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是以问题为本的教学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647403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出知识探究”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而探究,就势必与问题相联系。因而,课堂有没有高效能的问题,有没有相应的问题情境,有没有问题解决的方案,就成为教学的核心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究是以问题为本的教学。
  孙晋诺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艺术就在于给学生找到一个恰当的‘入口’”。这个“入口”实际上就是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富有潜在力量的问题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例如,《琵琶行(并序)》一文含有四个脉络:故事情节、音乐描写、景物描写、情感描写。似乎哪一个点都可以作为“入口”,比如从故事情节入手,可以设计“琵琶女的身世与白居易际遇的比较”;从音乐描写入手,可以设计“琵琶曲如何表现‘平生不得意’?”怎样切入最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呢?一个好的问题,要能够多步骤、多层次地把自己深刻的,而不是浮浅的结论,转化为学生的思考过程。
  孙晋诺老师紧紧抓住“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一情感的爆发点,设置的问题是,“白居易为______而泣”。教学实施的效果显示,这个问题确实是高效能的:一是问题的指向明确,从情感入手。二是想象空间大,可以是为自己,也可以是为他人;可以是音乐,也可以是境遇。三是包孕性强(问题里隐含着下一个或几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就课堂所展示的,冷静同学对“泣”的多角度阐释,引出“茫茫江浸月”,暗含了下一个问题,即诗歌中的景与情、烘托与铺垫。李冉同学“青衫湿”的发言,引出了知人论世的品诗原则。侯茹同学从白居易对音乐的喜爱及人生命运入手的分析,则带出了“千古第一音乐诗”的解读。
  纵观孙老师的课堂教学,以一个问题几乎全部涵盖《琵琶行》所包含的四个脉络,真是一“泣”牵动全篇,一“泣”带动全课!
  然而,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我们所说的“以问题为本”的教学,不能仅仅理解为教师提出思考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生成问题。就这一点而言,学生解读文本的思维过程,恰是“问题情境”的最重要的层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过程往往比结论重要”。人们总是通过文本与潜存于文本中的作者进行对话的。在对话过程中,教师答疑解惑,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从而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孙老师第一课时的“提供背景材料,指导学生自学……进行……对话空白训练”,是不容忽略的。没有这个对话,没有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第二课时的对话是不可能完成的。
  所以说,实录部分所展示的教学流程不够完整。因为每一位学生阅读的前积累、前理解是不相同的,在进入文本后,必然顽强地表现出他的阅读个性,因而他们解读文本的“视界融合”状况高下不一,甚至是五花八门的,绝不仅仅表现为阐释角度的不同。试想,全班学生中,除了课堂上文情并茂的几种解读阐释,就没有一个人对《琵琶行》叙事的真实性质疑?就无人认为“夜遇琵琶女事未必可信,白居易乃借此抒发天涯沦落之恨”?倘真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确该认真反思了:我们在哪里把学生的逆向思维抹杀了?
  关于课堂教学,华东师大叶澜老师说:“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孙老师的课,的确十分精彩,然而,也就在这堂课中,我们没有听到一点杂音,看不到任何碰撞,有的只是惊人一致的“水到渠成”。换句话说,我们很想了解在读者(教师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中,理解的内涵是如何通过对话不断扩充和丰富、不断完善和深刻的;很想了解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如果孙老师提供了第一课时的实录,我们也许会了解这些吧。
其他文献
现代汉语中存在这样一种格式,即“再/最×不过”。例如:
[关键词]英语教学 主体参与 学习兴趣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使学生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础知识,具有初步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必须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培养他们在实际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参与”。笔者在此谈谈在教学中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上好第一节英语课     教师应始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好第一节英语课。第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经由试验到推广已经近6年,伴随改革而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也更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渐渐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和难点。由于综合性学习是本轮课改中的新生事物,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下面略作分析。    一、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各学科都设有综合性学习课,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就应该有语文味,因为它只是学习方式,而不是综合课程。我们现在有综合文科、综合理科
创意说明一、课文简介《勇气》是一篇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文章,它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时的故事.一个美国伞兵被误投到了敌占区,他向
新课程改革的有关各学科的调查也充分显示了数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从问题卡壳到得出答案,大家经历了一个深刻的心路历程,由于数学的逻辑性强,这个历程,中学生容易测量自己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教学 学习兴趣   新课程与原课程相比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诸多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变,给一线教师自主创新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数学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明确任务、积极地投身于课程改革,通过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理解数学,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教育的目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组织复习,如何通过复习来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训练、再提高,则是教学工作中的关键问题。本文根据教学实践,分析了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探讨了搞好复习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复习课 循序渐进 应用性 操作性    “
“我是典型的闷骚天蝎座,外表素,内在却丽得很。”随着蔡智恒的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广泛传播,“闷骚”一词也走上了流行语的舞台。近几年来,“闷骚”一词频频亮相媒体,也常常作为年轻人之间的调侃用语,使用范围非常广泛。比如(本文例子均来自网络):  (1)个性测试:你的“闷骚”指数有多高?  (2)你是闷骚还是万人迷?  《现代汉语词典》《新华新词语词典》等辞书都尚未收录该词。《现代汉语词典》对“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