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尝试换位思考,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让学生自己学会如何激活、运用、构建、丰富大脑中的图式,提高阅读能力,完善阅读技巧。
【关键词】英语阅读 图式理论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13-01
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中考高考、还是更高一级的英语测试,英语阅读都是重头戏。英语阅读既是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手段。许多专家、教师等教育工作者都从不同的角度研讨过英语阅读方法、技巧,但很多都是从教师的角度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技巧,他们精心设计课堂来激发学生头脑中的图式(图式理论观点)。但是,在生活实际阅读中,在中考、高考中,学生都得依靠自己完成这些重要的活动。因此,笔者尝试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认为:应该让学生自己学会如何激活、运用、构建、丰富大脑中的图式,提高阅读能力,完善阅读技巧。
一、图式理论与阅读理解
图式(schema)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1781)的著作中。德国现代心理学家巴特利特(F·Burtlett,1923)应用并发展了图式概念。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尔哈特Rumelhart指出:图式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的理论,它是关于知识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以及关于这种对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之理论。该理论强调人已经具有的知识及知识结构对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按照图式理论,人脑中所贮存的知识都组成单元,这种单元就是图式。对阅读而言,图式一般分为三种类型: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和修辞图式(rhetorical schema)。语言图式指读者已有的语言知识,即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它是阅读的前提条件。内容图式指读者对阅读材料所讨论主题(内容范畴)的了解程度。修辞图式指读者对阅读材料文章体裁、篇章结构的熟悉程度。
图式理论认为:任何语言信息,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都无意义。它只指导听者或读者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及知识结构恢复或构成意思。根据该理论,阅读理解首先是文字信息输入,然后读者在自己头脑贮存的信息中寻找能够说明所输入信息的图式。当这些图式被找到以后,读者就产生了理解,否则就不能理解,或不能完全理解。
读者接受文字信息进行阅读理解的过程是一种主动的“猜测——证实”过程,即文字符号输入人的大脑之后,人就不断地在头脑中寻找有关的图式,直至找到能说明输入信息的图式,即形成阅读理解。
二、英语阅读的策略
(一)整体阅读,预测主旨
通过预测文章的主旨,学生能迅速有效地整体理解全文,教学中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策略预测文章主旨。学生可以借助修辞图式来顺利地完成预测主旨的任务,因为一般阅读材料文章体裁、篇章结构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例如有标题文章,学生要学会从标题入手进行预测。如果没有标题,读者可快速浏览全文,从整体入手了解内容大概,尤其关注文章首尾句,以便迅速抓住文章主旨,有时文章段落较多内容复杂,学生可跳读每段首句或找到中心句,联系文章的首尾段,也可很快获得文章主旨。
(二)把握文章脉络,掌握主要信息
根据图式理论,阅读能力取决于三种图式,即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因此,阅读理解文章就是经过读的行为,主动的“猜测证实”,来激活、同化、具体自己已有的各类图式。要把握文章脉络,必须做到通过快速通读全文激活自己记忆中适合该文的修辞图式。例如,学生阅读一篇新闻报道,经过对该文的预测、阅读、证实、再预测、再阅读、再证实,学生就可逐渐激活自己大脑中已有的修辞图式,这篇文章符合“线性原则”,结合相关的内容图式,可以明确该文是新闻报道,其脉络是标题、精要、事件过程。再如学生阅读议论性文章,可通过预测证实,很快就能激活他们已知的修辞图式,文章脉络也清晰可见,即提出观点、论证说明、重申观点,或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结论,同时也激活、具体了相关的内容图式,获得了证明、说明的主要材料信息,能够大体上理解文章。又如,许多叙述性文章,可一边读一边画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when,where,who,what,why)等要素或做一些必要的简易的笔记,学生很容易就能回忆起已有的某些图式,把握住文章的脉络,并抓住文章的重要信息,即明确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基本能够理解文章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金爱英.图式理论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入策略[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5,(12)
[2]梁承锋,张丹.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3]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关键词】英语阅读 图式理论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13-01
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中考高考、还是更高一级的英语测试,英语阅读都是重头戏。英语阅读既是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手段。许多专家、教师等教育工作者都从不同的角度研讨过英语阅读方法、技巧,但很多都是从教师的角度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技巧,他们精心设计课堂来激发学生头脑中的图式(图式理论观点)。但是,在生活实际阅读中,在中考、高考中,学生都得依靠自己完成这些重要的活动。因此,笔者尝试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认为:应该让学生自己学会如何激活、运用、构建、丰富大脑中的图式,提高阅读能力,完善阅读技巧。
一、图式理论与阅读理解
图式(schema)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1781)的著作中。德国现代心理学家巴特利特(F·Burtlett,1923)应用并发展了图式概念。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尔哈特Rumelhart指出:图式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的理论,它是关于知识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以及关于这种对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之理论。该理论强调人已经具有的知识及知识结构对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按照图式理论,人脑中所贮存的知识都组成单元,这种单元就是图式。对阅读而言,图式一般分为三种类型: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和修辞图式(rhetorical schema)。语言图式指读者已有的语言知识,即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它是阅读的前提条件。内容图式指读者对阅读材料所讨论主题(内容范畴)的了解程度。修辞图式指读者对阅读材料文章体裁、篇章结构的熟悉程度。
图式理论认为:任何语言信息,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都无意义。它只指导听者或读者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及知识结构恢复或构成意思。根据该理论,阅读理解首先是文字信息输入,然后读者在自己头脑贮存的信息中寻找能够说明所输入信息的图式。当这些图式被找到以后,读者就产生了理解,否则就不能理解,或不能完全理解。
读者接受文字信息进行阅读理解的过程是一种主动的“猜测——证实”过程,即文字符号输入人的大脑之后,人就不断地在头脑中寻找有关的图式,直至找到能说明输入信息的图式,即形成阅读理解。
二、英语阅读的策略
(一)整体阅读,预测主旨
通过预测文章的主旨,学生能迅速有效地整体理解全文,教学中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策略预测文章主旨。学生可以借助修辞图式来顺利地完成预测主旨的任务,因为一般阅读材料文章体裁、篇章结构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例如有标题文章,学生要学会从标题入手进行预测。如果没有标题,读者可快速浏览全文,从整体入手了解内容大概,尤其关注文章首尾句,以便迅速抓住文章主旨,有时文章段落较多内容复杂,学生可跳读每段首句或找到中心句,联系文章的首尾段,也可很快获得文章主旨。
(二)把握文章脉络,掌握主要信息
根据图式理论,阅读能力取决于三种图式,即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因此,阅读理解文章就是经过读的行为,主动的“猜测证实”,来激活、同化、具体自己已有的各类图式。要把握文章脉络,必须做到通过快速通读全文激活自己记忆中适合该文的修辞图式。例如,学生阅读一篇新闻报道,经过对该文的预测、阅读、证实、再预测、再阅读、再证实,学生就可逐渐激活自己大脑中已有的修辞图式,这篇文章符合“线性原则”,结合相关的内容图式,可以明确该文是新闻报道,其脉络是标题、精要、事件过程。再如学生阅读议论性文章,可通过预测证实,很快就能激活他们已知的修辞图式,文章脉络也清晰可见,即提出观点、论证说明、重申观点,或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结论,同时也激活、具体了相关的内容图式,获得了证明、说明的主要材料信息,能够大体上理解文章。又如,许多叙述性文章,可一边读一边画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when,where,who,what,why)等要素或做一些必要的简易的笔记,学生很容易就能回忆起已有的某些图式,把握住文章的脉络,并抓住文章的重要信息,即明确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基本能够理解文章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金爱英.图式理论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入策略[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5,(12)
[2]梁承锋,张丹.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3]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