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几种方式及完善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i1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作为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检察机关开展此项工作以来,在维护司法终审权,维护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也为今后我国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检察监督权要更加全面履行,还应向更纵深的方向发展,现结合工作实际,就民行检察目前存在的局限和今后应拓展的监督范围谈谈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商榷。
  一、现行民行诉讼监督的途径与局限
  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是检察机关按照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在符合法律规定的事由时提出抗诉,人民法院根据检察机关的抗诉,对案件进行再审来体现,以此来维护法律正确统一实施,也是目前检察机关对民事行政诉讼活动进行监督的唯一方式,作为这一监督方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确定和完善,实践中日渐显现其局限性,笔者认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法律、法规不完备,导致民行检察监督在工作中可操作性不强。现行的法律法规规定,只有《民事诉讼法》第185条、《行政诉讼法》第64条、《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18条有相关的规定,而这些规定都比较原则,不具体,也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和实施细则加以支撑和完善,造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无法可依”的窘境,使人民法院审理民行抗诉案件时与检察机关的认识出现差异,导致人民法院在审理再审案件时随意性较大,案件审理质量不高,抗诉案件改判率低等问题。
  二是法律确定的监督范围较窄,使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力度不够。法律规定作为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对象是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也就是《民事诉讼法》第185条规定的四种情形,而对人民法院作出的执行的裁定、先予执行裁定、财产保全的裁定、破产程序的裁定等检察机关不能抗诉,其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人民法院的上述裁判,即使确有错误也不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
  三是检察机关对民行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方式单一。人民检察民行检察监督是一种事后的监督,而这种事后监督只能等到诉讼结束,法院裁判生效后,通过抗诉方式启动人民法院的再审程序来实现,由于受监督方式的限制,使得人民法院在审理一些案件中存在的程序、实体审理、适用法律错误等情况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
  四是实施法律监督的周期较长,使诉讼效率受到影响。由于民行诉讼监督受法定诉讼程序的限制,一件案件要经过数次的重复审查,特别是一些两审终审的案件,要经过基层检察院的初审,提出建议交市、地、州级人民检察审查后,提请省级人民检察抗诉,经省级人民检察院审查认为,人民法院的裁判确有错误后,向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由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这就使案件的办案周期较长,诉讼效率无法提高,同时也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
  五是对一些单位和个人所实施的损害国家、集体利益,损害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由于受到法律的限制,加之在实施监督时检、法两家又难以达成共识,使检察机关难以对这类问题实施有效的法律监督,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国有资产的流失,集体和公共利益受到损害。
  针对现行民行诉讼检察监督受到局限和所产生的问题,笔者认为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的监督机关,履行宪法所赋予的监督权力,在民事诉讼监督方面,应采用更加广泛的监督方式和途径,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正确实施,来维护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建议在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方面增加以下几种新的监督方式,丰富民行检察的价值内涵,推动民行检察立法的完善。
  二、提起和支持公益诉讼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制的完善,检察机关作为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中依法制衡权力的重要法律机关,在民行诉讼监督方面仅仅局限于按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权,已很难全面发挥其法律的监督职能。笔者认为面对因民事违法、行政失职致使国家财产严重流失。社会公共利益、大众利益受到损害,以及其它一些因民事、行政违法造成危害结果而无人起诉时,检察机关应提起诉讼或支持起诉,用法律来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实现对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救济。也是我国社会目前处于体制转型时期十分必要的。虽然目前检察机关开展这两种公益诉讼的法律、法规尚欠缺,甚至是空白,检、法两家的分歧也很大,但检察机关应不断探索,积极开展此项工作。因为无论是提起诉讼,还是支持起诉,都是基于重大民事、行政违法行为的存在,是对民事、行政违法行为的指控,通过诉讼制裁违法,维护法律秩序和经济秩序,体现检察机关对社会执法、守法行为的特殊监督。从目前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尝试开展的情况看,都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笔者认为,国家应加大这方面的立法的同时,对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的具体程序加以完善。
  三、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137条和民事诉讼法第14条之规定,检察机关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有权启动附带民事诉讼活动,然而,由于立法的不完善和有关司法解释的欠缺,检察机关在这方面的作用基本没有得到发挥。作为民行检察监督部门,应积极与公诉部门协调沟通,从所受理的公诉案件中去发现案源,使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其启动附带民事诉讼程序这方面的作用。笔者认为,第一,根据《刑事诉讼法》137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时,必须查明有无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检察机关在审查案件时,必须重视附带民事诉讼工作,同时应建立告知义务,这种告之义务是在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而国家机关、集体单位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告之受损单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义务。第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7条2款即“如果是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检察机关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由于检察机关公诉部门人员少、案件多,难以顾及这方面的工作。笔者建议,由公诉部门将线索转交民行检察部门,由民行检察部门负责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来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害。   虽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应对其加以完善。首先,对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缺乏明确的规定,如造成国家、集体财产损失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律上也没有明确规定检察机关的提起义务。其次,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的法律地位,这一问题在法学界也存在异议,基本观点有两种,一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民事案件原告”,二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国家公诉人”。笔者认为,只要刑事案件被告人的行为,给国家、集体的利益造成了损害,检察机关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为国家、集体挽回损失。但检察机关在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应当正确把握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的损失,与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财产的区别,被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的财产是人民法院依法予以追缴或责令退赔的范围,不能作为刑事附带民事起诉,而应确定为犯罪分子犯罪行为造成的其他直接或间接损失。关于检察机关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地位,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在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中,既不是法律监督者,也不是公诉人,而是一种特殊的民事原告,与民事被告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并依法享有法律规定的诉讼权利。
  四、发挥民事检察建议在法律监督中的作用
  就目前检察机关采取抗诉的方式,启动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所存在的局限性、单一性而言,民行检察监督采取检察建议这一非抗诉方式,恰好可以对民行检察监督进行丰富和补充,又可以体现民行检察广泛的法律监督权。民事行政检察建议主要针对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行政案件过程,就程序和实体审理中存在的错误提出的纠正意见,以及对部份生效的裁判由于社会影响小,诉讼标的小等情况,提出的建议人民法院自行启动再审程序予以纠正的意见。采取检察机关建议的方式可以加大检察机关民行检察的监督力度,可以缩短办案周期,提高监督的效率,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讼累所造成的司法资源浪费,应成为今后检察机关民行检察监督除抗诉外,对人民法院实施法律监督的主要途径。同时,这一方式有待于立法的完善和规范。
  笔者认为,首先是确定提出检察建议的范围,应该是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决定、命令、调解书,包括人民法院的执行裁定、先予执行裁定、诉讼保全裁定等确有错误的,以及《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第26条规定的不决定抗诉的案件,即“申诉人在原审过程中未尽举证责任的;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原判决、裁定存在错误或者违法的;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证据属于当事人在诉讼中未提供的新证据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确有错误,但处理结果对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当事人权利影响不大的;原审违反法定程序,但未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案件。
  其次人民法院对检察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的回复方式。对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一般性失误和疏漏等建议,人民法院应书面回复检察机关,对涉及的案件需启动再审程序的,在收到检察建议书后应及时立案审查,如符合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应裁定再审,终止原审裁判的执行,并及时书面告知提出检察建议的人民检察院,对检察建议启动的再审案件,可通知检察机关派员出庭,并将再审的判决、裁定书副本送达提出建议的人民检察院。
  (作者通讯地址:鲁山县人民检察院,河南 平顶山 467300)
其他文献
案情:犯罪嫌疑人侯某系某美容美发厅个体老板,因对女服务员辛某与张某谈恋爱影响生意不满,遂产生了让张某赔偿其损失的念头。一天上午,侯某骗张某到其所开的美容美发厅内,以张某与辛某谈恋爱影响生意为由,伙同吴某等人逼张某赔偿损失。因张某没钱,侯某等人在逼张某向家中要钱未果的情况下,逼迫张某写了一张3000元的欠条。由于张某未按约定时间送钱,侯某遂伙同吴某等人于深夜十一时许,租车来到张某的恋爱对象辛某家中,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及观念的转变,遗嘱变得越来越普遍;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增加和财产种类的丰富,居民的遗产除了有传统的现金、贵重物品、房产等简单的容易分割的财产外,还有新的形式如股权、债券、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专有技术、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这些财产不易分割,或者分割将极大的影响其价值。一方面居民通过遗嘱选择遗嘱执行人不仅仅只满足传统的亲属来执行,而是常常委托律所,公证处,信托公司等社会中
期刊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调解对量刑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较多的话题。笔者认为,调解与量刑的影响要更好地取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必须从体制和机制上科学构建调解与量刑的关系。  一、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与量刑关系价值取向分析  (一)公权与私权的冲突  刑事诉讼中的量刑是一种公权,其行使的目的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权、维护社会公共秩序。附带民事诉讼调解是解决私权纠纷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当事人
期刊
案 情:  余某系某村村委会主任,2004年5月23日,余某为帮助其外甥女吴某完成揽储任务,私自从该村在某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帐户将该村公款50万元利用现金支票领出,并将该50万元以个人名义存入某邮政储蓄所,5月28日,余某将该50万元现金领出,存回该村帐户,7月22日,将该50万元的利息存入该村帐户。2004年6月25日,余某利用同样手段将该村公款60万元转存到邮政储蓄所,帮助吴某完成揽储任务,6月
期刊
在检察机关内部设立检察委员会(以下简称“检委会”),实行民主集体领导,是人民检察制度的一个特色。长期以来,检委会作为各级人民检察院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的议事决策机构,在检察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规范检委会工作,1999年,高检院就将检委会的改革列为检察改革的六大内容之一;2008年, 高检院修订了《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2009年,高检院重新修订了《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
期刊
一、案情  李某某预谋绑架台商黄某,并向其子勒索赎金。为寻找帮手,李某某向熟人林某、谢某、洪某(女)谎称该台商欠其货款,要求三人帮助其拘禁该台商,迫使其还债,并许诺事成后给予三人一定的报酬。三人遂同意。经共谋后,洪某(女)按计划以女色将该台商诱至约定地点,李某某伙同林某、谢某以强力将该台商劫持至汽车上,洪某(女)遂离开。在汽车上,李某某向被害人黄某索要钱财,并未提及货款之事,后又打电话给被害人黄某
期刊
刑事和解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被害人对加害人以认罪、赔偿、道歉等方式达成谅解后,司法机关不再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或者对其从轻处罚的一种案件处置方式。其目的和价值在于恢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在公共利益、被害人利益和加害人利益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是恢复性司法程序。近年来,随着我国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落实,围绕如何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的合法利益,成为了关注的热点。当
期刊
【案情】  24岁女子在怀孕期间不仅吸毒,还向他人提供毒品。  2012年9月26日晚8时,张某的一个朋友程某知道张某在吸毒,便向她索要毒品,而已有身孕的张某仍不断在吸毒,对于程某的要求,其同意向她提供冰毒。随后,张某约程某到漳州市区元光南路一商务酒店楼下,将0.3克的毒品甲基苯丙胺(冰毒)以人民币200元的价格贩卖给女吸毒人员程某吸食。  后来由于程某吸毒被公安人员抓获而供出张某。而此时的张某已
期刊
.  摘 要:量刑规范化是现代刑法理念和社会法治需求下的必然产物,其重要性、必要性、方向性已经是毋庸置疑的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现有法律框架内法定刑幅度过宽造成的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防止因滥用自由裁量权造成的司法腐败,明确了量刑独立地位,促进了刑事司法体制自身的完善,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的要求,实现了量刑程序的公开透明,提高了量刑可预测性,增强了刑罚导向功能。  关键词:量刑;规范化;研究 
期刊
长久以来商号权与商标权的功能重合以及管理制度不协调导致两个权利之间矛盾重重,尤其是对商号的保护更是显得薄弱。广大学者们意图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均衡的保障两个权利,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情况来看,实现这个目标为时太早。本文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并结合一些典型的国家的相关制度,考虑到两种权利的平衡很难一劳永逸,应分阶段进行,首先是将驰名商号纳入商标法保护,完善立法和相关制度。  一、商标权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