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为集团总裁任正非在总结企业成功经验时,说了这样一段意义深刻的话:“争利于时,乃商人之本性,从商之要义;而逐名于朝,却是商人之大忌,经商之歧路。名利不可兼得,就像从政者不得趋利,商人亦不应竞名。”
“无为而治”出自《论语·卫灵公》,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尊重历史规律,不妄为,不恣意行事;二是在遵从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更高境界的“无为”,为其所当为,止其所当止。概而言之,“无为而治”并不是无所作为,就像对待井水一样,尽量不要搅动它,否则会淤泥残渣泛起。自然世界,高山流水,鸟语花香,万物并作,这一切并非有人先画好设计图,然后按计划搭建,而是无为而治地自行演变出来的。
做孤独的无名英雄
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史,是一部无数商界流星们纷纷升起、又急急陨落的充满了悲喜色彩的历史长剧。昨日指点江山,风光无限;今日遍地黄花,一派萧条。何故也?一句话——显,则险矣!争利于时,乃商人之本性,从商之要义;逐名于朝,商人之大忌,经商之歧路。熙熙攘攘之红尘,无疑有既定的角色定位,从某些意味上讲,“明星”的桂枝专属于从艺者和从政者去攀折,唯独企业家和从商者要远离,甚至越远越好。名利不可兼得,就像从政者不得趋利,商人亦不应竞名。
三十多年的当代中国商史,有太多的商界强人耐不住寂寞,在少许的成就和有缺憾的辉煌面前,被动或主动将自己置于炫目的聚光灯下,或五光十色的Party聚会中,去寻求飞蛾扑火那一刹那的快感……其结果往往是,名成矣又败矣,而利亦失矣,甚或身裂也。相反的是,那些有足够定力的孤独者,才有可能成为中国商界的孤独英雄,才有可能造就中国级、世界级的相对长寿的商业帝国。也许,在当下会默默无闻,但从长远来看,很可能成为浩浩商河中的一颗恒星——相对于红尘中的流星而言……
华为唯一可以依存的是人,奋斗的、无私的、自律的、有技能的人。干部要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心和使命感。区别一个干部是不是一个好干部,是不是忠臣,标准有两个:第一,你有没有敬业精神,对工作是否认真,改进了,还能改进吗?还能再改进吗?这就是你的工作敬业精神。第二,你有没有献身精神,不要斤斤计较,价值评价体系,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如果用曹冲称象的方法来进行任职资格评价的话,那肯定是公平的,如果用精密天平来评价,那肯定公平不了,想做到绝对公平是不可能的,献身精神是考核干部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把管理者的领导艺术分为四种类型,即“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译成现代文就是:“最好的统治者,人们觉察不到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们亲近他、赞誉他;再次的统治者,人们畏惧他;最次的统治者,人们轻侮他。”“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民众过着自由、富足的美满生活,却感觉不到领导者的存在,这是管理的最佳状态。尽管这种情况不容易见到,但这是华为追求的目标,所有的员工都不用管了,各司其职,都能自动、自发、称职地干着自己的工作。
一个职业管理者的使命
作为高层管理者,怎样治理好一个公司?一篇文章《无为而治》作了画龙点睛般的描述,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个问题,也是对职业素养的一次考试。考不好怎么办呢?考不好,可以学习。托福式考试,以最好的一次为准。学不好,怎么办呢?学不好,可以调整。当一个人辞去高级职务往下走,要深刻理解公司制订三、四、五级干部任职资格标准的深远意义,坚持这个干部考核标准,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每年大家都要提交述职报告,要填任职资格表格。每年2月份,把高级副总裁以上的组织评议做完,要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你的思想,让你理解公司对高级干部的要求。
要选一些填得好的任职资格表格、述职报告公开印刷,让下面人看看,让年轻人找到灯塔,找到目标,让他们掌握了标准,学会了做人。华为集团总裁任正非和HAY公司顾问谈话时说过:“过两三年后,公司管理规范了,华为要引入一批‘胸怀大志、一贫如洗’的人进入公司,来激活沉淀层,不能让这些人功成名就了,就在这里混日子,这是不行的。”任正非总裁想强调:什么是一个职业管理者的责任和使命。华为集团公布了高层干部任职资格评价标准(公司10号文件),《无为而治》这篇文章和公司10号文件是相吻合的,和过去讲的许多要点也是吻合的。所以,任总裁想借这篇文章,测验一下大家对事物的真实认识。
第一点,什么是职业管理者的责任与使命?一个职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就是为了完成组织(公司)目标而奋斗。以组织目标的完成为责任,缩短实现组织目标的时间,节约实现组织目标的资源,就是一个管理者的职业素养与成就。权力不是要求别人服从领导,而是要领导告诉员工如何干。因此,怎样理解公司的组织目标的实现,任总裁在《华为的红旗能扛多久》文章上讲过,在历次很多讲话上也都讲过,但大家就是听不进去。那么,就要考试一次,听得进、听不进都要考。一个职业管理者的职业,就是实现组织目标。因此,实现组织目标,不是他的个人成就欲所驱使,而是他的社会责任无时无刻不在给他压力。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就要有一个好的素养与行为,必须重视对自己定位的认识,加强个人职业素养的提升。这就是无为而治的动机。
第二点,担任高层职务的职业管理者应有心态和行为特征。
华为曾经是一个“英雄”创造历史的小公司,现在正逐渐演变为一个职业化管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淡化英雄色彩,特别是淡化领导人、创业者的色彩,是实现职业化的必由之路。只有职业化、流程化,才能提高一个大公司的运作效率,降低管理内耗。第二次创业的一大特点,就是职业化管理。职业化管理,就是使英雄难以在高层生成。华为公司将在两三年后,初步实现IT管理,端对端的流程化管理,每一个职业管理者,都在一段流程上规范化地运作。犹如一列火车,从广州开到北京,需要数百人扳道岔,需要数十个司机接力,不能说最后一个驾车到了北京的就是英雄。即使需要一个人去接受鲜花,他也仅是一个代表,而不是真正的英雄。
基层要不要英雄?炸碉堡需要英雄,基层干部不能无为而治。基层干部不当英雄,就无法获得中高级管理者的认可,谁会选拔你呢?什么是华为的英雄,是谁推动了华为的前进?不是一两个企业家创造了历史,而是70%以上的优秀员工,互动着推动了华为的前进,他们就是真正的英雄。对基层干部要求的原则是:呕心沥血、身体力行、事必躬亲、坚决执行、严格管理、有效监控、诚信服从。与高级干部标准反过来,形成一个对立统一的悖论。
实践改造了人,造就了一代华为人。您想做专家吗?一律从工人做起,要在公司深入人心。进入公司一周以后,博士、硕士、学士,取得的地位一切消失,一切凭实际才干定位,接受命运的挑战,不屈不挠地前进,不惜碰得头破血流。不经磨难,何以成才。
公司需要组织创新,组织创新的最大特点在于:不是单个个人英雄行为,而是需要经过组织试验、评议、审查之后的规范化创新。任何一个希望自己在流程中贡献最大、青史留名的人,他一定就会形成黄河的壶口瀑布、长江的三门之峡,成为流程的阻力。这就是无为而治的必须。
第三点,已经付了报酬,按劳获得了待遇,“英雄”的称号,不应作为获取额外报酬的本钱。
在职业化的公司中,按任职资格与绩效评价,获取了报酬,公司已经偿还了管理者对职业化管理的贡献,个人不应再索要额外的“英雄”名义的报酬。为此,职业化管理者是该奉献时就奉献,而不是等待什么机会。华为公司要求管理者,学习日本人的踏踏实实、德国人的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想提高效益、提高待遇,只有把精力集中在工作上面,什么都想会、什么都想做,就意味着什么都不精通,要造就一批业精于勤,行成于思,有真正动手能力、管理能力的干部。机遇偏多于踏踏实实的工作者。
价值评价体系,要学会平平静静。如果价值评价体系只习惯热闹,那就会导致高层管理者的“行为英雄化”。实现无为而治,不仅是管理者实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长期修炼,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价值评价体系的正确导向,如果价值评价体系的导向是不正确的,就会引发行为英雄化。行为英雄化,不仅仅是破坏了公司的流程,严重的还会导致公司最终分裂。在这个问题上,高级干部的价值评价体系导向,比个人修炼更重要。个人修炼当然重要,但小草再怎么浇水,也长不成大树;如果价值评价体系不正确的话,那么导向体系就错了,公司就永远发展不起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记住一句话:“物极必反”,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华为的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爱生活,这是凝聚力的源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与团结合作精神,是华为企业文化的精髓;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华为行为的准则。这是无为而治的基础。
“无为而治”出自《论语·卫灵公》,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尊重历史规律,不妄为,不恣意行事;二是在遵从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更高境界的“无为”,为其所当为,止其所当止。概而言之,“无为而治”并不是无所作为,就像对待井水一样,尽量不要搅动它,否则会淤泥残渣泛起。自然世界,高山流水,鸟语花香,万物并作,这一切并非有人先画好设计图,然后按计划搭建,而是无为而治地自行演变出来的。
做孤独的无名英雄
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史,是一部无数商界流星们纷纷升起、又急急陨落的充满了悲喜色彩的历史长剧。昨日指点江山,风光无限;今日遍地黄花,一派萧条。何故也?一句话——显,则险矣!争利于时,乃商人之本性,从商之要义;逐名于朝,商人之大忌,经商之歧路。熙熙攘攘之红尘,无疑有既定的角色定位,从某些意味上讲,“明星”的桂枝专属于从艺者和从政者去攀折,唯独企业家和从商者要远离,甚至越远越好。名利不可兼得,就像从政者不得趋利,商人亦不应竞名。
三十多年的当代中国商史,有太多的商界强人耐不住寂寞,在少许的成就和有缺憾的辉煌面前,被动或主动将自己置于炫目的聚光灯下,或五光十色的Party聚会中,去寻求飞蛾扑火那一刹那的快感……其结果往往是,名成矣又败矣,而利亦失矣,甚或身裂也。相反的是,那些有足够定力的孤独者,才有可能成为中国商界的孤独英雄,才有可能造就中国级、世界级的相对长寿的商业帝国。也许,在当下会默默无闻,但从长远来看,很可能成为浩浩商河中的一颗恒星——相对于红尘中的流星而言……
华为唯一可以依存的是人,奋斗的、无私的、自律的、有技能的人。干部要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心和使命感。区别一个干部是不是一个好干部,是不是忠臣,标准有两个:第一,你有没有敬业精神,对工作是否认真,改进了,还能改进吗?还能再改进吗?这就是你的工作敬业精神。第二,你有没有献身精神,不要斤斤计较,价值评价体系,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如果用曹冲称象的方法来进行任职资格评价的话,那肯定是公平的,如果用精密天平来评价,那肯定公平不了,想做到绝对公平是不可能的,献身精神是考核干部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把管理者的领导艺术分为四种类型,即“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译成现代文就是:“最好的统治者,人们觉察不到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们亲近他、赞誉他;再次的统治者,人们畏惧他;最次的统治者,人们轻侮他。”“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民众过着自由、富足的美满生活,却感觉不到领导者的存在,这是管理的最佳状态。尽管这种情况不容易见到,但这是华为追求的目标,所有的员工都不用管了,各司其职,都能自动、自发、称职地干着自己的工作。
一个职业管理者的使命
作为高层管理者,怎样治理好一个公司?一篇文章《无为而治》作了画龙点睛般的描述,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个问题,也是对职业素养的一次考试。考不好怎么办呢?考不好,可以学习。托福式考试,以最好的一次为准。学不好,怎么办呢?学不好,可以调整。当一个人辞去高级职务往下走,要深刻理解公司制订三、四、五级干部任职资格标准的深远意义,坚持这个干部考核标准,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每年大家都要提交述职报告,要填任职资格表格。每年2月份,把高级副总裁以上的组织评议做完,要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你的思想,让你理解公司对高级干部的要求。
要选一些填得好的任职资格表格、述职报告公开印刷,让下面人看看,让年轻人找到灯塔,找到目标,让他们掌握了标准,学会了做人。华为集团总裁任正非和HAY公司顾问谈话时说过:“过两三年后,公司管理规范了,华为要引入一批‘胸怀大志、一贫如洗’的人进入公司,来激活沉淀层,不能让这些人功成名就了,就在这里混日子,这是不行的。”任正非总裁想强调:什么是一个职业管理者的责任和使命。华为集团公布了高层干部任职资格评价标准(公司10号文件),《无为而治》这篇文章和公司10号文件是相吻合的,和过去讲的许多要点也是吻合的。所以,任总裁想借这篇文章,测验一下大家对事物的真实认识。
第一点,什么是职业管理者的责任与使命?一个职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就是为了完成组织(公司)目标而奋斗。以组织目标的完成为责任,缩短实现组织目标的时间,节约实现组织目标的资源,就是一个管理者的职业素养与成就。权力不是要求别人服从领导,而是要领导告诉员工如何干。因此,怎样理解公司的组织目标的实现,任总裁在《华为的红旗能扛多久》文章上讲过,在历次很多讲话上也都讲过,但大家就是听不进去。那么,就要考试一次,听得进、听不进都要考。一个职业管理者的职业,就是实现组织目标。因此,实现组织目标,不是他的个人成就欲所驱使,而是他的社会责任无时无刻不在给他压力。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就要有一个好的素养与行为,必须重视对自己定位的认识,加强个人职业素养的提升。这就是无为而治的动机。
第二点,担任高层职务的职业管理者应有心态和行为特征。
华为曾经是一个“英雄”创造历史的小公司,现在正逐渐演变为一个职业化管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淡化英雄色彩,特别是淡化领导人、创业者的色彩,是实现职业化的必由之路。只有职业化、流程化,才能提高一个大公司的运作效率,降低管理内耗。第二次创业的一大特点,就是职业化管理。职业化管理,就是使英雄难以在高层生成。华为公司将在两三年后,初步实现IT管理,端对端的流程化管理,每一个职业管理者,都在一段流程上规范化地运作。犹如一列火车,从广州开到北京,需要数百人扳道岔,需要数十个司机接力,不能说最后一个驾车到了北京的就是英雄。即使需要一个人去接受鲜花,他也仅是一个代表,而不是真正的英雄。
基层要不要英雄?炸碉堡需要英雄,基层干部不能无为而治。基层干部不当英雄,就无法获得中高级管理者的认可,谁会选拔你呢?什么是华为的英雄,是谁推动了华为的前进?不是一两个企业家创造了历史,而是70%以上的优秀员工,互动着推动了华为的前进,他们就是真正的英雄。对基层干部要求的原则是:呕心沥血、身体力行、事必躬亲、坚决执行、严格管理、有效监控、诚信服从。与高级干部标准反过来,形成一个对立统一的悖论。
实践改造了人,造就了一代华为人。您想做专家吗?一律从工人做起,要在公司深入人心。进入公司一周以后,博士、硕士、学士,取得的地位一切消失,一切凭实际才干定位,接受命运的挑战,不屈不挠地前进,不惜碰得头破血流。不经磨难,何以成才。
公司需要组织创新,组织创新的最大特点在于:不是单个个人英雄行为,而是需要经过组织试验、评议、审查之后的规范化创新。任何一个希望自己在流程中贡献最大、青史留名的人,他一定就会形成黄河的壶口瀑布、长江的三门之峡,成为流程的阻力。这就是无为而治的必须。
第三点,已经付了报酬,按劳获得了待遇,“英雄”的称号,不应作为获取额外报酬的本钱。
在职业化的公司中,按任职资格与绩效评价,获取了报酬,公司已经偿还了管理者对职业化管理的贡献,个人不应再索要额外的“英雄”名义的报酬。为此,职业化管理者是该奉献时就奉献,而不是等待什么机会。华为公司要求管理者,学习日本人的踏踏实实、德国人的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想提高效益、提高待遇,只有把精力集中在工作上面,什么都想会、什么都想做,就意味着什么都不精通,要造就一批业精于勤,行成于思,有真正动手能力、管理能力的干部。机遇偏多于踏踏实实的工作者。
价值评价体系,要学会平平静静。如果价值评价体系只习惯热闹,那就会导致高层管理者的“行为英雄化”。实现无为而治,不仅是管理者实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长期修炼,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价值评价体系的正确导向,如果价值评价体系的导向是不正确的,就会引发行为英雄化。行为英雄化,不仅仅是破坏了公司的流程,严重的还会导致公司最终分裂。在这个问题上,高级干部的价值评价体系导向,比个人修炼更重要。个人修炼当然重要,但小草再怎么浇水,也长不成大树;如果价值评价体系不正确的话,那么导向体系就错了,公司就永远发展不起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记住一句话:“物极必反”,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华为的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爱生活,这是凝聚力的源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与团结合作精神,是华为企业文化的精髓;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华为行为的准则。这是无为而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