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与创新教育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y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对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本文拟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就初中数学中的创新教育进行一些探讨,以作抛砖引玉。
  一、树立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
  首先,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大胆创新,勇于突破。现在,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
  第二,营造宽松氛围。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往往过多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样就很难形成创新意识,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平等、宽容、友善地对待学生,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
  第三,改进教学方法。“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的基础上,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大胆进行批判性质疑,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并勇于实践和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注重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判断解决,或以辩论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
  二、调动创新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应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
  以需激趣。在教学中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并且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就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发强烈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可以问学生:“当你知道一个圆的半径有无数条之后,你想向同桌提什么问题?”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因此而思维,因此而创新。
  以疑激趣。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引导学生对“先通分”的提出疑问,如“为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不要通分,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再计算呢?”再例如,在上几何课时,有学生问:“为什么长方形、梯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而圆不可以呢?”教学中通过提出类似的疑问,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以胜激趣。比如,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数学故事演说等等,让学生尽情地发挥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地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地心理,体会数学带来地成功机会和快乐,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以用激趣。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比如,多开展一些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像学生到银行、商场访问,学习计算利息、统计销售情况;学习测量旗杆高度;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电脑中演示动态几何等等。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以事激趣。可结合学习的内容,讲述一些数学的发展历史和历史上的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如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童第周、陈省身、陈景润、杨振宁的等人物的成长事迹等等,既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数学知识,又让学生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以形激趣。充分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给学生以最大的感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设计中,让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
  三、改进评价标准,保护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开展创新教育,必须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标准,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一要多一些宽容。比如,教学中常见的“插嘴”,可以理解为学生的不遵守纪律,也可以理解为学生思维快的表现,这就要看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再作结论,作为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辨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实行多元化的发展评价。要给学生多一些宽容,从客观上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要多一些鼓励。比如,在讲评作业或试卷时,对有创新的学生要提出表扬;教学中常用“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表扬语气词,表示教师的关注和赞许。要通过鼓励,使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班风乃至校风,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要多一些爱护。好问和好奇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也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每一个成才的人,都必须保持好这份天性。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这份天性,运用多种手段创设良好的氛围,对学生好问和好奇的表现给予肯定,使学生乐于创新,并从中享受到创新的樂趣,也就是说“乐在其中,才会有吸引力和产生内趋力”。
  总之,创新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我们数学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努力创设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创新潜能和创新情感,使数学教学走上健康的创新之路。
其他文献
体育与健康课作为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本体感受为主要形式,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 .它关注的不仅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要通过体育教学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二十一世纪是追求"个性"的时代,尤其现代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给个性本身形成了许多复杂的因素,所以我们体育教师不能单单地从字面上去理解"个性"的与众不同,而是从教学和学生人格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寻找其共性特点。
期刊
记得但丁说过一句话“爱是美德的种子”,这就是说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必须具有责任心、爱心,才能把这粒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让其开花、结果。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家庭、学校、社会都把学生的学业成绩放在第一位,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个性培养。再加上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家庭独生子女居多等因素,造成孩子溺爱成性,自私、懒散、任性、缺乏上进、缺乏独立性。这给班主任们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
期刊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又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把这两句俗语运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同样适合。所以,假如我们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好课堂导入的话,对于教学的顺利开展,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风格各样的课堂导入,能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已吹遍神州大地,深入每位教师的心中,在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方式的革新,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
期刊
语文新课标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更是一个适合于学生个性主体发展的创新过程,应当说,巧妙的提问正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那么,在我们的初中语
期刊
教育教学评价是杠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作为教师,科学准确地利用好评价的功能,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不仅对教育教学过程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更是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学生的成功成才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音乐课堂中的评价及其作用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课堂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既有获得、加工、贮存和反馈教学信息的任务,也有获
期刊
高中英语阅读课文的学习在英语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所以阅读教学也就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举足轻重。阅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课文内容所涉及的语言知识,了解课文内容所涉及的文化背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不同体裁文章的不同阅读方法和技巧,并在各个教学活动中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而
期刊
当了近三十年的老师,也干了近三十年的班主任工作,归纳一下自己对班级管理的经验,不过三点:一是放,二是哄,三是收。  近几年来,班主任工作卓有成效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启动学生自我管理机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从学生中选拔确实有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班级的干部,这既减轻了我管理班級的负担,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这就是我说的“放”  要想将班级放手,就需要选好班干部。班干部的选拔,我是这样做的:第
期刊
为改变《品德与社會》教学语文化,教材处理简单,课堂气氛沉闷,教学结构单一,教学语言平谈,作业内容呆板的模式,真正把《品德与社会》教成品德课,我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理创设课堂气氛、优化组合课堂教学结构、讲究教学语言艺术、精心设计作业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处理教材内容。  许多品德课教师认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无非是让学生明理,激发
期刊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证明, 适时巧妙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改革进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培养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课堂情境。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的客观世界和真切生动的人类生活。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图像、视频、音乐
期刊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有终生学习的思想。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中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们会逐渐地认识到:要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学语言要有艺术性、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教学过程要有情感性、教育手段要有策略性。教师依据教材、教学目标、围绕应掌握的知识点、能力点,设计以教学媒体为中心的画面进行练习,将书本知识进行延伸扩展,以达到在理解语言基础上自如运用语言的目的。同时,为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还要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