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形式。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最典型的一种游戏, 它在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中经常得以应用,皮亚杰曾说: “当我们教授幼儿某个东西时, 我们正妨碍了幼儿创造力的发挥。”研究表明: 教师的指导行为与幼儿的游戏发展、幼儿的游戏体验并不一定成正比。众所周知, 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幼儿非常乐于参与的一种自主游戏。作为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还要注意在游戏过程中给予幼儿适时、恰当的指导。我想从实践研究出发结合理论分析,沿着前人的脚步探寻教师指导角色游戏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及指导策略等问题。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形式。游戏是快乐的、是自愿自主的、是充满幻想的、是有序的、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
概念界定。
角色游戏又称象征性游戏,是指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 以模仿和想象, 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 通过角色, 用语言、动作、表情等, 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教师指导行为是指在幼儿园角色游戏情境中,为了促进幼儿游戏行为的改变,教师针对游戏情境中的问题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语言、动作和情绪态度等多种行为方式对幼儿个体、小组或全体施加影响的行为总和。
研究表明,成人参与儿童的游戏可以提高儿童游戏的质量及技巧,但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方式直接会影响到幼儿游戏的发展状态。
国内研究表明,教师指导幼儿角色游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或称为直接指导或间接指导,或称为以游戏者身份指导或以教育者身份指导.但教师指导时需要注意游戏情境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并把握幼儿游戏的特性,这些是游戏指导的依据。华爱华(1998)提出指导幼儿角色游戏的两种形态 :外在干预和内在干预;三种方式:平行游戏、共同游戏和现实比照等。丁海东(2001)认为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指导幼儿游戏活动:第一,以自身为媒介,以游戏者的身份教师通过平行游戏或者共同游戏的方式参与指导幼儿游戏,或者以旁观者身份以语言和非语言混合的方法指导幼儿游戏;第二,以材料为媒介;第三以儿童伙伴为媒介。陈淑敏(1999)认为提问是介入幼儿游戏的良好方法,并提出提问的三个原则:以问问题取代直接给予讯息:提出开放式的问题;提出具有挑战性的认知问题。邱学青(2005)认为根据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各种问题的提问目的和方式不同,可以把教师的语言分为七类:询问式语言、建议式语言、澄清式语言、鼓励式语言、邀请式语言、角色式语言、指令式语言等。
国外相关研究表明,教师指导幼儿游戏时主要运用三种指导方式一外在干预、内在干预和主题幻想的训练。Wood、McMahon及Cranstoun(1980)发现成人参与孩子游戏的形态有四种,都带给孩子一些影响。这四种形态为:(1)平行游戏;(2)共同游戏;(3)游戏指导;(4)实际情况的解说员。其中,游戏指导又可以分为三种指导方式:外在干预、内在干预和主题幻想的训练。
综上所述,从研究历程看,国内对于游戏活动中教师指导问题的系统研究主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外对该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也就是说国内比国外晚了20多年;从研究内容看,国内外研究问题主要集中教师在角色游戏指导中的角色和作用,角色游戏中教师介入和指导方式等几个方面,而且对于教师在游戏指导中的角色和作用研究比较成熟,但对于教师具体指导方式的研究比较薄弱;从研究方法看,国内研究主要以介绍国外游戏研究成果、幼儿园游戏活动观察的质性分析和经验总结为主,实证的量化研究较少,国外主要采用实证的量化研究、实验研究和质性分析为主;由此,本研究从研究方法上以量化研究为基础,结合质性分析深掘数据背后的根源,结合应然视角既揭示研究问题的真实存在也提出研究者对于现实的期望。
幼儿教师在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都给予了指导,并认为对游戏进行指导是很有必要的但在指导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在游戏时,教师缺少对游戏前的准备,不能做到让所有幼儿都充分的理解游戏内容和游戏角色。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多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忽视了游戏者和参与者的身份,这样教师就不能很好的融入幼儿游戏中,就不能更加有效地指导幼儿游戏。
(一)充足的游戏前准备
教师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拓宽游戏的内容来源。角色游戏是建立在幼儿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所掌握和积累的知识经验愈丰富,游戏内容也愈充实、新颖,游戏的水平也就越高。幼儿对外界的事物有了较丰富而深刻的印象,为幼儿在游戏中发展想象力、创造性提供了条件。准备丰富的游戲材料,创设适宜的游戏场地,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要保证游戏顺利展开。鼓励和协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主题,并指导幼儿选择和分配角色。
(二)多身份加入幼儿游戏
指导幼儿丰富游戏内容和情节,提高游戏水平,教师要参与游戏,以游戏者的身份指导幼儿游戏,通过角色扮演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并提供有助于丰富游戏内容和促进游戏情节发展的玩具和材料。加强角色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游戏的合作性。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以游戏者的指导身份为主,以教育者和参与者的指导身份为辅,和幼儿一起游戏,融入游戏中,让幼儿感觉到教师和他们一样,都是游戏者。
(三)多主题配合指导幼儿游戏
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要注意各个主题都能够有机的结合,游戏规则,游戏角色,游戏情节,游戏材料都要结合在一起,全方面指导。
(四)适宜的指导方式
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多运用语言指导,根据游戏情节进行不同的语言指导,避免指令式的语言指导方式出现。指导时要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形式。游戏是快乐的、是自愿自主的、是充满幻想的、是有序的、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
概念界定。
角色游戏又称象征性游戏,是指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 以模仿和想象, 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 通过角色, 用语言、动作、表情等, 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教师指导行为是指在幼儿园角色游戏情境中,为了促进幼儿游戏行为的改变,教师针对游戏情境中的问题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语言、动作和情绪态度等多种行为方式对幼儿个体、小组或全体施加影响的行为总和。
研究表明,成人参与儿童的游戏可以提高儿童游戏的质量及技巧,但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方式直接会影响到幼儿游戏的发展状态。
国内研究表明,教师指导幼儿角色游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或称为直接指导或间接指导,或称为以游戏者身份指导或以教育者身份指导.但教师指导时需要注意游戏情境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并把握幼儿游戏的特性,这些是游戏指导的依据。华爱华(1998)提出指导幼儿角色游戏的两种形态 :外在干预和内在干预;三种方式:平行游戏、共同游戏和现实比照等。丁海东(2001)认为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指导幼儿游戏活动:第一,以自身为媒介,以游戏者的身份教师通过平行游戏或者共同游戏的方式参与指导幼儿游戏,或者以旁观者身份以语言和非语言混合的方法指导幼儿游戏;第二,以材料为媒介;第三以儿童伙伴为媒介。陈淑敏(1999)认为提问是介入幼儿游戏的良好方法,并提出提问的三个原则:以问问题取代直接给予讯息:提出开放式的问题;提出具有挑战性的认知问题。邱学青(2005)认为根据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各种问题的提问目的和方式不同,可以把教师的语言分为七类:询问式语言、建议式语言、澄清式语言、鼓励式语言、邀请式语言、角色式语言、指令式语言等。
国外相关研究表明,教师指导幼儿游戏时主要运用三种指导方式一外在干预、内在干预和主题幻想的训练。Wood、McMahon及Cranstoun(1980)发现成人参与孩子游戏的形态有四种,都带给孩子一些影响。这四种形态为:(1)平行游戏;(2)共同游戏;(3)游戏指导;(4)实际情况的解说员。其中,游戏指导又可以分为三种指导方式:外在干预、内在干预和主题幻想的训练。
综上所述,从研究历程看,国内对于游戏活动中教师指导问题的系统研究主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外对该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也就是说国内比国外晚了20多年;从研究内容看,国内外研究问题主要集中教师在角色游戏指导中的角色和作用,角色游戏中教师介入和指导方式等几个方面,而且对于教师在游戏指导中的角色和作用研究比较成熟,但对于教师具体指导方式的研究比较薄弱;从研究方法看,国内研究主要以介绍国外游戏研究成果、幼儿园游戏活动观察的质性分析和经验总结为主,实证的量化研究较少,国外主要采用实证的量化研究、实验研究和质性分析为主;由此,本研究从研究方法上以量化研究为基础,结合质性分析深掘数据背后的根源,结合应然视角既揭示研究问题的真实存在也提出研究者对于现实的期望。
幼儿教师在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都给予了指导,并认为对游戏进行指导是很有必要的但在指导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在游戏时,教师缺少对游戏前的准备,不能做到让所有幼儿都充分的理解游戏内容和游戏角色。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多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忽视了游戏者和参与者的身份,这样教师就不能很好的融入幼儿游戏中,就不能更加有效地指导幼儿游戏。
(一)充足的游戏前准备
教师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拓宽游戏的内容来源。角色游戏是建立在幼儿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所掌握和积累的知识经验愈丰富,游戏内容也愈充实、新颖,游戏的水平也就越高。幼儿对外界的事物有了较丰富而深刻的印象,为幼儿在游戏中发展想象力、创造性提供了条件。准备丰富的游戲材料,创设适宜的游戏场地,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要保证游戏顺利展开。鼓励和协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主题,并指导幼儿选择和分配角色。
(二)多身份加入幼儿游戏
指导幼儿丰富游戏内容和情节,提高游戏水平,教师要参与游戏,以游戏者的身份指导幼儿游戏,通过角色扮演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并提供有助于丰富游戏内容和促进游戏情节发展的玩具和材料。加强角色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游戏的合作性。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以游戏者的指导身份为主,以教育者和参与者的指导身份为辅,和幼儿一起游戏,融入游戏中,让幼儿感觉到教师和他们一样,都是游戏者。
(三)多主题配合指导幼儿游戏
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要注意各个主题都能够有机的结合,游戏规则,游戏角色,游戏情节,游戏材料都要结合在一起,全方面指导。
(四)适宜的指导方式
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多运用语言指导,根据游戏情节进行不同的语言指导,避免指令式的语言指导方式出现。指导时要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