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国GUI外观专利数据的分析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i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4-9月,苹果公司针对三星公司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知识产权诉讼,在诉讼中,苹果公司谴责三星公司的Galaxy产品群对苹果公司知识产权进行了不可饶恕的公然抄袭。而苹果公司所称的“知识产权”,主要就是专利,其中在德国地方法院于9月发布的针对三星的禁售令则是基于“Galaxy Tab 10.1”设计酷似苹果“iPad”的理由,其中主要就是因为苹果提出的数项欧盟设计专利(Community Design),而苹果在美国发起的诉讼中,同样包括了多项外观设计专利,这其中就包括3项GUI外观设计专利。 由苹果与三星的专利纠纷可以看出,其中涉及了一类较为特殊的知识产权,更具体的说是GUI外观设计专利。但是,关于GUI外观设计专利,迄今并没有达成全球共识,目前明确规定GUI设计为外观专利保护客体的有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巴西,我国台湾地区新修改的专利法也将GUI纳入外观设计专利保护范围,但在中国国内,GUI被明确规定不在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范围内。正是由于GUI外观设计专利的特殊性,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法规定的差异,人们对于GUI外观设计专利的研究多集中在探讨GUI适宜以何种知识产权形式予以保护、是否应当纳入外观设计专利保护范围,以及如果纳入,应当如何进行规定和保护。 考虑到美国的GUI外观专利保护制度实施时间相对较长并且较为活跃,有必要对美国的GUI外观设计专利做多方位的分析,以从中发现美国GUI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制度的相关特点,并试图从中得出对于中国专利申请人、对于我国如何应对GUI外观设计专利制度的设计的有益启示。 基于此,本文以美国专利体系中特有的UC分类体系为依据,检索获得美国GUI外观设计专利总计2865项作为本文分析的样本,并从专利及申请的时间特性、审查周期特性、技术领域分布特性、申请人特性、特定的重要申请人等五个方面展开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对于中国企业如何利用好GUI外观设计专利以更好的参与到全球化竞争中的启示。 时间特性分析 在申请时间方面,1985年10月28日,美国施乐公司(Xerox Corporation)递交了被认为是第一件GUI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但之后GUI外观专利申请的发展却并不迅速,从1986年-1990年,每年的申请量不超过5件,但到了1992年,关于GUI的外观设计专利开始以较大的幅度增长,1992年当年申请量达15件,之后的发展更为迅速,1996年达57件、1997年则达到100件,到2005年更是超过了350件。在授权时间方面,1988年以前,每年授予的GUI外观设计专利都在5件以下,1988年突增到23件,之后又迅速减少,一直到1997年当年授予55项专利,1998年再次突增达164项,在此之后,GUI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趋势总体保持较为平稳的振荡态势,但从2006年开始,GUI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再次进入一个迅猛增长的时期,并且这种势头一直保持到现在。 审查周期特性分析 通过对2865项美国GUI外观设计专利的审查周期进行统计和分析可知,美国在四个不同时间段的GUI外观设计专利审查周期汇总如上表: 从以上关于不同期间提交的美国GUI外观专利申请授权所需审查周期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审查周期总体上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只有1986-1995年期间提交的申请,由于GUI受到是否可以作为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客体的质疑,从而影响到了这期间提交专利申请的审批进度,但自1996年USPTO明确GUI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并出台相应的审查指南之后,美国GUI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审批周期明显缩短,这既有USPTO审查能力和程序上的改进的原因,也体现了申请人对于GUI外观设计专利保护需求强烈的影响。 技术领域特性分析 虽然关于外观设计专利有对应的国际分类号(暨洛加诺分类号,Locarno Classfication System),但洛加诺分类号中没有与GUI外观设计专利明确对应的分类,为了分析美国GUI外观设计专利的技术领域分布特点,因此以美国特有的UC分类体系为基准进行关于细分技术领域特性的分析,更易行而且也更为准确。 通过对授权的美国GUI外观设计专利进行统计,获得前10位的UC技术分类及对应的专利数量情况,如下图1所示。 据了解,前10位UC分类的专利数量达2826项,占到全部GUI外观专利的98.6%,其中又以D14/486分类下的专利数量最多,其涉及的是“下拉菜单类型”或“满屏菜单类型”的图像设计,图像填充整个屏幕或者占据屏幕上严格限定的区域,这类GUI图像设计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计算机软件。 申请人特性分析 为了了解美国GUI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特性,分申请人所属国别与申请人专利数量两方面进行。 对总体的美国GUI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人进行国别统计分析后发现,有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申请人向美国申请了GUI外观设计专利,但最主要的申请人基本都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和主要的欧洲国家(如德国、英国和法国),此外,也有少量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的申请人。 虽然美国GUI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人来自许多国家和地区,但真正拥有一定数量的申请人却仍然相对集中在特定地域,比如,专利量超过10项的重要申请人有28个,他们都主要是来自美国、韩国、德国、日本的企业和我国台湾地区的ICT领域企业,而其中排名前10的申请人基本全部来自美、韩、德、日,其GUI专利数量分布情况如下图2所示: 从前10名重要申请人可以看出,来自计算机、网络和通信领域的企业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其中仅微软一家企业,就申请了超过900项的GUI外观设计专利,占到了全部美国GUI外观设计专利的32%,这个与其Windows视窗系统界面的重要地位是匹配的。另外,三星和苹果公司也是重要的GUI外观专利申请人,对于这两家企业,苹果公司是一家极其重视产品界面和用户使用体验的公司,其前任CEO乔布斯更是对创新的设计追求完美,而三星作为后起之秀,为了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领域取得成功,也在产品的外观设计,尤其是GUI用户界面设计上给予高度重视。 重要申请人分析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微软、三星、苹果公司是美国GUI外观设计专利领域的重要申请人,三者的专利占到整体的42%,因而有必要对这三家企业进行重点分析,此外,施乐公司作为最早提出GUI外观设计专利的企业,也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 微软公司GUI专利分析 微软公司作为计算机软件行业的领先企业,尤其是其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占据了行业垄断地位,微软公司除了大量的申请发明专利,也大量申请了与GUI相关的外观设计专利,在本文统计的美国GUI外观设计专利中,微软公司以916项占到了总量的近1/3。对微软公司的GUI外观设计专利进行分析,获得其申请和授权时间的分布情况如右图所示: 从上图可知,由于微软公司主要从2005年开始大量申请GUI外观设计专利,而这一时期的专利审批进入一个较为快速的阶段,因此微软公司的专利累积速度较快,在2007年达到一个授权数量高峰。 此外,对微软公司在美国申请的全部外观专利申请进行统计可知,微软公司在美国共获得1605项外观专利,而其中GUI外观设计专利有916项之多,比例高达57%,由此亦可见微软公司对于GUI外观设计专利的高度重视。 三星公司GUI专利分析 三星公司作为ICT技术领域的新兴企业,采用了“积聚庞大数量专利”的专利策略,其中包括对于外观设计专利的重视,尤其是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技术领域,三星仅在2005-2009年,就在美国申请了153项GUI外观设计专利。 通过对三星公司的美国GUI外观设计专利进行分析,获得其申请和授权时间的分布情况如左图所示: 与前面对于微软公司的分析类似,由于三星同样主要是从2005年开始大量申请GUI外观设计专利,受益于这一时期较为快速的专利审批速度,三星的专利积累也较为快速。三星公司在美国获得3149项外观专利,但GUI外观设计专利仅153项,占比约5%,这与其主营产品为硬件而非如微软公司主营产品为软件的事实是相匹配的。 苹果公司GUI专利分析 苹果公司向来都被外界视为“追求创新的公司”,创新的工业设计始终在苹果公司受到高度重视,与微软和三星不同,苹果公司的专利策略似乎不是以数量取胜,而是以重点的专利技术为基础,着重占领所谓的技术制高点。 作为工业设计中的重点,苹果公司对于包括GUI在内的产品外观设计亦非常重视,尤其是在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和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技术领域。不过,与三星不同的是,苹果公司在美国的GUI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并不大,从1998年开始申请到目前,平均每年的申请量大约在10件,1998-2010年,苹果公司在美国共申请了133项GUI外观设计专利,对苹果公司的美国GUI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和授权时间分布情况分析如图3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尽管苹果公司每年的申请量都不大,但是在2007、2010年的申请量有明显的跳跃式增长,究其原因,可能与其推出新一代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战略有关。苹果公司的GUI外观设计专利在2009-2011年获授权最多,也正是在这期间,苹果公司在针对其它公司的专利诉讼中同样大量使用了GUI外观设计专利。 关于苹果公司的GUI外观设计专利占其美国外观专利的比例情况,苹果公司在美国共获得外观设计专利608项,其中GUI外观设计专利133项,占比约22%,比例较高,这与苹果公司对于GUI外观设计专利的重视也是相符合的。 施乐公司GUI专利分析 实际上,施乐公司是最早申请GUI外观设计专利的公司,1985年,施乐公司向USPTO递交了第一批GUI外观专利申请,总计达21项,因此可以说施乐公司是美国GUI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开山者。 不过,施乐公司的GUI外观专利申请战略似乎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本文在结合了Google的美国专利检索的情况下,才较为全面的获得了施乐公司的GUI外观设计专利数据,共计101项,并进一步统计获得施乐公司的美国GUI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和授权时间分布情况如图4所示: 从下图可以看出,2001年以前,施乐公司的GUI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并非每年都有,并且数量也不高,除了在首次提出申请的1985年,申请量基本都未超出10件/年,而从2001年开始,施乐公司开始基本每年都进行GUI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并且申请量呈递增的趋势,但总数量上仍不大。 施乐公司的GUI外观设计专利在1988年获授权最多,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施乐公司获权专利数量都较少,直到2007年有一个较大的跳跃,但此后又再次回落。施乐公司的GUI专利发展的这种表现,恐与该公司的业务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施乐公司擅长的技术在于影像和成像,尤其是复印技术,GUI图像设计只是该公司在发展其主营业务的同时衍生开发并寻求专利保护的对象。 对施乐公司的GUI外观设计专利占其美国外观专利的比例情况进行分析可知,施乐公司在美国共获得393项外观专利,其中GUI外观设计专利101项,占比约26%,考虑到施乐公司的主营业务并非计算机领域,因此该比例相对而言应该认为是较高的,说明施乐公司非常重视在衍生技术上的专利保护。 其它重要公司的分析 除了微软、三星、苹果和施乐,本文还对美国GUI外观设计专利前10位申请人中其余7家企业的GUI外观专利占全部外观设计专利的比例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汇总如右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是否申请GUI外观设计专利、以及申请GUI专利的力度,与企业本身的性质比如企业的主营业务、企业文化等有很大的关系,例如谷歌、雅虎等“纯粹的”网络技术公司,其外观专利申请全部或大都与GUI相关,而诸如Adobe、DIGEO等主营业务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企业,其在申请外观专利时也会较多的诉诸于GUI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再就是对于西门子、索尼、百事等非计算机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基于其衍生技术,也会尽量寻求GUI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 苹果公司与三星公司之间频繁起诉对方侵犯自己的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其中涉及多项GUI外观设计专利,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于GUI外观设计专利的更多兴趣,但到本文之前,尚未见到针对于GUI外观设计专利的、基于专利数据的研究。本文以美国GUI外观设计专利数据为研究对象,从专利及申请的时间特性、审查周期特性、技术领域分布特性、申请人特性、特定的重要申请人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积极参与和利用美国的GUI外观设计专利的企业主要来自美、韩、德、日,我国台湾地区也有少量企业参与,但中国大陆申请人的参与活跃度极低。申请企业基于其主营业务和企业文化而具有不同的GUI外观设计关注重点。中国申请人应当更积极、更充分的利用国外各种专利保护制度,制定灵活的专利策略、打好专利组合拳,为企业顺利、成功的参与全球化竞争提供保障和支撑。
其他文献
由于电子产品硬件技术日益成熟,同类产品性能、功能差异不大,外观和用户界面(GUI)设计就成为各个电子产品提供商角逐的新舞台。iPhone和iPad系列产品能够风靡全球,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独创的触摸式GUI设计。如何使自己的GUI设计更加人性化、减轻使用者认知负担,从而提升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已成为各个厂家大量人力、财力投入的核心之一。 常见的有较传统的鼠标键盘式输入类GUI和目前席卷全球的触摸式GU
期刊
随着电子技术的成熟和积累以及不同竞争技术的出现,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应用领域都已步入群雄并起的时代。不过,对一般的消费者而言,电子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实际上差别已不是很大,因此大家更多地关注电子产品的使用体验。通过了解,看似简单的用户界面,却结合了计算机科学、美学、心理学、行为学以及各商业领域需求分析的人机系统工程,强调人—机—环境三者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总体设计,通常包括屏幕产品的视觉体验和互动操作部分
期刊
2012年6月,本刊曾就广药与加多宝的“王老吉”商标之争召开过讨论会,知识产权业内人士针对“王老吉”商标之争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做出了详细、专业的讨论(详见《中国知识产权》杂志总第64期)。虽然专家已预测到广药与加多宝将就王老吉红罐包装装潢等相关问题展开“搏斗”,但事实总比我们想象的更精彩。 广药“下狠手” 7月4日,广药短短消停了几日,便又向加多宝发难。广药集团在广州举行王老吉商标维权发布会,在发布
期刊
本文针对《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将实质审查过程中说明书以及附图对权利要求的解释分为三种不适用解释的情况和三种适用解释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对从审查员的角度否定了申请人和/或代理人直接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解释规则为依据,要求审查员结合说明书和附图进行理解,而不再愿意修改权利要求的方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期刊
iPhone、HTC、三星、小米等等,你用的是哪款?无论是哪个品牌,想必都已更新换代成为智能大军的一员。回顾几年前,舆论在叫嚣智能时代的冲击时,我们更多的感受是雾里看花。而如今,当这些电子产品已占领全球市场时,我们才真正认识到他们带来的问题。 如果你是iPhone的粉丝,想必一定不屑HTC的用户界面,而钟爱小米的用户,或许更清楚其用户界面与iPhone的区别。但也有人说“都差不多嘛,一看就知道代表
期刊
继2010年首次对外发布“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经济贡献”调研成果之后,今年6月22日,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暨第四届中国版权博览会期间,中国国家版权局发布了2007-2009年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经济贡献调研成果,表明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及其占当年GDP的比重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到2009年已占当年GDP的6.55%。特别是核心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及其占当年GDP的比重增长较快,到
期刊
在数字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以及网络技术的发达,通讯工具以及其相关的数码技术产品在全球具有广泛的受众。对电子产品用户界面(GUI)进行外观设计保护在近年已成为一种趋势,IT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不管是通过单独的外观设计立法,或将传统的专利法重新阐述,不管是对外观设计授权进行实质审查,或仅仅是形式审查,都先后建立了产品界面外观设计保护制度,并逐渐将静态的计算机图标
期刊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经过三十余年的建设已经臻于完善。中国知识产权工作目前正在经历由数量扩张向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方向进行转变的艰难过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我国亟需大力提高知识产权竞争力,促进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和利用,以真正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科技创新、增进公众福利之立法目的。考虑到我国大学由于受到制度和实际条件的约束,其自身没有直接实施其专利的能力,同时也基本上不会转让其专利,大
期刊
在今年上半年,苹果公司和深圳唯冠围绕iPad商标展开了一系列攻防战,最终双方以6000万美金达成和解。随着iPad商标案件的全面升级到全面和解,国内企业和民众对该案件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对于iPad商标案件,涉及多方面的问题,是合同违约、权属纠纷、商标侵权,还是品牌管理和商标管理缺失,众说纷纭。在此,我仅以企业的角度,从企业商标管理和保护的角度,来谈谈对该案件的看法以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一、中
期刊
三国时,吴国有位将领,名叫吕蒙。他一直跟随孙权南征北战,为东吴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其自幼不曾读过书,所以行事粗鲁,又全不懂礼仪文饰。大家都称他为“吴下阿蒙”。 10年前,坐拥世界级“代工航母”的郭台铭邀请一家做手机电池的小企业负责人王传福参观富士康。“几年前,王传福来找我,希望鸿海(富士康母公司)帮他做电池壳,我带他参观了富士康的工厂。”而不过是四年后的2006年,忍无可忍的郭台铭以窃取商业机密为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