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兴趣是科学素养形成的动力和源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它真正发挥学习动力。教师必须将探究欲望的激发作为切入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将这种求知欲转化为科学兴趣,从而使学生绽放科学素养之花。
一、立足生活,精选探究内容
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状态,可以将他们喜欢的事物和现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现象事物,进行因材施教。
1、联系生活,用生活语言进行交流。有些科学知识并不是那么浅显易懂,有的是枯燥无味的,有的甚至是深奥难懂的。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一些贴近日常生活的事例来具体说明,还可以用实验现象进行解释,但要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进行解释和交流。
比如在讲《动物》这一课时,学生他们原本就对活拨乱跳的动物很感兴趣。教学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对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进行观察,指导他们从动物的外形,叫声,食物,睡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解;然后课堂让学生把自己见到情况说出来或画出来,学生一下子就来劲了,而且会做得特别好。另一类不是生活常见的。比如说:《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一课,对于音高概念的认识,就要在生活现象中音高高低的熟悉事例中给学生充分的引导。
2、营造氛围,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通常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我认为小学科学课应基于问题来开展教学,以问题作为课程的载体,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来开展学习。另一个方面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能优化学生的心境,愉悦学生情绪,还能使学生大胆提出心中的疑问,质问自己和同伴,甚至是敢于质问老师,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
二、参与活动,体验探究过程
对于科学素养的养成来说,更为重要的不是验证性活动,而应是探究性活动,也就是让学生参与、体验解决问题的活动,激发其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从而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在教学《养蚕》这一单元中,我们面临着蚕种来源和桑叶供应这两个严重制约我们教学活动进行的因素。迫于条件的限制,许多科学教师只能在“黑板上养蚕”,学生也只能从教科书中的有关图片和教师的口头讲解中获取有关蚕的知识。可想而知,学生的生活体验是多么的贫乏。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是“空洞而乏味”的。如何对这个教学单元进行处理?实际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课堂中对“养蝌蚪”的活动非常感兴趣,他们的观察也非常的仔细:蝌蚪什么时候长出前腿、什么时候长出后腿、长尾巴是如何缩小的、身体的颜色又是如何改变的,这一切的变化都没有逃过学生的“火眼金睛”,在学生的观察记录中都有相关的详尽记录。通过自己的观察,学生对蝌蚪的生长发育过程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丰富的感性体验。极大的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又如学了《树叶落了》一课,又给学生提出一个观察建议,随着天气的变化,植物有什么变化?启发学生进行长期观察,养成随时关注科学现象的习惯。然后再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具体的课外活动,如“科普展”、“科技发布会”、科学手抄报“、调查小报告、交流展示会等等,让学生体会到学科、用科学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能力和科学素养。
再比如学习《盐在水里溶解了》这一课,教师不妨进行设计这样的拓展训练:邻居家的小朋友把盐都溶解在水中了,能不能帮他把盐再从盐水里取出来吗?大家回家好好想一想,可以搜集相关资料,请教大人,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这些设计,联系了生活实际,让学生参与活动,沟通了科学课堂内外,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是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做了铺垫,使这节课结束的拓展过程又成了下节课的情境导入,让学生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获得全面的收获。
三、激励评价,培养探究情感
《科学课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评价上要体现多元化,强调评价的促进功能。一节课结束了,学生在科学探究的历程中,必然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孜孜以求,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在实验时有“团结合作力量大”的领悟,在研讨时也有“集思广益方法多”的感触。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过程,将他们在探究中那种妙不可言的感受和灵光突显的感触表达出来,既是对自我的肯定,又是对他人的促进。如教者在《连通气球》课中让学生谈体会,四年级的孩子竟然说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一件事不能想当然”、“只有小组内的成员团结协作才能做好实验”等等具有哲理意义的语句,但这的确又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悟。
有人说,好教师是一座宽容的桥。陶行知先生“四颗糖果”的故事,正展示了教师宽容的人格魅力。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宽容实际上给了学生信心与动力。科学探究没有好坏之分,教师要遵循“无错原则”,用科学的态度认识、接受和处理学生在探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所谓“错误”,使师生之间始终是零距离的伙伴方式。当学生的探究获得某种成功时,哪怕是一丁点儿,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主要的目的是培养他们对成功体验的重视;失败时不轻易责怪学生,帮助他们分析,查找原因,积累经验。
【作者单位:泉州市丰泽区第二中心小学 福建】
一、立足生活,精选探究内容
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状态,可以将他们喜欢的事物和现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现象事物,进行因材施教。
1、联系生活,用生活语言进行交流。有些科学知识并不是那么浅显易懂,有的是枯燥无味的,有的甚至是深奥难懂的。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一些贴近日常生活的事例来具体说明,还可以用实验现象进行解释,但要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进行解释和交流。
比如在讲《动物》这一课时,学生他们原本就对活拨乱跳的动物很感兴趣。教学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对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进行观察,指导他们从动物的外形,叫声,食物,睡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解;然后课堂让学生把自己见到情况说出来或画出来,学生一下子就来劲了,而且会做得特别好。另一类不是生活常见的。比如说:《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一课,对于音高概念的认识,就要在生活现象中音高高低的熟悉事例中给学生充分的引导。
2、营造氛围,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通常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我认为小学科学课应基于问题来开展教学,以问题作为课程的载体,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来开展学习。另一个方面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能优化学生的心境,愉悦学生情绪,还能使学生大胆提出心中的疑问,质问自己和同伴,甚至是敢于质问老师,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
二、参与活动,体验探究过程
对于科学素养的养成来说,更为重要的不是验证性活动,而应是探究性活动,也就是让学生参与、体验解决问题的活动,激发其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从而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在教学《养蚕》这一单元中,我们面临着蚕种来源和桑叶供应这两个严重制约我们教学活动进行的因素。迫于条件的限制,许多科学教师只能在“黑板上养蚕”,学生也只能从教科书中的有关图片和教师的口头讲解中获取有关蚕的知识。可想而知,学生的生活体验是多么的贫乏。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是“空洞而乏味”的。如何对这个教学单元进行处理?实际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课堂中对“养蝌蚪”的活动非常感兴趣,他们的观察也非常的仔细:蝌蚪什么时候长出前腿、什么时候长出后腿、长尾巴是如何缩小的、身体的颜色又是如何改变的,这一切的变化都没有逃过学生的“火眼金睛”,在学生的观察记录中都有相关的详尽记录。通过自己的观察,学生对蝌蚪的生长发育过程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丰富的感性体验。极大的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又如学了《树叶落了》一课,又给学生提出一个观察建议,随着天气的变化,植物有什么变化?启发学生进行长期观察,养成随时关注科学现象的习惯。然后再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具体的课外活动,如“科普展”、“科技发布会”、科学手抄报“、调查小报告、交流展示会等等,让学生体会到学科、用科学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能力和科学素养。
再比如学习《盐在水里溶解了》这一课,教师不妨进行设计这样的拓展训练:邻居家的小朋友把盐都溶解在水中了,能不能帮他把盐再从盐水里取出来吗?大家回家好好想一想,可以搜集相关资料,请教大人,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这些设计,联系了生活实际,让学生参与活动,沟通了科学课堂内外,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是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做了铺垫,使这节课结束的拓展过程又成了下节课的情境导入,让学生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获得全面的收获。
三、激励评价,培养探究情感
《科学课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评价上要体现多元化,强调评价的促进功能。一节课结束了,学生在科学探究的历程中,必然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孜孜以求,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在实验时有“团结合作力量大”的领悟,在研讨时也有“集思广益方法多”的感触。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过程,将他们在探究中那种妙不可言的感受和灵光突显的感触表达出来,既是对自我的肯定,又是对他人的促进。如教者在《连通气球》课中让学生谈体会,四年级的孩子竟然说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一件事不能想当然”、“只有小组内的成员团结协作才能做好实验”等等具有哲理意义的语句,但这的确又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悟。
有人说,好教师是一座宽容的桥。陶行知先生“四颗糖果”的故事,正展示了教师宽容的人格魅力。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宽容实际上给了学生信心与动力。科学探究没有好坏之分,教师要遵循“无错原则”,用科学的态度认识、接受和处理学生在探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所谓“错误”,使师生之间始终是零距离的伙伴方式。当学生的探究获得某种成功时,哪怕是一丁点儿,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主要的目的是培养他们对成功体验的重视;失败时不轻易责怪学生,帮助他们分析,查找原因,积累经验。
【作者单位:泉州市丰泽区第二中心小学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