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及其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jmengm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微生态学;制剂;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22-02
  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研究正常微生态群与宿主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微生态制剂(microbioecological preparation)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所制成的制剂,它通过保持微生态平衡,以提高宿主的健康水平或改善宿主的健康状态[1]。近年来,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它在防治感染,调节机体正常菌群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健康水平,促进生长发育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微生态制剂的种类
  1.1 益生菌(probiotics) 益生菌由体内有益细菌制成,对人体健康有益。制作微生态制剂的益生菌应具备以下条件:①益生菌来自人体本身;②必须是无毒无害的;③能够以活菌的形式被大量制备;④在使用和储存期间,能够继续稳定低保持其足够数量和活性;⑤能夠在肠道微生态环境中生存;⑥能够为宿主提供多种有益于健康的功能。目前集中国内外普遍认为最有效的标准菌种是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其中双歧杆菌是构成微生态的主要菌种,约占95%。
  1.2 益生元(prebiotics) 益生元是一种不被宿主消化的食物成分(如寡聚糖),它可为益生菌提供营养,促进益生菌生长。
  1.3 合生元(symbiotics) 合生元是含有益生菌和益生元两种成分的混合微生态制剂。这种微生态制剂不仅可以发挥益生菌的生理活性,又可选择性的增加益生菌的数量,使益生作用更显着持久。
  2 临床常用的微生态制剂
  2.1 培菲康 培菲康是粪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三种肠道固有菌群的活菌复方制剂,它们分别定植在肠道上、中、下部位,且繁殖迅速,作用快而持久,在整个肠道形成一道屏障。
  2.2 丽珠肠乐 为单一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
  2.3 金双歧 为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的三联活菌制剂,其中长双歧杆菌更适宜国人。
  2.4 乳酶生 是临床应用最早的活菌制剂,为活的干燥乳酸杆菌制剂。
  2.5 蜡样芽孢杆菌活菌(促菌生)是我国分离的需氧芽孢杆菌DM423菌株制成的一种活菌制剂。该菌进入肠道后,可消耗肠内氧气,制造厌氧环境,有利于厌氧菌生长,间接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发挥微生态的有效作用。
  2.6 整肠生(地衣芽孢杆菌)为地衣芽孢杆菌无毒菌株的活菌制剂。
  2.7 妈咪爱 为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主要为乳酸杆菌,其他还有枯草杆菌、粪链球菌。
  2.8 乳酸菌素片 是乳酸菌的代谢产物,其作用是调节肠内微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生长,且可以促进胃液分泌,从而增进食欲。
  2.9 嗜酸乳杆菌(乐托尔)为乳酸菌的代谢产物,有助于肠道消化、调节微生态平衡。
  3 微生态制剂的生理作用 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
  3.1 生物屏障作用 以双歧杆菌为主的肠道厌氧菌群,通过壁酸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而占据肠粘膜表面,从而形成一个生物保护层,能抵御各种致病因子的侵袭。另外,肠道厌氧菌对维持正常的肠蠕动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正常的肠蠕动又是阻止致病菌在肠道定植的一个重要手段。
  3.2 营养作用 以双歧杆菌为主的肠道厌氧菌可以合成多种维生素、叶酸;且可产生多种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等供人体利用。此外,双歧杆菌还可通过酵解作用帮助食物中的糖、脂肪及蛋白质的消化,有助于这些营养物质被吸收利用。
  3.3 免疫调节作用 实验证实以双歧杆菌为主的肠道厌氧菌能增强机体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可以激活吞噬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从而提高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
  3.4 促进生长发育 双歧杆菌对婴儿具有明显促进生长发育和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因为母乳中含有的双歧因子(bifidus factor)能促进双歧杆菌的增长,而双歧杆菌的增长又促进了肠道对铁、钙及维生素D的吸收,这对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及营养调节发挥了重要作用。
  3.5 抗肿瘤作用 双歧杆菌通过降解肠道内N-亚硝胺等有毒致癌物质而具有防癌作用。但也有人认为双歧杆菌的抗癌作用与其增强了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3.6 抗衰老作用 口服双歧杆菌能明显增加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和含量,从而减少自由基参与的氧化反应所导致的机体的衰老[2]。
  4 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
  4.1 胃肠道疾病的防治 通过补充益生菌,恢复微生态平衡,重建肠道天然屏障来抵御外来病原的侵袭。常用于防治急、慢性腹泻病、炎症性肠病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4.2 缓解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不耐受症也是一种非感染性腹泻症,是由于小肠乳糖水解酶缺失而导致的乳糖消化吸收不良引起的腹胀和腹泻等症状。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含有乳糖酶,可促进乳糖的消化和吸收,从而使症状得到缓解。
  4.3 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 儿童便秘的原因很多,功能性便秘与食物的成分有直接关系。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结肠蠕动力差,因此治疗时改善饮食,短时间使用促动力药,必要时临时应用润肠药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通过调整肠道发酵菌和其他细菌的比例,降低肠道内的PH值,使肠道成为酸性环境,中和大便的碱性、软化大便,同时促进肠蠕动,从而达到排便的目的。
  4.4 治疗婴幼儿湿疹 湿疹发病原因很复杂,一般认为与遗传、免疫、皮肤感染有关,但临床经验也表明,当喂养不当、食物过敏、肠道内感染等导致其消化道功能紊乱和肠道菌群失调时也会诱发。采用微生态制剂可取得一定效果。益生菌可使患儿体内白细胞介素-4分泌水平显着降低,r-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比值升高,通过下调Th2来纠正Th1/Th2失衡,为益生菌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证据。   4.5 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的主要因素,是导致胃癌的危险因素。国内外学者对微生态制剂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生物学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益生菌酸性代谢产物和细菌毒素可干扰Hp在胃黏膜的粘附和定植,减轻Hp相关性胃炎的粘膜损害。
  4.6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国内大量研究证实,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确实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表现为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减少,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明显增加。临床应用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丽珠肠乐)治疗IBS的肠道症状有明显改善。Niedzielin等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证明,植物乳杆菌299v混悬液可有效缓解IBS的腹痛、腹泻等症状,表明肠道微生态和IBS症状密切相关,目前已在临床中开始应用为生态制剂治疗IBS[3]。
  4.7 治疗新生儿黄疸 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金忠芹和武庆斌将70例临床诊断为病理性黄疸的患儿分为治疗组(45)和对照组(25)。治疗组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显示,兩组患儿临床黄疸消退时间比较集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测定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加用微生态制剂对新生儿黄疸有满意疗效〔4〕。 4.8 治疗鹅口疮 国内有学者采用活菌制剂治疗鹅口疮,结果表明,患儿症状消失快,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9 肝脏疾病的治疗 益生菌制剂能抑制肠道腐败菌和产生尿素酶的细菌,从而明显降低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等患者血内毒素水平,改善肝脏病情。
  4.10 肿瘤治疗 双歧杆菌能增强免疫功能,能有效防止肿瘤化疗、放疗后对微生态平衡的破坏。
  4.11 医源性疾病的防治 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细胞毒性药物、激素、放射性核素、免疫抑制剂和化学药物等,均可直接或间接破坏体内益生菌的生长与繁殖造成微生态失衡,引起医源性疾病。采用微生态制剂能起到调节防治作用。
  4.12 婴幼儿保健 微生态制剂可有效地防治各种婴儿腹泻。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抵御各种疾病,经过益生菌酵解的食物,有助于吸收利用,双歧杆菌能合成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促进生长发育。因而微生态制剂是有效的小儿保健品。
  5 微生态制剂应用注意事项
  5.1 服用方法 宜用低于40℃的温开水送服,以免制剂中有效成分被破坏。
  5.2 服用注意事项 活菌微生态制剂不能与抗菌药物同时服用。若病情需要必须合用时,应分开服用,大约要间隔2~4h。死菌制剂虽然可与抗生素联合应用,但不应与吸附剂、收敛剂及酊剂同时使用,以免抑制、吸附活菌而降低疗效[5]。
  5.3 贮存与保管 微生态制剂的活菌数及存活时间与储存条件密切相关,活菌一般都有怕光、怕热、怕湿等特点,温度越高、湿度越大,活菌存活时间越短,不正确的储存条件可能会严重影响疗效。有些制剂如培菲康、金双歧等标明了冷处保存,以保持它相当的活菌数量。
  上述资料说明,微生态对维护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微生态制剂的生理、生化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微生态制剂在临床应用将会更加日益广泛,它在保持肠道菌群平衡,促进内环境稳定,防止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增进人体健康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东红.微生态制剂的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6,6(3):139.
  [2] 兰景刚,胡宏.双歧杆菌抗衰老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5,(6):4.
  [3] 张厚德,曾宗明.小肠细菌过生长综合征与肠易激惹综合征关系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1,13(4):B208.
  [4] 金忠芹,武庆斌,孙斌《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06,950.
  [5] 周武杰,王凤华,何琳.常用微生态制剂[J],2005,29(3):2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08-01  高水平的生理学实验教学体系对于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理学实验的改革不能只对普通高等院校教学中常用的传统生理实验进行“精简”和“浓缩”,而是朝着操作性强、实用性强,能与临床有机结合的方向改革。实验课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对生理学的学习兴趣与专业相关的技能、科学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大学生体育运动与眼近视和眼损伤的相关性。方法:以2009级前40个班(1400人)为实验班,后40班(1400人)为对比班,主要以中、高度近视(-3.0DS~-6.0DS)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班有目的的进行训练,对比班正常上课。结果:2009级实验班的近视率为29.78%,眼损伤率为3.78%,对比班近视率为29.21%,眼损伤率为7. 00%;经过1年的训练,实验班与对比班的近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15-01  我院近15年用尿激酶(UK)对急性心肌梗死(AMT)的患者静脉注射进行溶栓治疗135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 符合WHO的AMI诊断标准,按全国AMI尿激酶溶栓方案放宽溶栓时间至24小时以内[1]。本组中男84例,女51例,平均年龄56.8岁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18-0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糖尿病的患者逐渐增高,而骨折合并糖尿病的人也是越来越多,手术是治疗骨折病的一种手段,糖尿病人由于长期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低下,对手术的耐受力差,围手术期易发生并发症,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我院骨科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共收治糖尿病合并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19-01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及操作技巧,减轻患儿痛苦,对临床儿科护理工作者十分重要。  现将在工作中总结的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经验介绍如下:  1 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  1.1 护理人员本身的因素 包括心理因素和技术因素。  1.1.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487-02  飞行员长期处于飞行压力与安全压力的紧张情绪当中,因此很多人把吸烟当成了消除紧张情绪的“法宝”。无论是在飞行间隙的休息室还是朋友聚会的公共场所,都成为他们喷云吐雾、畅然若仙的地方。熟不知一番畅快淋漓后,吸烟带给他们的是何等的危害。据了解在同样的飞行高度和座舱供氧环境下,进行相同的飞行科目,吸烟与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14-02  2000年-2011年2月我们对84例骨盆骨折中11例压缩型骨折骨盆畸形,采用双向骨牵引治疗,取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骨盆压缩型骨折骨盆畸形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21-39岁。受伤原因:车祸伤7例,挤压伤4例。新鲜骨折8例,陈旧性骨折3例,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改良式静脉输液减轻疼痛的效果。方法:将123例需要静脉补钾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61例)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法;改良组(62例)经常规静脉穿刺后针柄向左翻转180度固定。结果:改良组病人疼痛明显减轻。结论:改良组能明显减轻静脉补钾所致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13-01  氯化钾在临床静脉输液中应用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20-01  临床上,我们为病人做各种操作,尤其是侵入性操作时,病人会出现不同情绪反应,如害怕、担心,但有少部分病人反应强烈,如恐惧、焦虑。当我们应用一些心理学方法时,病人的恐惧或焦虑就会减轻或消失,达到减轻病人伤害,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1 病例简述:  患者,老年男性,80岁,初小文化。诊断:慢性胃炎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00-02  高血压是世界高发的流行病之一,在我国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发病率成直线上升趋势,调查显示每10年上升的速度达到25%。中国有1亿多高血压患者,且城乡差别逐渐缩小,发病人群逐步年轻化。高血压病不仅发病率高,也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专家介绍,患了高血压如果不治疗,平均13.9年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