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中的“自主式”阅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5333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古诗词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备受人们的关注。它以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给人以艺术的熏陶。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艺术的殿堂,欣赏琳琅满目的珍品,对于学生文化的积淀,情感的润泽,不无裨益。在这一过程中,自主式阅读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读诗诵诗知诗意
  
  古诗的重要特点是意境美,而意境美是通过“音韵美”等来实现的。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而且在表现方法上,动静结合,借助“鸣”和“上”,使静态描写动态化,表现出一种勃勃的生机,给人以无限的审美享受。
  古人十分重视诵读,“诵之不辍,其境愈熟,其味愈长”。所谓诵读,就是把文本中看不见的情气、情味、情理具体转化为可感可触的声音形式。这种声音形态不是语言学意义上的音素、音节、读音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充满生命气息的、能实现文本言语情味的整合体。简而言之,诵读是一种富有想象、富有感情的朗读。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眼前再现着这样一幅画面:细看近窗处,柔密成荫的绿树枝头,有黄莺在对唱。它们婉转清脆的歌声,使翠柳也仿佛要翩翩起舞了。再将视线推广开去,较远的漠漠水田之中,正有一行白鹭列队似的飞向蔚蓝的天空……青黄翠白,颜色缤纷,给人一种鲜明活泼的感觉。因此,在指导诵读的过程之中宜稍加点拨,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沉浸于诗境之中,表现出一种闲适的感情,而这正是作者由久经战乱奔波而得到的安定环境中的内心体验。
  
  二.文以引声入佳境
  
  古人说得好:“情以生文,文亦以生情。文以引声,声亦足以引文。循环互发,油然不能自己,庶渐渐步入佳境。”“佳境”,是读者与文本对话融合的状态,是读者创造性地把握了言语声音的形态,体悟到的情气和意味。所谓“创造性”,就是不断调整文本言语与诵读出来的声音形态间的契合度。
  如,诵读李白的《静夜思》,一般会以五言诗相对固定的节律来处理末句的音顿:低头/思/故乡。但经过反复吟诵、比较之后,则会发现,如果打破固有的音顿,读成:低头/思/故/乡,徐缓中见深沉,则更能表现作者思乡情深又无处诉说的情感。
  因此,在指导学生诵读中,根据对古诗词的不同体悟,回到声音状态含英咀华,才能进入“因声求气”的读书境界。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中《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云深/不知/處,只在/此山/中。(划线处表固有音顿)按固有音顿,学生经过几番朗读后,提出了两个问题:(1)“松下问童子”,表现一种期待之情。“言师采药去”,是说师傅采药去了,问者从而感到满心的失望。如果读成“言师/采/药去”,还不足以表达这种失望之情。能否读成“言师/采/药/去”?(2)“只在此山中”,说明又带来了希望。“云深不知处”,山高林密,不知在何处。因而,寻者感到无望,表现出一种无奈之情。能否读作“云深/不/知/处”?学生之所以提出这两个问题,是因为通过自主阅读,已经有了自己的感悟。这时,笔者要求学生根据变化了的音顿低低吟诵,看看能否表达出这种感情。学生在对比朗读中,增强了对文意的理解,同时,也体会到,音顿的确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诗意、诗情、诗理作灵活变通,但不管如何,都要形成一气呵成之感,表现出诗句的整体美以及特有的神韵。
  
  三.迁移运用拓诗情
  
  古诗词用语简约,语言含蓄,意境深远。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机渗透写作能力的培养,借此拓展诗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根据学生的特点,经常进行一些复述性重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迁移运用的能力。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这首诗反映了村居儿童的生活情趣,激起人们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在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复述性重写。有位学生是这样想象的:
  冬去春来,新市的徐公店旁,竹条儿编成的篱笆稀稀疏疏,弯弯曲曲的小路两旁,树头的花儿凋落了,树叶还没有成荫,柳树抽去了嫩绿的芽儿,新芽儿俏皮地探着脑袋,舒展开那黄绿眉眼,就像身着绿衣的仙女冲你微笑,几株小草摆动着身子,菜园里一片金黄,仿佛盖上了一片金色的地毯。在这春色的沐浴中,一位儿童急急地赶来,手里还举着一个捕虫网,正追逐着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只见蝴蝶在花丛中上下翻飞,好像在和儿童逗乐。蝴蝶几次将要被捉住,却又不见了,也不知什么时候,黄蝶窜入了菜花丛中……
  学生的语言虽然稚嫩,但他们的想象与文本对接,与生活沟通,表现出浓烈的生活情趣。这种复述性重写,是对诗意的感悟,也是对诗情的拓展。
  人本主义教育观告诉我们: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词的教学,只有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迁移中拓展,着力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获得以一当十的教学效应。
  
  四.烘云托月诱美趣
  
  中国的古诗词博大精深。不仅内容五彩纷呈,而且同一题材的诗词随着历史的变迁,纷至沓来,各领风骚。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美趣的诱发,课内课外结合读,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内驱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让他们爱不释手,在比较阅读中培养审美的情趣。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注意围绕同一题材搜集相关诗词,供同学们课外阅读。
  如,历代咏梅诗词并不少见。但由于背景不同,写作目的有别,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审美情趣。例,宋代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诗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的顽强精神,表现出诗人不同凡俗的品格。诗中不仅描写了梅花的外形美,更突出了它内在的品格美,千古传颂,经久不衰。人们只知道王安石的咏梅名篇,却很少有人知道唐代张谓的《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作者在写法上虚实相间,凭借联想“疑是经冬雪未消”,给读者以广阔想象的空间,以为那是冬天过后还未融化的残雪仍然凝聚在梅树上呢。这首诗突出了早梅的“早”使人对梅花不畏寒冷,远离尘俗的高贵品质油然而生敬意。
  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对梅的特质产生了由表及里的认识。况且,方法上都是以雪喻梅,由物及人。这样,学生在对认知信息的把握中,接受了美趣的点染。
  
  五.哲思睿语润无声
  
  在古诗词教学中,除了以情激情外,还须以理悟理。这里所说的理,就是诗词中的哲思睿语。无疑,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砥砺学生的意志,将起着润物无声的作用。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必背及精读·古诗文选》中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其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既写野草旺盛的生命力,又表达了丰富的哲理,现已成为千古名句。在指导学生的自主式阅读中,对这两句诗教师要适当提示,从条件关系上去把握“春风吹又生”的含义。又如唐诗《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通过登楼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宏远的抱负和博大的胸襟,也表现了宇宙的无限,后两句出语自然,千古传颂,被看作是追求理想和崇高境界的象征。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由登高远眺联想到对理想的追求有个不断攀登的过程。因此,在朗读中要把握前后语意的因果关系,强调突出“更上一层楼”,表现出一种锐意进取的豪情。学生正是在对这些哲思睿语的诵读与感悟中,获得情感上的滋润,产生思想上的“共振”。
  
  六.探幽索微议古今
  
  哲学家培根说过,蚂蚁的劳动在于简单地堆积材料,蜘蛛的劳动在于毫无创新地构建体系,而真正的哲学家应该像蜜蜂一样,从花圃和田野里采撷花粉,用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将其改造和变化。在古诗词阅读中,倡导学生“自主式阅读”,除了积累一些古诗词的名言佳句外,还必须引导学生像蜜蜂酿蜜一样,渐入佳境,探幽索微,创造新的活动空间。
  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久不衰,成了激励人们孜孜以求、躬行实践的座右铭。在学生自主阅读中,笔者通过链接古今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课文,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下面是教学实录中的小片段,看看学生是如何开启思维之窗,吸纳时代气息的。生(1):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百草,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医药巨著——《本草纲目》。这是对上述这两句诗有力的佐证。生(2):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幼年就自谋生计,当小贩、报务员等,但他迷恋于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孜不倦,竟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碳丝电话筒、电影放映机等1093项发明专利权。这就充分说明了“躬行”的道理。生(3):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在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正是由于齐白石老人躬行实践,持之以恒,他的技艺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这是对“躬行”的现实的诠释。学生联系已学过的知识,古今链接,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内涵,而且荡涤了学生的灵府。从而,在“博采”中提升了学习的品味。
  综上所述。古诗词教学中的自主式阅读,重在凸现主体性,体现情感性,渗透思想性。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捕捉,用心去积累。
  
  顾峰,教师,现居江苏南通。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要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对话”式教学。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运用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通过自己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潜能,自主获得知识和创造的本领,实现自主性发展,使自身素质优化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学段对阅读教学有这样的表述: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因此,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帮助学生寻找并打开进入作者心灵世界的精神通道,并从文本中获得对自然、社会
一.情景回放  我踏着上课铃声进入教室,开始了新接初一的又一堂作文课。前几次作文课中我都是针对学生习作中的问题而开展的。大部分学生反映不知写什么好,这次作文课我是为了让学生有内容可写而特设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旨在指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从而让学生学会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来表现细腻的至爱亲情。刘和刚的一曲深情的《父亲》在教室里回荡,教室里的同学们被多媒体所展示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高三那一年”。“高三”又被人称为“高山”,似乎考生只有生活在书山题海中,才能攀登到成功的顶点,真可谓“往来为问题,谈笑只有题”。但如果不注意备考策略,备考往往是低效率的、不科学的。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如下十大辩证关系。    一是全面科学复习与片面题海战术    系统论告诉我们,任何知识都是相通相联的,只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让每项知识发挥最
它不是我的遗产。农历正月至三月,年例重重复复  吃相与扮相挂高一条村的耀祖光宗  月白的中央村道,我用油抹的脸谱  描写风高的情节。几十吨的木材,组成柴堆  如召开盛大的会议,一年的火种在此时孕育  小孩子雀躍,体育课没有课本。家长借机教诲  一系列敬酬技艺,包括锣鼓声,鞭炮声的辨别  ——这当然不是我的遗产  鱼腥等待燃烧,病痛等待燃烧  太岁符等待燃烧,文化与知识等待燃烧  有三天的禁忌,去除
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思维理性逐渐成熟,作文时,他们普遍喜欢写议论文;加上这种文体容易结构,便于“速成”,所以备受高中生的青睐,高考中选择写议论文的约占70%。但他们在运用事例进行论证的时候,要么举例失当,要么缺乏分析,要么堆砌呆板,要么陈旧老套。看似充实丰富,实则“外强中干”,经不起推敲。这样的文章说服力不强,感染力也不够。议论文写作在举例进行事实论证的时候,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如
怎样让每一节语文课富有活力,充满魅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如沐春风”之感,在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受到教育,这历来是语文课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欣赏祖国的语言美,陶醉于语言艺术的意境之中,本人认为语文课应把握好下面几个环节:  一.导语要新颖  要使语文课充满魅力,开课就必须打动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俗话
眼下,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以迅猛之势在全国各地推进,广大教师都以此为契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改革自己的教学实践。但笔者发现,有些老师对课改精神的理解有失偏颇,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一.新课程不需要老师讲了吗    最近,各种课改观摩活动此起彼伏,观摩课、调研课、示范课、评比课接二连三。稍加留心的话,你就会发现,目前的语文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
细读是一种教学方式,是一个语文老师在讲授课文之前一定要读懂文本的态度,只有细读作品才能真正走进文章,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自己的理解和创造。  读过老舍先生的《想北平》就像老舍先生形容北平那样似乎是饮了一杯香片茶,感觉细腻而清新,那脉脉流淌的对家乡的爱从老舍先生的细腻的笔下潺潺地流到我们的心中。  对于这篇文章,一般的解读比较注重于作者笔下的比较的手法的赏析,而我在细读之后觉得更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那么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进行“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网络多媒体教学是以高科技为工具完成对知识的传输和接收这一过程的。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克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