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闽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种方言。20世纪80年代前后,其地位发生了改变。本文立足双语现象形成的条件,对闽方言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探究,就闽方言的传承与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闽方言;发展;传承
一、闽方言的发展现状
闽方言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前,闽方言为单语时期,在闽南地区中小学以及其他公共场合里通行,普通话的适用人群较少。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闽南地区进入双语时期。当然,闽方言仍是该时期的强势方言,这一时期也仅仅是双语时期的初始阶段。闽方言的生态环境总体处于半封闭状态。
改革开放促进了闽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闽方言生态环境最大的变迁始于这一时期。该变迁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直接导因是语言交流对象的变化。
当地人口外出经商,外来人口大量涌入,闽南语独行的现状被完全打破,传统的语言生态发生改变。再者,外来人员子女在当地就学的比例不断增大,学校乃至社会的语言环境产生了显著的变化。
陈燕玲、林华东对闽方言通行核心区方言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均具有一定的闽南方言使用能力,年龄越大的人,对方言的情感越深,使用频率越高,对方言文化的了解越深入。各地公共场合使用普通话的的比例明显高于方言,私密场合使用方言的比例则高于普通话,可见,双语现象已经形成。但是,被调查者对闽南方言艺术形式熟知情况不容乐观,其中,会唱闽南语歌曲的人数所占比例与经常收看闽南方言电台或电视节目的人数所占比例均较低。
闽方言的传承与发展面临这样几个问题:
(1)词汇流失与词源稀缺;
(2)不同年龄段对方言的感情色彩不尽相同,年轻一代传承意识淡薄;
(3)对相关文化艺术的重视和弘扬力度不足。
二、闽方言的传承与发展
针对上文三个问题,笔者针对第(2)个问题,提出关于闽方言传承与发展的几点看法。
1.引导年轻一代正确认识闽方言的文化价值,重视其文化作用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传承中具有独特的地位。闽方言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年青一代应深刻认识闽方言传承的重要作用。
(1)闽方言具有传承闽南文化的作用。数千年来,闽南地区的人民创造了多样的文化形式,比如南音、闽南三句半等,这些艺术形式都以闽方言为载体,且得到人们的认同。其中,南音作为闽南文化的“活化石”,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闽方言是世界了解闽南文化的重要窗口。
(2)闽方言具有心理认同的作用。中国的宗族观念根深蒂固,方言利于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方言情感易于生发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凝聚力,使人们产生从地域到心理的认同感。
2.正确认识与处理保护闽方言与推广普通话的矛盾与统一
(1)保护闽方言与推广普通话的矛盾
方言的保护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大力保护方言,避免闽方言在城市化、工业化的今天失去原貌甚至消亡。另一观点认为,使用普通话能让人们更好地交流,为了区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必须推广普通话。
(2)保护闽方言与推广普通话的统一
推广普通话能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人们的需要。公共场合,并非人人都能听懂闽方言,如此,语言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上世纪50年代以来,政府的大力推行是国家标准语普及程度不断提高,这体现了国家或者民族的文明程度的攀升。从该角度而言,普通话的推广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普通话与闽方言产生的碰撞无可避免,我国的语言文明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展。
我们应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保护方言。公共场合进行人际交往的时候,以普通话为主流,对于南音、三句半等具有地特色方的艺术形式,则提倡使用方言。如此,闽方言在满足人们的交际需要的同时,还丰富了文化生活。
闽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如支流与主流,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我们理应维护二者的平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就是保护闽方言和推广普通话的统一。
总之,推广普通话并非以禁止和消灭闽方言作为代价,二者并没有矛盾。闽方言承载着闽南文化和乡土情结,无法割裂,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我们应通过各种方式保护闽方言,依靠语言保护实现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弘扬。
3.闽方言的传承与发展
(1)鼓励年轻一代在生活中使用方言进行交谈。
近年来,推普工作的开展卓有成效,日常生活中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成了年青一代的主流。但闽南语中保留许多上古汉语词汇,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闽南语,有助于防止闽南语词汇的流失,更有利于强化年青一代的方言意识。
(2)将闽南歌谣的教学列入小学、幼儿园的必修课程中。
闽南童谣丰富多彩,全民讲普通话的今天,许多人尤其是年青一代忽略了本土优秀文化的传承。
经典歌谣具有浓厚的民间韵味和乡土气息,在小学、幼儿园开设闽南歌谣课程,能唤起孩子们心中的故园情,使闽南方言焕发新的活力。
(3)在初中校组织开展民间采风,搜集方言民谚、民歌,并加以品评、学习。
闽南民间谚语是当地人民对生产、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描述的简练语言。以方言诵之,朗朗上口,生动有趣。时代的发展,许多闽南谚语已经被人们遗忘。
在初中校组织开展民间采风,深入街头巷尾,采访土生土长的闽南人,尤其是长期使用方言的长者,有利于闽南谚语的保护与传承。同时,老师可根据学生采集的内容,讲解闽南谚语的内涵,对普通名词在闽南语中的独特说法进行剖析,若有条件,可讲述该词汇、发音的由来。
(4)在高中及大学开设闽方言音韵等课程
高校中开设闽方言音韵的课程,有助于年青一代系统、科学地了解闽方言的流变过程,更为深入地探究闽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这些研究成果对闽方言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多层次、多样化的闽方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是连接海西人民的精神纽带。因此,闽方言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这一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持之以恒,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论方言的形成》张光宇
[2]《也谈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变化》林汀水
[3]《全球视域下闽南文化的先进性》林华东
[4]《闽南方言的现状与未来》陈燕玲
[5]《闽南方言生态环境探析》吕良弼
[6]《泉州方言文化在中小学的传承》赖仲恺
【关键词】:闽方言;发展;传承
一、闽方言的发展现状
闽方言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前,闽方言为单语时期,在闽南地区中小学以及其他公共场合里通行,普通话的适用人群较少。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闽南地区进入双语时期。当然,闽方言仍是该时期的强势方言,这一时期也仅仅是双语时期的初始阶段。闽方言的生态环境总体处于半封闭状态。
改革开放促进了闽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闽方言生态环境最大的变迁始于这一时期。该变迁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直接导因是语言交流对象的变化。
当地人口外出经商,外来人口大量涌入,闽南语独行的现状被完全打破,传统的语言生态发生改变。再者,外来人员子女在当地就学的比例不断增大,学校乃至社会的语言环境产生了显著的变化。
陈燕玲、林华东对闽方言通行核心区方言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均具有一定的闽南方言使用能力,年龄越大的人,对方言的情感越深,使用频率越高,对方言文化的了解越深入。各地公共场合使用普通话的的比例明显高于方言,私密场合使用方言的比例则高于普通话,可见,双语现象已经形成。但是,被调查者对闽南方言艺术形式熟知情况不容乐观,其中,会唱闽南语歌曲的人数所占比例与经常收看闽南方言电台或电视节目的人数所占比例均较低。
闽方言的传承与发展面临这样几个问题:
(1)词汇流失与词源稀缺;
(2)不同年龄段对方言的感情色彩不尽相同,年轻一代传承意识淡薄;
(3)对相关文化艺术的重视和弘扬力度不足。
二、闽方言的传承与发展
针对上文三个问题,笔者针对第(2)个问题,提出关于闽方言传承与发展的几点看法。
1.引导年轻一代正确认识闽方言的文化价值,重视其文化作用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传承中具有独特的地位。闽方言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年青一代应深刻认识闽方言传承的重要作用。
(1)闽方言具有传承闽南文化的作用。数千年来,闽南地区的人民创造了多样的文化形式,比如南音、闽南三句半等,这些艺术形式都以闽方言为载体,且得到人们的认同。其中,南音作为闽南文化的“活化石”,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闽方言是世界了解闽南文化的重要窗口。
(2)闽方言具有心理认同的作用。中国的宗族观念根深蒂固,方言利于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方言情感易于生发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凝聚力,使人们产生从地域到心理的认同感。
2.正确认识与处理保护闽方言与推广普通话的矛盾与统一
(1)保护闽方言与推广普通话的矛盾
方言的保护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大力保护方言,避免闽方言在城市化、工业化的今天失去原貌甚至消亡。另一观点认为,使用普通话能让人们更好地交流,为了区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必须推广普通话。
(2)保护闽方言与推广普通话的统一
推广普通话能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人们的需要。公共场合,并非人人都能听懂闽方言,如此,语言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上世纪50年代以来,政府的大力推行是国家标准语普及程度不断提高,这体现了国家或者民族的文明程度的攀升。从该角度而言,普通话的推广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普通话与闽方言产生的碰撞无可避免,我国的语言文明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展。
我们应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保护方言。公共场合进行人际交往的时候,以普通话为主流,对于南音、三句半等具有地特色方的艺术形式,则提倡使用方言。如此,闽方言在满足人们的交际需要的同时,还丰富了文化生活。
闽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如支流与主流,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我们理应维护二者的平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就是保护闽方言和推广普通话的统一。
总之,推广普通话并非以禁止和消灭闽方言作为代价,二者并没有矛盾。闽方言承载着闽南文化和乡土情结,无法割裂,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我们应通过各种方式保护闽方言,依靠语言保护实现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弘扬。
3.闽方言的传承与发展
(1)鼓励年轻一代在生活中使用方言进行交谈。
近年来,推普工作的开展卓有成效,日常生活中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成了年青一代的主流。但闽南语中保留许多上古汉语词汇,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闽南语,有助于防止闽南语词汇的流失,更有利于强化年青一代的方言意识。
(2)将闽南歌谣的教学列入小学、幼儿园的必修课程中。
闽南童谣丰富多彩,全民讲普通话的今天,许多人尤其是年青一代忽略了本土优秀文化的传承。
经典歌谣具有浓厚的民间韵味和乡土气息,在小学、幼儿园开设闽南歌谣课程,能唤起孩子们心中的故园情,使闽南方言焕发新的活力。
(3)在初中校组织开展民间采风,搜集方言民谚、民歌,并加以品评、学习。
闽南民间谚语是当地人民对生产、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描述的简练语言。以方言诵之,朗朗上口,生动有趣。时代的发展,许多闽南谚语已经被人们遗忘。
在初中校组织开展民间采风,深入街头巷尾,采访土生土长的闽南人,尤其是长期使用方言的长者,有利于闽南谚语的保护与传承。同时,老师可根据学生采集的内容,讲解闽南谚语的内涵,对普通名词在闽南语中的独特说法进行剖析,若有条件,可讲述该词汇、发音的由来。
(4)在高中及大学开设闽方言音韵等课程
高校中开设闽方言音韵的课程,有助于年青一代系统、科学地了解闽方言的流变过程,更为深入地探究闽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这些研究成果对闽方言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多层次、多样化的闽方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是连接海西人民的精神纽带。因此,闽方言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这一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持之以恒,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论方言的形成》张光宇
[2]《也谈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变化》林汀水
[3]《全球视域下闽南文化的先进性》林华东
[4]《闽南方言的现状与未来》陈燕玲
[5]《闽南方言生态环境探析》吕良弼
[6]《泉州方言文化在中小学的传承》赖仲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