗镇
  《斯镇之歌》,是我很喜欢的一首歌。这是一首老歌,如今,翻唱这首歌的人很多,在网上,尤其在抖音里,到处都是。好听的歌,可以不厌其烦地反复唱,反复听。不过,听这首歌最好听原文,哪怕听得似懂非懂甚至根本不懂,最好不要翻译成中文,听中文的歌词,味道全无,连旋律跟着一起变味走形。
  我最喜欢听保罗·西蒙和莎拉·布莱曼唱这首歌。保罗·西蒙是原唱,最早听他唱的时候,还没有莎拉·布莱曼的版本。两个人的风格不同,保罗·西蒙是吟唱,地道的民谣唱法,木吉他伴奏恰到好处;莎拉·布莱曼是梦幻,唱得更为抒情,多少以美声改变了民谣风,电子乐伴奏相得益彰。
  如果说保罗·西蒙像一幅画,莎拉·布莱曼则像一首诗。保罗·西蒙带我们回到从前,那个逝去的遥远的青春岁月;莎拉·布莱曼带我们飞进未来,一个不可知的想象世界。歌声好像两个人影,一个站在过去的树荫下,一个站在前面的月影中,都是朦朦胧胧,似是而非。
  不知别人听后感觉如何,我听保罗·西蒙,这种细雨梦回的感觉更强。特别是唱的头一句:Are  you  going  to  Scarborough  Fair(你是否要去斯卡布罗镇)?语调极其平易,倾诉感极强,仿佛不是问别人是否要去,而是你自己跃跃欲试,真的就要出发,有火车汽车马车或自行车,停在前面,正等着你。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这样一个想要去的地方。
  那个地方可以是斯镇,也可以是你自己所想要去的任何地方。对于我,去的这个地方,很实在,触手可摸,感觉是在校园的甬道上,在北大荒的荒草地上,在刚返城那年白杨树萌发绿意的春天还没有建好的三环路上。那里真的有你想见的人,和想见的景和物。
  听莎拉·布莱曼,没有这种感觉,而像是在朦胧的月夜,是在迷离的梦中,水波潋滟,人影憧憧,遥街灯火黄昏市,深巷帘拢玉女笙。
  听莎拉·布莱曼,感觉一切不那么真实似的,像飘浮在云彩里;听保罗·西蒙却觉得实在,一脚踩在地上。因此,说实在的,两者都听,我更喜欢听保罗·西蒙。他更接近我内心的真实,和想象中的真实。仿佛他唱的是我心里的声音,以一种平易的方式,娓娓道来,蒙蒙细雨一般,打湿我的衣襟,渗透进我的心田。莎拉·布莱曼唱的更多像是我梦呓中的回音,遥远,缥缈,空旷,幽深。
  相比较而言,莎拉·布莱曼的声音,像是经过处理过的,犹如美容过后的容颜焕发,颗粒状爽朗,照射感明亮,穿透力极强;保罗·西蒙更接近人声的本色,有些柔弱,似喃喃自语。保罗·西蒙自己曾经说过:“我的声音不是那种穿透力和震撼力的声音,我的声音听起来很软。”《斯镇之歌》作为一首老民谣,保罗·西蒙的唱法更原汁原味,莎拉·布莱曼的唱法,则是民谣的窑变,让同样一首歌,变幻成另一种风貌,而多姿多彩,风情万种。
  《斯镇之歌》特别迷人之处,是四段歌词每一段都重复用了一连串的意象:芫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反复吟唱,水流回环。每一次我听,都觉得像是在唱北大荒荒原上夏季里那一片五花草甸子,尽管没有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这么多洋味儿的花草,那些乌拉草、苜蓿草、达紫香和野云英,也足可以与之媲美,和歌中要去斯镇问候的那位真挚恋人(a true  love  of  mine),告诉她做一件亚麻衬衣、要她把石楠花扎成一束之类,一样的相衬适配。香草美人,是没有国界的,是世人所愛的。没错,在这首歌里,这些花草很重要,没有了这些花草,斯镇的姑娘就没有那么美好,亚麻衬衣和石楠花束就没有那么令人向往,这首歌也就平庸至极。
  这些“芫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还不完全是我们诗歌传统里的比兴,而是这首歌的背景,是这首歌的命门。或许,就是这首歌的魅力所在。音乐和歌词——也就是诗,两者融合一起,化为了艺术,才能够在歌声流淌的瞬间,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回忆,让我们直抵曾经经历的地方,或现在向往的地方。也可以说,就是直抵我们的内心绵软的一隅。好的歌曲,应该这样,而不是词曲两张皮,词和曲不挨不靠,词可以任意修改,像一面时髦的旗子或一个百搭的挎包,能够披挂在任何的曲子里;曲子可以人尽可夫,随便配词,像一张包子皮,能够包裹任何一种馅料,今天三鲜,明天牛肉大葱。
  每一次听这首歌中唱到“芫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的时候,总会让我想起北大荒的五花草甸子。有意思的是,草甸子上,没有我的什么恋人,也没有谁能给我做什么亚麻衬衣,和我要献给什么人的石楠花束,有的只是荒原,萋萋荒草,无边无际,随天风猎猎,直连到遥远的地平线。那时候,喊的口号是开垦荒原,向荒原进军,向荒原要粮!当然,那时,也还没有听过这首歌。那时候,我们听的唱的更多的是样板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意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你曾经去过的和你梦想要去的地方。
  即使你没去过卡萨布兰卡
  卡萨布兰卡,是一个地名,是一部电影的名字,也是一首歌曲的名字。可以说,是这部电影和这首歌曲,让这个地名出名。
  不过,如今视频发达,将电影里的镜头和歌曲混剪一起,倒是很搭。特别是英格丽·褒曼那忧郁深情的眼神,简直是歌手贝蒂·希金斯歌声最完美生动而形象的延伸,将听觉和视觉合二为一,交错叠现,水乳交融,那样的温婉动人。
  贝蒂·希金斯曾经来过中国,特别是听他和我国女歌手金池合唱的这首歌,更让我感动。乐队的打击乐减弱了些音量,贝蒂·希金斯唱得更加节制,副歌吟唱部分,金池唱得美轮美奂,最后一句两人天衣无缝细致入微的和声,比原本贝蒂单人唱得更加美妙动听,韵味十足。
  多年之前,我头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只记住了其中两句歌词。一句是“难忘那一次次的亲吻,在卡萨布兰卡;但那一切成追忆,时过境迁”,一句是“我没有去过卡萨布兰卡”。
  这两句歌词镶嵌在同一首歌里,有些悖论的意思。这当然有贝蒂自己恋爱的经历和想象,但在我第一次听来,只是觉得没有去过卡萨布兰卡,却在那里有一次次的亲吻,而且都还很是难忘。这怎么可能?   但是,生活中不可能的事情,在歌声里变成了可能。歌声包括一切艺术在内,可以有这样出神入化的神奇功能,产生这样的化学反应,帮助你逃离现实中不尽如人意的生活,而进入你想象的另一个世界,哪怕你只是在做想入非非的白日梦。于是,你没有去过卡萨布兰卡,却可以在那里有一次次的亲吻,而且还都比在北京上海刻骨铭心,很难忘怀。
  时空的错位,现实中的幻觉,恰恰是回忆中的感情,尤其是爱情的一种倒影,或者说是一种镜像。所谓时过境迁的感慨与想象,以及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怀旧与伤感,才会由此而生。犹如水蒸发成气而后为云,又由云变为雨,纵使依然洒落你的肩头,清冽湿润如旧,却不再是当年的雨水。这便是与生活不尽相同或完全不同的艺术的魅力。艺术,从来不等同于生活。它只是生活升腾后的幻影,让你觉得还有一种比你眼前真实生活更美好,或更让你留恋、怀念和向往而值得过下去的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心里突然萌生这样由时空错位而产生的幻觉和情感。这种幻觉和情感,帮助我们接近艺术,而让我们单调苍白的生活变得有了一些色彩和滋味。我们会在看到某一个似曾相似的场景的时候,忽然想起曾经走过或相爱过的地方,特别是曾经相爱的人已经天各一方,音讯杳无,这种感觉更会如烟泛起,弥漫心头,惆怅不已。
  记得我和女同学第一次偷偷约会,是我读高一那年的春天,在靠近长安街正义路的街心花园。那里原来是一道御河,河水从天安门前的金水河迤逦淌来。这里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城建成的第一个街心公园,新栽的花木,一片绿意葱茏,清新而芬芳。特别是身边的黄色蔷薇,开得那样灿烂,我们就坐在蔷薇花丛旁,天马行空,聊了很久,从下午一直到晚霞飘落,洒满蔷薇花丛。具体聊的什么内容,都已经忘记,但身边的那一丛黄蔷薇花,却总怒放在记忆里。
  时过将近六十年,前几天到天坛公园,在北门前看到一丛黄蔷薇正在怒放,忽然停住了脚步,望着那丛明黄如金的蔷薇,望了很久,一下子便想到了那年春天正义路街心花园的约会。“一切成追忆,时过境迁”,卡萨布兰卡的旋律,弥漫心头。
  很多年以前,我第一次来到莫斯科,住下之后,迫不及待地先跑到红场,因为这是我青春时最向往的地方。已经是晚上快八点,红场上依然阳光灿烂,克里姆林宫那样明亮辉煌。不禁想起当年在北大荒插队时候写过的诗句:要把克里姆林宫的红灯重新点亮,要把红旗插遍世界的每一个地方!不觉哑然失笑。就像歌里唱过的一样:“我没有去过卡萨布兰卡。”那时,我也没有去过克里姆林宫,却不妨碍我的一次次激情膨胀,梦想着登上克里姆林宫的宫顶,然后朝着沉沉黑暗的夜空,点亮它的每一盏红灯。
  那一天,真的来到了莫斯科,一切那么的陌生,又那么的熟悉;一切似曾相识,又似是而非。一直到很晚,才看见夜幕缓缓在红场上垂落,克里姆林宫的红灯,才开始随着蹦上夜空的星星一起闪烁。卡萨布兰卡的旋律,又弥漫心头。
  很多回忆,不尽是亲吻;很多感情,不尽是美好。甜蜜也好,苦涩也罢;美好也好,痛苦也罢;自得也好,自责也罢。时过境迁之后,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一切,才会水落石出一般,清晰地显现。这时候的追忆,如果真的有了些许的价值,恐怕都是时空错位的幻觉和想象的结果。而这样的幻觉和想象,恰恰是艺术的作为。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便超出它们自身,你和它们似是而非,它们却魂灵附身于你,为你遥远的记忆和远逝的情感点石成金,化作一幅画,一首诗,一支曼妙无比的歌。
  即使你根本没有去过卡萨布兰卡。
  手扶拖拉机斯基
  张蔷这个歌手的名字,如今的年轻人,已经不大熟悉了。尽管1986年她曾经上过美国大名鼎鼎的《时代周刊》,唱片总销售量叹为观止的高达三千万张,恐怕在中国流行乐坛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迹。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爱听她的歌。那时候,她出了好多盘磁带。那个年月,还没有流行CD,更谈不上抖音或手机下载音乐。那时候,她十七岁,刚刚出道,磁带盒的封面上,一个圆圆脸膛的小姑娘,很可爱很清纯的样子。那时候,我的儿子还没有上小学,刚到懂得听歌的年龄。我们一起在音像店琳琅满目的磁带面前,记得很清楚,是在和平里。看得我们眼花缭乱,不知挑哪一个好,儿子指着她,问我怎么样?我问儿子,就买这盘了吗?儿子果断回答,就买这盘。于是,盲人摸象一般买下了它。拿回家放在录音机里一听,不错,我和儿子都很喜欢。
  她唱的是那种迪斯科节奏和风味的摇滚,明快,清爽,听着挺新鲜,感觉挺年轻的。不过,她更多是翻唱别人的歌。《野百合也有春天》《潇洒地走》《月亮迪斯科》《拍手迪斯科》《你那会心的一笑》《轰隆隆的雷雨声》……她那略带沙哑却青春明澈的歌声,一直到现在都觉得很亲切,不少歌,到现在我竟然还会唱,这是以后听流行歌曲从来没有过的奇迹。
  那时候,我正在写作关于中学生的长篇小说《青春梦幻曲》,忍不住让小说里的主人公也喜欢上张蔷,并不止一次让她唱起了张蔷的歌。有意思的是,有读者读完我的小说,特意去找张蔷的磁带听。
  她的歌,很清纯,很青春,很开朗向上,清澈透明如同露珠儿,沁人心脾,又有那么一点亮色,即使还有那么一点淡淡的忧愁和烦恼,也是快乐和幸福的。和后来的小虎队相比,她多了一点忧郁和厚度;和再后来一些的花儿乐队相比,她多了一点自然和亲切。和那时与她年龄相仿的程琳相比,她多了一点亲近和天真,像是一个容易说出心里话的孩子。如果和电影影星相比,她比那时的山口百惠还要年轻,比现在的周冬雨更多一点俏皮和可爱。
  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听不到她的歌,她销声匿迹了,有人说她出国了。一直到2008年,她终于又露面了,在北京举办了“80,08”个唱音乐会。不过,重新听张蔷的歌,已经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融入了主观的情感和印象。重新听张蔷的歌,其实是在倾听自己的记忆,只不过她歌中的青春和自己的青春叠印在了一起,她的歌声中顽固流淌着过去的那些日子的光和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重新听张蔷的歌,找不到以前的感觉了,一切时过境迁,歌声显得那么飘渺,似是而非。花无百日红吧,谁也不可能风光无限,独占歌坛永久。
  自2008年至今,已经又过去了十三年。前两天,偶然间听到张蔷的一曲新歌,名字叫做《手扶拖拉机斯基》。没有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能唱,而且唱的不是老掉牙的老歌,而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新歌。对比年轻的摇滚歌手,她真的算是前辈了,宝刀不老,实属不易。
  关键是,这首歌她唱得实在不错。曲风还是迪斯科的老旋律,歌词颇具谐谑混搭的风格,杂糅着年轻人的调侃和她这样年龄的感慨,而非一般常听到的小情小调。记得零星的几句词:在这莫斯科郊外的夜晚,听不到那崇高的誓言……加加林的火箭还在太空,托尔斯泰的安娜·卡特琳娜,卡宾斯基,柴可夫斯基,卡车司机,出租司机,拖拉机司机……曾经的英俊少年,他的年华已不再……由一个拖拉机司机,带出这样糖葫芦一串串的各种斯基,让她唱得动感十足,异常年轻,根本想象不出她已经是一个五十开外的人了。
  不知怎么搞的,她唱的这首歌,让我突然想起莫斯科的一位老朋友。1986年的夏天,我去莫斯科结识的尼克莱。他年龄和我一般大,黑海人,列宁格勒大学(现在的圣彼得堡大学)毕业,学的就是汉语专业,毕业后先在电台工作,后调到杂志社。他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让我们之间的交流非常顺畅,从而一见如故。他非常好客,在我离开莫斯科的前一天晚上,邀请我到他家做客。那个夏天的夜晚回来的时候,尼克莱怕我不认识路,陪我走出他家,走在莫斯科郊外寂静的街上,又走到地铁站去坐地铁,一直把我送回到我住的俄罗斯饭店。
  岁月如流,人生如夢,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尼克莱和我一样已经年过七旬。加加林的火箭还在太空,曾经的英俊少年,他的年华已不再……张蔷这歌唱的,从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一直唱到尼克莱,还有她自己,我自己!
  
  (肖复兴,作家,北京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著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随笔集、理论集一百余部。近著《肖复兴文集》十卷,《肖复兴散文精粹》六卷。曾获全国及北京、上海文学奖,中国好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多种。)
  编辑:耿凤
其他文献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木仔总喜欢在池塘的四周游荡,眯缝的双眼不看别处,只紧紧盯着水面,生怕错过了心中期待已久的时机。有时,三叔婆尖细的喊叫会从村前的树影处飞出来,像个蜻蜓一般落在水面上撩起一片水花,却不会引起木仔的注意。直到回到村头,三叔婆从树底下飘出来,冷不防一把揪住木仔耳朵,说,鬼崽俚,整天围着水塘转,是想把你老子从黄土里气活过来,还是塘坝上有好吃的东西,也不怕落水鬼寻上身!木仔双手抓住三叔婆枯瘦
期刊
朱诺  朱诺,挺文雅的名字。贾先生给起的。可盐区北乡那边的人,诺与落不分,再加上诺有些绕口,干脆就把朱诺读成朱落。  朱诺读书挺进字儿。  当初,一起在贾先生门下读私塾的孩子有七八个。后来,能从贾先生门下读出来考进盐区的精勤学堂,又从盐区的精勤学堂考到徐州那边运河师范的,唯有朱诺一个。  朱诺在运河读师范的头一年寒假回来,去给贾先生拜年,可能是因为他留了个风扬头, 贾先生看着不舒服,半天连头都没有
期刊
我知道我对浙南深山深处上佛垟林场的追忆将覆盖着我的一生。在我栖居小城之后几十年的时间里,对上佛垟林场守林人罗三安的回忆常使我内心不安。  我第一次见到罗三安时,上佛垟正结满一树树冰凌透剔的美丽冰挂。北方来的寒潮把强大尖锐的寒意和冰挂的柔光一道送入人的骨髓里。这一年冬天,我被派到了一个林区跟一直在那里的罗三安一道巡山护林。我背着一卷简陋的铺盖找到了罗三安,罗三安在他原木小工房里一言不发地烤着火。他布
期刊
乡村的黄昏  黄昏从秋千上下来  鱼木花伸长耳朵  收集它的声音  偶尔一两声短毛狗的吠叫  被黄昏的翅膀扇远了  马戏班的鼓点停了  这是下午六点钟  人间每一种生物  都在同时经历这个黄昏  无一例外  在黑暗到来前  藏好自己  只有黄昏知道  黄昏离黑暗有多远  它走在寂静与孤独  的转换之间  并从短暂的一生中  看清了自己的缺憾  湖  湖,大地的眼睛  天空的镜子  它的寂寞在于  
期刊
爬山  在油菜开花的山坡上  春风,吹着你单薄的背影  多么轻柔。  儿子,我多想你不停攀爬  抵达山顶,避过  这人间的荆棘。  浥园  修剪春天的人  背影清晰。如白描  桃花灼灼,映着碧水  野樱桃树,白衣胜雪  黑塔子、黑松肃立  紫玉兰有娇媚的气息  布衣友人,提着酒瓶。隐入曲径  阳光温顺,照着  不染的俗世  傍晚  夕旧照高楼。照田塍  蚕豆花、豌豆花  肤色鲜嫩  白菜苔抽出细细
期刊
我与雄鹰无怨  我与雄鹰无怨,却嫉妒它的翅膀。我与小河无仇,却羡慕它的流淌。  站在高岗远眺,小河十指环扣,千山峰峦叠嶂,蜘蛛侠为我罗织天网。  雄鹰能否借我一双翅膀,飞上蓝天自由翱翔?小河能否借我一叶扁舟,驶向大海任我东游西荡?  每一粒在冬天煎熬的种子  每一粒在冬天煎熬的种子,都把发芽的梦想托付给春天。  春天只是生命轮回的驿站,还要接受阳光、风雨和雷电的试炼。  如果我的灵魂托胎一粒种子,
期刊
A lonely sail is flashing whiternAmidst the blue mist of the sea...rnWhat does it seek in foreign lands?rnWhat did it leave behind at home?
期刊
The idea of learning a language, especially when you\'re learning it from the beginning, seems anything but fast.
期刊
蝈蝈  夏天。树上和灌丛中,“唧唧唧唧……唧唧唧唧……”的蝈蝈鸣叫此起彼伏。在丘陵合围的老家,蝈蝈鸣叫是我听得最多的声音。很多时候,我听到叫声却看不见蝈蝈身影。看不见蝈蝈,等同于我闭上眼睛听叫声。纯正的叫声侍奉着阳光,侍奉着我的耳膜。蝈蝈叫声中盛满复调咏叹,快节拍旋律,音乐过门的元素,在我脑海里勾勒出一支声音大军,撕裂空气折断光线,走在行军路上的场景。蝈蝈鸣叫不停,简洁洗练的歌声,就会不断带我走进
期刊
张炜,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张炜文集》50卷,获中国出版政府奖、茅盾文学奖等。  刘东黎,中国林业出版社董事长兼总编辑,有著作多部,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  王剑冰,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有著作多部,获丁玲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  杨海蒂,《人民文学》编审、“观音山杯”当代文学高峰论坛秘书长,有著作多部,获丰子恺散文奖、北京文学奖等。  杨海蒂:生态文学没有明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